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哲学小论文(2)
马原哲学小论文篇二
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全党发出号召:“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一号召,直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中国梦连结在一起。去年11月29日提出中国梦以来,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国外一些政治家和学者认为,放眼向前看,提出中国梦是非常重要的事件,中国梦揭示出的是对不断创新的渴望,正在激励着中国各族人民开启史无前例的伟大长征,代表了一个大国不容忽视的质的飞跃。但是,对于如何实现中国梦,人们纷纷发表了各种不同的建设性看法。实际上,不管承认还是不承认,实现中国梦从来就不存预先设定的模式。任何理想的模型都是妄想,任何固定的途径都是徒劳。实现中国梦正确的想法和做法是促使中国梦理论与合理实践良性互动,如此才会一步一步接近直至完全实现中国梦想。
一、中国梦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髓,它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是实践活动;人类社会的“问题”都是在实践中发生的,解决“问题”也只能通过实践;
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中国道路是中国人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自己“走”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不断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过程。党的召开之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总结继承先哲的科学思想,立足中国实际,放眼世界未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高瞻远瞩的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无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初衷,还是从先哲们不断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终极目的来分析论证,中国梦思想都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它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不仅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做到真实、深刻、准确的把握,对这些规律的揭示和阐释,同样展现了强大的逻辑力量与超凡的理论魅力,并从一个全新的视觉重新审视了中国的发展理论、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行动纲领。
二、实现中国梦需以实践观为指导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立足中国的实情,走中国道路,其根本保证是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
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的有力领导下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规律的把握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5000年、500年、170年、90年、60年、30年,这不仅仅是时间的凝练,更是无数中国人不懈奋斗、艰苦奋斗、卓绝追求的理想汇聚。中国梦重大战略思想正是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这一观点为基础的,强调人民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只有依靠实践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而中国梦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作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不能按照固有的模式,也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根据实践观的引导,不断的进取,不断的创新,攻破一个个堡垒,为实现最终目标而不懈努力。
三、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实践观不是一个空洞的观念、一句空洞的口号,真正践行实践观,也就不能停留在认识层面,而必须将其映照到行动中去,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实干兴邦正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实践观在回应新的时代课题和现实需求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党的号召全党要“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
党的以来,同志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强调实干兴邦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联系,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这表明,坚持实干兴邦是贯彻落实精神、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基本保障。因而,贯彻落实中国梦精神的当下,各级各部门最应该做的就是,实实在在地推进本部门、本地区、本领域的改革,让美好蓝图从纸面上走进现实生活,增进民生福祉、公民权益,助益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进一步提升,使中国人民共圆中国梦。
中国梦已经起航,实现中国梦必须要靠实践观的保驾护航,实践观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实现途径,要让这种意识入脑入心,成为每一位中国公民的自觉追求,化为整个社会具体行动。如此而来,实现中国梦就拥有了无坚不摧的力量。
看了“马原哲学小论文”的人还看了:
3.读西方哲学史有感
4.有关哲学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