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头的神话故事_关于石头的民间故事(2)
关于石头的神话故事_关于石头的民间故事
相传,瓦岗寨起义军首领程咬金,派罗成率领一队人马前往柳州城(今女山湖镇)西南的苏巷陈堆寨去联络义弟殷雷、殷电二位英雄,顺路打探一下盱眙隋兵虚实。
罗成带领五十快骑日夜兼程,不几日来到陈堆寨。此时陈堆寨兵强马壮。罗成递上程咬金的书信,殷氏二兄弟看后热情将五十将士迎进寨内,杀鸡宰羊盛情款待。当罗成详细介绍了程咬金及瓦岗寨众英雄相聚起义事后,殷氏二兄弟一阵摩豢擦掌,主动提出要带领人马投靠。罗成传达了程咬金的意见,要其先修书禀明历阳(今安徽和县)杜伏威杜总管。殷雷道:"没事,杜总管平日敬仰程大哥,我们带兵投靠瓦岗寨,杜总管知道后说不定他也会把兵马带过去呢。"殷电是读过几本书的人,做事较沉稳,接过殷雷的话茬说:"罗成兄弟刚来也不急着去,我们可修收一封派快马送往历阳,禀明杜总管,今且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罗成忙说:"程咬金也派人前往历阳联络杜总管,只是比我迟去两日,就是留时间让二位禀明杜总管。这两日我正好要前往盱眙打探那里的情况。"
第二天罗成扮作书生,只带一人扮着书童,主仆二人前往盱眙。在盱眙城里住了两日,就知城内隋兵守将叫陈位,手下有朱大、马二、牛三、杨四四员猛将,四猛将各有三千精兵,小小一个盱眙城固若金汤。罗成想试一下盱眙隋兵的战斗力是否有传的那么神。返回时一路琢磨着如何戏弄陈位一下,一是要试探一下隋兵的战斗力,二是想趁机在殷氏二兄弟面前显露一下本事。当走近涧溪镇时,一座大山闯进眼帘,罗成想能不能利用一下这山打个伏击。于是带书童上山查看,这一查看心中猛生一计。山上遍地都是"狗头石"。罗成心想殷氏二兄弟只有3000兵马,而且大都是陈堆附近的农民,怎能敌过训练有素的一万多隋兵呢?要是将这石头利用起来,以石代兵,那就不一样了。
罗成离开陈堆寨去盱眙的当天,派往历阳的快马便赶了回来。带回了杜总管的五个字:"百川汇大海",殷雷看不明白,殷电心里清楚,他说:"只等罗成兄弟回来,便可择日带兵马出发投奔瓦岗寨。"第二天中午还不见罗成回来,殷氏二兄弟有点急了,他们怕罗成出事。下午殷氏二兄弟开始讨论是否派人前往盱眙接应查找,卫兵飞马来报罗成回来了。
罗成进了寨,把盱眙城的情况向殷氏二兄弟一一说明,殷雷抢关说:"先让他们神气几日,有朝一日我剁了那朱马牛杨的头来。"罗成说:"二位英雄,我不能白来,我想打他们一下再走。"殷雷忙接上话茬说:"好!好!把我们的三千兵马全带上,干他一下。"罗成摆摆手道:"不用那么多,我只需一千人马。"殷雷把眼睛瞪得老大:"拿一千人马去干人家那一万多人?"罗成点点头。殷雷急忙问:"罗成兄弟,不是开玩笑吧?那些家伙可不是泥捏的。"罗成笑笑说:"这我知道。"殷雷还要说什么,殷电摆手示意,打断哥哥的话道:"罗成兄弟已胸有成竹,不妨说说让愚兄见识见识。"罗成把自己的想法和计划细说了一遍,殷电频频点头,可殷雷还是不放心地说:"罗成兄弟,万一有个闪失,我兄弟如何向程大哥交待呢?"罗成说:"万无一失,隋兵中朱、马、牛、杨四大将从来未打过败仗,平日里专横跋扈,目空一切,我带几百人马装着路过,四大将知道后定带人出城砍杀,我调头逃跑,派一副将在后喊我姓名,他们一定穷追不舍。这时我逃上山,他们会围山攻打,那时伏兵如此这般,定能取胜。"
罗成带领一千人马,直奔清明山。罗成指挥士兵搬狗
头石码堆,十步一堆,一堆不得少于500块,二十步一排,从半山腰开始码堆,连码三排。每六堆中间留一人,每人用丹红或锅脐灰把脸抹花。每十人为一组,统一指挥,一齐呼应。因清明山到处都是"狗头石",只半天清明山入口处的半个山全都布齐了石堆。
罗成带领500骑兵向盱眙城进发,隋兵哨兵早快马报告了消息,陈位和四大将不知来头,紧闭城门,登上城门楼观看动静。陈位见一队人马挑着瓦岗大旗,见城不进向扬州方向进发,再看后面没有继兵。陈位想,这不过是小股过路起义军,于是下令,打开城门派朱马牛杨四大将各带一千人马围剿。罗成一看城门大开,尘土飞扬,杀声震天,心中暗喜,带领500人马调头往回跑,跑在最后的一员副将见隋兵已近,高声大喊:"罗成兄弟,快来救我,罗成兄弟,等等我!"追在前面的是杨四,杨四一听说前面是罗成,回头大喊:"大哥、二哥、三哥,前面是罗成。"隋兵诸将听说是罗成都想立功,喊杀声更响了,马跑得也更快了。
罗成来安县工商局水口工商所人马在前面拼命逃,隋兵大队人马在后面死命的追,义军中也有马跑得慢的,被隋兵追上挥刀砍杀。隋兵四大将一心要活捉罗成,对其他义军追上后格杀勿论,因坡较陡,马不能上,义兵弃马逃上清明山,隋兵追至山下,眼看就要活捉罗成,但马不能上山,只得传令下马聚齐四千追兵,一路喊杀震耳,向清明山攻去。当隋兵离码放的石头陈还有二三十步远时,忽然从石堆后窜出一个两丈多高半边脸黑半边脸红的巨人,高声喊道:"哪里来的贼人搅了山神的好梦,找死!"隋兵追至半山腰,被这忽然出现的巨人吓得愣了神,还没反应过来,只见世人一挥手,无数石头飞将过来,就听"妈呀!妈呀!"一阵阵惨叫,许多隋兵头破血流,有的脑浆都被砸了出来。隋兵中有人在喊:"快逃命呀!山神动怒了!"直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连滚带爬没命地往山下逃,无数狗头石如暴雨一般倾泻,铬头石大都是圆形,顺坡向下滚得飞快,跑在后面的隋兵被砸死了许多,那惨叫声和呼救声比先前喊杀声更响。加上涂了花脸的义兵"咿呀欧唷"的怪叫声,没被砸伤的隋兵三魂吓掉了两魂半,下了山上马逃命去了。这兵败如山倒,朱、马、牛、杨四大将没来得及弄清怎么回事就调转马头跑回了盱眙。
石头阵显了神威,砸死砸伤隋兵近千名,罗成大获全胜,陈堆寨将士个个敬佩罗成足智多谋。陈位和他手下四大将日后知道中了罗成的圈套,一个个气得咬牙切齿。
清明山的石头阵,只用了第一排石堆,就大获全胜了,那第二排、第三排的石堆经过一千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直到现在还有一堆堆的码放在清明山腰。
关于石头的神话故事:点金的石头
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年青人,听说在很远很远的山上有许多许多金子,他决心把那些金子找来,分给穷人。
村里人都说,以前有那么多人去找过,都空着手回来了,难道他能找到?
青年人不管别人怎么说,毅然踏上了寻找金子的道路。
开始,他顺着山间的羊肠小道走,走了七七四十九天,只见眼前群山高耸,到处是奇形怪状的石头,没有一条可以走的路,也看不到金子在哪里。
青年人仍然坚定不移地向上爬。他不知走了多长时间,走了多少路程,只知道从花儿含苞欲放,走到了满山树叶金黄,从雪花飘飘走到小草冒出了新芽。
这一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的山顶,忽然看见一位白胡子老人迎面走来,微笑着站在他的面前。
小伙子惊奇地想:“在这崇山峻岭之上,莫非我遇到了神仙?”
白胡子老人果然是个神仙,他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
“小伙子,你一个人到这深山里来干什么?”
“找金子。”
“你是第一个来到这里的人。”白胡子老人赞许地说,“中国有句古语,‘有志者事竟成’,只有不怕艰难,百折不挠的人,才能得到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小伙子,你看!”白胡子老人随手拿起一块石头,用手指头一点,石头立刻变成了金子。
白胡子老人把金子送到青年面前,青年人又惊又喜,但他想了想却说:“我不要。”
老人又拿起块大石头,点成黄金,送给小伙子。小伙子仍然摇摇头。
老人一连点了好几次,整个山头都被金光照亮了。小伙子还是微笑着摇摇头。
白胡子老人很奇怪,他历尽艰辛来找金子,给他金子为什么倒不要了呢?
老人问:“你究竟想要什么?”
小伙子明确地回答:“我要学会用指点金的方法,造福大众。”
关于石头的神话故事:都是石头惹的祸
神话传说,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善良的女娲去补天,用了999块石头,剩下了一块,女娲遗弃到人间。一块神意的石头,仿佛降落在愚公家门前。让愚公带领儿孙去挖那块石头,世世代代劳筋骨,苦心志,结果石头还在。然而,斗转星移,挖那块石头的老愚公精神却感动了一代历史伟人,他写下了《愚公移山》,号召人民挖山不止,艰苦创业。这是一块雷人的神话石头。
我们这里的石头太多了,七沟八岭都是石头。地理概念称谓是愚公的故乡——太行山。太行山的石头,是最残酷,最不幸的石头。传说,当年二郎担着两座山赶太阳,一座王屋山,一座太行山。太行山太沉重了,二郎撂挑子,不偏不倚把太行山撂在我们家门口。未曾料到,高大的石头把涓涓流淌的漳河水逼得滚滚东逝不回首,我们这里成了有石无水的干旱区。
都是石头惹的祸。历史上,有多少志士仁人想把石头搬掉,让漳河水重返故乡为人类造福,但终究是梦。梦呀梦,水永远存活在我们干渴的梦中。然而,也有圆梦者。明朝林虑县令谢公,他是个食人间烟火的人,并不及神话里的二郎。但,他是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于是他带领山里农民修了十几里长的石头渠,解决了几个村子人畜用水。这件事在历史上,成为山区引水的先河。为民办件好事,人们就世世代代把他敬奉为神,他的事迹世代相传就成了神话。如今,谢公渠遗迹犹存,那里每块石头都有传说,每块石头都记载着一个县令的神话故事。今天,谢公寺庙前人潮涌动,香火氤氳。
简简单单的一条石头渠,怎能浇灌太行山区千万顷的土地呢?贫穷、落后、痛苦、逃荒……旱魔仍然困扰着这里求生追梦的人们。但是,谢公渠的经典神话,以它特有的意境携同中华文化传统基因,渗透到每个山区人的血液里,成为人们永远的记忆。
引漳河水入林县
常言说,夜长梦多。但,夜罄黎明近。那是20世纪60年代,太行山的百姓们要动真格的,引漳河水入林县,即在太行山腰修一条水渠,命名“红旗渠”。动工前夕,在县城简易剧院召开了一个誓师动员大会,会上准备去修渠的民工冲上台,用激动亢奋的语气演讲,一副告别家乡亲人的模样。那一个个要与石头拼搏的民工的眼神里面,蕴含着千言万语,那含笑的、坚毅的目光放射出热烈的、灼人的光芒。
为什么神话里二郎要撂了石头?我想,这山的石头太沉重了,二郎肩头一根扁担怎么能挑得动?火页岩的石头硬度极高,钢钎、镐头一撞击,就喷岀火星,仿佛是八仙炉里烈火高温炼金时的光芒,但也给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论石头的大小,有“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千山鸟飞绝,万径石上流”的感觉。古人的诗句来描绘今天太行山石头的峥嵘容貌,并不显得多辞赘语,而是高山安可仰的敬畏与震撼。
太行山上的石头,得耐着性子一点点地去抠。亿万年聚凝起来的,岂能动辄让人挖掉?当年,正遭遇三年自然灾害,人们饥肠辘辘,用箩筐,锹,鐝,麻绳,马灯,小推车,自制炸药等原始农耕器械开工了。实践证明,怀揣信仰与梦想的修渠人,一旦有了热情,冲天干劲就如同火山喷发一般,惊天动地。用五金学的观点来解释人们当年的激情,眼前那块石头是铁,人的激情是火,火克金,石头怎能不熔化呢?人抠一点它只会少一点,太行山就会低一点,这种思维辩证是合乎哲理的。
修渠人热情极高
当年,修渠人热情极高。这让我想起耳熟能详的神话——嫦娥奔月。其实嫦娥奔的是一块寂寞的遥远的石头——月亮。红旗渠也是一块石头,当年也有女青年为修渠引水,宁愿舍弃了伴侣,舍弃了温暖,奔向了这块石头。这里的石头胜似月亮石头,因为这儿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嫦娥私奔月亮,贪图享受天堂生活;而我们的女青年投奔水利建设大军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为子孙后代造福,她们非常乐观,值得人们敬佩。
每逢夏天,我喜欢在夜晚仰望星空,看看织女星、牛郎星,总期盼着七月七日早一天到来,让织女与牛郎在银河鹊桥上多温存一会儿,多诉说一下衷肠。然而,当年在红旗渠工地上,也有织女与牛郎,他们没有舍近求远,双双去修石渠。他们参加了铁姑娘组或雷锋班,见面的机会要比神话故事里织女牛郎多得多,他们每天都会在漳河简易的木桥上见面,会在歇息时到漳河沙滩上,卿卿我我、相濡以沫。这一经典的画面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我读《西遊记》,从不为书里描写的白骨洞、水帘洞、莲花洞、无底洞、芭蕉洞、火云洞等洞穴而惊叹。因为这些山洞皆是天然的溶洞,只是因孙悟空在山洞里擒妖捉怪,被吴承恩写进了名著。在红旗渠干渠上,有个闻名的人工开凿的洞——青年洞。那是200多位青年在饥饿年代提着马灯,一锤一钎凿了1年半才把石头凿透。石洞623米,高5米,宽6.2米,挖石19800立方米,中国大文豪郭沫若命名这石洞为“青年洞”, 是中国青年实干的象征。
千锤万凿红旗渠
我曾在渠线石匠组锻石头。经我的手触摸过的石头,会变成整齐有条纹的成品石,然后镶嵌在渠线上。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红旗渠像一件雕刻的工艺品,渐渐呈现出庐山真面目。每延伸一段石渠,我们总要在石头渠岸上竖立一块小石碑,上面刻上马家山村的名字。当我抚摸着这块石碑,总会诗意地想象,我手中的锤和凿是语言,千锤万凿之声是文字,我们劈山斩岭的每一个动作,都仿佛是在书写一篇文章,一页又一页,水滴石穿的石页最终垒成了一部厚书。
我游历过万里长城。当我爬上长城的最高处“天下第一石”时,心情难以抑止的感叹:长城确实存在,那是秦始皇倾全国之力,在北方边境修的一条御外侵略的城墙,成就了千古骄傲。然而,他耗尽了国家人力与物力,激起百姓怨恨。我又联想到故乡的红旗渠,它是十万太行儿女用自己的心血和力量铸造的一条石头渠,石渠全长300里,动用土石2225万方。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
如若把这些石头围在地球上,那将是地球的项链,我们从宇宙的角度看,地球就像多了一道绚丽多彩的光环。
关于石头的神话故事_关于石头的民间故事相关文章:
1.关于民间故事3个
5.民间故事智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