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经典故事
史记经典故事
故事可以用来普及历史知识,是历史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历史也是故事取材的重要来源,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史记经典故事。
史记经典故事1:因为你需要,所以我存在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几乎是历朝历代的潜规则。汉朝的开国功臣都被刘邦给“潜规则”过,下场的悲惨程度和其功劳成正比,功劳越大,下场越悲惨。譬如淮阴侯韩信,才能卓越,战功累累,最后却落了个被夷灭宗族的下场。
然而,汉朝的开国功臣中也有一个例外,此人就是张良。自始至终,张良都深得刘邦的信任,同时也赢得了吕后的尊敬,以至于张良死后还获得了文成侯的谥号,儿子张不疑也袭封为侯。
所有这一切,也许和一个“莫须有”的黄石老人有关。
张良的先人是韩国人,其祖父和父亲加在一起做过五代韩王之相。可是等张良长大的时候,却已经没有在韩国做官的可能了,因为秦国在统一的过程中,早把韩国给灭掉了。我们可以理解张良心中的愤懑。亡了国的张良决定用全部财产寻求勇士谋刺秦王,最后找到了一个大力士,制造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锤,埋伏在秦始皇巡游必经之地。张良和大力士在博浪沙断然出手,像掷铅球一样把铁锤掷了出去,可惜仅仅命中了秦始皇的副车。
此后,时代风云变幻,张良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不世之功。辽阔的大地上,处处记载了他的政治远见和高超谋略。他设计击败秦军,劝谏刘邦撤出秦宫,争取黥布、彭越,笼络韩信,进而灭楚。刘邦称帝后,他四两拨千斤,建议封赏与刘邦有宿怨的雍齿,从而彻底安定了人心,将祸患消灭在了萌芽之中。他是刘邦智囊团中的核心人物,刘邦对他言听计从,高度评价他“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
然而,这些都不足以说明张良的伟大,张良真正的伟大不在于辅佐刘邦,而在于自保。张良深知“敌国破,谋臣亡”,面对争功的同僚,他“不敢当三万户”;刘邦对他的任何封赏,他都表现得极为满足;在波诡云谲的刘邦统治晚期,他经常称病杜门不出,行“道引”、“辟谷”之术;他扬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处处表现得急流勇退。因此,在汉初“三杰”中,韩信被杀,萧何被囚,张良却始终毫发无损。
至此,该让黄石老人上场了。
张良和黄石老人的相遇如同一场事先策划的传奇故事:在张良籍籍无名的时候,他经常在下邳一座破败的桥上孤独漫步。有一天,应该是傍晚吧,张良无意之中意外地看见一个仙风道骨的老者。他径直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鞋甩到桥下,挑衅似的对张良说:“小子,去把鞋捡上来!”张良有些惊讶,最后还是强压怒火,把鞋子捡了回来。谁知那老者得寸进尺,竟要张良替他把鞋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把鞋捡了上来,就替他穿上吧。老人把脚伸出来,看着张良乖乖地给自己穿鞋,满足的表情在脸上流露出来,最后老人笑着离去了,把张口结舌的张良落在了桥上。
老人走了半天之后却又突然返回,很突兀地说道:“你是个好孩子,看你还有些前途。这样吧,五天以后天刚亮时,你来这里见我。”
五天之后,曙色初现,急匆匆赶到的张良,发现那老者已先行来到,还没站稳,他就听到了那老人的不满:“没想到你和老人约会居然好意思迟到!”老人留下一句话之后愤而离去:“五天以后再来吧!”
又是五天之后,尽管起了个大早,但张良迟到依旧,老人依然是那句话:“五天之后再来吧!”
这次张良学乖了,他不到半夜披星戴月地赶到桥上,如同地下党接头。还好,这次总算早来了一次。过了一会,老人也来了,这次终于露出了笑容:“早就应该这样啊!”
在暗淡的月光之下,那老人如同变戏法一样拿出了一部书:“这是部奇书,掌握其要领,完全可以当帝王的老师。我料定你十年以后就会有大的发展。小伙子,好自为之吧!”最后,老人又补充道:“十三年后,别忘了到济北见我,我就是谷城山下的那块黄石。”
从此,张良精研兵法,果然在十年之后找到了用武之地。刘邦为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他的文弱之躯可以抵得上千军万马,在刘邦的心目中无人可以替代。
在和老人阔别十三年之后,机缘巧合,张良果然因公事来到济北,那时他正跟随刘邦外出视察,路过济北的谷城山,意有所感,心内惆怅不已,十三年前的云烟往事突然涌上心头。他苍茫四顾,果然见到谷城山下那块醒目的黄石,他不管不顾地奔向黄石,毕恭毕敬地将黄石取回,从此奉若至宝,须臾不离。
后来他去世之时,还特意留下遗言,要求将黄石和自己一起安葬。
于是,黄石老人就成了一个永远传诵不已的神话。
史记经典故事2:兄妹同谋,篡了楚国的天下
楚国人黄歇陪伴楚国太子在秦国当人质好几年了,太子的父亲楚顷襄王病重,请求秦国放回太子继位,秦国哪里肯放?黄歇为太子献计,趁楚国使者即将返国的时候,让太子换上下人的衣服,冒充使者的马夫,混出了关外。黄歇自己守在驻秦大使馆里,深居简出,各国大使开会或者秦王召见的时候,黄歇称病不出。估计太子已经昼夜兼程回到了楚国,黄歇才梳妆打扮,以正式的外交礼节参见秦王,请罪说:“我已经偷偷把楚太子送回国了,罪当死,请您杀了我吧。”亲王大怒,立刻就想赐黄歇自杀。应侯范雎劝说道:“黄歇舍生忘死,掩护楚国太子撤退,一旦楚国太子继位,定会重用黄歇,咱们不如赦免黄歇,放他回楚国去,以后楚国和秦国结好,对秦国的大业也有好处。”
黄歇回国三个月后,太子继位,是为考烈王。考烈王拜黄歇为丞相,封为春申君,和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名于天下,号称“战国四公子”。
考烈王三宫六院,居然一直没有子嗣,可见考烈王的生殖系统有毛病,不是阳痿就是早泄。黄歇给他找了许多生殖力旺盛的女人也无济于事。这时赵国人李园出场了。
李园有个亲妹妹,是个艳名远播的美人,李园想把美女妹妹献给考烈王,作为晋身之阶。可是听说考烈王阳痿,怕妹妹生不出儿子,时间长了失宠,自己的荣华富贵也就失去了保障。于是退而求其次,把火力对准了春申君黄歇。
李园极富心计,先通过关系做了春申君的随从,过了一段儿时间请假回家,又故意延误返回的日期。回来销假时,春申君很生气,要惩罚李园,李园辩解说:“齐王派媒人来向我妹妹求亲,我陪他们喝酒商议亲事的细节,所以误了假,请您原谅。”
春申君一听齐王都来向李园妹妹求亲,不觉色心大动,抓耳挠腮地问:“下聘礼了吗?”
李园眼见春申君一步一步进入圈套,肚里暗暗发笑,一本正经地回答说:“还没有呢。”
春申君赶紧问:“我能见见你妹妹吗?”
李园回答:“当然可以了。”
李园带着妹妹来到相府,春申君一见之下,果然是个倾城倾国的美人儿,当仁不让地纳了她为妾,而且不久就有了身孕。
曲线救国的第一步已经得逞,李园和妹妹密谋后,让妹妹给春申君下说辞:“楚王对丞相您的宠信,连他的兄弟都比不上。您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的丞相,可是楚王没有儿子,百年后势必会立他的兄弟为王。他的兄弟继位后,肯定会重用他们自己的亲信,则将置丞相您于何地况且您掌握了这么多年的朝政大权,对楚王的兄弟多有失礼得罪之处,一旦楚王的兄弟继位,丞相您就大祸临头了,还谈什么保住相位和江东的封地?刚好我已经有了身孕,又没有人知道;我嫁给您时间不长,以楚王对您的宠信,如果您把我献给楚王,楚王也一定会宠信我。假如我天幸生了一个男孩,那么继承楚国王位的就是您的儿子啊。”
这一番说辞果真打动了春申君,春申君于是秘密把李园妹妹送出府外,安置到一个不为人知的住处,然后隆重向楚王推荐李园的妹妹,说得
天花乱坠。楚王当然言听计从,纳李园妹妹为妃。不多时生下一个男孩,楚王大喜之下,立为太子,立李园妹妹为王后,同时重用李园。
李园多年的谋划终于变成了现实。
李园是个心狠手辣的阴谋家,下一步要对付的毫无疑问就是春申君了,因为害怕太子继位之后,春申君和盘托出其中的机密,那样的话春申君就成了太上皇,他李园说不定还会因争权夺利被春申君杀了呢。于是李园秘密豢养了一批死士,借机要杀春申君灭口。
有一个叫朱英的人探知了李园的阴谋,刚好这一年考烈王病重,朱英觉得事不宜迟,立刻谒见春申君,进言道:“世上有飞来横福,也有飞来横祸。今天是一个生死无常的时代,您侍奉的又是一个喜怒无常的国君,因此也必会有飞来之人。”
春申君一听此话费解,就问:“何谓飞来横福?”
朱英说:“您虽然名为相国,可是大权在握,和国君又有什么区别?楚王病重,驾崩后太子继位,可是太子年龄还小,您辅佐太子,就像当年的周公一样摄政。等太子长大之后,您再把朝政大权交给太子,这不就等于您南面称孤,亲自统治楚国吗?此之谓飞来横福。”
春申君又问:“那么何谓飞来横祸?”
朱英说:“李园是太子的舅舅,将来也一定是您的仇人。如今他不理兵事却豢养大批死士,楚王一死,他必定抢先入宫夺权,杀您灭口。此之谓飞来横祸。”
春申君又问:“那么何谓飞来之人呢?”
朱英说:“您把我安置到宫中郎中的位置上,楚王一死,李园必定先入宫,那时我趁机替您杀掉李园。我就是飞来之人哪!”
没想到春申君听完这番话,来了一句:“你就算了吧!李园不过是一个软弱之辈,我对他向来又很好,他怎么会反目为仇呢!”
朱英看春申君不纳谏,恐怕以后灾祸上身,赶紧逃亡。
十七天后,考烈王驾崩,果然不出朱英所料,李园抢先入宫,在棘门之内埋伏下死士。春申君入宫吊唁,刚一走进棘门,李园的死士冲出来刺杀春申君,砍下他的头扔到棘门外面。李园随即灭了春申君全家,立李园妹妹的儿子为楚王。李园全面把持了楚国大权。
史记经典故事3:可以喝醉,但不能乱说
敢饮者,视酒如无物,大杯喝酒,一饮倾城,至于能否完身而返,则不在其思考范围之内。该品纯以意气取胜,我将之列为下品。能饮者,酒量深不可测,举杯气吞八荒,饮则观者失色。该品以量大取胜,为天赋使然,故我将之列为中品。善饮者则是敢饮与能饮的绝佳结合,亦“敢”亦“能”,攻防皆备,既有战略又有战术,能将饮酒之快乐推演到无以复加的境界,因之无往而不胜,故我将之列为上品。
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人习惯于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如果仅仅是浇浇块垒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有些人习惯于使酒骂座,不喝酒时是谦谦君子,半斤酒后则成泼皮牛二,这完全是把酒当成可以用来打击敌人的武器,致使每一次喝酒都成了一次有意无意的骂阵。这类将饮酒引向歧途的行为,堪称下下品,当为饮者和饮品的耻辱,是饮者和饮品的双重公敌。但这类全然不知饮酒乐趣为何物的“下下品”却史不绝书,譬如灌夫就是一个无耻的例子。
灌夫是颍阴人。灌夫的父亲本姓张,曾经做过颍阴侯灌婴的家臣,因为受到灌婴的赏识,便被推荐做了二千石级的官。一不做二不休,灌夫的父亲后来干脆将自己的张姓改作了灌姓,摇身一变从张孟变成了灌孟。吴楚叛乱时,灌孟战死,灌夫逞匹夫之勇率属下十多个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驰入吴军营中,一直到达吴军的将旗之下,杀死杀伤了反叛的吴军几十人。最后,虽然他所带去的部下悉数战死,他本人也身受重创十多处,但仍保住了一条性命。灌夫从此扬名天下,后来被皇上任命为中郎将。汉景帝时,灌夫官至代国国相。汉武帝即位后,灌夫被委以重任,担任了淮阳太守,后来又被内调为太仆。
至此,灌夫一直一帆风顺。第一次小坎坷出现在建元二年(前139年)。当时,灌夫与长乐卫尉窦甫喝酒,酒醉的他开始痛打窦甫。这窦甫可是大有来头,是汉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窦太后的兄弟。为了保护灌夫不被太后杀掉,皇上只好先行出手,让灌夫去燕国任国相。几年以后,灌夫故态复萌,犯法丢官,灰溜溜回到长安,从此退居二线,每天喝酒骂人,充大瓣蒜。
因为没有了过多的政治追求,灌夫开始多管闲事,专门结交杰出人士或巨奸大贪,他自己的私人存款很快就达到了几千万钱。他的宗族和宾客扩张权势,垄断利益,在颍川一带作福作威,横行霸道,气焰熏天,炙手可热。
然而,闲居在家的灌夫虽然富有,但却没有政治地位,在朝廷上的影响也就日渐式微。
和灌夫同样有日暮西山之感的是魏其侯窦婴。他的父亲和汉文帝的窦皇后是堂兄妹,到武帝时期,曾做过相国的他自然不会受到任何重用。于是整天也是一副不满一切的样子。就这样,他和灌夫走到了一起。他想依***灌夫去报复那些平日仰慕自己,失势后又抛弃了自己的人,而灌夫想的是依***窦婴尚在的影响力去结交列侯和皇族以抬高自己的名声。两人互相需要,很快一拍即合,深感相见恨晚。
有一天,灌夫拜访当朝丞相武安侯田蚡,田信口开河,说自己有心去看望一下离休干部窦婴。这可是一件大事,因为窦婴和田蚡向来分列两个阵营,窦婴属于太皇太后窦氏一系,而田蚡则属于皇太后王氏的心腹。田蚡政治上的成长伴随的就是窦婴的失败,因此,田蚡要拜访窦婴无疑是件大事。
灌夫为了拉拢感情,使窦婴与田蚡接近,竟然不顾丧服在身而毅然陪侍。窦婴夫妇为了迎接灸手可热的田蚡亦是全力以赴,通宵达旦地布置家宴。谁知田蚡根本就没把此事放在心上,第二天竟然忘得干干净净,约定的时间已到,田蚡尚高卧不起。灌夫只好屈尊亲去求请,田蚡这才满不在乎地过来赴宴。一路上慢腾腾,席间又傲慢无礼,使灌夫恼羞成怒。于是,不敢硬着对抗的灌夫只好借酒撒泼,多次用言语冲撞田蚡,把窦婴弄得里外不是人。
很快有一次机会来了。那年夏天,田蚡要娶燕王的女儿做夫人,太后下了诏令,叫列侯和皇族都去祝贺。本来灌夫既非列侯又非皇族完全可以不去,但经不住窦婴的邀请还是前往。
眼见世态炎凉,灌夫怒火中烧,再次开始借酒发挥。他起身依次敬酒,敬到田蚡时,田拒绝喝满杯,酒后的灌夫一点客气都没有,要求田必须全部喝下,然而田蚡坚持不喝,灌夫只好另找他人出气。
敬酒敬到临汝侯,临汝侯正在跟程不识附耳说悄悄话,又不离开席位。灌夫没有地方发泄怒气,便骂临汝侯说:“平时诋毁程不识不值一钱,今天长辈给你敬酒祝寿,你却学女孩子一样在那儿同程不识咬耳说话!”武安侯对灌夫说:“程将军和李将军都是东西两官的卫尉,现在当众侮辱程将军,仲孺难道不给你所尊敬的李将军留有余地吗?”灌夫此时大义凛然:“今天杀我的头,穿我的胸,我都不在乎,还顾什么程将军、李将军!”客人们见状不妙,纷纷起身,假装去卫生间,渐渐离去。
田蚡恼羞成怒,便命令骑士扣留灌夫。灌夫想出去又出不去。籍福起身替灌夫道了歉,并按着灌夫的脖子让他道歉。灌夫越发火了,不肯道歉。武安侯便指挥骑士们捆绑灌夫放在客房中,叫来长史说:“今天请宗室宾客来参加宴会,是有太后诏令的。请上书皇帝和太后弹劾灌夫,说他在宴席上辱骂宾客,侮辱诏令,犯了‘不敬’罪。”
于是,灌夫被囚禁在特别监狱里,以前的许多丑闻也被揭出,田蚡派遣差吏分头追捕所有灌氏的分支亲属,都判决为杀头示众的罪名。魏其侯感到非常惭愧,出钱让宾客向田蚡求情,也不能使灌夫获释。
这一事件愈演愈烈,最后演化成了窦婴和田蚡的斗法。
窦婴为了彻底击败田蚡,只好剑走偏锋,在皇帝面前大肆攻击丞相田蚡的短处,以求围魏救赵。田蚡则反唇相讥:我的爱好无非是声色犬马,而你窦婴和灌夫之流却喜欢招集天下豪杰,不分昼夜地探讨天下时局,我倒为你们担心!
最后事情的发展也就完全出乎窦婴的意料之外,整个事件成了汉武帝和太后斗争的一个引线。对窦婴和灌夫心存好感的汉武帝选择了让步,于是灌夫定罪被灭族,窦婴在渭城大街被斩首示众。
看了史记经典故事的人还看了:
1.史记中的经典故事
4.史记中最短的故事
5.史记中有哪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