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故事_名人励志故事(4)
名人爱国故事34:郑成功四抗父命
民族英雄郑成功四抗父母不肯投降的趣事广为人知。他的父亲郑芝龙是一个卖国求荣的大汉奸,南明之时,朝廷兵权操纵在他手里,清廷以闽粤总督的官职为诱饵,他就心有所动。一天他把儿子郑成功找来,讲了自己的心思。当时才二十三岁的郑成功不仅文武双全,而且有一颗爱国忠心,他对父亲的叛变行为十分震惊,他耐心地劝说父亲;清廷一向,背信弃义,我们如今地处福建有险可守,抗清地利人和,中兴大明并非毫无希望;即使失败,有史可法为榜样,也要名垂青史。但郑芝龙迷恋清廷的高官厚禄,执意投降。郑成功当夜逃走,决心抗清到底。他在给父亲的信中说: "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父教子以贰。"
郑芝龙投降清廷了,然而家财没有保住,妻子田川氏(郑成功生母)被清兵奸污,自缢身死。郑芝龙有此国恨家仇而不思图报,反而为了保全性命,在清廷的指使、配合下三次写信劝儿子投降,都遭到严辞拒绝。
第三次劝降时,郑芝龙派郑成功最喜欢的弟弟郑渡,陪伺清廷的钦差大臣去劝降。这一次清廷出价更高,不但封公,而且答应将福州、泉州、漳州、兴化四府的土地拨给郑成功管辖,郑渡到厦门,一见哥哥就痛哭不已,恳求哥哥为了全家人的性命忍辱投降。郑成功思念骨肉,心如刀绞,更觉得倘若投降清廷,就对不起天地良心,会成为民族罪人。于是他坚定地说; "我要的不是个人的富贵,一家的平安,而是大:明的天下,故国的山河。父亲卖国求荣,致使隆武帝被俘遇害,几十万军民流血牺牲,至今万人唾骂!"他还劝弟弟到杭州祭扫岳墓,当岳飞而不当秦桧。后来,郑成功进军台湾,赶跑荷兰侵略者,使台湾回归祖国。
名人励志故事35:顾炎武.收回门生贴子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是一位很有骨气的人,他曾出生入死地从事抗清斗争。清朝统一中国后,他坚持不合作的态度,多次拒绝清政府的威胁利诱,不出来做官,致力于研究学问,多有建树。
据说,有个官僚地主叶方恒,看中了顾炎武的家产,便卑鄙地唆使别人诬告顾炎武有"通海"的罪,说他同沿海抗清力量相勾结,图谋推翻清王朝。这在当时是最大的罪名。于是,顾炎武被抓了起来。
顾炎武的亲朋好友闻汛后,立即四处奔走,多方营救。好友归庄为此求救于当时的汉奸官僚钱谦益,钱知道顾炎武是当时的有名学者,企图借此沽名钓誉,便说: "救他不难,只要他送我一张门生帖子,拜我为师就行了。"归庄深知顾炎武的为人,决不肯屈节求生,但事到此时也只得从权,'便悄悄地代写了一张门生帖子,送给钱谦益。果然,顾炎武很快便被保释了。
顾炎武出狱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脸都变色了,觉得拜钱谦益这个汉奸官僚为师是太侮辱自己了,便对归庄说;"一定要把门生帖子要回来。要不回来,我就在大街上贴通告,声明并没这件事。"由于顾炎武坚持,后来钱谦益只好交还了这张门生帖子,顾炎武的气节,因此而更为时人所景仰了。
名人励志故事36:戴维.当有荣耀之实,不当有荣耀之名
英国化学家戴维,是一位木器雕刻匠的儿子。虽然他小时候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却贫穷不改凌云志,坚持刻苦学习,二十岁时就发现了一种能使人发笑不已的气体--笑广七(一氧化二氮),从此闻名于世。
在进行这次实验时,他差点因吸进过多的笑气而丧命。二十九岁时,他又用电解法制得了金属仰和钠,翌年制得金属镁、钙、锶、钡,于是声名显赫。
当戴维发表演讲时,由于他口若悬河,广征博引,许多文学家、科学家、时髦女士、达官阔佬都恭维他,有的送他礼物,有的以认识他为荣幸。然而,戴维却依旧埋头于科学实验,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剧毒和爆炸性实验。有人劝他道,如今功业成就,该安富尊荣,坐享清福了。戴维却说: "我以科学为职业,以造福人类为本分。
一息尚存,就兢兢业业去做。人当有荣耀之实,不当有荣耀之名。有贡献而没有荣誉,比有荣誉而没有贡献好些!" (不过,到了晚年,戴维却被荣誉陶醉,以至压制法拉第。 )
名人励志故事37:费尔巴哈.宁居僻壤不屈膝
1828年,费尔巴哈从柏林大学毕业后到爱尔兰根大学当了讲师。1830年,他匿名发表了《论死与不死》一文。这篇反对基督教的文章一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进步的有识之士拍手叫绝,基督教会惊恐万状,德国反动当局大为震怒,立即查禁该文,追查作者的真实姓名,当获悉该文作者就是爱尔兰根大学讲师费尔巴哈时,马上粗暴地将费尔巴哈赶出了学门。 费尔巴哈并不因此气馁,他继续刻苦专研学问,奋力从事著述,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批判宗教神学和当时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先后发表了《基督教的本质》、《黑格尔哲学批判》、《宗教的本质》等著作和许多论文,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赢得了很高的社会声誉,许多大学教授和学生们都希望让他回大学执教。但是,反动当局置这一切于不顾,顽固地不让费尔巴哈重返大学讲坛。
费尔巴哈十分清楚德国反动当局的卑鄙目的,他向好心的人们说过,要解决他的"讲课问题,只有用政治上的奴颜婢膝和宗教上的蒙昧愚顽的代价"才能实现,而他自己是决不会为了重返大学讲坛,就不惜放弃自己反宗教的立场、向反动当局"垂眉折腰"的。为了忠实于自己的信念,费尔巴哈毅然放弃了重进大学宣传他的哲学主张的想法,在1837年移居到绍林吉亚邦的布鲁克堡村。在那里,他孤寂地生活了二十五年,以甘居穷乡僻壤的行动,实践了他决不向基督教会和德国反动当局屈膝妥协的决心,表现了他的英勇气节。
名人励志故事38:韩信.这才是真正的勇敢
韩信年轻的时候,家里贫穷,只得四处流浪。一天,他来到市上,被一个屠户的儿子看见了,就挑衅地说: "你这么大的个子,腰里还佩着剑。你有本事,就用你的剑把我杀了;若没有这个胆量,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看看这个无赖,摇了摇头,叹口气,就俯下身子,从这个无赖胯下爬了过去。围观的人大笑不已,骂韩信是胆小鬼。
后来,韩信在刘邦手下当了大将军,辅佐刘邦指挥军队南征北战,东讨西伐,最后打败了项羽,封为齐王,后改为楚王。
韩信忍辱胯下,决不是纯然的怯懦,他忍小辱是为了成大志,是不愿因一时的血气之争,逞一时的"小勇",而放弃远大的抱负,放弃超乎常人的大勇。后来在千军万马之中,他出生入死,指挥若定,破赵之役,置之死地而后生;垓下决战,设下十面埋伏,置项羽于死地。这才是真正的勇敢。
名人故事39:张海迪.只要我活着,就要为人民服务
在祖国的大地上,一个瘫痪姑娘谱写的高昂生命之歌,震撼了亿万青年的心灵,人们从她身上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使自己情操变得更加高尚。她是谁?她就是八十年代的新雷锋--张海迪。
命运向张海迪挑战。五岁时,她就得了硬脊膜外血管病变。此后的十六年间,她先后动过四次大手术,摘除了六块脊椎板,使她从第二胸椎以下,即占三分之二的躯体失去了知觉。
张海迪的命运是很不幸的,可是在党和人民的抚育、关怀和帮助下,她没有沮丧,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向命运挑战。她克服种种困难,自学了小学和中学的基本课程,阅读了一千多册政治、文学、医学、外语等方面的书籍;自学英语达到大学程度;翻译了十六万多字的英文作品和资料;她还不顾自身的病痛,用自学的医学知识和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一万人次以上。她满腔热情地帮助周围的青年学习、工作和进步,使他们奋起革命精神,在工作中做出贡献。她在高考预选中得四百三十六分而不能跨进校门,却鼓励和帮助别的青年进了大学,她自己不能进工厂劳动,到边疆保卫祖国,却鼓励和帮助别的青年成为先进生产者、战斗英雄。
这是一个奇迹吗?确实是一个奇迹。那么是什么力量使这样一个不会走路的姑娘生活得如此坚强呢?是她对人民、对共产主义的道德信念的驱使。她说过: "只要我活着,就要为人民服务。我愿意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愿意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
名人故事40:孙冶方.要为科学尽到自己的义务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一生命运多舛,然而他就象坚贞挺拔的秀竹一样,不管在科研工作中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在长期的政治风雨中经受多少屈辱折磨,始终保持着忠于科学的高尚品格。
早在五十年代,当孙冶方同志发表他的理论观点的时候,"左"的风气已渐滋起,他研究的那些问题,是无人敢碰的"禁区";他坚持的那些意见,都是已经被判定是"修正主义"的东西。他也十分清楚他所触动的是几十年传统观念的"大山",要冒极大的风险。但为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他无所畏惧。
1968年在身陷囹圄、遭人非议时,他还"闭目养神",在大脑里一章又一章"写"着他的长篇巨著《社会主义经济论》。后来他对人说: '死不足惜,名声毁了也不要紧,但是我长期从事的经济学形成的观点不能丢,我要为科学尽到自己的义务。"
名人励志故事41:彭德怀.怕死还当什么共产党员
彭德怀同志常常这样说: "-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不应该隐瞒自己的观点,要实事求是。"
1956年,苏联的一个代表团来到我国时,彭德怀同志当面对苏联外交部长米高扬提出质问:"斯大林有缺点,他在世时,你们为什么不提意见?!
他死了,你们拼命反对他?"
米高扬答道: "当时不敢提呀,提了要掉脑袋。"
彭德怀正色地说: "怕死还当什么共产党员。"
名人故事42:朱利华.生命的价值
朱利华在1932年2月被招收到安徽省涡阳县人民银行红卫街文明储蓄所做临时工。
她上班后的第十三天,大约十一点钟,储蓄所只有她和副主任史学堂在班上,这时从门外先后进来一高一矮两个青年,那矮个子青年掏出手枪喝道:"不准动,动一动就打死你们!"他慢慢地退到门边,用左手把门反扣上。高个子也从捉包里拿出一柄刺刀,绕进柜台逼向朱利华,让她把钱统统交出来,朱利华眼盯着歹徒向她胸前逼近的刀尖,悄悄把身子挡住送往县银行的装满钞票的提包,心里打定主意,今天就是死,也不能让坏蛋抢走一分钱!她猛一转身撕开窗帘高喊: "快来人哪,有人抢银行了"歹徒见事情败露,便向她后腰捅了一刀,歹徒正要拔刀,朱利华挣扎着: "有人……"歹徒又把拔了一半的刀再次捅了进去,朱利华一头栽倒在条椅上……。"一分钱也不能让歹徒抢去,一分钱也不能……",
朱利华用最后的一点意识和力量,把装钱的提包拉过来,紧紧抱在怀里,压在身下。正当朱利华倒在血泊中时,史学堂抄起藤椅和歹徒搏斗,歹徒逃窜了。史学堂也因流血过多昏倒在地……他们俩因抢救及时获救了。他们的勇敢精神深深鼓励了广大人民,受到人民的赞扬。
名人爱国故事43:华罗庚.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新中国涎生的消息传到美国以后,已是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的华罗庚,享有优厚的薪俸、汽车、洋房、荣誉,但这一切再也羁绊不住他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他毫不犹豫地响应祖国的号召,回到自己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当他路过香港时,他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公开信,情真意切地呼吁爱国知识分子放弃国外优越的物质生活,投入祖国的怀抱。他在信中说: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的工作基础,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在公开信问世后的二十五年漫长岁月里,无论是天空晴朗的时光,还是在风雨如晦的年月,他都始终恪守着自己的诺言,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奋斗不息,向人们展示了他"祖国中兴宏伟,死生甘愿同依"的爱国热心。
名人爱国故事44:铮铮铁骨闻一多
一次,闻一多先生写了一篇声讨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通电,其文辞强烈,如刀如枪。闻先生写完后就让他的学生季镇准拿去请西南联大中文系的一位青年教师和他的一位朋友签名。
这两位曾受教于闻一多先生,他们看了电文,有些犹豫。签名吧,要担很大风险;不签吧,老师的面子又不好驳。想来想去最后签了个假名。闻先生知道后,深为不满,厉声说道:"要是怕死就不要签名,要签就签真名,我们不要假名。"这二位受闻一多先生光明坦荡钓襟怀和无所畏惧的斗争勇气所感动,终于签了真名。
名人励志故事45:叶挺的心愿
1940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叶挺军长不幸被捕,开始了长达五年零四个月的铁窗生涯。
五年多里,蒋介石使用了种种方式,企图软化叶挺将军。但无论是"上饶请宴",还是"恩施优遇",无论是"封官加冕",还是"骨肉的感化",都丝毫动摇不了叶挺的志向。 在狱中,叶挺写下了许多充满战斗激情的诗句,抒发被压抑在胸中的革命豪情。在上饶李村囚室的墙壁上,他写着;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正气压邪气,不变应万变'; "坐牢三个月,胜读十年书"。在重庆红炉厂蒋家院子囚室期间,他挥笔写下了著名的《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呵!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也深知道,
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里爬出!
我只期望着,那一天,
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起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