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西方哲学史论文
有关西方哲学史论文
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问题 ,是 历史 上 哲学 家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有关西方哲学史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有关西方哲学史论文篇一
摘 要: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问题 ,是 历史 上 哲学 家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对此问题较为自觉 研究 的,只有德国古典哲学家,特别是康德。康德的图式说不仅提出了认识过程中主体的心理机制和认知结构问题,把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更加凸现出来了,而且开创了 现代 认识论一些重要问题研究之先河。
关键词:西方哲学史;主体自身因素;认识过程;作用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主体自身因素主要包括主体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这些因素在认识过程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恩格斯有过明确的说明。他说:“事实上,世界体系的每个思想映象的发生,总是在客观上被历史状况所限制,在主观上被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所限制。”[1]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问题,是现代认识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认识过程的生理机制、心理机制,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认识活动的主体性和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一、主体自身因素对主体的认识过程及其结果的制约作用,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引起了一些哲学家的注意。
古代原子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德谟克利特,在讨论认识的相对性时就提到了这个问题。在他看来,人的认识无论是“真实的认识”还是“暧昧的认识”,都具有相对性。认识相对性的产生有两个原因:一是认识与“中介”物有关;二是与主体自身因素有关。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他十分重视客体对主体的作用。但他也不否认主体的作用。事实上他已经开始注意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在他看来,人的认识与人的“身体变动有关”。他说:当灵魂“处于温度合适的状态时,会产生思想,如果处于太热或太冷的状态,思想就会混乱”,灵魂也就“不能真实地思想”。正因为人的认识与主体的身体变动有关,所以德谟克利特指出某些感觉的 内容 ,可能并不是客观事物本身的直接反映或原始内容,冷与热,甜与苦,不完全是客观的性质[2]。德谟克利特关于主体自身的因素是导致认识的相对性的一个重要原因的观点,虽然是直观的,朴素的,但却是合理的。由此,德谟克利特便开创了研究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中作用的先河。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哲学家库萨的尼古拉,比德谟克利特更为深刻地讨论了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他所提出的“有学识的无知”这个著名的论断,初步揭示了认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尼古拉认为,人的认识之所以具有相对性,只能认识相对的东西,其原因有二:一是理智要受人的欲望支配,而欲望总是片面追求一个对象,它总是着眼于 目前 的利益,而不顾长远的整体利益,所以理智带有时空上的相对性;二是理智是把未确定的东西与早已被认为确定的对象相比较而作出的判断,这样作出的判断总是近似的。正因为理智活动的相对性,所以人们只能相对地认识真理。尼古拉所揭示的认识相对性产生的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前者是属于主体的一个非理性因素──欲望,后者是属于主体的认识方式 方法 ,属于主体的理性因素。正是由于主体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使人们的认识具有相对性和有限性,人们总是无知的。尼古拉认为,人们越是了解自己无知就越需要认识,通过认识的不断深入,不断 发展 ,人们就会由无知转化为有知,但对于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来说,对于未认识的事物来说,人们仍然是无知的。人们越是了解自己认识的相对性和有限性,即无知,他就越接近真理[3]。尼古拉从主体精神状况来讨论认识的相对性,讨论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关系,这无疑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进步,它把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的作用更加凸现出来了。
二、在近代欧洲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对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的研究较之古代更加深化了。
近代唯物主义的始祖弗兰西斯·培根在批判经院哲学的“四假相”说时,从反面说明了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培根指出,“扰乱人心的假相”有四种:一是“种族假相”。指人们认识事物时,往往从主观出发,喜欢以自身为尺度(先入为主),把个人的“意志和感情”“灌输”在对事物的认识活动中,并把它们强加给客观世界从而歪曲了事物的真相。培根认为,这类假相植根于人类的天性中,是人人共有的,所以称为种族假相;二是“洞穴假相”。这是指个人所特有而非人类所共有的一种偏见。由于个人在环境、 教育 、性格、爱好等方面不同,人们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把自己的个性、偏爱渗入到事物中而歪曲事物的真象。这类假相如同每个人囿于自己的“洞穴”坐井观天,看不到事物的全貌一样,所以称为“洞穴假相”;三是“市场假相”。这是指人们在交往中由于语言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混乱和偏见。这类假相,由于是在人们交往中产生的,像市场上劣货的叫卖一样,以假冒真,以次充好,所以称作“市场假相”;四是“剧场假相”。指盲目崇拜权威、迷信传统的哲学体系所造成的偏见。在培根看来,各种流行的哲学体系就如舞台上一出一出的戏剧,因而被称作“剧场假相”。培根对“四假相”的批判,不仅是对经院哲学的批判,起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作用,而且可以说是对人类主体犯错误的根源进行探索的一种尝试。这种探索揭示了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中的负面作用。因为,这“四种假相”除“市场假相”涉及到人们不能准确地使用语言导致偏见之外,其余三种假相都与主体的“意志”、“感情”和思维方式的表面性、片面性、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紧密联系。“意志”、“感情”是属于主体的非理性因素,而思维方式则是属于主体的理性因素。在培根那里,主体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是导致偏见、导致认识错误的重要根源。可见,培根的“四假相”说从反面揭示了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近代欧洲哲学史上唯 理论 的著名代表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论,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这种“天赋观念”论也涉及到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中的能动作用。因为,它反对人的大脑是一块白板。在笛卡尔看来,人们的一些基本观念,如上帝的观念、数学公理等是天赋的,不是后天获得的。人们借助于这些基本观念,推导出其他观念,借助于理性演绎构成知识体系。这种观点,在认识的来源问题上显然是不 科学 的,是错误的,因而受到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猛烈批判。为此,莱布尼茨不得不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作了点修正,对经验论作了点让步。他以潜在的“天赋观念”,代替了笛卡尔的清楚明白的天赋观念。在莱布尼茨看来,天赋观念是作为习性、禀赋潜藏在人的大脑之中的,在外物的刺激、“诱发”之下,主体去加工整理潜在的天赋观念,使之成为知识体系。他还认为,主体之所以能加工整理人脑中的天赋观念,是因为认识的主体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性的单子,它自身就具有“欲望”、“欲求”。正是这种“欲望”、“欲求”推动主体去认识,“欲望”、“欲求”成了主体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的内在动力。在这里,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都看到了主体已有的知识、观念、欲望在认识中的能动作用。这是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把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18世纪法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在讨论认识相对性产生的主观原因时,也涉及到了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在狄德罗看来,认识相对性的产生,除了客观原因之外,还有主观原因,这就是“理智有其偏见,感性有其不定性;记忆有其限制,想象有其朦胧处”[4]。这些主观原因可以归结为主体的两类因素:一是主体的肉体状况,即这里的“记忆”与“想象”;二是主体的精神因素,即这里的“理性”和“感性”。由于主体自身因素的限制,加上客观的原因,就决定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只能认识事物的某些方面、部分和环节,而不能穷尽一切事物的一切方面、部分和环节,因而得到的知识不可能是绝对的,尽善尽美的。三、从德谟克利特到狄德罗,虽然在自己不同的研究领域中,都涉及到了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但都不是有意识的、专门对此问题的研究。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对此 问题 较为自觉 研究 的,在笔者看来,只有德国古典 哲学 家,特别是康德。康德在认识论上所进行的所谓“哥白尼式革命”,就是试图把经验论与唯 理论 统一起来。虽然,由于他的先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缺陷,使他未能彻底解决感性和理性的辩证统一,但是他所做的工作对此问题的解决是有促进作用的。在认识过程中,康德主张用先天的感性直观纯形式──时间和空间去整理那些来自后天的杂乱的感性认识材料,以形成感性直观知识;用先天知性形式──概念、范畴去进一步综合整理感性直观材料,以构成 自然 科学 知识。在这里,后天的感性材料是消极的、被动的,而先天的感性直观形式和先天的知性形式是积极的、能动的,在构成知识的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康德的这些观点充分体现出了他的辩证综合的思想:高扬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并试图同直观的反映论划清界限。这使我们看到主体自身的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是主体进一步获得知识的手段和工具。这是康德对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的一大贡献。康德较为自觉地研究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还突出的表现在他的“图式”说之中。“图式”是康德批判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他的认识论乃至整个批判哲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图式”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先天知性形式(概念、范畴)为何能综合统一后天的感性直观材料,也就是为了解决感性直观与知性纯概念何以能够连接起来的问题。因为,与经验直观相比,“纯粹知性概念完全是异质的,因而决不能在任何一个直观中遇到它”。那么,怎样才能把经验直观归属于纯粹知性概念之下,从而把范畴用于现象呢?康德认为:“必须有一个第三者,它必须一方面与范畴同质,另一方面又与现象同质,并使前者运用于后者成为可能。这种联接的表象必须是纯粹的(没有任何经验成分),同时还要一方面是理智的,一方面是感性的。这样的一种东西就是先验图式。”[5]在康德的图式学说中,图式是分类的。最普通最基本的图式是“纯粹知性概念的先验图式”,它可用来解决把12个范畴用于经验这个根本的课题。范畴是纯概念,没有任何经验 内容 ,按其本来的存在方式,不具备可 应用 性。这就要求把它图式化。康德认为,知性纯概念的图式是“时间”,在“先验感性论”里,时间被规定为“感性直观的纯粹形式”,这个规定就决定时间具有“中介”的性质:一方面,它是“纯粹形式”,可以脱离经验内容与范畴相通;另一方面,它又属于感性直观,与现象界或经验界相通。在康德看来,“实在”的图式是时间中的充实,“实体”的图式是时间中的永存,“因果性”的图式是时间中的相连,“相互性”的图式是时间中的并存,“现实性”的图式是在一不定时间中的存在,“必然性”的图式是在一切时间中的存在。这样,每一个知性的范畴都是一个图式,通过它,先验概念就可以运用于后天的经验,科学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就解决了。那么,先验图式是怎么产生的呢?康德看来,图式不是范畴,不能来源于知性;图式不是经验,因而又不能来源于感性。康德还认为,“图式”也不等于“图像”。图像是具体的个别的,是某一对象摹写性的图景。就其来源来说,它是再生的想象力的经验能力的一种产品。而图式则不同,它是具体事物的抽象化,概念、范畴的图形化,有抽象活动,但结果不是纯粹的观念;有具体活动,但结果不是具体的可感的图画,而是反映结构和关系的示意图。这种东西又不是画出来的,仅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中,是想象力的产物,是一种先验的直观。纯知性概念是想象力以图式程序有规则地排列,而想象力的图式是在时间中,受时间方式所规定的,由此图式程序中的范畴在先验时间规定性中应用于现象,在时间样式中直观从属于与主体对立的范畴。这样靠想象力获得范畴的图式,在时间的规定中使范畴感性化,范畴被运用于现象界。在康德的图式学说中,除了先验图式外,最有意义的是经验图式。康德把概念分为两类:纯粹概念和经验概念。他认为,一切经验地或后天地给予的概念称为经验概念;一切先天地给予的概念称为知性概念,它与经验无关,是人类知性先天提供的。经验概念是后天的,是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人由于直观获得表象,通过比较、反思和抽象这三种逻辑加工就会产生经验概念。康德的批判哲学是先验唯心主义的,一切知识必须追溯到先验的原理,所以图式说也以先验图式为正宗。但他在承认先验图式的同时,又承认有经验图式。这与他的一贯立场是矛盾的,致使他的论述出现很大混乱,但也更加丰富。
康德的经验图式说接触到了认识论上一个重要问题,即人类认识活动的心理过程和机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一物便知那是什么东西,属于哪一类。康德认为,这种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人脑中存在着经验图式。经验图式与先验图式不同,前者不像后者那样空虚,但也有抽象成分,也是想象力的结果,它是某一类经验对象最普遍最概括的模型化的略图。先验图式与先验概念有关,经验图式则与经验概念有关。类名称就是经验概念,它总是与想象力的图式有直接关系。认知一个具体对象为何物,实际上就是把它归入某一经验概念。经验概念与经验对象也是异质的,怎样才能把经验对象与经验概念联系起来呢?这就需要经验图式了。经验图式是类概念的图形化,是群体特征和结构的抽象化,人脑中有了它,便可认知某类个体。康德哲学的重心是认识论,若以粗线条的轮廓来描述康德这种先验加经验的哲学认识论,可以简化为如下程序:现象──感性杂多──经验表象──经验图式──经验概念──先验图式──范畴[6]。在这个认识程序中,我们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其一,康德强调经验图式和先验图式在认识过程中的连接作用。如果从中抽掉这两个图式,认识过程就要中断,剩下的只能是经验对象、概念、范畴这些互不相干的东西;其二,在两种图式中以先验图式更为重要,在它之前基本上属于经验范围,在它之后是先天知性范围。抽掉前一个图式,表象不能置于概念之下,对象停留在知觉不能形成经验知识。
如若抽掉后一个图式,科学知识就无从构成。康德所要进行的“哥白尼式革命”就根本无法进行。通过康德“图式”说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我们看到,康德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认为主体只有借助于概念、范畴去综合统一后天的经验材料,才能构成知识。概念、范畴与经验材料相比虽然是异质的,但是由于主体自身中就存在“经验图式”与“先验图式”这个联接感性与理性、经验对象与概念范畴的中介,才能构成经验知识和科学知识。如果没有“经验图式”特别是没有“先验图式”,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问题是根本无法解决的。可见,两种图式不仅在认识中起联接作用,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起决定性作用。当然,对于什么是经验图式和先验图式,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康德自己都未能说清楚,只是把它们的产生归结为想象力的产物,前者是再生想象力、经验想象力的产物,后者是先验想象力、先验直觉的产物。把先验图式的产生,归结为先验直觉,这不仅是唯心主义的,而且也是不能说明问题的。虽然如此,但是康德的图式说却把认识过程中的主体的心理机制和认知结构提出来了。在这里,康德把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更加凸现出来了,这有助于克服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的缺陷,有助于揭示认识过程的辩证法。这是康德的一大 历史 功绩。
主体的心理机制和认知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这是 现代 认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正因为如此,康德的图式说为现代西方哲学一些著名哲学家如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皮亚杰等所继承与 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康德开创了现代认识论一些重要问题研究之先河。这是康德在人类认识史上不可磨灭的功绩。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有关西方哲学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