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的心得体会(2)
哲学与人生的心得体会
哲学与人生的心得体会篇二
我是奔着黎平老师选了《人生哲理漫谈》这门课的,回忆起老师整个上课的过程和给我所带来的思考与启发,可谓收获颇丰。真的很感谢老师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可以更清晰的了解什么是“人”,人生可能遇到的困惑困境以及应该怎样面对,激发了我想要拥有智慧人生的欲望。以下就是结合课堂笔记和我的一些思考写出来的心得体会。
人生哲学
人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老师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说,人生是复杂的,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痛苦也是必然,我们不应该去逃避,然后告诉自己说“人生其实很简单,幸福快乐就是那么容易”,这是一种懒汉思想,最终的你不会获得幸福快乐。老师还给出了这样一个观点:真正的人生不是刻意去追求幸福,而是要让自己复杂,睿智。在我心中,对于“人生”一词从来都是充满敬畏的,因此我会以很严肃严谨的态度去思考和面对“人生”以及“人生困境”。
人生不可重复。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他特定的任务,若某一阶段得任务没有完成好,其往后的人生都将受到影响。第一阶段是20岁以前,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现在我正处于第二阶段,应完成的任务是:发展独立的认识和独立的能力。老师的课堂上不断强调独立的重要性,我很赞同其讲解分析,相信在他的引导下,再加上自己不断地思考、探索和实践,终有所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意义。周国平说过:只要你开始思考“人生意义”的时候,你的人生就有了意义。于是我开始思考我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首先想到的是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目前的想法是:有较高的物质水准,丰富的精神生活,可以四处旅游,有余力做慈善。四十岁之前致力于让自己尽可能的复杂,积累,有所成就;四十岁后开始让自己简单化,能够顺应自然和规律。说到要成为国家栋梁造福于民,为社会做出多少贡献,我不认为这是我的人生意义,这样的动机很勉强,动力也是不足的;我比较认可的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不断充实完善提高自我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的贡献。老师的一句话让我颇有感触:人生只要做一件事,不断地充实完善,发展提高自己。人生的结果不重要,过程才是重要的。
欲享生之乐,先知死之谜。体验“死亡”会让人更有紧迫感。民大的学风太过安逸,这样的环境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很遗憾到目前为止我都没能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这一问题,只能一笔略过。如果我就要死了,我会想到些什么?
哲学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金钥匙。他使人增长智慧,掌握真相,是思考分析的工具,他能够让我们更好的体验价值,获得意义。人生哲学是对宇宙本源的追问,是对人自身的追问,通过对其学习让我们掌握超越性的思维,用来观察世界、社会、人生,从而能更具有智慧的面对和处理各种问题。
人生困境
一、自我
自我=肉体我+精神我。“肉体我”的重要性不言而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肉体我就没有我的存在,因此要重视体育和生活保养;“精神我”来自先天条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文化、职业经历和重大事件,老师似乎忽略了一点——自身学习。相信绝大多数人是渴望着提升自己精神世界的高度的。
相比身体,精神上的我比较羸弱。阅读积累和思考的不足是“精神我”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一是受中国教育的影响,不在此赘述;二是我的父母,他们的文化程度并不高,自小就没有要求我读什么课外书;三是最主要的,自己没有向这方面投入多少精力,偶尔看过几本书还是没有看完全的,中途而废。我的思维也较简单,迫切需要锻炼。
关于自我的提升,我认为主动式关键。你不主动学,没人会主动教,没有人逼你成长,更没有人逼你成功,这个社会的主流是竞争。
二、孤独
孤独源于意识、闲暇,它是人的本质特点,没有人可以摆脱孤独。
上老师的课之前,“孤独”这个问题不时的困扰着我,让人寂寞痛苦,情绪低落。时常找不到出口,抑郁、颓废好一阵子,沉浸在游戏或电影里,然后缓慢的愈合,周期性的循环。因为不懂得“孤独”带来的利害关系,浪费了不少发展自身的时间,上学期还挂了一科。我从这次教训中得到了启发,并在老师的启迪下进行转变。善于利用孤独,让自己的精神强大,保持思考,吸收更多的知识以提升能力。这是一个艰苦的积累、蜕变过程,也是个锻炼和考验毅力的过程。
三、财富
财富是金子做的两把刀,它既是保障生活、获得幸福的基本条件,又会激发人的贪婪性,屏蔽他人的优点。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已经极度异化,做财富的主人还是财富的奴隶,这就是一个人品位和境界的差别。因此我们应当正确面对财富,学习驾驭财富: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即人们弘扬的各种品质(真善美);正确的财富观,即财富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并且需要长期实战练习、磨练。
四、幸福
幸福是人的高级需要(爱、尊重、意义、美、创造、自由等)获得满足带来的情感体验。因此最强烈最持久最激动人心的幸福与快乐一定来自于精神世界。
它的特征可以这样表示:幸福=外在条件+内心体验(刺激+痛苦)。一个人对幸福体验的灵敏度,与其经历痛苦的程度有关。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认为是莫大的幸福的,有的人却不屑一顾。
幸福有类型之分层次之别。很多人沉浸在消极型的幸福中(炫耀型、懒惰型、麻木型、恶意型、依附型、堕落型、破坏型、贪婪型、好斗型、消极型自由),他们最终是不幸福不自由的;我们应当追求积极型的幸福(自控型、友爱型、独立型、创造型、发展型、进取型、积极型自由),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战胜自己是最有快感的,尽管其过程枯燥、艰辛、寂寞,需要付出和忍耐。
幸福需要灵魂的充分参与。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为命运的奴隶。还有一种人,他照看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卑怯。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我们应该拥有知足(物质、生活条件、经济,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和不知足(发展、个人的修炼)的心态。
我们还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幸福无法完全由自我把控。当无法把控(天灾)的命运来临时,请完全屈服。
简单就是幸福,这是一种懒汉思想,是一个人懒动脑、懒思考的表现。我们应该拥有复杂后的简单,让自己越来越复杂后回归简单——澄明。幸福需要付出代价,1%的幸福需要99的痛苦来获得。
五、爱情
未经失恋的人不懂爱情,未经失意的人不懂人生。活到现在21岁了我还没有谈过恋爱,关于爱情这话题也是没有多少发言权的吧,唯有抱着谨慎的态度向老师学习爱情的理论了。老师首先抛出了一个观点:爱情是一种交换,就是你哄哄我,我哄哄你。我很赞同,爱情应该是双方面的,很难想象世间真有只求付出而不图回报的爱情。即便有,那也是短暂禁不住世间考验的,没有你来我往的情感很空洞,我们需要花精力花时间去关爱那些我们珍惜的情感。
爱情乃人生最复杂的课题。它要与性和婚姻紧密结合,但是他们所遵循的原则又完全不同,所以常常产生矛盾又难以调和,没有谁敢说自己已经把爱情看透了。美好的爱情需要高度的理性及坚强的意志力,同时个人自身要能够完全独立,这样在爱情中才不会太过依赖而迷失了自己。
关于爱情,我最大的收获应该了解到了性的独占性与多向性,它们是人的本能,本身具有尖锐的矛盾,时常影响着恋人的关系。尽管要做到超越这种矛盾困难重重,但是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就应该努力着向它前进。
六、灵肉
灵肉的困境时常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往往是灵远远超在了肉体前面,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甚至为自己的“无能”而痛心不已。现在我明白了应当训练肉体适应灵魂,按规则、要求行动,需长期坚持,形成习惯,最终内化了那些外部限制;同时也要学会不要和肉体对抗,“厌了不做,做了不厌”,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判断。
七、死亡
死亡乃人生之根本问题,谁也逃不开,但其能深刻的影响人生。体验“死亡”会让人有紧迫感。如果没有了死亡,人之间的关系会变得非常恐怖,就像野兽一样;人们将无法战胜自己的惰性;生产力的发展就会缓慢或停滞。
假设我不会死。我有无限的时间和条件去“享受”我的人生,当然这样的“享受”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低层次的(甚至没有机会发展成来自于精神上的高级的享受),重复无数次的“享受”后我就会麻木,它不再能满足我,因此要寻去求更大的刺激,获得甚至掠夺更多的资源,此时与他人的关系一定相当恐怖。假设我不会死,那我现在所执着追求的一切将没有意义,懒惰是必然,所有人如此,生产力的发展就会缓慢或停滞。
可是我终究是要死的,在死亡前的那一刻,我会想到什么呢?
假设我被埋在了地震后的废墟下……我会回顾我的一生,忆起自己的憾事。首先想到的是父母,未能尽孝是最大的遗憾;然后是没有做出多少有意义的事,于己还没有好好的享受人生,许多美好的事物没有体验过,于人更没有为社会做出多少贡献,自身的价值没有实现。要高质量的完成以上两件事,个人的修炼没有达到很高的层次是不行的,所以从现在开始要做事就是不遗余力地充实提高发展自己。
生死只不过是人存世的两种形态,所以生不足恋,死不必恶。我不怕死,但是我怕死而有憾。
八、信仰
弗洛姆:人不能毫无信仰的活着。老师您说过中国人没有良心是因为他们没有了敬畏和信仰,于是我开始思考我的敬畏和信仰是什么?我想到的是道德、伦理、规则,还有实践带来的经验教训,它们时刻约束着我不至于走上极端。我相信人应该有高于世俗生活的终极价值,社会进步的速度是缓慢的,个人进步可以远远超越它,这正是我想要追求的。个人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学习,其目的在于提高生活质量、生命水平,需要有真诚和坚持不懈的追求精神,必须调动个人所有的智慧与悟性。
九、自由
自由需要对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并按照外在规律性的行动,任何不符合规律的“自由”其最终是不自由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规律,社会的规律,自然地规律,我们要内化这些规律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人是活在社会当中的,其自由程度会受到社会的影响。生产力高度发达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比如交通、通讯等;个人的自由会受到其他人自由的影响,他人可以强迫你不自由;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对自由环境发展的促进。
十、儒释道
儒家的观念是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禅宗则是平常心,而道家是自然、规律、无为。我觉得集合三家的特点是为处世的良方 :对自身的修养应有儒家的积极,对待喜怒哀乐生死别离应有禅宗的释然,追逐内心洒脱就要学习道家的遵循自然、规律和无为。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我们要使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坦然面对一切,有独立的思想,保持冷静思考,这样就不会在各种考验面前不堪一击。
以上就是我对黎平老师《人生哲理漫谈》的一些心得体会,写完以后我意识到:光谈感想还远远不够,我们更需要的是实践,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经验,再投入实践,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个人喜爱的生活方式也不同,自己的人生要由自己打造。真诚感谢黎平老师一年多以来的悉心教导,让我学到了很多,“师傅领进门,修炼考个人”,我会谨遵老师的教诲,继续努力修炼。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得到老师的启迪,拥有智慧的人生!
看了“哲学与人生的心得体会”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