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励志故事 > 80后创业真实故事_80后创业成功故事(2)

80后创业真实故事_80后创业成功故事(2)

时间: 乐平653 分享

80后创业真实故事_80后创业成功故事

  80后创业真实故事3

  近几年来,大街上到处都是饮品经营店,可谓是行业的竞争非常有压力,干这行要做的出色,很不容易。可是这两名80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却开了8个加盟店了。他们是怎样成功的呢?

  每天,何明都会马不停蹄地奔赴各个经营点。把控产品质量,过问销售情况,检查店内卫生,还要去批发市场采购原材料,着手品牌宣传推广,考察周边市场。

  考察市场后开甜品店

  今年二十四岁的何明以前在重庆大学主修市场营销专业,大三时他就从互联网上发现了这个名叫“开菲尔酸奶屋”连锁甜品店的经营项目,并两次专程去北京考察其运作情况。他在北京看到,这样的甜品屋是一个全新的空白市场,几乎是开一家火一家:一个店每天要卖近500杯酸奶,收益也相当可观。

  此时,恰好有人在重庆大学B校区附近开了一家酸奶屋,尽管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并不成熟,生意也还算不错。何明于是坚定了投资信心,打算把这种经营模式复制到重庆。为方便以后扩张,他还多方筹资25万元,拿下了此项目在重庆地区的总代理权,从而免费获赠了一套甜品制作和封装设备———包括一台多功能智能酸奶机、一台冰淇淋机和一个榨汁机。

  何明发现,很多北方人都把现酿酸奶看作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不大在乎产品的价位。但重庆人的消费习惯有些不大一样,认为其只是偶尔品尝的甜品。于是,他从选址、店面形象设计,到产品定价、口味搭配,都按自己的经营理念重新进行了改进。

  他的第一家店设在江北观音桥商圈步行街,而不是社区街道、住宅小区或者学校附近。这是因为在他看来,人流量大的地方,才有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他把店面装修得时尚、活泼,主色调明亮跳跃,并更注重产品的口感和外观包装。这主要是为了迎合年轻客人、时尚白领等消费群体的口味。当然,理念的实现是需要金钱支撑的。10来平方米的店铺,光装修就花了1万多元。

  去年十一月二十日,新店开张。周末一天卖出近400杯,而周一到周四,日均营业额却只有周末的一半。季节不同,一个月下来,净利润在4000元到10000余元不等。据何明透露,不出半年,他就收回了装修费等单店投入成本,还赚了三万多元。

  新店每月近万元收益

  “事实证明,当初的判断和随之作出的改进是比较成功的。”按照这一思路,今年三月,何明又投入5万余元,在沙坪坝三峡广场一商场内开了第二家店,营业面积也在10平方米左右。让他没想到的是,生意比第一家店还好,开业半年来,每月都能为他带来近万元的收益。

  发展八个加盟店

  何明是个善于观察的人。他曾多次呆在观音桥步行街的各个角落,打探来往行人的动向。他发现,新世纪、新世界等百货商场所在的“老商圈”,和以北城天街为中心的新商圈之间,主要由一条地下通道相连接,人群也就此分流,一家店根本不足以辐射整个步行街。“开2到3家连锁店比较合适。”这样,第三家店也就应运而生———位于新世界百货第5层,装修工作已近尾声,十一月二十日即将开业。

  和其他饮品经营店不同,何明放弃了临街窗口经营形式。他认为,饮品销售受气候、天气等外部条件影响很大,每到阴雨绵绵或者烈日炎炎,销量就会下跌一半。

  这家新店的经营形式也有了改进,何明在五十多平方米的空间内,摆放了舒适的椅子,将播放悠扬的乐曲,为顾客提供休闲、聊天场所。他不光卖酸奶等甜品,还有各种点心供客人选购。与此同时,第4家店也将在今年内开张,地址在解放碑附近。

  如今已经取得重大成功的何明,还在不断的努力,开拓他的商业网络之路。

  80后创业真实故事:80后沈嘉庆的创业故事

  5月的西安阎良,悠扬的曲子伴着晚风,在不大的广场上空回荡,台下的人群,将目光定格在台上那个深情演唱的阳光大男孩——28岁的沈嘉庆身上。

  尽管是经济学专业毕业,但因为对音乐的痴迷,2012年,从西京大学毕业后沈嘉庆选择自主创业,开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琴行,从那一天开始,他和更多喜欢音乐的朋友和孩子们一起,在音乐的世界中享受着自己快乐的人生价值。

  初中时邂逅吉他

  初二那年,沈嘉庆偶尔在广播中听到歌手羽泉弹唱的《彩虹》,他不知道什么乐器能弹奏出如此动听的声音,“当时我就问哥哥,哥哥说那是吉他”。

  第二天放学后,沈嘉庆几乎跑遍了阎良所有的培训机构,也没发现有教吉他的机构,但回来的路上,碰巧遇到一个店老板捧着吉他在自弹自唱,“老板答应教我,我学的第一个曲子就是许巍的《故乡》。”

  看着孩子如此热爱音乐,中考结束后,妈妈专门在音乐学院附中找了一个老师教沈嘉庆,那时候每到周末,沈嘉庆都会去西安跟着老师接受更专业更严格的学习。

  从没有一点音乐基础,到能自如弹唱,这期间的学习之路,他经历了太多辛苦。

  用音乐传递一种快乐

  因为会弹吉他,四年的大学生活给了沈嘉庆一个更广阔接触音乐的平台。社团活动、文艺演出、校外推广……这期间沈嘉庆认识了更多坚持音乐梦想的年轻人。

  作为工薪阶层的孩子,知道家里没有足够的资金来铺垫自己的音乐梦想,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创业,继续从事音乐这个行业。他要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传递给孩子们,一起快乐在音乐的世界里。沈嘉庆想开一个“琴行”,来实现自己的音乐理念。

  2013年,沈嘉庆写了一个创业方案以及三年的规划,开琴行初步预算16万元,除了父母给的8万元,就只剩自己上大学时攒的一万多元。沈嘉庆说,他要特别感谢人社局帮助的8万元大学生创业无息贷款,“我还参加了人社局举办的创业培训,了解了创业的整个流程”。

  两周后,用这第一笔钱,沈嘉庆在阎良区前进东路上开起了自己的“律动琴行”。

  创业伊始,“律动琴行”在当地没有任何的名气,发传单、搞活动,半年时间后,通过卖琴进行推广,开始陆续有老师和学生走进“琴行”。

  沈嘉庆统计,创业至今,已经有240多个孩子一起跟着他学习音乐了,“跟我学琴的日子里会被我感染,很快乐地和我一起学习的。”

  帮助孩子在艺术的熏陶下成长

  去年9月份,“律动琴行”重新选址,在阎良区润天路上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眼前。

  沈嘉庆说,“律动琴行”不仅仅是一个琴行,他是在做一种文化氛围,传递一种音乐态度。“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吉他歌星,我一定努力学习吉他,不会半途而废。”这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在跟着沈嘉庆学琴2年以后,在一张心愿卡上写下的一段话。

  沈嘉庆一直记得,当时因为这个孩子太小,在初次拒绝后,孩子每次离开的时候都痴痴地趴在门口看琴行里排练节目,沈嘉庆最终收下了这个孩子。他没想到,仅仅一个暑假,孩子学习的进步速度,居然都能超过一个高中生的水平。

  提起律动琴行的年轻老师们,说起琴行里学琴的孩子们,沈嘉庆觉得创业的价值可能就在这里吧。沈嘉庆说他以后还想成立艺校,帮助更多的孩子在艺术的熏陶下成长。
猜你喜欢:

1.天涯的创业真实故事

2.80后创业真实故事

3.真实80后创业成功的故事

4.80后成功创业案例

5.创业80后案例真实故事

377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