有关2022年重阳节活动心得总结5篇
有关2022年重阳节活动心得总结5篇_重阳节节日活动总结
重阳习俗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22年重阳节活动心得总结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更多重阳节方面的相关内容推荐↓↓↓
重阳节活动心得总结1
每到重阳节来临之际,子女回家陪爹妈“唠唠”、帮父母“买买”;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多样化活动,给老年群体送温暖、送欢乐;志愿者给需要帮助的老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关怀……现代文明社会的一幕幕温馨风景,总让人受到由衷的感染和鼓舞。尊老、爱老、孝老终究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须要持之以恒的行动,因而重阳节的仪式感固然可以有也应该有,但其意义显然更在于常态性尽孝的“友情提醒”。
农历九月,不仅金秋景色迷人,而且适逢收获时节,被大家普遍视为一年中的最美月份。收获之际当思回馈、感恩,九月重阳提倡敬老,这样的“应景”可谓既恰如其分又用心良苦,凸显出知恩图报的朴素品德。“子欲养而亲不待”,古人的这一感叹不少人都感同身受,更提醒大家尽孝当趁早,真正将敬老孝心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注重平时的尽力而为和一贯表现,而不能止于某个节日或者偶尔想到时才行动,以免留下难以弥补的缺憾。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年人各方面的诉求越发多样化,养老能力和条件得到相应改善,无疑也对尽孝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仅仅满足于给钱给物、满足吃穿住行,而须更注视精神层面的养老、爱老,要从生活上的关心转向更加重视心理、情感上的关怀,尽可能创造条件让老人们度过殷实、快乐、幸福的晚年。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敬,不但是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理想追求,而且应该成为儿女追求的尽孝境界。
国家把重阳节确定为老年节,出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体现出政府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对敬老美德的推崇,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更制订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更彰显出养老、敬老、孝老的国家担当。天天都是“重阳节”,日日都是尽孝日,人人尽孝成共识和共同自觉,社会敬老成常态和共同行动,不仅是老年人的福祉,而且是文明进步的体现,更是重阳节的内涵和价值所在。
重阳节活动心得总结2
平时许多年轻父母整日忙于工作,把照顾和教育孩子全权托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而孩子们享受着老人们无限的关爱与呵护,觉得是理所应当,稍有不满还时常大发脾气。为了更好地从小培养他们尊老爱老的优良习惯,我们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我与班上的另外两位老师共同组织了孩子们与自己的爷爷、奶奶们在一起联欢,结合重阳节开展关于“我陪爷爷奶奶过重阳”为主题的亲子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与老人间浓浓的亲情,并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情感。
活动前我与班上的两位老师在经过商讨并反复的推敲后,由我写出了重阳节亲子活动的方案。活动开始时由赵蕤老师简单介绍了重阳节的由来,接着是孩子们向爷爷奶奶展示才艺的环节,孩子们先是朗诵了一首《九月九》的儿歌,稚嫩而整齐的声音赢得了爷爷奶奶的阵阵掌声,随后又唱了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孩子们甜美的歌声,让教室里充满了欢笑和快乐,最后由我带领孩子进行了歌表演《小猪睡觉》,虽然有的孩子的动作显得那么的笨拙和不协调,但都积极在模仿着我的动作,我想在爷爷奶奶的看来,孩子在集体面前敢于表演,就已经很棒了。表演结束后,爷爷奶奶给孩子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因为是重阳亲子活动,我们特地设计了一个亲子游戏:找亲人,整个游戏过程中,爷爷奶奶和孩子们都积极参与,教室里不时传来阵阵笑声。最后让孩子们请爷爷奶奶品尝重阳糕,在品尝重阳糕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孩子帮爷爷奶奶捶捶背,亲亲爷爷奶奶,那一双双小手捶的有模有样,一幅幅温馨的画面呈现出来,我想此时此刻在爷爷奶奶心里比吃糖要甜一百倍。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都很高,特别是亲子游戏环节,孩子们和爷爷奶奶玩的都很开心和快乐,达到了教育目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自己做了一些反思:活动导入的环节有些仓促,在活动中引导孩子的语言不够精炼,在以后的活动中我要注意这些问题,争取每一次的活动都可以做到更好。
重阳节活动心得总结3
一首动听的《感恩的心》开始了我们今天的“迎重阳、感恩敬老、祖孙同乐”
亲子活动。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家是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是啊,每个人都应该懂得感恩,每个人也都应该懂得去报恩。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他们是否能具有一颗善良的心,是否具有一种高尚的人格,是否能运用自己好的想法去付诸行动呢?作为老师的我们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要让孩子们参与其中,真正感受长辈们爱的伟大,真正感受到长辈们照顾自己时的辛苦,真正聆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下午的场面是温馨,下午的场面幸福的,下午的场面让我们铭记于心。看见各位长辈们脸上洋溢的笑容,看见孩子们送上亲手制作的卡片,看见孩子亲手把剥好的橘子放进长辈的嘴里。内心悸动了无数次、感动了无数次。
当我问到几位长辈:“橘子甜吗?”他们都只说了简单的一个字:“甜!”就这一个简单的字却代表了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橘子虽然甜,比不上内心的甜。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给了孩子、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孩子。
孩子们的成长让他们感到欣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感到开心、孩子们一句简单的“我爱您!”让他们感动万分。
人要懂得感恩,更要懂得报恩。报恩并非难事,我认为一个协调的动作、一个亲切的眼神、一句简单的话语都可以诠释,关键是你是否具有那颗真心。一个为我们付出无私爱的人他们并非想得到回报,我们的茁壮成长、我们的点滴进步是他们最愿意看到的,这些人就是我们的长辈,我们长辈们的爱是神圣而又伟大的。
请记住:在我们伤心难过时,他们会陪着伤心难过;当我们开心高兴时,他们也会快乐的笑;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他们会给予我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明天就是九九重阳节了,我祝愿全天下的长辈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重阳节活动心得总结4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农历9月初9),首先要祝福天底下所有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节日快乐,福寿安康!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又叫“老人节”,知道尊老、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统美德,所以我们新砚池幼儿园结合“重阳节”开展“宝宝亲手做糕点? 重阳敬老喜开颜”为主题的活动,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心和爱护,推动孩子们在生活中关爱老人,懂得感恩。
为了让活动顺利开展,在上周末我们向家长朋友们发起重阳节活动倡议书,得到家长朋友的大力支持,并在周末和孩子一起精心为老人准备一份神秘礼物周一带到幼儿园,还把对家中长辈说的话用文字的形式(书信)来表达。
我们还在周一进行教学前铺垫,让孩子们通过观看《重阳节》PPT,了解了“重阳节”命名的由来,以及风俗习惯,充实孩子内在的知识库。
上午8:30分,四位家长志愿者:邱子倩妈妈、张馨予奶奶、汪芯如奶奶、王可瑜奶奶就来到了幼儿园,帮助我们一起搬桌子、和面,准备活动的一切事宜。
10:00我们邀请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均能准时到场。看到自己的孙儿、孙女(外孙儿、外孙女)在幼儿园能干的样子,都开心地合不拢嘴。
本次活动主要是由几个环节组成:祖孙亲手自制南瓜馒头、节目表演、读信、赠送礼物、品尝自制的南瓜。活动中,孩子们一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请喝茶、请您先品尝南瓜馒头……让老人们的心里甜丝丝的,不停地夸孩子们有礼貌、懂事;读着爸爸妈妈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信,让人感动。整个活动进行得较顺利,大家在阵阵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愉快、难忘而又有意义的时刻。
通过今天的重阳节主题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加深祖孙之间的浓浓亲子之情,又让孩子明白尊老、敬老、爱老的重要意义,一举多得!
重阳节活动心得总结5
为继承发扬中华传统节日优秀文化,根据区文明办通知,我局围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重阳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现将我局组织的“我们的节日—中秋节、重阳节”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为确保此次活动顺利开展,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各科室、分局、协会会议对活动进行总体部署,并下发了主题系列活动的文件,精心组织,把节日活动与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的结合起来,全面推进我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二、精心策划,丰富内容
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中秋节、重阳节,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民族特色,在各地呈现不同的特色。贾汪工商局围绕中秋节、重阳节庆丰收、团圆平安、孝老爱亲等主题,结合实际,遵循简洁可行、就近方便、力所能及的原则,主要策划了以下四项工作:
(一)组织开展节日民俗文化活动。深入挖掘中秋节赏月咏月、重阳节赏菊登高等传统节日民俗,通过开展民俗文化讲座、民间文艺演出、民俗故事会等主题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增进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对地域文化的认同,进一步丰富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营造家庭幸福、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节日氛围。
(二)组织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精心选择一批反映中秋节、重阳节传统文化的名篇佳作,通过举办经典诗文吟诵会、主题诗词赏析等形式,广泛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在参与活动中体验传统文化,增进爱国、爱乡的美好情感。
(三)组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深入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与空巢老人、孤寡老人一起过节,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四)组织开展文明生活倡导活动。要利用这一契机,在中秋节、重阳节期间组织志愿者开展清洁城乡行动,创造优美、舒适的节日环境。要引导群众从点滴行为做起,自觉选择环保、文明的过节方式,倡导群众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用餐,推动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文明过节”的社会风尚。
通过本次主题实践活动,既丰富了领导干部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了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又增强了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