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故事:“历险国王”侯赛因
导读:约旦哈希姆王国国王侯赛因的遭遇谋杀阴谋次数都多到可以拍成一部超长电视剧了!这跟约旦王国地处中东有关,中东是世界上最敏感、最动荡、最具爆炸性的地区之一。不过他无所畏惧,泰然处之,总是化险为夷,死里逃生。因此,人们称他为大难不死的“历险国王”。
1935年11月14日,在约旦这个沙漠王国的安曼王宫里一个男孩呱呱出世了。他就是侯赛因。王国的统治者、侯赛因的祖父阿卜杜拉,自豪地驱车穿过安曼欢呼的人群,前往情真寺,感谢真主赐给他长孙。
老国王阿卜杜拉对侯赛因寄予厚望,自小便着力培养。因为侯赛因的父亲、王储塔拉勒生性羞怯,性格内向,又患有精神疾病,难以成为强有力的统治者。侯赛因14岁时,阿卜杜拉就把孙子送到亚历山大的维多利亚学院。这是一所英国公立学校,既教阿拉伯文,又教英文。侯赛因在那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校放假的时候,老国王就把侯赛因带到身边,一起会见来访的客人,一起参加重要会议。侯赛因还时常给祖父当翻译,将英语翻成阿拉伯文。就在这耳濡目染之中,侯赛因学会了许多治理国家的本领。
1951年7月,中东处于极其动荡之中。7月16日,黎巴嫩里亚德在与阿卜杜拉会谈以后,驱车前往安曼机场。在途中,一辆汽车突然从后面追上来,车上的机关枪朝他乘坐的汽车一顿猛射。里亚德当场丧命。
4天后,虔诚的阿卜杜拉国王坚持依惯例参加在大清真寺举行的星期五祈祷。他的大臣和朋友们极度不安,纷纷进谏劝他取消计划,尤其不能去耶路撒冷的阿克萨清真寺。因为阿克萨清真寺在耶路撒冷众多清真寺中是知名度最高的,前来祈祷的人最多,也最容易发生不测。但固执的老国王不为所动,以一句古老的阿拉伯谚语作答:“死生有命,在劫难逃”,坚持要去阿克萨清真寺。
阿卜杜拉邀请几个朋友陪他前去,但那几个人部被前几天发生的黎巴嫩遇刺案吓破了胆,一个个都托辞谢绝了。老国王气愤地把这几个人骂了一通,然后问年仅15岁的孙子侯赛因:“你愿意和我一道去吗.我的孩子?”侯赛因郑重地点点头:“我当然愿意!爷爷,和您的生命相比,我的生命算个了什么!”
实际上,大臣和朋友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一个刺杀阿卜杜拉国王的阴谋正在暗中策划着,而行刺地点就选在阿克萨清真寺。
7月19日下午,侯赛因与祖父一起去那路撒冷。他们先到安曼机场,为约旦空军的第一批飞行员颁发“空军徽章”。侯赛因穿的是军服,因为阿卜杜拉刚任命他为名誉上尉,以表彰他在维多利亚学院击剑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7月20日星期五一早,侯赛因与祖父在耶路撒冷郊区别墅进早餐时,祖父见他身着便服,就问他为什么没穿军装。侯赛因不禁愕然,说他已经把军装送回安曼去熨烫了。老国王坚持道:“你必须穿军装,立刻派人把它取回来!”侯赛因在老国王的督促下,将军装取回后换上,并特地佩戴上一枚徽章。随后,他们才前往纳布卢斯市。在那里度过上午后,中午再赶到阿克萨清真寺祈祷。他们与纳布卢斯的市长一起喝咖啡时,市长建议国王这一次就在纳布卢斯的清真寺作祈祷,但国王执意不肯。
他们返回了耶路撤冷郊区别墅。这位年已69岁的老国王阿卜杜拉似乎预感到此行是他在地球上的最后一次旅行,他对陪同者说:“侯赛因是我们家族的杰出者,他是我的王朝的延续人。”接着他又说:“如果我命中注定很快要死,我却希望让一个小人物射中头部。这是最轻松的死法,我宁肯这么去死,也不愿变得老态龙钟,成为一个负担。”
中午时分,老国王和侯赛因在大批王宫警卫人员的簇拥下,来到阿克萨清真寺。寺外街道上布满军队和特工人员。阿卜杜拉刚下车,警卫人员就将他紧紧围住,但阿卜杜拉国王大为不快,喝令警卫后退几步,并要求仪仗队不要停在清真寺外面,因为在这个神圣的地方这样做是不适宜的。
在清真寺人院,阿卜杜拉不时停下来,与前来祈祷的人们交谈几句。当他要踏上清真寺的台阶时,他又不客气地命令警卫再次后退,自己则率先进入清真寺大门。侯赛因紧随其后。清真寺的老教长在里面迎上前来,准备吻国王的手。
然而,老教长未能如愿。一个青年突然从大门后闪了出来,手里握着左轮手枪。他冲上去,把枪口对准阿卜杜拉的头部。“嘭”地一声枪响,国王身体晃了晃,倒卧在侯赛因的脚边。刹那间,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刺杀惊呆了,顿时乱作一团。陪同国王来的人慌慌张张地竟相逃命。只有年轻的侯赛因勇敢地向夺路逃跑的凶手冲去。王宫警卫人员也随之一起上来。凶手见无路可逃,突然掉转身,与侯赛因面对面而视,把手枪对准侯赛因的胸膛。侯赛因见事不妙,赶紧一闪身,但这时枪已响了,产弹不偏不斜,正好打在侯赛因所佩戴的那枚徽章上,迅即又弹掉了。侯赛因向后摇晃了一下,很快便恢复镇定,一切都安然无恙。警卫们一拥而上,连发一阵子弹,将凶手击毙。侯赛因和几个警卫,赶紧用地毯做成的临时担架把阿卜杜拉抬往医院。但一切都无济于事了,老国王已经归天。侯赛因极其悲痛,同时又万分感激祖父,是祖父坚持要他穿上军装、佩戴徽章,才使他幸免于难。这枚徽章侯赛因一直珍藏着,并称之为“救命的徽章”。
几个星期后,侯赛因的父亲塔拉勒登基称王,而侯赛因则成了王储,并转到英国哈罗公学去读书。
1952年8月,年轻的侯赛因在母亲和弟妹们的陪伴下,到瑞士度假,住在日内瓦湖畔的“美丽湖滨饭店”。8月12日,侯赛因的母亲和家里人都外出买东西去了,只有侯赛因一个人呆在饭店里。不知是心灵感应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这天一大早,他就总觉得有什么事似的,母亲邀他上街,他不去;叫他到湖边散步,他也不去。
正当他倚窗远眺湖上景色时,响起了“咚!咚!咚!”的敲门声。一个饭店女招待用银盘托着一封信,恭恭敬敬地递给侯赛因。侯赛因心里一惊,该不是“继位通知书”吧,我还要上学呢!注目一看,信封上赫然写着“侯赛因国王陛下亲启”!虽然他早已是王位继承人,但真正被人称为“国王陛下”,这还是第一次。但这对还不到17岁的侯赛因来说,却是件喜忧参半的事。因为他今日正式继位为国王,便意味着父亲逝世或者重病不能履行国王职责了。
侯赛因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信是首相阿布勒·胡达写来的,内容简单明了:“我遗憾地禀告您,您的父亲因病不能亲政,现已正式退位。参众两院已作出决议,从即日起,您就是我们约旦哈希姆王国的国王。希望您能尽快回国履任。”
原来,侯赛因的父亲塔拉勒在继承王位后,不堪治理国家的重负,精神病时有发作,且越来越重。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约旦议会根据宪法赋予的权利,被迫决定:让因病无法执政的塔拉勒国王退位,由他的儿子侯赛因继承王位。塔拉勒平静地接受了议会的要求。就这样,还在学校读书的侯赛因,成了约旦王国的新国王。
两天后,载着新国王的专机在安曼的马弗拉克机场着陆了。约旦满朝文武都冒着酷暑迎候在飞机舷梯旁,还摆上了仪仗队。初次检阅仪仗队的侯赛因,很是不自在。不是不知道回礼,就是合不上领阅官的步伐。好不容易捡阅完仪仗队,又开始与20多位国家要人握手、道安。礼毕,他便一头钻进国王座车。从机场到安曼市内的街道两旁,挤满了热情的臣民。所到之处,人们夹道欢呼:“侯赛因国王万岁!”看到这情景,年轻的侯赛因一扫原先那种担心、紧张的感觉,而陶醉在担当一国之主的无比荣耀和尊贵之中。
然而,侯赛因继承的王位,却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王位。从50年代到80年代,中东和约旦的局势极其动荡,针对侯赛因国王的暗杀活动不下数十次,但他每一次都幸免干难,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鬼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