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国学知识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小论文(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小论文(2)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小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小论文篇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的哲学界对于马克思哲学世界观都存在很大的理解分歧,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既坚持唯物主义同时也重视实践的哲学哲学观点,这种观点是基本正确的。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哲学理念,分析探讨了分析其世界观的实践性与唯物性特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唯物论;实践论

  中图分类号:C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马克思自己已经明确指出其哲学思想属于新唯物主义,但是对其世界观究竟作何解释目前还存在很多不同看法,笔者认为马克思世界观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是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它内在地要求对实践、主体能动性均加以重视,以求在改造世界上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实践唯物主义属于马克思哲学观点有别于旧式唯物主义的重要分界点,而实践唯物主义应当以辩证唯物主义当作科学指导。

  一、马克思基本哲学理念浅析

  哲学界中争辩日久的一道问题是:怎么样正确理解并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义。笔者个人的观点是:用实践化世界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加以概括还是较为妥当的,可以说,马克思义义的核心正在于实践,而非一项哲学体系的构建。在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都处在主流地位,作为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产物,它的某些原有思路和论点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精神,但是两唯思想却是历久弥新的,其中的唯物论、辩证法、生产力、历史观等一直被深入探讨研究着。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样用新形态表达其合理性,使之更符合时代发展精神。首先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基本理念,这对于分析它的唯物性和实践性是必然的前提条件。马克思哲学世界观基本理念可以概括成从浅到深的十一个层次,它们分别是:提出唯物社会实践活动;明确实践具有主体性;要用实践理解人与人类社会;实践是人的客观社会活动;实践能够帮助理解人与环境的改变;实践能够帮助理解人所处的客观世界;实践能够理解并衡量思维、思想、理论、观念的真实标准;实践是辩证且能力的、具有革命批判作用的有力武器;实践可以起到物质与精神的媒介作用;实践本源论可以代替物质本源论;世界带给人自身的意义需要实践才能加以创造。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来,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一个将实践作为本源的世界观,它把人的客观活动即实践树立成新唯物主义哲学观。虽然在马克思的著作里尚没有提到实践世界观这个词汇,可是却并不表示其没有将实践当成哲学理念。在这十一条过程提纲里面,马克思宣告了要用人的客观实践对外部世界进行理解观察。在此处,事物现实所指就只能为人所处的现实世界。正是在此种世界观的影响下,马克思详细考察了构建于生产实践基础之上的社会历史,对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实践加以分析,形成了系统的历史唯物主义著作:《资本论》。如果说,人和动物的分别在于动物是特定生存,而人是非特定生存,那么实践就让人的社会活动显现出更加明显的定型化特征,成为正在进行的活动实践,这种实践活动让人类具有无可比拟的超越性。这样一来,实践就变成了历史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马克思让所有的实践都强调了人的个体色彩,那种孤立于人类活动之外的自然界,对于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马克思实践观里面的自然,是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有意义的自然,自然观与实践原则就在马克思的理论里结合在一起,唯物论、辩证法中的核心理念也便系统地体现出来。

  二、从马克思基本哲学理念分析其世界观的实践性与唯物性

  所谓实践世界观里面的世界乃是因为历史实践活动而产生并得到发展的,自然、社会、历史、人类思维活动在实践世界观里面得到统一观照。实践世界观以历史活动当作媒介,在历史活动的普遍规律里面对自然、社会、历史尤其是人类思维活动加以理解,这种以实践为主导的逻辑理论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研究论断有一定的差别。

  (一)自然界是实践与历史的自然界

  通过总结分析,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里面,对于自然界的定义是比较独特的,所谓自然界的概念范围没有整个宇宙那么大,它只是实践与历史活动中所产生的“人类自我自然界”。自然界在历史实践活动中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不管是自然内部结构与外部形态,都会受到历史与社会的制约。虽然承认自然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但是若想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同旧唯物主义相区别,则不能不把对自然的理解加以提炼引申,从实践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自然只有被限定在历史实践中,自然才有意义,才是人类真正要关心的自然。通过对自然进行合理的限定与定义,在理解其他附属问题就容易得多;既然自然界是人的历史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客观存在,那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唯物的还是实践的,只是一个角度问题。

  (二)社会历史是自然界的社会历史

  人类的社会历史不是原有哲学意义上的市民社会,而是以历史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自然社会。历史实践同自然界存在牢不可破的关系,那么社会当然应当定义成自然的社会,无论人类社会怎么进步,始终是同自然无法分开的。很显然,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里面的社会历史是人和自然互动的过程,是人类自身活动所调整并控制的人与自然物质交换过程体现。这种过程体现进一步发展成为系统完整的人类社会历史。在物质实践的进步中,又会再产生出不同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也融入到人类社会历史里面去。从这个意义上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所阐述的社会历史,同自然界无法分割,而且也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规律变化的过程。

  (三)人是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人

  马克思哲学世界观里面的人,是无法离开历史而单独研究的,人同其余物质有着相类似的特点,即需要依靠自然而存在。自然是人类的物质载体,也是人类的精神载体,因此人是不可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的,不管是从物质条件看,还是从精神条件看,自然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前提基础。人类的发展趋势,与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过程相一致,这就可以说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里的人,是在社会历史的特定条件下所产生的自然人,是具有社会性与历史性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世界观,完好地解决了人的发展与自由等问题,去除了原来唯物主义哲学将过于抽象重视人的毛病,形成了历史科学态度下的人论,是符合新唯物主义的。

  总结:

  一直以来,我国的哲学界对于马克思哲学世界观都存在很大的理解分歧,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既坚持唯物主义同时也重视实践的哲学哲学观点,这种观点是基本正确的。而另外有一种观点则稍显颇,他们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单纯理解成实践首要论,或者是单纯理解成超越唯物论等,都是显然不太合适的。事实上用这些逻辑混乱的理论也无法完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正确本质表述,需要逐步加以修正。

  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小论文”的人还看了:

1.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期末论文

2.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文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4.哲学话题小论文

5.马克思主义论文

6.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的写作论文

7.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2526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