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物事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的为此努力的人物,他们或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又或在为他人的幸福生活不停奔走。今天小编整理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物事迹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点击获取更多“全面小康”相关内容↓↓↓
★★小康社会是什么★★
★★小康社会是谁提出来的★★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故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物事迹1
老支书当起了“俏绣娘” 十八洞村学“绣花”
十八洞村是湘西自治州花垣县一个苗族聚居的山寨,村里人祖祖辈辈都是靠田、靠山吃饭。几年前,村里有不少留守妇女,她们虽然年龄偏大,但心灵手巧,不少人还掌握着一门苗家女儿的传统手艺——苗绣。已经在十八洞村当了十多年党支部书记的石顺莲一直想依托这一优势,为村里的妇女们做些什么。
2013年,“精准扶贫”的提出让村子找到了方向,寻找产业突破口成了全村人共同的目标。第二年,年满60岁的石顺莲主动申请从村支书的位子上退下来,她决定带领村里的留守妇女专注于苗绣事业,靠自己的双手,摸索出一条致富路。
在家门口绣“鼓”钱包
瞄准了苗绣的产业前景,2014年,石顺莲把村里的妇女们组织起来,注册成立了“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因为从来没想过绣花也能赚钱,所以很多村民当时并不把苗绣产业当回事,有的甚至说起了风凉话:“村支书不当了,不在家里享清福偏要折腾什么绣花,难道绣个花还能卖到钱?”不仅是村民,就连石顺莲的家人也不支持她,觉得劳心劳神。
“苗绣是苗家女儿必备的手艺,我12岁就开始跟着婆婆(湘西话中指奶奶)学绣花了,直到22岁出嫁。”石顺莲说,她要把苗绣工艺发扬光大,也要带领村里的妇女“绣”出新生活。于是,家里的三间瓦房都被她“贡献”出来当作合作社的“工房”。
不再在村里担任职务,石顺莲的日子却一点也没有闲下来。尽管那时的石顺莲并不知道什么叫做“工匠精神”,但她明白,只做纯手绣,才能真正把苗绣工艺传承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合作社就与几家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接到了第一笔订单——在书签、屏风、钱包上绣花,一朵15元。接着,第二单、第三单……随着订单纷至沓来,第一年,合作社的订单总额就超过10万元,绣娘人均年收入5000多元。
“有老支书带领我们搞苗绣,我们可以赚些手边上的零用钱。原来买个小东西都要向打工的丈夫要。”绣娘吴美金说。绣娘的钱包越来越鼓,更多人重新拾起绣花针,甚至还有外出打工的村民选择回村加入合作社。
眼看着队伍发展壮大,订单数量却没能跟上,被动等待并非长远之计,如何进一步打开销路,石顺莲陷入新的思考。
与时俱进迎八方商客
2018年,石顺莲带着村里的10位绣娘去湖南工业大学参加培训,得知当地一家轨道交通公司之前每年都将十字绣高铁火车头作为外事礼品,石顺莲便抓住时机送上了几幅苗绣样品,苗绣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兼有粗犷、秀丽、细萃、素雅4种风格,图案错落有致,讲究虚实得当,配色方面也极为考究,公司相关负责人一见便当即决定以苗绣替代十字绣。
尽管已有合约在手,石顺莲却丝毫不敢怠慢。绣传统花样不在话下,绣火车头却是平生头一遭。石顺莲从村里选拔出技艺精湛的12名绣娘,带她们再次赴湖南工业大学,与设计团队沟通火车头的图案,融入传统苗绣的龙凤、孔雀、花草等元素,最终定下了7幅送往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苗绣火车头作品和75个苗绣包包的样式图案。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一针一线都不能马虎,不然没有下一批订单了。”石顺莲反复提醒合作社的成员们。
面对苗绣,平时为人热情随意的石顺莲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绣娘们说,石顺莲作为苗绣带头人,技艺最佳。她会一针一线悉心指导,也会拿着她小孙女画画的米尺,仔细丈量检查其他绣娘的作品。歪了,重来;颜色错了,拆掉再绣……直到她们都能高品质完成作品后,石顺莲才放心地开始绣自己手头上的“火车头”。那段时间,石顺莲要从早上8时忙到深夜,仅用10天时间,便带领绣娘们完成了订单。
客户对这7幅作品十分满意,绣娘中最多的挣了5000余元。经过历练,一名手巧的绣娘一年最多可以绣20幅火车头作品,按2000元一幅来算,年收入较以前大幅增长。到现在,村里已有3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依靠苗绣顺利脱贫摘帽。
趁热打铁,石顺莲主动寻找机会,当地政府也积极帮助对接。2019年,十八洞村苗绣参加了第15届深圳文博会。石顺莲作为苗绣传承人,不仅现场展示苗绣针法,还组织村里的文艺队,穿上精美的苗族服饰,设下拦门酒,唱起动听的苗歌,想方设法留住人们的脚步,吸引更多人了解苗绣。展会结束后,石顺莲和合作社收获满满,她们带去参展的书签、手提包等苗绣产品全部售罄,广东的一些企业还与她们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非遗”带动致富路越走越宽
六年间,在石顺莲的带领下,数百件精美的苗绣作品先后20多次在各类展会中亮相。
今年,受新冠疫情疫情影响,上半年十八洞村的苗绣订单少了许多,许多绣娘心里着急却无计可施。尽管当地做苗绣的不止一家,很多村镇和企业都有合作社或生产基地,绣娘出村做活计一天能挣70元左右,但企业订单往往没有太多发挥空间,限制了绣娘的手艺和想象力。
为了谋求解决之道,石顺莲和十八洞村绣娘团队主动走出去参与培训,研习苗绣技艺,了解其他村镇的苗绣产业情况,见识到了诸如苏绣等手艺的传承发展模式。
在多方考察的基础上,再结合十八洞村正在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不少绣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说可以做大幅山水的苗绣,有的说可以尝试打造苗绣旅游纪念品……
“有这个劲头,就不愁没有发展。”石顺莲和绣娘团队对未来充满信心。
石顺莲今年已经67岁,回想过去的几十年,她很是感慨。1976年,石顺莲嫁到因交通闭塞而极度贫困的十八洞村,当了接生员。1996年,村民们选举她成为村党支部书记。再后来,她拥有了苗绣合作社负责人的新身份。在十八洞村整整44年,石顺莲见证了大山里的苗族村寨一点一滴的变化。石顺莲说:“有人羡慕我,说现在十八洞村大变样,我们嫁过来是嫁对了。其实,我们有现在的好日子,都是我们凭双手绣出来的。”
一针一针密密缝绣,五彩艳丽的线在十八洞村绣娘们纷飞的指尖下化作花草树木、鱼虫鸟兽等生动的图案,一幅幅精美的原汁原味的苗族特色绣品被销往世界各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物事迹2
从“因残致贫”到“带头脱贫”——吉林靖宇有这样一位“脱贫英雄”
长白山脚下的乡间,阵阵秋风吹来,已有些许寒意。走进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大北山村,灵芝种植大棚整齐排列,鼓风机嗡嗡作响,农户们忙着收集灵芝孢子粉,阴干、粉碎、打包……小小的灵芝,是他们致富的希望。
在大北山村,提起灵芝产业,所有村民都会对高秀虎竖起大拇指。这位腿有残疾的农民,凭着一手灵芝种植好技术,带领乡亲们走上了致富路。村民们都说,高秀虎是他们的“脱贫英雄”。
“我不是英雄,就是个农民。”高秀虎很腼腆。
“脱贫英雄”高秀虎,经历过常人难以想象的低谷。十多年前的两次车祸,让高秀虎的左腿基本丧失功能。治疗、手术、卧床……高秀虎没了生活来源,欠下21万元债务,成了贫困户。
最难的时候,村委会找到他,要给他家办低保。可是却有人说闲话:“他家原来倒腾特产,肯定有积蓄,凭啥办低保。”高秀虎拒绝了村里的好意。“人穷志不穷,腿瘸生活不能‘瘸’。”高秀虎说。开小卖店、养殖蛋鸡、种粮食……一家人倔强地张罗着生计。
大北山村气候寒凉,粮食收成差。一个偶然机会,高秀虎接触到了灵芝种植。“咱这里适合灵芝生长,种灵芝是致富好路子。”
在白山市、靖宇县残联和科协的资金支持下,2012年高秀虎租下村里一块地,开始种灵芝。
这期间,靖宇县开展脱贫攻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特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借着这股东风,高秀虎的灵芝当年就挣了2万多元,坚定了他的信心。他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几年时间,家里扎扎实实脱了贫。
“大路货”不值钱,市场更加认可绿色有机灵芝。高秀虎经过实验,用枯树叶铺地,模拟野生灵芝生长环境,提高了孢子粉产量,每个大棚能多产出6000多元利润。
渐渐地,高秀虎的灵芝产业越做越大,2013年他成立合作社,带着村民们一起干。安置村民就业、建起残疾人扶贫基地、注册成立公司……2020年,合作社灵芝销售额将近400万元。“我还掌握了云母、木耳等种植技术,全部无偿教学。”他说。
47岁的村民陈军福早年间因车祸致残,高秀虎免费提供菌种,带领他种灵芝。几年过去,陈军福过上了小康生活,农忙时节,还雇佣20多名村民干活。
在大北山村,像陈军福一样的村民还有很多。村民韩文章的女儿有智力障碍,高秀虎带领他种云母,大大缓解了他家的生活压力;35岁的村民张鑫从城里回来,跟着高秀虎学习木耳种植,成了远近闻名的木耳种植能手……
高秀虎还把脱贫致富的种子撒向更广阔的田野。他在全省开展培训,讲授长白山特产种植技术,已经培训了1000多人次。“我把这叫作‘种子计划’,借此和大家一起脱贫奔小康。”他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物事迹3
听5位妇女代表讲述——巾帼建功 决胜脱贫
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中,妇女既是重点工作对象,也是直接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参与主体。在脱贫攻坚一线,广大妇女同胞巾帼不让须眉,撑起了脱贫攻坚战的“半边天”。10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5位脱贫攻坚战中的巾帼典型讲述她们带领父老乡亲致富的故事。
“我在这里生活44年了,眼看着大山里的苗族寨子一点一滴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村里的路通了、宽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变化巨大。”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原党支部书记、十八洞村妇联主席石顺莲说,十八洞村原本很偏远、很贫穷,村里全是窄窄的小路,运东西都是肩挑背扛。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16字方针,村子发展驶入快车道。2014年,石顺莲从村支书任上退休后成立了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村里的留守妇女“绣”出了一条致富路。如今,社里的绣娘们一个月可以挣2000至3000元钱,实现了在家门口就有钱赚。“一位绣娘告诉我,现在自己口袋里有钱了,买东西再也不用问老公要钱了。这句话我永远记在心里。”石顺莲说。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岳桂玲是一位女性创业者。2010年,她创办了鑫鑫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当地“大豆之乡”的资源优势,开展了“豆地租”品牌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的扶贫项目,建立“合作社+贫困户+基地”发展模式,打造绿色大豆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2018年以来,她创办的合作社带动当地9个乡镇19个村的贫困户289人脱贫致富。为了带动妇女姐妹们致富,她帮助大家出思路、找门路,把自己学到的农村电子商务知识讲解给她们听,几年来先后培训、扶持致富带头人385名,帮助贫困妇女52人。“希望我们这些女性能学习更多的知识,用知识去武装自己、武装头脑,找到更多的脱贫致富门路!”岳桂玲说。
“脱贫致富不仅要靠政府的帮助,也要靠我们自立自强。”来自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召公镇吴家村的村民王喜玲原本是贫困户,2011年,王喜玲被确诊为癌症,为治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还欠债11万元。2013年,王喜玲的丈夫又因车祸不幸身亡。在接连的不幸面前,王喜玲没有退缩消沉,在党委政府和妇联组织的帮助下,她通过栽种苗木、成立合作社,仅用3年时间累计收入158万元,并于2016年主动退出贫困户。吴家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通过贫困户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基地务工等形式精准扶贫。在她的带动下,404户贫困户入股分红,18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在脱贫致富的路上,我不断跌倒又爬起。我想告诉大家,我们脱贫不仅要靠党的政策,要靠帮扶,还要靠自立自强,克服困难,才能改变现状。”王喜玲说。
“以前我曾经以为自己一个人能过得好就不错了,没想到有一天还能带动更多人一起致富。”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三海镇苏屋塘村的村民甘有琴是一位80后“带货主播”,网名叫“巧妇9妹”的她在网络拥有众多粉丝,主要通过视频自媒体分享农村原生态生活及美食,并利用网络平台帮助销售家乡的水果。如今,她搭建的“巧妇9妹”同城购电商平台,全年推销农产品产值突破2300万元。同时,她也通过网络尽力地帮助周边有销售需求的村民,特别是帮助贫困村贫困农户销售沃柑、荔枝等农副产品,曾经用一晚上的时间帮助灵山县安金村把15万斤滞销芒果销出去。“女人也可以顶半边天。希望有更多的妇女姐妹转变思维,拥抱互联网,多学习,多沟通,学会独立。我愿意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更多有需要的人。”甘有琴说。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党支部书记程桔是一位90后村官,也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4年,她辞去设计师的工作,返乡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近年来,她带领村民建设光伏发电站、150亩产业综合基地、30亩石匠工坊,引进年产值150万元的龙虾养殖基地、200亩中药材基地,带动村民就业增收。为发展乡村旅游,她带领大家疏通水道,升级村里的公路,拓宽加固河堤,打造文创园,修建健身步道、休闲步道等,将村里的绿水青山变成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在大家的努力下,2016年,大市村这个重点贫困村成为咸宁市第一批出列的贫困村。如今,大市村的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7.04%到现在的“清零”,贫困户的年人均纯收入也由2014年的2150元提高到14565元。“在农村时间越长,越觉得农村是一个无限宽广的舞台。”程桔说,“我以前是做设计师的,在网上设计图纸,而我现在是在我们大市村的版图上、在家乡的土地上做设计,为村民规划更加美好的生活。我在这里找到了人生价值,找到了人生方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物事迹4
用生命兑现庄严承诺——追记“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诗燕
深秋季节,罗霄山深处,层林尽染。
湖南省炎陵县中村瑶族乡平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朱圣洪的最后一批黄桃,销售一空。靠着400多棵黄桃,他家连续4年收入10万元,顺利脱贫。
2011年,在炎陵县这片红色热土上,朱圣洪这样的贫困人口占全县农民的19.5%。担任县委书记8年多,黄诗燕带领县委一班人,以燕子衔泥的韧劲儿,在革命老区炎陵谱写了一曲全面脱贫的壮丽诗篇。截至目前,5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炎陵县建档立卡户全部清零。
脱贫攻坚后的庆功会,黄诗燕却永远也看不到了。
2019年11月29日,开完扶贫调度会,黄诗燕突发心脏病,不幸殉职,生命定格在56岁。
做大黄桃产业
当地种植8万多亩,2019年产值11亿元
2011年6月25日,炎陵县迎来第三十任县委书记黄诗燕。
从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主任派下来,别人说他是“镀金”,黄诗燕却不理会。骄阳似火,他戴上一顶草帽就下乡了。
山路泥泞,60多公里山路,车走了3个多小时,到了离县城最远的策源乡梨树洲村,这里地处湖南第一高峰酃峰下,是当时全株洲唯一的“无电村”。村干部诉苦:全村25户80余人,年人均纯收入仅1000余元。
山多地少,出路在哪?黄诗燕提出,农业发展重点抓好生态特色产业;用好生态山水自然资源,发展全域旅游;以特色种养产业和旅游产业推动精准扶贫。
在村里调研,黄诗燕看到不少老乡家里种了黄桃,但经济效益却不好。学农出身的黄诗燕发现,这里海拔高、气温低、空气湿、多沙土,种农作物十种九不收,长出来的黄桃却很甜。
在黄诗燕倡议下,炎陵县成立了黄桃产业办、黄桃协会。从2011年开始,县里组织的有关黄桃大大小小的活动,黄诗燕不知参加了多少场。黄桃大会,主动站台;江浙推销,主动带队。他提议将当地黄桃统一定名为“炎陵黄桃”,并申请国家地理标识产品,打响了品牌。
有人善意提醒,县委书记公开为产品代言,会不会引来非议?他坦然说:“为老百姓脱贫站台,我怕什么!”
终于,黄桃从炎陵的深山沟,走向全国各地。目前,当地种植8万多亩,2019年产值11亿元,黄桃有关收入占全县农民农林牧渔业收入的40%;近六成贫困人口靠种植黄桃实现稳定脱贫。
把群众当亲人
“砸锅卖铁,也要让百姓住上新房”
“3年时间,黄书记一共来了我家19次。”鹿原镇上村村村民张连军说。
张连军是九龙工业园县级集中安置区的第一批居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在黄诗燕建议下,他成为安置区的物业工作人员,妻子和女儿也实现了就业。
经摸底发现,炎陵县2014年有1.49万户村民的住房存在安全隐患,全部解决需投入6亿元,而炎陵当年财政收入仅7亿元。连主管的住建局负责人都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黄诗燕态度坚决:“砸锅卖铁,也要让百姓住上新房!”
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县委大院,陈旧、朴素。为了筹资,老旧的县委大院一直没装修。整合县里各项涉农资金,握指成拳。“大家统一认识,不建新大院,把钱花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县长文专文回忆。
难关终于闯过。全县1250户贫困户易地搬迁住进新房,2543户贫困户实现安居,6122户土坯房得到改造。
副县长盘晓文记得,设计易地扶贫搬迁住房时,农民出身的黄诗燕提出,要给群众留一块菜地,一个小杂屋。“为了让我们住得安心,给每家配了60平方米的菜地。”张连军说,“什么事都给老百姓考虑到,这样的县委书记,就是群众的亲人!”
如今,在炎陵,最旧的建筑是县委大院,最漂亮的是学校、医院。
对人宽对己严
他住的宿舍很逼仄,9年没有添置一件新家具
9年来,黄诗燕翻山越岭,脚步遍布全县120个村庄、3900余户贫困群众家里。
果农张福明说:“书记在我家住,临走要给餐费,他说这是红军的传统。”
张福明手机里存着不少与黄诗燕联系的短信。得知他家的橘子口感不好,黄诗燕请专家引进新品种。得知老张要来县委坐一坐,黄诗燕站在楼梯口迎接。
“你不像个当官的。”张福明说。
“我本来就是农民!”黄诗燕回答。
2018年春节,张福明去给黄诗燕拜年,带了五六斤花生和一条烟。没想到遭到黄诗燕的“一顿骂”,“老张,你买烟干什么,拿回去退了。”
温和的黄诗燕,偶尔也发火。2016年,炎帝陵景区里,一位叫卖土特产的大娘被保安拦下推搡。
黄诗燕撞见,急忙叫人上前制止。“发展旅游要平衡好景区管理与周边贫困群众的关系,要优先吸收他们在景区工作。”黄诗燕批评负责人。
于是,30多位贫困农民经过培训后在景区上岗。
对人宽,对己严。炎陵县委办副主任刘明华至今谈起黄诗燕书记,还有些哽咽:他住的宿舍很逼仄,9年没有添置一件新家具,宿舍里的东西,连热水器、床、暖壶等,都是之前留下来的。
如今,炎陵县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今年10月,黄诗燕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模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物事迹5
这样的“夫妻档”,大赞!
2020年是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为了摘掉贫困的帽子,数百万名驻村干部、扶贫医生、扶贫辅警、第一书记等长期奋战在扶贫路上。
扶贫工作有苦也有甜,还有别样的“浪漫故事”......
“我最幸运的事,就是在嵖岈山遇到了你”
他和她原本是陌生人,因扶贫工作成为搭档,又因扶贫工作变成了一家人,在脱贫攻坚战线上,他们互帮互助、配合默契,被村民称为“扶贫夫妻”。
2017年6月,苑贺敏通过省公务员招录考试,成为河南省遂平县嵖岈山镇的一名基层乡镇干部。进入单位后被安排到镇扶贫办工作,便与席正中相遇了。面对刚接触扶贫工作的苑贺敏,席正中总是耐心、心细的为她解决业务方面遇到的问题。两人相互学习、相互进步,遇到困难,总是相互鼓励。慢慢地互生好感。
嵖岈山镇处于遂平县西部最偏远的地区,共有13个行政村,贫困人口共698户1460人。面对如此艰巨的扶贫工作,苑贺敏也曾畏惧过,但只要有席正中的陪伴和指导,她便像一名勇敢的女战士一样冲锋上阵,越战越勇!
“在扶贫工作中,我不但找了媳妇,而且得到了历练。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收获。”席正中说,“等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了、群众脱贫奔小康了,我要带她去拍婚纱照、买戒指,然后一起去旅游。”
“我最幸运的事,就是在嵖岈山遇到了你。”——这是这对扶贫夫妻爱的宣言。
“他舍不得走,我就陪他了”
湖南东安,岭观村和上大村曾是省级贫困村,负责两个村医疗服务的是一对夫妻。20年来,夫妻俩每天早上同时出门,赶往各自诊所上班。遇到上门服务,丈夫就会陪妻子一起。妻子伍艳芳说,两人是同学,毕业后当了乡村医生,一开始自己还想考进城,但“他舍不得走,我就陪他了”。
量血压、测体温、做体检、送药品……作为贫困村村医的夫妻俩,既要当好健康“守护神”又要当好卫生“宣传员”,要向村民宣讲医疗惠民政策和各类防治知识,引导村民改变传统观念,养成健康习惯。同时,通过走村串户开展好公共卫生服务,让群众防好病治好病,帮助群众做好报销、减免,让每一项医疗保障政策落实到一家一户,力争不让一个家庭、一名群众因病致贫返贫。
最令夫妻俩欣慰的是,贫困村卫生室的标准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听诊室、诊断室、检查室、药房、配药室、注射室、接种室、公共卫生室一应齐全,配置血压计、听诊器等基础诊疗设备和80种以上药品,诊疗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
你帮扶我支教,这是只属于他们的“另一种浪漫”
每天清晨,当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十里镇仁义村驻村第一书记郁万盛进行日常走访的时候,在距离仁义村12公里远的西和县十里镇初级中学,他的妻子何润花正在教室,给八年级的孩子们上数学课。夫妻俩先后来到十里镇一个扶贫、一个支教,夫唱妇随干扶贫。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十里镇仁义村以前是个有着231户1086人的小村庄,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7户698人,过去村内基础设施薄弱,贫困户无可靠收入渠道。
郁万盛带领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积极配合水务部门,为仁义村解决了11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全村小巷道硬化工程;经过他的努力,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通了、水有了,贫困户的腰包鼓起来了。
郁万盛的妻子何润花一直是中学的数学老师,知道丈夫驻村的决定后,主动向学校申请去丈夫驻村地支教。经批准,她被分配到十里镇的初中教数学,住在学校宿舍,平日里认真的备课、上课,只有周末才去丈夫驻村团聚,还要给村里的一些留守儿童辅导学习。
“刚来支教时,原来的同事打趣说:‘你们两口子还挺浪漫,扶贫支教都不分开。’其实我们现在也只有每周六才能见到面。”何润花说,即便是周六见面,上午,两人要一起接送孩子们补课;下午,再一起入户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不过,同事们说的浪漫虽然没有实现,但何润花却认为他们“有了另一种浪漫”。
网友纷纷表示:看到了爱情的样子
上阵父子兵、扶贫夫妻档。
有爱的“夫妻档”
支撑着小家,温暖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