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哲学>

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冯友兰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对中国学术界尤其是对中国哲学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篇一

  冯友兰一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时间长达七十多年,这期间内先后完成了《中国哲学史》、“贞观六书”、《中国哲学史新编》等十几部书。本文只对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阐述一些读后的感受。

  一、 冯友兰

  冯友兰幼年受中国传统正规教育的启蒙,熟读过《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读过《书经》、《易经》和《左传》。此外,他还阅读过他父亲所藏的一些新书籍、新刊物,初步接触了世界的新知识。冯友兰少年时阅读过一些带有民主主义色彩的书籍,并开始对逻辑学及哲学产生兴趣。冯友兰青年时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其思想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冯友兰开始创办刊物,并于此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深造。这一时期,冯友兰的思想深受西方哲学尤其是柏格森哲学、杜威实用主义与新实在论的影响。冯友兰的哲学思想虽然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但他的思想基础与思想主旨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哲学。他毕生所追求的正是复

  兴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和儒家哲学思想。

  二、冯友兰眼中的孔子和儒家思想

  冯友兰在书中明确承认孔子和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肯定中国哲学中存在一个“道统”,即儒家道统。这些论断和评价,表明冯友兰在当时是很有胆识和富有创见性的。因为在经历了批孔反儒的新文化运动以后,虽然有梁漱溟先生倡“新孔学”于其前,但如此明确地高度评价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冯友兰当是第一人。

  冯友兰解释了“儒”,阐述了孔子和《六经》的关系,对孔子的思想也做出了许多新的解释。他对孔子的正名思想、仁义观念、忠恕之道、精神修养发展过程都做了详细的分析。在他看来,孔子不是“述而不作”,而是“以述为作”。 孔子讲《诗》,不只是练习应对,而强调其中的道德价值;孔子讲《书》,不只记其言语事迹,而注重于引申其中的道德教训;孔子讲《礼》、《乐》,不只讲其形式节奏,而注重“礼之本”及乐之原理。所以,说孔子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以述为作”,而此种精神和倾向,传之于后来儒家,大都是努力以述为作,遂构成儒家思想之整个系统。

  三、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体现的哲学观

  1、哲学的内涵

  冯友兰认为:“哲学乃自纯思之观点,对于经验作理智的分析、总括及解释,而又以名言说出之者。”哲学是要依靠人们的思与辩的。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反复的指出:“假使我们要只用一句话,说出哲学是甚么,我们就可以说: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换句话说,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就是将人生作为思的对象,就是对于人生有所觉解。冯友兰认为人区别于禽兽最主要的一点就在于人对于他的生活有觉解。觉就是自觉,解就是了解,觉解就是人能够自觉他在做某事。

  他将人的境界分为四种,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人顺应自然本能、社会习俗以及个人习惯而行事,并不能觉解宇宙人生、社会道德价值,也没有清醒的自我意识。自然境界的人虽然是生活在天地之间,但其人生是被动的,其觉解程度是低级的,根本不知道自己生活于天地之间,任何事情对其都是毫无意义的,这是一种最低的人生境界。功利境界的人对其行为已有了清楚的觉解,其做事的目的都是为了得到自己的“利”。冯友兰认为功利境界的人的行为不管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还是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其主观的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一己之利,并没有觉解到人生的道德观念,因此其境界只能是功利境界,而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处于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中的人不仅清楚的觉解了其所做之事,而且对于人性亦有所觉解,他们已经认识到人性中涵蕴着社会性,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道德境界的人的行为是为实现社会中“行义”行为,其的主观动机和目的都是求“义”的。天地境界的人拥有了最高最彻底的觉解,已认识到“天”,已经完全的觉解到人性和天性,进而觉解到人不但是社会的一部分也是宇宙的一部分。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与天地相交的,不仅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宇宙,他的行为已经超越了现实的道德意义。天地境界的人遵守人生规律、道德之理、天地之理而行事,就是在履行人道与天道,天地境界的人也就成了社会中堂堂正正的人,也就是圣人。

  2、哲学的作用

  哲学的作用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锻炼、发展人的理论思维的能力,一是丰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关于哲学的功用,冯友兰一直都认为哲学能够提高人的思维能力,也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他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明确的指出,“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哲学的崇高任务,是使人达到人的最高成就,成为圣人。哲学的最高价值,不在于使人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教人成为圣人的方法,在于“提高人的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超道德价值)” 以致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冯友兰认为哲学的功用就在于使人通过“觉解”成为“天地境界”的人。如果一人能够成为圣人,也就达到了其为人的终极价值。而冯友兰所谓的“圣人”,就是他所塑造的天地境界的人,是同时具有儒家圣人道中庸和道家圣人极高明的人格的“圣人”。

  总的来说,冯友兰的哲学观是偏重于人生论。他的哲学思想虽然受到了西方哲学的影响,但其思想的潜在基础依然是中国传统哲学。

  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篇二

  “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够了解,它却充满神秘色彩。而它在我心中是个很崇高,很神圣,同时也是一个含义深厚的词。假期我在家中反复的看这本书,但总是感觉不太明白,似懂非懂。哲学它是一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许多事情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所以哲学给人带来的魅力是无穷的。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放假的时候,爸爸也推荐了这本书给我。当时很不了解,觉得这本书很枯燥很乏味。可能现在的我们对读懂这本书很难,但是我们可以领略到哲学的庞大气场和魅力,它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能够提升我们的价值观和扩宽知识面。

  书中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书中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书中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吧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教学中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概念了。

  我很感激这本书,因为它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让我认识到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学生时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学。因为哲学是最具条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纷乱的思绪,寻觅萌芽中的未来希望。,在其中我们也可以学会

  我很庆幸我能读到这本书,它让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净化。也让我真真的了解了哲学。虽然不是很明白,但也让我受益匪浅。

  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篇三

  在这本书读到一半的时候,我觉得这本书的书名起错了,它应该叫做《中国文化史》。因为

  一、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这些圣人的经典著作,这是中国文化五千年来的精髓所在,这是中国人的血脉和骨骼,中国几千年来在此酝酿,这里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大智慧。

  二、在第二章中讲到中国的艺术和诗歌时,作者提出“儒家以艺术为道德教育的工具”、“中国的艺术大师们大都以自然为主题”,可见,文中在提到儒家的发展过程时也是在讲中国文

  化的发展史。,另外,在第三章中介绍的‘周朝前期官、师不分的制度解体后’,各门学术原来的官方代表人物流落在普通庶人之中,他们就以私人身份靠他们的专门材能或技艺为生,这样各种文化和艺术就在民间流传开来。此类例证在文章后面还有很多。三、此书全面介绍了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重大的哲人和各家思想,这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史的人很有帮助。所以笔者大胆地认为此书的名字还可以换成《中国文化史》。 以下是笔者在读此书过程中的几点感悟: 我觉得大多数中国人是智者。他们固然有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但是他们在信仰上跨越了宗教,去追求哲学层面上超道德价值。 在

  第二章中讲到中国的艺术和诗歌时,我同时想到了高中时语文老师总是提到的中国人最大的特点之一:含蓄。中国人在说话时讲究含蓄,你问一个人“吃饭了没?”,他宁愿饿着肚子也会回答“吃了”;中国人在做事时讲究含蓄,当一个小伙子喜欢一个姑娘时,他宁愿天天饱受相思之苦,也不会对人家姑娘表白,最后当这个小伙子追到这个姑娘后,才知道原来这个姑娘也喜欢他,也暗恋了他很久;同样,中国人在进行艺术创作和写作时也讲究含蓄,我们在欣赏诗歌和一切文学作品时,总是觉得一览无余的东西不值得驻足,但是赋予含蓄意味,

  耐人寻味的东西总想停下来细细体会一番。这里面有一丝中庸之道,这也是中国哲学的奥妙。 从学中国近现代史一开始,我也很痛恨那些侵略过中国的国家,但是我也和文中作者一样承认侵略带给我们的进步,甚至感谢他们的侵略,早一点的侵略就早一点的进步。若是侵略再晚几十年,中国现在会成为另一个非洲么?中国在现代化中迈出的第一步是在外国侵略者的鞭策中进行的,我们若想逃离鞭策就要跑的快些,再快些„„中国已然在跑,而且越跑越快,我们现在跑在世界的前列,进行着自主的现代化。 老子所说的‘知命’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到的世界存在的必然性是同出一辙的。我们有的命运不能改变,例如:出身、相貌、生存的文化环境„„但是很多命运我们是可以改变的,在电视剧《奋斗》当中,那群年轻人的起跑点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们应该知命和学会“不知命”。 儒家和道家关于圣王到底该不该为的争论,笔者斗胆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为的多不多,而是人的本性所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社会混乱,出现偷盗,是因为人的私欲。战乱,大多数是人有占有欲。但社会的主流还是宣扬人性善的方面,社会道德的约束让人的善压制了人的恶。所以在今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时才有人数百

  万千万的捐款,让人们体会到了这个社会的善。这些人已经从自我上升到了大我的境界。 文中在提到农业这个话题是,我再一次的感到气愤,请细想一下,从春秋战国一直到今天,中国的农民真的有翻身吗?古代提出的“重本轻末”、“重农抑商”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只是利用,利用农民的体力创造财富和战斗力,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今天国家实行各种改革,提出“三农”政策,只是在改善、改善„„有多少农民住着洋房,开着轿车?有多少农民不会为了看病发愁?有几个人愿意去当农民,而不是做商人?我觉得中国的农民数千年来一直在

  默默地哀怨,但是害怕失去更多,他们只好默默劳作。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在读到神秀对禅宗教义的偈时,我们这些凡人只能暂且的心领神会,若让我们把其中含义描述出来,确实是困难。但是我们为人处世就应该善用这个道理。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学会接受,不要总是抱怨,一切事情皆有因果,你考试不及格,一定是你学习分外的事;你同学丢了某样东西总是喋喋不休,以至于你会产生一种愧疚感,反正我经常会如此,但是那是他(她)的原因,不要与自己牵连在一起;当感觉自己大学四年白白浪费时,不要怨天尤人,如果不是自己不努力,何至如此。 读完全书,虽然已令人筋疲力尽,无力亦无胆去研读下一本有关哲学的著作,但一本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文化史足以让人大开眼界。

  看了“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的人还看了: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3.冯友兰人生哲学的读后感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

5.冯友兰人生哲学读书心得

6.读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

冯友兰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对中国学术界尤其是对中国哲学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篇一 冯友兰一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时间长达七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冯友兰人生哲学读后感范文示例
    冯友兰人生哲学读后感范文示例

    通过阅读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哲学这本书,每个人的读后感都不一样。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冯友兰人生哲学读后感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冯

  •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冯友兰先生作为现代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无从回避的重要人物,而冯友兰先生著的中国哲学简史也令人有着深刻感悟。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冯友兰的中国

  • 费尔巴哈哲学读后感
    费尔巴哈哲学读后感

    要想建立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就必须批判费尔巴哈哲学,清除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费尔巴哈哲学读后感的相关资料

  • 法哲学原理读后感
    法哲学原理读后感

    黑格尔是是德国思想史上的一位圣哲,他既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又是德国古典法学的主要代表,《法哲学原理》就是黑格尔在法学方面的代表作。

2518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