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哲学>

工作的哲学论文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运用教育哲学的观点来分析研究当代青年学生,有利于明晰教育对象特点,提高教育质量。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工作的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工作的哲学论文篇一

  运用教育哲学的观点来分析研究当代青年学生,有利于明晰教育对象特点,提高教育质量。

  对青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哲学思考

  摘 要: 运用教育哲学的观点来分析研究当代青年学生,有利于明晰教育对象特点,提高教育质量。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青年学生的评价大致经历了“悲观主义——理想主义——忧心忡忡——价值多元”四个阶段。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既有体现时代进步主要特征的长处,也有教育的先天不足。当代青年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用德育的社会观、功能观、层次观、效益观、效应观等科学的德育观教育、引导当代青年学生,是取得德育显著成效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 教育哲学 青年学生 德育 德育观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而有的放矢、科学有效地做好青年学生的德育工作,首要的问题是必须全面了解当代青年学生状况,辩证地考察他们的长处与不足。爱因斯坦说:“哲学是其他一切学科的母亲,她生育并养育了其他学科。”而教育哲学是哲学的应用,是最高层次的教育理论。它有助于从时代的高度洞察教育领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把握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运用教育哲学的观点来分析研究当代青年学生,会使我们更明晰教育对象的特点,把握教育脉搏,提高教育质量。

  一、辩证地评价当代青年学生的长处和不足

  (一)评价青年学生的四个阶段。

  新时期以来,关于青年学生的评价,众说纷纭,评价时高时低,大致经历了“悲观主义——理想主义——忧心忡忡——价值多元”四个阶段。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不少同志谈到青年学生就摇头,感到当代学生“思想复杂、行为散漫、不听管教”,认为不如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学生。曾几何时,思想政治工作者感叹:“老办法不灵了,新办法不明了,蛮办法不行了!”这种悲观主义的观点,一度成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障碍。进入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迅猛发展,教育界的陈腐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在对青年学生的评价和宣传上,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过高地将学生评价为“思考的一代、开拓的一代、改革开放的一代”。这种缺乏辩证分析全盘肯定的过高评价,实质上是一种学生观的理想主义,不仅使我们忽视了引导和教育,而且助长了一些学生妄自尊大的情绪,以至“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蔓延。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青少年时期,一些同志又归咎为“独生子女”的责任,称他们是“抱大的一代、自私的一代、唯我独尊的一代”。二十一世纪初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面临着更加深刻的变革,青年学生的德育现状更加复杂化,具体表现为“六强六弱”,即:历史使命感强,具体责任意识弱;政治上进心强,辨析问题能力弱;人生进取精神强,集体主义观念弱;成才立业愿望强,抗挫折意识弱;社会道德认同感强,基础文明素质弱;自立自足意识强,自律自强能力弱①。青年学生的发展面临重大挑战,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已经摆在了德育工作者的面前,对青年学生的评价已经不能再使用单一的价值尺度进行衡量,而是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多元化的价值评价尺度综合考察。因此更有必要对青年学生进行全面、细致、客观的分析,以寻求正确的应对策略。

  (二)全面分析、正确认识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

  马克思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性的普遍联系着的,我们认识事物,就要从事物普遍的、多种多样的联系中去研究它。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与整个社会的大德育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着极强的社会性和时代性。这就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和社会大背景的视野来进一步剖析和认识。

  当代青年学生的成长历程,正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社会观念发生骤变的特殊历史时期。可以说,他们大都出生在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学在社会深刻转型的二十一世纪初期。在他们身上,既有经济社会的痕迹,又有时代变革的特征;既体现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给整个社会带来生机活力,又体现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现具体分析如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民主意识的增强,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这一切在青年学生身上都明显地显现出新时代的特征。首先,他们勇于冲破陈旧的传统思想和观念的束缚,他们思想解放、敢说敢做,勇于竞争、勇于探索。其次,由于新的技术革命的兴起,代表先进生产力水平的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他们的思想新,思维敏捷,信息量广,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随着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转轨,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全面提高素质才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立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看到体现时代进步特征长处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当代青年学生德育的不足。

  第一,从当代青年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看其不足。

  德育区别于智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德育有着极强的社会性,学生思想道德的成长,无时不受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虽说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物质文明的高度繁荣,但由于一段时间内精神文明建设没跟上,致使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也给青少年一代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从政治上看,虽然宣传、媒介和社会舆论,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总体来说良好,绝大部分青年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但理想、信念却不够坚定,有的社会主义信仰不牢固,有的甚至怀疑党的领导。从经济影响看,正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的那样,“在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消极现象需要克服,还存在一些弊端”。从文化艺术看,启迪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影视、歌曲、文学作品太少,特别是网络的负面影响。事实上,社会大环境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社会教育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先进与否的关键性指标,同时也是未来社会教育的主要教育形态”,“社会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和超越,它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的渠道和途径”。②因此,社会教育对于德育教育的重大影响不容忽视,应当强化社会教育的有益影响,而不能削弱这一影响。

  在当前生活方式多样的社会环境中,学生的价值观念、评价标准日益多元化,学生对人生、理想等诸多问题产生迷惘和困惑,对生活前景的不明朗常常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再加上他们辨别能力差,对负面因素的抗拒能力不强,更容易产生焦虑和颓废,甚至失去自信心和上进心。面对这一情况,教育工作者有效而及时的干预,成为青年学生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为德育工作者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的工作要求。目前,不少一线的德育工作者正在对此进行积极的探索,这就需要大量耐心而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深度干预,强化学生的是非观和辨析能力,树立科学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研究人员指出:“要引导学生能在各种不良生活方式交叉渗透的社会中学会明辨是非,做到能自我辨别不同的生活方式,选择吸收美好的、健康的、和谐的东西,摒弃丑恶的、错误的、反动的东西,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③这样的生活指导及更深层次的心理干预都是极为必要的,加强这一方面的探究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有利于在新形势下,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开创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模式。   第二,从当代青年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看其不足。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人教师,也是任期最长的教师。家庭教育有其先天的优势,故对青少年影响极深。由于教育的功利性影响,家长们的教育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美育轻劳动观念的教育。随着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家长对子女过分关怀、溺爱,生活上百分之百照顾、满足他们,一切成长的道路尽可能地为他们铺好,使得什么国家观念、艰苦创业思想,在不少青少年家庭教育中几乎成了空白。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教育学应当成为所有人都懂得的一门科学——无论教师或家长都应当懂得它。”因此,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校德育成果的巩固。可以说,一个德育环境苍白的家庭,孩子健康的道德素养和个性心理品质很难得到保证,尤其是当他们将来面对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时,其品德意识水平的低下将成为他适应社会过程中的一个无法逾越的瓶颈。

  第三,从当代青年学生成长的学校教育看其不足。

  学校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思想道德教育则处于“说起话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的状态。首先,由于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一些学校缺乏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强烈意识,“全面发展”、“又红又专”、“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些德育的基本概念,几乎被人遗忘。再加上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在价值观念上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青年学生接触的社会信息量大,一定意义上干扰了学校教育职能的发挥。其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一定范围上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观念,对德育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教育评价的主体是量化标准,而德育工作本身又具有难以通过量化方式直接显现的特点,而教学工作相对而言,更容易通过量化的方式来衡量,因此,学校教育往往重视技能教学,轻视德育工作。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德育工作的表面化,使得学校的思想道德工作难以深入到学生实际中去,也难以收到实效。同时,由于教学工作的必然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教育主管部门评价学校基本看考试成绩,这就迫使学校不得不把办学目标向“分数”看齐。无论学生层次多么参差不齐,老师总是千方百计地向每一位学生要高分。繁重的教育任务迫使老师无暇结合教材展开思想教育,就连政治课也只能是“老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默条条”。繁重的学习任务挤掉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单调的学习生活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使得不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最后,从学校德育自身来看,虽然较之以前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方法、途径上都有进步,但仍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体系;德育工作对学生来讲缺乏吸引力,对教师而言没有硬任务,对学校而言难以建立长效的评价尺度,因而导致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薄弱。

  二、辩证分析青年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

  辩证分析当代青年学生成长的背景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为我们正确评价他们的思想心理特点提供了参照。近些年来,笔者曾多次对所在学校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当代青年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发展变化。

  当代青年学生在思想观点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下述十个方面:一是在理想目标的追求上,从过去只求个人轻松实惠、有生活保障的事业单位,转向盼望成才或发家致富;二是在实现个人前途的途径上,从过去等待国家安排,转向主张个人努力奋斗和相信机遇;三是在确立思想信仰的方式上,从过去接受长辈的经验结论和理论灌输,转向要求独立思考,进行平等探讨;四是在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上,从过去着重强调个人服从社会需要的价值观,转向既要适应社会需要,又注重自身存在的自我价值观;五是在公私关系的认识上,从过去公私利益不可调和的对立观念,转向主张公私兼顾,二者利益统一的观念;六是在道德行为的培养上,从过去循规蹈矩、遵守传统道德规范,转向强调自我意识和个性发展;七是在生活方式的需求上,从过去单纯从物质方面理解美好生活,转向对精神情感和现代生活的多面追求;八是在崇拜对象的选择上,从过去对英雄、先进模范人物的崇拜,转向对不同领域前沿成功人士的崇拜;九是在观察反省问题的方法上,从过去注重传统的纵向回顾对比,安于现状,转向爱横向联系比较,不满现状,要求变革;十是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上,从过去易于接受说理教育方法,转向乐于接受情感陶冶、亲身体验和实践教育方式。

  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当代青年学生的心理发展,也存在着下述十个双重性的特点,即:政治上具有探索性,而观点上带有偏激性;思想上具有进取性,而认识上带有片面性;目标上具有时代性,而需求上带有享乐性;思维上具有求异性,而心理上带有逆反性;意识上具有主动性,而处事上带有自私性;行为上具有独立性,而生活上带有依赖性;性格上具有开放性,而意志上带有脆弱性;交往上具有广泛性,而情感上带有冲动性;追求上具有超前性,而行动上带有滞后性;人生追求具有憧憬性,而信仰上带有困惑性。

  充分认识当代青年学生的长处和不足,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其思想心理的新特点、新变化,才能使我们以清醒的头脑来考虑和研究青年学生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科学的德育观正确引导当代青年学生

  用科学的德育观念教育、引导当代青年学生,是取得德育显著成效的前提和基础,这些德育观主要包括下述五种。

  一是德育的社会观,即大德育观。它要求我们应从时代大背景下去观察学生思想发展变化的状况,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去思考对策。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敏锐地把握社会变革的脉搏和德育领域的新要求,适时调整,及时转变角色,将过去保守、封闭、单一封闭的权威型德育模式,转变为多元、平等、独立的创新型德育模式,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并以此作为立足点总体把握并预测学生思想发展的轨迹,审时度势地加以教育,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引导。   二是德育的功能观。加强青年学生的德育工作,必须对德育功能有正确的认识。德育的首要功能,就是要完善人的自身,提高人的价值,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尊严,使人格更为高尚。德育工作者应积极开拓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努力实现实现德育功能最大化,切实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

  三是德育的层次观。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生产关系多种形式并存,人们思想面貌也必然出现层次差别,因而学校的德育也应该依据层次施加教育影响,绝不可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在学校教育中,只有对不同思想道德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层次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发挥德育的功能。

  四是德育的效益观。德育实施过程中,教育主体的道德观念通过一定的途径作用于受教育者,从而获得价值认同。为了实现投入与收益之间对比关系的最大化,德育工作者应牢固树立德育效益观,提高德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德育方法的有效使用,找准德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求的结合点,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和社会系统④,务必要使学生乐于接受、取得实效。关于这一点,美国教育学家柯尔伯格曾经指出:“一味地强迫学生去执行各种准则和规范,用机械的方法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往往不能形成新的品德,即使获得‘效果’,也会导致行为的刻板性,千篇一律,一味顺从。”⑤因此可以说,提高德育效益是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那种“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德育都是失败的德育。

  五是德育的相融效应观。德育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心灵接触,二者之间的心理相融,才能使教育者的教育内容、要求被受教育者接受。要取得相融的德育效应,教育者首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用爱心打动学生。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师只有热爱他的学生,并通过这种爱的双向交流,教育内容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因为教师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用教育哲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评价当代青年学生,用科学的德育观教育学生,可以使我们明确教育的着眼点,把握教育的规律性,提升德育质量,更好地促进青年学生成人成材。

  注释:

  ①闫红茹,刘宾红.现代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德育工作的创新[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41-42.

  ②余国政,陈咏梅.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贯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反思与重构[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61.

  ③王旭东.和谐社会视阈下青年学生生活方式现状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3):158.

  ④刘志军,张庆磊.学校德育教育效益理念构建及提升路径探析[J].社会科学论坛,2009(4):200.

  ⑤[美]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工作的哲学论文

253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