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年中总结范文四篇
编辑年中总结范文四篇
当工作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停下脚步,回头看看之前的路。没错,就是做一个工作总结,好的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今天小编就在这里为大家收集了编辑年中总结范文四篇,欢迎阅读。
编辑年中总结【一】
随着学校品牌建设暂时告一段落,预示着本年度已经过去了二分之一。回首这半年来的工作有不足,也有收获。
作为一名新闻专题中心的责任编辑,我始终将节目质量放在首位。要说不足,首当其冲就是上半年度选题策划方面没有突破。对于新闻事业来说,选题至关重要,只有策划出好的选题才能带来一定的收视率,而上半年工作中策划的选题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没有亮点,说到底就是没有创新。思考其原因,节目做久了已经进入了一个定式化思维,例如遇到投诉就会按照采访投诉者然后再采访被投诉者这种模式去做节目,遇到突发就会事发现场目击者然后采访当事人方式去做节目等等。久而久之做节目的人都没有了激情,更别说看节目的人。如果说受众一旦认为电视节目内容大量同质化,那么离节目死期也就不远了。所以下一阶段的工作就是要研究如何跳出原来的框框,让老套的题材做出新花样来。
要说收获,那就是上半年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活动。前前后后经历了最美教师、教育年度人物、出国留学资讯展、省锡中诗歌朗诵会、锡师附小入队仪式等等活动,可以说每次活动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历练。有的活动锻炼了自己组织协调能力,有的活动锻炼了自己节目评审能力,虽然活动中多多少少会暴露出一些问题,但经过摸索总结,这些不足之处就会成为我宝贵的财富,让我稳健的成长起来。
除了参与活动带来的收获,另一大收获来自新媒体的摸索。今年中心将新媒体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对我来说是有一定压力的。虽然平时对于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会去研究,但这种新媒体技术如何与传统媒体嫁接对我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难度不小,难就难在可借鉴的地方又不多,所以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从开始实名认证,到粉丝的不断增长,每一次历程都是一次挑战。好在新媒体建设团队大家彼此间都能群策群力,劲往一处使,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才能让目前的新媒体建设一直不断向前,大家为此提了许多宝贵的意见,让我受益匪浅。
第三个收获就是优秀节目送评。自从中心将这一块的工作交给我来督促完成,我就一直如履薄冰,就怕挑出的节目不能代表大家的制作水准,还怕送出去的节目不能拿到很好的成绩。掌握各个奖项评委们的口味成了关键。好在经过几年的节目选送,我慢慢的了解了什么样的新闻获奖概率高。在今年的节目挑选过程中,我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帮助大家去修改作品,虽然评选结果还没出来,但从参与者的反馈情况来看,修改后的节目可看性高,获奖机率明显增大。关键是在修改过程中,经过大家的探讨,我和作者都清楚了解到同一类型的新闻如何做得更加好看。
下半年对于新闻专题中心来说应该说是充满了机遇,首先设备的提升使得很多节目制作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特别是虚拟演播室的到位。一个节目除了有内容的支撑,更重要的是包装和呈现方式。我们栏目以前总是给人一种乡土气息,从今往后我们要努力扭转大家的这种印象。演播室新布局相信已经能让大家耳目一新,接下来我们要在节目拍摄上面抓质量。一是要求除突发类新闻以及投诉新闻以外的新闻尽可能使用三脚架拍摄,这样画面质量就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二是想办法为现场记者配备统一服装,并且规定除一些确实出现场困难的,其余新闻一律要求出现场。相信通过这个方法,我们会慢慢拥有一支现场把控能力强的记者队伍。三是要求每位记者每年必须拿出一篇达要求标准的送评新闻节目,如果没有的话年终奖做相应的打折。
除了节目质量的把控以外,还要在形式上推成出新。目前栏目虽然都会强调头条报道的概念,但是呈现出来的感觉却与其它新闻区别不大,我觉得主要是缺了一点元素,这个元素就是评论。既然我们要重点打造头条,那么我们就应该针对这个头条报道配以评论,而这种评论必须在形式上与后面新闻的编后明显区别开来。我在想是否可以让这个评论看起来类似缩微版的视点,关键评论人员的选择上要打破现有视点的嘉宾选择模式,不然就会出现无嘉宾可用的尴尬局面。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评论员队伍,或者是让热心市民在微信上报名来参与到演播室录制相关评论,同时随着新闻节目的准直播进程,我们可以同步反馈一些网友们对此的评论观点。总而言之要观点的多样化,最后靠主持人来引导出主流观点。建议这个头条报道评论员一周一换,不要每天都换。
编辑年中总结【二】
2019年,在晨报领导的改革发展思路的引领下,专刊编辑部与新闻编辑部合二为一,成立了许昌晨报编辑中心。这对于编辑中心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也对编辑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得有人这样比喻:记者好比是一个饭店的采买,每天跑遍各个角落,把最鲜活的原材料购买回来;编辑则好比是饭店的大厨,把采买回来的各类材料经过精心加工、去粗存精后,加以油盐酱醋烹制出一道道适合各类顾客口味儿的文化大餐。
而在新闻传播渠道多样化、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纸质媒体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对编辑的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领导把两个编辑部合并为一个编辑中心,则是应对和适应目前媒体发展现状的具体体现,因为五指并拢、攥成拳头,才会更有力量。
一、贯彻一个思路
编辑中心作为报纸的中枢机构,其承载着贯彻报社领导办报理念,贯彻领导办报意图,协调各个记者部工作,把握舆论导向和编校质量等工作,各个岗位至关重要。因此,在编辑中心成立后,中心便定下了严格贯彻领导办报思路、严把报纸质量关的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编辑中心在晨报各位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编辑任务。特别是在报纸质量和舆论导向方面,前8个月没有出现一次重大的政治差错。
二、做好各项重大策划
今年2月到8月底,新闻编辑中心紧紧围绕报社党委的总体工作思路,围绕政府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牢牢把握“做市民有用新闻”的办报宗旨,大体做了以下几个重点稿件的编辑工作:“文峰路七一路隧道(立交)工程”、“学雷锋 见行动 促文明”、“全国两会”、“三国文化国际旅游周”、“许昌两会”、“十八谈映象版·许昌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第七届豫商大会”等。这些报道要么政治敏感度高,要么时间跨度大,要么版面数量多。新闻编辑中心的各位编辑紧绷政治这根弦,以高度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精心编辑,突出设计。编辑的各类版面不仅讲政治、讲大局,而且美观时尚,为全市中心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探索一个模式
作为一份“做市民有用新闻”的都市类报纸,必须不断探索学习现代纸媒新闻生产的新问题、新方法、新思想,才能不被日益强势的新媒体所淘汰。编辑中心不断组织编辑学习国家、省、市会议精神以及新出台的各类方针政策,增强编辑的政治敏感性和大局意识。通过不断的实践工作,积极探索学习现代纸媒新闻生产模式。
其实,就纸质媒体来说,我们每天所生产出来的报纸就是我们所经营的产品,我们的产品能否受到受众的欢迎,取决于我们这些制造产品的人,当然报纸的生产者包括许昌晨报编辑部的所有成员。为了使我们的产品受到广大客户的喜爱和欢迎,生产者在生产的过程中就应当具有营销的理念。结合本报多年来的经历和实践,以下几个关键词应当是我们探索和总结的:
定位:一个产品的市场反映好坏,取决于产品的定位,报纸也是如此。从“体现新闻的力量”到“做市民有用的新闻”,许昌晨报办报理念的转变,已经为许昌晨报的市场做好了定位,那就是我们要打造一份能让广大市民各取所需的报纸。正是在这一大的思路引领下,我们也对各个版面做出了明确的定位:譬如我们的要闻速览定位为时政新闻,让受众通过报纸了解到国内重大新闻、本地政局人事变化,政府重大规划、政策法规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政策解读;我们的热线新闻就是通过热线反映群众的诉求,为民排忧解难;民生新闻发布与群众生活相关的政策新闻资讯等。
贴近:报纸如何才能深受读者的喜爱?只有舆论导向正确,同时又有可读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有效地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目的。首先,要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畅通报纸与读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渠道。人民群众是报纸读者的主体,也是报纸服务的主体。研究读者才能了解读者,贴近读者才能赢得读者。其次,要着眼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注国计民生中的热点、难点。从大家关心的角度写新闻,加强深度报道。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热点,人们普遍关心它,想知道它的台前幕后。深度报道的实践证明,以与时俱进的政治眼光和决策民主化为基本着眼点,抓住决策层面的大事,把牵动全局的决策,用百姓实践和检验后所反映出的话题,加以调查分析报道,这正是报纸的思想性、权威性、导向性的体现,无疑是报纸深度报道的关注点。
就近期而言,我们有关文峰路隧道工程的系列大型策划报道,从工程的开工建设到工程完工后为广大市民带来的出行便利,我们不惜篇幅、不厌其烦地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在后期编辑中先后制作了16张简易的地图供读者出行参考,为市民解疑释惑,也赢得了广大市民的理解和认可。再譬如我们关于西湖公园改造工程的系列解读报道,以及改造中的雷锋像和大象滑梯的安置等问题,均站在读者的角度进行了报道,即反映了民声,也解决了疑问。
有用:有用就是要学会站在读者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其实,晨报在创刊之初就提出了“三想三问”的采编人员备忘,三想即想想稿子能否正确引导舆论,想想稿子能否引发负面效应,想想稿子能否让人津津乐道;三问即问问市民议论些啥,问问市民爱看些啥,问问市民需帮些啥。特别是三问,很明确地提出了晨报的编采人员要站在读者角度去思考我们每天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把梳子卖给寺院的和尚这一经典的营销案例,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帮助受众考虑问题。对媒体而言,这样的案例同样实用。回顾晨报多年来走过的足迹,我们的天气资讯版从无到有,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天气资讯和健康、生活类的知识;我们的民生、热线新闻版块均围绕做市民有用的新闻理念,刊发了大量的新闻资讯。
亲民:作为媒体人,如何做到亲民?这是当今所有媒体特别是都市类媒体思考的问题,我们更应该认真去思考,并尝试着去做。
我们的采编人员首先来自群众,本身就与群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应当放下无冕之王的架子,走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市民群众的心声,了解民意,反映群众的家长里短,市井故事,只有这样,群众才会对我们的记者产生信任感,对我们的报纸认知、认可。今年初,我们把热线记者部改为社区记者部,开辟专门的社区新闻版面就是一次很好的实践。目前,虽然社区记者对市区的社区实行了分包制,但从版面上的稿子看,我们的社区新闻还没有做深做透,没有挖掘出社区群众的故事、感人的故事。这还需要我们真正地沉下身子,接住地气,深入群众,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温暖:良言一句三冬暖。就目前的媒体发展形式来说,无论是电视媒体还是纸质媒体,都打出了温情牌、煽情牌。温情的栏目、温情的故事等等,均被各个媒体强势推出。道理很简单,因为温情最能打动人,最能感动人,最能让人津津乐道,也最能拉近受众与媒体的距离。就本报来说,我们开辟的许昌好人栏目也是一张很有效的温情牌。但是,我们的采写过程中还存在着没有真正做到与群众平视,与群众平等对话,语言上平铺直叙,难以达到煽情的效果,甚或有时还是说教式的问题。在后期编辑上,我们也存在着版式僵化,标题语言书面化,让人没有温馨感等问题。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按照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的写作方式去认真采写,后期编辑应按照杜绝说教化,面孔严肃的要求去思考、构思版面语言的运用。
互动:我们强调亲民,就必须增强与读者的互动。今年以来,社区新闻部的社区大舞台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走进社区,通过群众文艺演出等活动,即拉近了报纸与群众的距离,也让群众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到了我们的报纸,增强了对报纸可信度和依赖度。此外,我们坚持办《周末摄友》,让摄友参与办报,团结了一大批摄友的同时,也拆卸了报纸的门槛,显示了报纸的黏性和亲民性。同时,我们还运营官方微博,强调网络和报纸的互动,报纸和读者的互动。
另外,在新闻标题制作上,我们学习最受业界推崇的杭州《都市快报》等报纸对标题的处理方法,强调服务性和温暖性,力图把最有用的信息提炼到标题上,把最温暖的东西传递给读者。比如,市区东湖淹死人后,版面编辑起的标题是《他妈妈的悲伤希望你懂得 横幅上的提醒希望你记得》。
在新闻版面和副刊版面中,中心将这两个原来分而治之的版面纳入统一管理的范畴,每周在例会上对版面的工作安排、工作方向和细节提出具体要求,并对每周的报纸版面进行点评,及时查找不足,鼓励创新。我们学习国内成熟报纸的设计理念,强调干净、时尚、优雅。新闻编辑中心从成立到8月底,短短7个月,已被评报小组评上多个A类版面,几十个B+版面。
四、注重工作中的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梳理半年多的工作,晨报的新闻版面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照片署名不规范问题,主标题、小标题的字体、字号不统一问题,核心提示的字体、字号不统一等问题。总之,我们的版面还不太严谨,不太优雅、美观。
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将加强学习,进一步规范版面语言。紧紧围绕《东莞时报采编操作指南》中相关内容,对照晨报自身问题,对标题制作、版式风格、版面语言进行严格的规定和统一。我们要简化阅读过程,提升信息含量,有效地传递信息。同时,我们要打造属于《许昌晨报》自己的新锐、大气、优雅的版式风格。我们将统一版面格局和细节,统一制作技法,巧妙留白,在有限空间内尽量发挥新闻、版式、新闻图片、新闻信息制图、PS制图和新闻插画等元素的视觉张力,全力把晨报打造成一份政治正确、可读性强、版面漂亮的严肃都市类主流报纸。
编辑年中总结【三】
题记:今年上半年的工作总结,花了一些心思写的,但感觉不是很好,有些句子自己也不是很乐意用的,但最起码还是表现了这半年的一个工作展现,在薪火的事是做不完的,但又是做不累的。自己在这学期身体是累得不行了,但心却依旧热情。下半年由于自己事情比较多,就希望下面的学妹们多做点,这不是自私,毕竟在薪火不是一辈子的事业,他是公益的,是一份心意,但却只是一个社团,还有两年时间,应该好好把握,把自己的综合能力提上来。正文如下:
很欣慰,这一年!
新一届的成员离我们已经远去,剩下的是回忆、是思念,我们曾经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为了同一个梦想苦苦寻思。终于,我们完成了,薪火在这一年的路程里披荆斩棘,一路走到现在。他的成长、他的壮大,我看在眼里,我们的《薪火报》也记下了他这一年成长的足迹。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已经进入本学期的工作终结。本学期《薪火报》总共出版了四期报纸。自第二十六期到第二十九期。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报纸的主要内容:
首先、第二十六期是关于薪火在XX年下半年的一个历程回顾,为勾起我们心中的那份玄思而产下了这粒种子,并把它延续下去,作为以后《薪火报》开学的第一期报纸重要内容。同时,本期报纸对薪火教学模式的探索作了一个相关的阐述,让我们薪火人更能了解我们的薪火动态。到现在,本次教学模式的新探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第二十七期和二十八期是本学期《薪火报》的一个重点主题,策划良久的活动在紧锣密鼓的展开,我们的《薪火报》也为此留下了他的五年足迹。他记录了薪火五年来所走过的路程以及老师、同学、社会各界对薪火的祝福与期盼。而其中要重点指出的是关于“五年风雨”的版面,这也是属于我们编辑部活动的一部分。
我们的团队成员,本人、梁文、穆艳艳深入到蔡里、化楼、尚高小学,为五年的风雨记下一些灵性的瞬间。其中这也给这三个团队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三个小学是同包一辆车的,所以我在这给这三个团队的全体成员表示感谢。同时本学期的第二届“薪火杯”征文大赛的优秀作品,也刊登在《薪火报》上,展现了大家对薪火的建议和对他的情意。第二十九期为纪念汶川地震而做。写出了汶川的新貌和大家对汶川的祝福,带去了我们对汶川深深的惦念。同时,也有关于别的内容,我也就不多介绍。
下面简单说一下本学期的一个活动问题,首先、就是薪火杯征文大赛的问题。我部组织举办了第二届薪火杯征文大赛,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具体的内容我也不说,现在我在这向大家表示道歉,策划书与具体的操作有冲突。以致于,薪火杯的奖品现在才发给大家。其次,我们部和记者团有合办了一次针对各支教小学的征文活动。第三、我部组织了深入支教小学的一个立足于五年历程的调查活动,并取得突出成就。第四、我部参加了第二届校园媒体联谊活动,在会上对我们薪火和《薪火报》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以及各社团媒体的合作和沟通,并取得了重要的经验成果,我部将致力于新的起点,展现自我风采。
问题与研讨
首先、我部成员已经做过数次的会议探讨,关于《薪火报》应如何发放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苦苦纠缠着我们,我希望各个社团成员都能为我们自己的报纸提出宝贵的意见。再次、薪火各部门的联系问题,这可以说是我们部门之间的一个重要的探讨问题。也希望大家能提出积极的宝贵意见。我们也认识到成绩与问题同时存在。但面对问题我们已经尽最大的努力去改善,尽量使部门更加融洽和谐。改革就会有更新,就会有变化。薪火的改革,也促使着编辑部的改革和完善。“改革”相信是这半年中最流行的一个词,它的实施,也让薪火更有活力,更有朝气,同时也让我们对下半年工作有着美好的憧憬。希望会有更好的成绩,做出更有新意的报纸。同时能够更好的宣传薪火的成绩,报道薪火的动态,真正成为薪火对外交流与发展的一个平台,让人们去了解薪火,关注薪火。
编辑年中总结【四】
根据编辑部XX年全年工作安排,上半年,编辑部以杂志编辑工作为核心,以编辑队伍素质提高为重点,以市(州)县(区)工作为纽带,开展了艰苦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以杂志编辑工作为核心,力求办出高质量的杂志
1.《少年写作·小作家》上半年六期质量稳中有升
《少年写作·小作家》原为《青春男女生·少年作家》,改版后,我们在坚持原来办刊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办刊宗旨和办刊理念,努力为青少年学生推开人文窗口,为爱好文学创作的青少年搭建展示的平台,增加了杂志的文学性、哲理性和可读性,使杂志不仅成为青少年展示文学天赋的平台,而且成为他们陶冶性情,提高人文素养的园地。由于杂志的影响力不断上升,围绕在杂志周围的文学爱好者和会员数量也不断增加。
2.《青春男女生·妙语》上半年六期逐渐贴近读者需求
XX年上半年的《青春男女生·妙语》经历了策划、改进、提升三个阶段。在突然接受《青春男女生·妙语》编辑任务时,由于准备不足,因而市场反映不好。为了满足读者需求,编辑部成员认真分析原来办刊特点,虚心听取读者意见,积极争取专家指导,使杂志逐渐贴近了读者的需求,并在原来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现在,《青春男女生·妙语》由原来不断接到善意的批评电话转为不断接到鼓励和要求征订的电话,社会效益大大增强。增刊《沸点》也受到读者的好评。
3.《少年写作·年级版》三、四、五、六年级版破茧成蝶
经过周密策划和市场调查,在去年试办了三年级版的基础上,今年各年级版成功创办。新出刊的三、四、五、六年级版版式新颖、既有知识性也考虑了趣味性,比较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杂志发出去后,编辑部成员又以各种形式,进一步收集市场反映,将有价值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为下半年正式出刊做好了准备。除此之外,编辑部成员还主动配合发行部,积极做好杂志的宣传发行工作,目前,已有3000左右的数字来自于编辑部。
二、以学习提升为重点,力求建成高素质的队伍
1.文献学习。XX年上半年,编辑部继续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学习提升策略,围绕“编辑专业知识”、“作文教学现状”、“同类杂志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与探究,学习成果包括:综述——当前中小学写作教学现状及对策初探;评述——《少年写作》同类杂志特点与分析;简述——杂志构成和版面设计注意事项、期刊杂志版权页详细说明。编辑部已将学习成果结集成册。通过学习,大家对现今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编辑业务水平有一定提高;在与同类杂志比较分析中进一步明确了《少年写作》今后的定位,为更好地开展下一步工作,打造一本拥有《少年写作》独特风格的优秀小学生专业作文辅导杂志奠定了基础。
2.课堂学习。编辑部的另一个学习内容是课堂教学现状的现场学习。我们与湖北省教科所联系,让编辑部成员走进全省优秀的研究课;我们与学校联系,让编辑部成员走进一般学校的常态课。编辑部成员在与课堂的零距离接触中,感受颇深,其学习体会也以《学习汇报》的形式汇编在一起,供相互学习和交流。
3.基础训练。为了提高编辑人员的编辑水平,除了要求每天一页钢笔字练习,编辑人员还认真熟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是其中的作文要求;认真研读课本以及课后口语训练和习作要求,力求让杂志真正与课堂教学同步,与学生生命成长同行。
三、以基层学校为纽带,力求开辟高效益的基地
为了真正发挥好杂志的引导功能和服务功能,让杂志真正成为教师作文教学的好帮手和学生学习写作的好伙伴,上半年,编辑部与湖北省教科所密切合作,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策划了“快乐阅读百校行”活动,本活动将持续一年时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确定100所快乐阅读的实验学校,进而使这100所学校成为《少年写作》杂志的热心作者与读者,最后让所有《少年写作》杂志的热心作者与读者达到快乐与学习相随,阅读与写作融合的境地,为丰富师生的学习生活、助长师生精神成长做出应有贡献。
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在武汉市江夏一小开展了一次活动,活动有湖北省著名作家的报告,有教师的现场观摩课、还有编辑部成员与学校领导教师的座谈。活动中,学生情绪热烈,纷纷要求作家和编辑部成员签名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上半年,我们还尝试与仙桃签约,在仙桃市成立湖北省少年作家协会仙桃办事处、《少年写作·小作家》培训基地。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举措,让各办事处和各基地成为地方学校和《少年写作》杂志之间的纽带,并形成亲密合作关系,最后,让杂志能在各市(州)和县(区)学校落地生根。目前,这项工作已经进入到准备挂牌阶段。
四、问题
目前,《少年写作·年级版》还在艰难的跋涉当中,最大的问题是市场还没有拓展开来。第二是杂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杂志的高品位永远是我们最大的追求。下一步,编辑部成员将进一步追求杂志的高品位和高质量,并协助发行部做好市场的开拓及杂志的发行工作,努力使杂志早日成为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双效教育传媒精品。
我们会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