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活动总结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医养生活动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医养生活动总结篇1
为做好我院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中医药发展社会环境,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我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中医中药宣传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我院于20__年启动了以“弘扬医道济世利人”为主题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成立了以王秀清院长为组长,副院长张秋胜、梁晓国、赵鸿卫为副组长的中医药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中医药文化建设和中医“治未病”的发展规划。在全院上下发放“中医文化建设知识问答”120份,强化了全院职工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增强了中医药继承创新的信念和责任感。
二、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中医针灸理疗专题节目、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药煎服知识等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和成果的宣传推广活动;免费发放中药应用宣传资料5000份,中医适宜技术手册200份,技术推广范围达全县12个乡镇335个行政村。
三、为构建我院“中医精诚”的人文环境,在门诊大厅及门诊楼外围设置中医药知识宣传栏及橱窗9快,内容有《中医治未病》、《关注老年身体健康倡导健康养生理念》、《玉屏风散的应用》、《体质的辨别》等中医药知识,为中医院的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扩大了中医药的影响力,为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医养生活动总结篇2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和作用,人们的健康及养生保健受都受到了中医药文化影响。而且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并发扬光大。使其越来越有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为了集中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和良好的疗效,引进广大群众走进中医药、认识中医药,了解和使用中医药,并提供正确、安全、科学的'中医药知识,我院于8月10号在伊川县平等乡平等村及宋店村开展了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由我院业务院长、副主任中医师宋洪涛通过几个简单的中医药小故事及中医药在生活中及对现代人在养生保健方面的作用引入,逐步分析和讲解了中医药在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儿童到老年人各个年龄段中中医保健的作用的分析,使群众听课热情不断高涨,现场互动不断。
主题宣传活动以“依法发展中医,服务大众健康”为主题,8月10日在活动现场通过悬挂主题宣传横幅,摆放宣传板块,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中医。设置资料发放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区,不少群众前去询问,表现出极高的热情,由此也可以看出群众对中国传统中医药技术的喜闻乐见和接受度。共计发放普法资料和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手册300份,接受群众咨询100多人次,义诊90多人次。群众对中医药的科学性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这次宣传活动声势大,气氛好,效果实,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以生动的形势,丰富的内涵,向人们诠释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使中医药真正的深入人心,惠及百姓。倡导了科学的养生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共的健康意识和科学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医养生活动总结篇3
__月__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以下简称《中医药法》)正式颁布实施。当天,市卫生系统在市区红太阳广场举办《中医药法》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中医药法”共九章六十三条,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基本性法律,是中医药领域的根本大法。该部法律从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保护与发展、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保护措施等方面都有详尽的规定。同时,该部法律将党和国家的中医药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将各级政府发展中医药的职责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为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活动现场,我市各医疗机构现场进行了中医药知识、中医体制辨识、养生保健等知识宣传,还为在场市民免费进行血压检查、健康咨询、慢性病康复指导、保健指导。
__月__日,市卫计委、市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中医药法》主题宣传活动拉开帷幕。我市24家中医药单位和医院参加活动,并进行现场义诊和宣传。
《中医药法》于__月__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对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重要意义。
活动中,我市3家医院组织的表演队为群众示教,现场展示中医保健操(太极拳、八段锦);中医药单位和医院的专家们对《中医药法》及中医药知识、中医体制辨识、养生保健、治未病理念进行宣传,为居民进行血压检查、健康咨询、慢性病康复指导、保健指导,并现场做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诊疗服务,引导广大居认识、了解、使用中医药,促进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推广中医药的法律法规、文化理念、知识方法。活动当天共制作宣传展板48块,发放宣传手册2016余册,义诊700余人次。
中医养生活动总结篇4
根据我市《关于集中开展20__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局认真组织开展以宣传“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就此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齐抓管理
为使宣传日活动顺利开展,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12.4法制宣传日”活动领导小组,由各科室相关负责人为组员,由办公室负责该项工作,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法制宣传是一项全民性的教育活动,要使这项工作取得成绩,必须广泛宣传发动,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此,我局主要采取了以下形式:
1、组织召开专题会议。
结合我局大力开展的“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工作,认真部署此次宣传活动,并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干部党员法制意识。
2、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活动。
我局悬挂了以“创建平安河间、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标语,并在一楼大厅设立了普法宣传栏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依法治建工作,在建设系统形成人人学法,自觉学法,严格执法的新局面。
活动中,现场发放宣传资料重点宣传了《新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农村危房改造知识问答》等法律法规和相关常识,向过往群众发放了宣传材料300余份。此次宣传活动,对推动我局建筑市场质量安全工作和增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我局法制宣传营造了良好氛围。
通过开展“12.4法制宣传日”活动,使我局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我们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宣传上,我们目的是通过宣传带领干部职工做好住建系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使我局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中医养生活动总结篇5
20__年5月21日上午,《中医药法》主题宣传周暨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嘉年华活动启动仪式在省会西清法制公园举办。我院精心组织了由省名中医梅建强教授、董燕平教授,脾胃病科刘小法、治未病贾玉珍、康复科刘晓东等医师及由50人的养生桩表演队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在中医养生功法表演中拉开帷幕,河北省中医院50人方队表演的内经养生桩,养生桩是一种内外同修、身心同练的科学方法,以静带动,既能助长精神,又能增强体质。现场市民在方队的感染下纷纷练起了养生桩,现场市民在体验养生桩的一吸一呼中体验了大自然的气息,在一伸一屈中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公园的东侧是省中医院的名中医义诊区,尽管当天上午骄阳似火,天气炎热,但是市民热情依旧没有消减在义诊区的外面排起了长队,省中医院名家董燕平、梅建强、刘小发等专家桌前都站满了前来咨询的市民。专家们望闻问切,为市民仔细诊疗,耐心为其答疑解惑,免费为其检查,为其用药。公园的西侧还设有适宜技术体验区和中药展示区,市民们不仅通过展板和发放的宣传折页详细了解《中医药法》,还现场体验中医推拿、耳穴埋豆等中医适宜技术,观看药食两用品种、河北道地药材蜡叶标本、传统制丸技艺、炮制技术等,现场市民都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去。
《中医药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基本性法律,是中医药领域的根本大法,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是开展中医药工作的基本遵循和依据。
据悉,按照省卫生计生委的工作部署,全省各地将集中在5月举办一次《中医药法》主题宣传周暨中医药文化嘉年华活动,全面宣传贯彻《中医药法》为法律的正确实施奠定基础;充分展示中医药的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和特色服务,引导广大群众认识中医药,了解中医药,喜爱中医药,使用中医药,倡导养成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助力健康河北建设。
此次活动由河北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局和石家庄卫生计生委联合举办、河北省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执法局、省中医药发展中心承办,河北中医学院、省中医院、省医疗气功学院、以岭医院、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石家庄市卫生监督局、石家庄市中医院等单位协办。
中医养生活动总结篇6
7月2日,我县贯彻《中医药法》宣传义诊活动在县城中心广场举行。
活动现场,义诊区和体验区展台被前来咨询的人围得水泄不通。来自县中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以及桂溪社区服务中心等单位的医务工作者,通过义诊、设置展板、发放宣传单、现场答疑等多种形式,全面宣传贯彻《中医药法》,充分展示中医药的深厚文化和特色服务,引导广大群众认识中医药、了解中医药、喜爱中医药、使用中医药,养成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
《中医药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基本性法律,将党和国家的中医药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将各级政府发展中医药的.职责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为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中医药法》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
“这部法律的实施,对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重要意义。”县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探索建立中医药法治和文化宣传长效机制,结合我县“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县”和全国唯一“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县”,竭力打造“牡丹故里·康养垫江”品牌,建设“全国卫生强县”,更好地宣传贯彻《中医药法》,弘扬传承中医国粹。
中医养生活动总结篇7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将正式实施之际,为提高全社会对中医药发展的认识度和关注度,扩大《中医药法》的社会影响力,弘扬医院中医药发展氛围,按照省中医药管理局的统一部署,6月30日,二附院联合省卫生计生监督所开展以“弘扬中医、服务健康”为主题的《中医药法》宣传暨义诊咨询活动。
本次活动在院内张仲景雕塑前举行。二附院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外科、针灸康复科等专家积极为群众开展现场义诊,与省卫生计生所的同志一起为群众发放宣传册,解读《中医药法》的内涵与意义。现场市民通过“一图读懂《中医药法》”“《中医药法》的78个核心要点解读”宣传折页详细了解《中医药法》;通过义诊及体验中医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以及中医药鉴别等方式参与到活动中。本次活动共计义诊近百人次,接受咨询2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通过宣传《中医药法》,二附院向前来咨询的`群众充分展示了中医药的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和特色服务,使更多的人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医这一千年国粹,让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的理念深植群众心中。
中医养生活动总结篇8
跟刘全军老师学习艾灸的学员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艾灸学习学员的角色转换,谦虚、虔诚地接受培训的知识,学习氛围你追我赶、学习专注,大家都能静下心,全神贯注,认真的学习和记录,及时完成学业,如饥似渴地接受着艾灸刘老师及其他老师的理念。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特别想回到了学生时代,从新在来一次。
一、五彩纷呈,讲解课程全面系统。
刘全军老师讲课就象是非常美味的盛宴,所有知识大餐都毫无保留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年书”。各位大师们把自己在学习和艾灸临床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刘老师的艾灸技术不愧为当代名师,对指导临床工作有较大帮助,使我们不仅了解了全国艾灸市场的现状,也对如何做好自己管理方法有了新的思路。做好艾灸临床工作,需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能心存侥幸。一心助人。有大慈恻隐之心来帮助顾客。
二、学无止境,更新学习观念。
听大师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艾灸课,心中十分佩服他们,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想想如此才气从何而来?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关注国家大事,日复一日,永无止境。就像听课时孙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是一个长跑,要一直坚持下去。”学习也是如此,要让读书学习已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虽然不能成为名家,但我可以从现在起就行动起来,像专家一样投入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读书学习也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将所学知识为我所用。
最后非常感谢刘全军艾灸的老师们教会我这么多的中医、艾灸、按摩等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临床经验,也因为有了这个平台,让我认识了更多和我一样有了创业想法志同道合的同仁们。我们一起加油,用艾灸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收获财富的同时也收获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让我们一起加油加油!
中医养生活动总结篇9
中国的传统中医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是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结晶, 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理论基础, 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 通过望、闻、问、切, 四诊法共用的方法, 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 进而得出病名, 归纳出症型, 同时, 中医坚持以辩证法原则, 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 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影响在于不但能够帮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 而且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 更重要的是, 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仅只是着眼于治病, 而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 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对此我深有体会:
我母亲在怀孕期间, 经历了长达数个月的妊娠反应, 在此期间, 她只能进食稀饭, 同时由于家庭贫困, 没有其他别的有益的补充, 因此, 出生以后我三天两头感冒, 从小学开始就明显感觉在冬季的时候四肢发凉, 终日精神不振, 天气一变化就会头痛, 而且会持续数天之久, 乃至于我不上课也无需请假。之前由于嫌中药熬制麻烦, 我家人大都带我去看西医, 做胃镜、胸透, 拍头部和颈部核磁共振, 但是结果显示一切良好, 医生也仅仅开了一些常规的药来吃, 效果几乎零。进入高中阶段, 可能是由于功课负担过大, 每天下午5点左右都会准时头痛, 整个颈部和头部都十__大类物质构成, 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 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 就会表现出病理的状态。而在治疗疾病之时, 中医并非像大多数西医的观点那样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方法, 而是认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息息相关, 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 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 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并非千篇一律。认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来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 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特别强调整体观。
__年春夏之际, 我的父亲开始了其长达近3个月的咳嗽, 一开始仅仅认是室外天气太热, 室内冷气太大所致而引起的热伤风, 因此不以意。一周以后, 随着流鼻涕等感冒的伴随症状的消失, 咳嗽却开始严重, 继续吃感冒药和消炎药也不见效, 经过多次的西医诊断, 判断慢性咽炎发作, 于是进行胸透、吃吴太咽炎片和阿莫西林, 但是咳嗽还是止不住, 又经过一位老西医的诊断后认是过敏性的咽炎, 加开了几种抗过敏的白色小药片, 一开始咳嗽被压下去了, 但是那个尾巴怎么也去不掉, 反复多次后又变得严重了, 最后还是一位老中医解决了这一难题, 他采用中医经典的四诊法来断症:我老爹面色虚浮, 眼袋浮肿, 表明压力过大, 工作时间过长, 休息不足;舌苔白中带黄, 显厚, 表明胃气郁积, 观看喉咙情况后认咽炎无法引致这么严重的咳嗽, 通过询问, 得知我爸三餐不规律, 在外应酬过多, 油腻和鱼腥的东西摄入过多, 同时, 由于体质不佳, 室内外温差过大, 导致寒气积聚, 加剧了胃气的郁积, 而过多的胃气由于消化功能不佳只能上行, 对喉咙进行刺激, 使得由感冒引起的咳嗽转变胃气引起的咳嗽而难以被发觉, 西药的功能仅在于消炎, 而无法平抑胃气, 这才是咳嗽长期未愈的根本原因。
这位老中医一改之前消炎的用药方针, 先开了三帖中药来消除积食, 加大肠胃的'消化和排出能力, 同时要求我父亲在最近两周之内减少在外应酬的次数, 加大对粗粮和蔬菜的摄入量, 并且减少工作量, 增加睡眠时间, 然后开了几服药来抑制胃反流、反酸, 用归脾丸来增强脾胃的功能, 仅仅过了两周, 喉咙部位的不适感基本消失, 咳嗽也基本得到抑制, 甚至连由慢性咽炎引起的刷牙的呕吐也好转了许多。
然而, 现在社会, 人们对于能够迅速痊愈比以更小的代价痊愈看的更重, 而西医快速见效的特点也迎合了现在大部分人的心理, 再加上其他原因, 使得中医的发展面临尴尬的境况, 人们往往是经过多次西医诊断无效之后才想到中医, 但是, 此时很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需要我们引以戒:我们不应该忽视中医的疗效, 应该加大对中医的保护和发展, 才能保证这一学科得以更好的传承发展下去。
中医养生活动总结篇10
学习了“中医养生康复学”这门课,通过老师课上的讲解,我清楚的意识到健康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现在的我们——生活中,我们这样看似身体健康的青年人往往会忽视养生,这个很可能是我们以后一些病痛的诱因。所以学了这门课,我就要做到学以致用,从现在起为自己制定一份养生计划并在生活中不断的实践它,为自己的健康投资。
其中我映像最深的是老师讲的关于食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五行学说采用取类比象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宇宙间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不同性质、作用和形态与五行的特性进行类比,从而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中医学把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称之为“天人相应”,五行学说则把人体脏腑形体和自然界相类似的有关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系统,从而说明人体五脏系统和自然界同类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通应、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系统与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说明脏腑间客观存在的某些生理联系,用以解释某些病理现象,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例如,脾属土,故与五官之“口”、情志之“思”以及季节之“长夏”、气候之“湿”,不仅存在着某些生理上的内在联系,而且在病理上也能得到某些反映和验证。如口甜,可反映脾湿蕴盛等。
在最后几节课,老师教了我们一些关于针灸和推拿的养生治病之道。我自那天才知道:针、灸有别,针法指在体表的腧穴上进行针刺、叩击、放血等操作,灸则指用艾绒做成艾柱、艾条或艾绒装入温灸器中,点燃后熏灼皮肤的一定穴位,进行温热刺激。推拿,又称按摩,古称按跷、案抚。最早发现于明朝儿科专家万全所著《幼科发挥》,后经过手法的发展演变,变成了现在所常见的推拿。
同时,通过老师的`讲解我还了解到,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一个生肖。中医认为人体有十二经脉,一个经脉管一个时辰,相对于每个时辰都是不同的经脉值班。所以我的养生计划将按时辰来进行,在中医养生十二说中:子时——胆经当令;丑时——肝经当令;寅时——肺经当令;卯时——大肠经当令;辰时——胃经当令;巳时——脾经当令;午时——心经当令;未时——小肠经当令;申时——膀胱经当令;酉时——肾经当令;戌时——心包经当令;亥时——三焦经当令;
一、严格作息与进食时间
由中医养生十二说,在我的养生计划中,不论多忙,我都要坚持子时入睡,卯时起床,以此来养胆、肝、肺、大肠,同时也是自己在白天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充沛的精力。三餐则分别在辰时,午未交替之时和酉时进行。
二、合理膳食
因为我的身体每天都在持续不断地进行自身结构成分的更新,每天都会制造新的肌肉、骨骼、皮肤和血液用于更新旧的组织。如果摄入能量过多,身体就会增加一些脂肪,反之就消耗一些脂肪。所以最好的食物应该能制造并维持强健的肌肉、完好的骨骼、健康的皮肤和充足的血液,也就是说食物不仅要提供能量,还要包含充足的营养素,
即足够的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在日常膳食中,我会下意识的调整自己各种营养素的摄入,与此同时,也会注意五性(热温平凉寒)、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味(酸苦甘辛咸)的协调,让饮食真正服务与我的健康。
三、坚持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的作用不只是强身健体。还能有效地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增强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能力。因此坚持体育运动是我养生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50岁以前,我每天将保持半个小时的户外运动,运动主要以慢跑为主,辅之以跳绳,游泳等,50岁以后,打算学点太极拳。运动的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在早上6:00或下午4:30之间转换。
四、培养习惯,不悲不喜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注意自己生活中的小细节,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处世不惊,不大悲大喜,为自己的身体进行更高一层次的保养。我相信,在我全方位的关注与坚持之下,即使已然年迈,我的身体也将仍然硬朗,而这一直的坚持,定将通过强健的体魄时时于生命之中反馈于我,让我成为最终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