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五关斩六将的主人公是谁_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典故
过五关斩六将的主人公是谁_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典故
“过五关,斩六将”是出自小说《三国演义》的杜撰情节。过五关斩六将的主人公是谁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尽心挑选的关于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过五关斩六将的主人公是谁
过五关斩六将的主人公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是出自小说《三国演义》的杜撰情节。关羽勇武双全,“诛颜良斩文丑”“温酒斩华雄”中得以充分体现,尤其是“过五关,斩六将”,关羽连过曹操五个关卡,斩了六员大将才摆脱曹操投奔刘备,后比喻英勇无比或下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含褒义。
过五关斩六将小说背景
刘备军被曹操击败,刘、关、张失散。其中关羽被曹操军包围。曹操非常欣赏关羽才华英武,曹操希望招降关羽,遂派张辽(字文远),游说关羽,关羽出于对兄长刘备的结拜誓言,以及保护兄嫂不被侵犯和与张辽的情谊,同意暂时归降曹操,但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降汉不降曹;二是要确保兄嫂安全;三是如有刘备消息要立即离去,曹操不能阻拦。
曹操爱才心切,只得同意,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关羽真心归降。在关羽“归降”曹操的日子里,关羽受到了极高的待遇,被封为汉寿亭侯,上马金,下马银,赐予“赤兔马”。关羽也非毫无报答,斩颜良诛文丑,立下大功。
就当事情这样顺理成章的进行时,突然,关羽得到了刘备的消息,因此,立即向曹操请辞,但曹操避而不见,最后,关羽只能不辞而别。由于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因此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曹操所辖关隘,立斩曹操六员大将。
过五关斩六将小说考证
故事概述
熟悉三国的人,想必对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都不会陌生。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关羽因一度被曹操所擒,在立功报答之后,拜辞曹操,护送二位嫂子,前往河北寻找兄长刘备。从许昌出发后,沿途经过东岭关、洛阳、汜水关、荥阳和滑州五处城关,斩杀了把关拦路的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六员大将,终于得过黄河。《演义》用了整整一回描述这个故事,“千里走单骑”成为关二爷忠肝义胆的象征,也是其赫赫一生的重要战绩之一。
地点考证
不过后人对这“过五关”的历程,却颇有些怀疑。五关中除了第一关“东岭关”是不知名的小地方,后面四处都是历史上真有其地。其中,洛阳即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汜水关和荥阳都在今河南省荥阳附近;“滑州”并非东汉、三国时候的地名,而是宋朝以后才有的,当时应叫“东郡”,在今河南省濮阳、滑县附近。从地图可以看出,这四个地方基本上是沿着黄河由西向东一字儿排开。其中洛阳、汜水关、荥阳均位于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附近)的西北面,而滑州则位于许昌的东北。
关公从河南省中部的许昌出发,要前往河北省寻找刘备,直接往北是最近的;考虑到主要渡口在东郡(滑州),那么出门后往北略微偏东一点点,或者绕一些小弯路也正常。然而按照前面对地图的分析,忽略多半是杜撰的东岭关,则关公他老人家从许昌出来后的大致路线是这样的:首先傻乎乎朝着西北方向猛跑,一直跑了数百里,经过中岳嵩山,到了当时已经近乎废墟的洛阳。在洛阳,或许关二哥看见滔滔黄河,猛然醒悟到自己走错了方向,这才改行向东,一路经过汜水关、荥阳,到达东郡渡河。
按照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记载,关羽走出了让人很晕的一条路线,这么一个大大的拐弯,不但浪费了数百里的路程,还平添了不少的麻烦。如果关公是金庸作品中的侠客,那么大可以在中原游历一阵,行侠仗义,顺便到嵩山找少林高僧切磋切磋,然后顺黄河东下。问题在于,当时关二爷是带着不足数十名随从,护送二位嫂子,在随时可能成为敌对的曹操地盘内急速逃难,恐怕不会有这份闲情逸致。
那么,关云长真的是一个路痴么?显然也不大可能。好歹还有向导,还可以问人呢。
因此,唯一的结论,这个傻乎乎的大弯路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虚构情节
事实的确如此。历史上,关羽离开曹操后,只说他径直去与兄长刘备会合。当时曹操的部下有人要发兵追赶关羽,曹操回答:“各为其主,不必追赶了。”留下国士胸怀的一段美事。当然,很可能各地的守兵,也有自行拦截关羽的;关羽或许也经过了一些小规模战斗。不过如《三国演义》描述的“千里走单骑”这样完整的长征多半是没有的。尤其重要的一条,根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当时刘备已经被袁绍派遣到汝南附近打游击牵制曹操,因此关羽很可能根本没有到黄河边,而是径直往汝南去了。所谓《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确实是作者罗贯中杜撰出来的。但问题还没有解决。
罗贯中的地理知识,当然不算很好,所以弄错一些地名毫不奇怪。如果他编排关羽的五关行程,是东南西北乱成一团,那么倒很容易理解了。可怪就怪在,这五关中从洛阳到滑州的后四关,恰好又构成了一条由西向东的精确路线,可谓一丝不苟。只不过出发点放在许昌,就显得整个路线很别扭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中国历史上,说书人对文学、文化乃至历史的贡献是不能忽视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也是源自说书人用的“话本”。 原来,这都是宋元时期说书人惹的祸。
文化传承
三国历史,早在宋朝时期,便被说书人编成了脍炙人口的故事,在市井中传颂。到了元朝,这些故事进一步丰富,除了《全相评话三国志》书本,还出现了各种关于三国题材的杂剧、民间传说。罗贯中正是在这些杂剧、传说、话本的基础上,改编整理,并修正了一些与历史出入太大的错误,因此得到今天的《三国演义》。而这其中,关云长过五关的故事,历史上并无记载,想来便是宋元民间艺人的原创,然后被罗贯中所引用的了。
然而,宋元艺人一般来说,其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因此其历史知识往往也存在种种缺漏。这些缺漏自然反映在他们创作和整理的三国故事中。例如,在他们的故事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定的都城不是历史上的许昌,而是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由此,便可以解释关羽过五关这一条。在评话中,关羽从长安拜辞曹操出来后,其目的是前往河北寻找刘备。他沿着黄河南岸由西向东行进,依次经过洛阳、汜水关、荥阳,到达滑州(宋朝时候这个地名已经有了),北渡黄河。整个路线清晰明了,毫无漏洞。可见设计这条过关斩将路线的民间艺人,想必是对照着当时的地图仔细研究了一番的。
然而到了罗贯中手里,他的历史知识自然比民间艺人丰富得多,因此大笔一挥,将“曹操定都长安”这个错误修正为“曹操定都许昌”。都城倒是从陕西移回了河南,可能他又觉得关羽过五关的故事特别精彩,不忍舍弃,于是照搬了过来。这老先生也不想想,你把人家的出发点都给搬了上千里,这路线还能一字不改的照抄么?遗憾的是,罗贯中历史不错,地理却差劲,加上偷工减料,就这么把关公的行程变成了没头苍蝇一样的乱撞。
关于此事,还有一个旁证。那就是《三国演义》中,关羽刚刚离开都城,曹操带着众将送别关羽时,两人曾在一座桥上对话,并且有挑袍赠金的故事发生。这座桥,在元朝评话和众多民间传说中,都作“灞陵桥”。众所周知,灞陵(今作“霸陵”)是长安城东的一处地名。元朝评话中关羽既然从长安出发,在灞陵与曹操话别理所当然。而在“毛本”《三国演义》(清朝毛宗岗父子整理后的《三国演义》,也是如今市面上流传最广的版本)中,关羽从许昌出来,与曹操话别时所处的位置,则只含糊地说了“桥上”。最有趣的是,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嘉靖本》(这个版本在市面上较为少见,比起“毛本”,它从时间上较早,也较为接近罗贯中原著)中,关羽虽从许昌出发,却也是在“灞陵桥”上挑的袍子。但不知道,许昌城外,哪来一座“灞陵桥”?
(编者注:今河南省许昌市城西4公里的清泥河上有灞陵桥,原名八里桥,桥旁有《汉关帝挑袍处》石碑,为明末将领左良玉所立。此桥的始建年代无考,据1991年对原桥遗址的挖掘清理,桥基为元代构件,上部为明、清建筑。应是元、明时代所建,绝非东汉古迹。)
灞陵桥(河南省许昌市西郊)。在民间传说和评话中,是关羽从汉末首都许昌出来后,与曹操话别之处。
罗贯中一时偷懒,不但把自己的作品中留下一个大大的漏洞,也让关二爷背负了“路痴”的帽子,真是冤哉枉也。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过五关斩六将的主人公是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