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国学知识 > 史学 > 古代历史制度论文(2)

古代历史制度论文(2)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古代历史制度论文

  古代历史制度论文篇二

  我国古代会计制度的发展历史

  【摘要】本文以时间为主线,讲述了会计从史前到清代经过几千万年,会计的起源,发展,兴盛与衰弱,展现了会计发展过程的艰辛与进步。目的是让我们了解我们所学的专业――会计的历史,让我们从源头去了解这门学科,从而更加热爱这门学科。

  【关键词】会计;古代;制度;发展历程

  我国会计制度源远流长,在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原始记录计量到单式簿记再到复式簿记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沿革过程。

  1 起源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产品的分配、交换及消费等问题凸现,“计数”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必要,人们逐渐形成数量观念,并尝试着以实物、绘画、结绳、刻契等方式来表现经济活动及其所反映的数量关系。由实物记事、绘画记事、结绳记事、刻契记事等方式所体现的原始计量记录行为基本代表着同时期的“会计”行为。原始计量记录行为是会计的萌芽状态,成为会计的直接渊源。

  奴隶社会形成了最早的会计制度。中国有关会计事项记载的文字,最早出现于商朝的甲骨文;而“会计”称号的命名、会计的职称则均起源于西周,其含义是通过日积、月累的零星核算和终的总合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西周前后,我国初步形成会计工作组织系统。当时已形成文字叙述式的“单式记账法”。

  2 发展

  春秋以至秦汉,在会计原则、法律、方法方面均有所发展。孔子提出了中国最早的会计原则:“会计当而已矣”,意思是会计要平衡、真实、准确,要求会计的收付存平衡正确无误。它与目前的“客观性”原则相似。

  战国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封建法典――《法经》,其中包含“会计”方面的内容,如在会计簿书真实性和保管方面,规定会计簿书如果丢失、错讹,与被盗数额同罪;在度量衡方面,规定度量衡不准者,按情况不同实行杖打等处罚。

  秦汉时期,中国建立起另一种形式的“单式记账法”,即以“入、出”为会计记录符号的定式简明会计记录方法。它以“入-出=余”作为结算的基本公式,即“三柱结算法”。西汉时采用的由郡国向朝廷呈报财务收支簿――“上计簿”可视为“会计报告”的滥觞。南北朝�期,苏绰创造“朱出墨入记账法”,规定以红记出、以墨记入。

  秦王朝一直在法制建立中重视确立财计方面的规范,并十分具体地涉及到会计方面的内容。它从经济集权出发,在财计规范建立方面充分体现了创新。秦律体现了以具体而严格的规范对财计实行分环节控制。秦律是中国财计法律制度史上的光辉的一页。

  3 兴盛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经济的繁荣为会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唐代继续实行前代的计帐户籍制度,所谓计帐,就是根据户籍资料和国家规定的收入项目,归类计算,是一种具有预算性质的会计账目,是检查和落实财政和赋役项目情况的基础措施。

  唐代会计的另一个突破就是《长行旨条》的颁布,这是我国财政史上最早的财政预算制度,同时也是中式会计史上最早的全国统一会计科目。著名的“四柱结算法”也在唐代中后期得以确立。这里的“四柱”指:“旧管”(上期结存)、“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和“实在”(本期结余)。“四柱结算法”是在“三柱结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对于三柱的好处在于,划清了本期收入和上期余额的界限,克服了三柱的片面性。

  唐朝的《元和国计簿》是我国第一部财计著作,分析了唐朝的财政经济状况,由史官李吉普所写。

  宋代,经济更为繁荣,中式会计在机构设置、账簿的组织、结算方式的改进方面都比前朝有所改进。宋朝在中央设“三司”,管理国家财政大权。神宗设立三司会计司,总考天下财赋入出,会计核算事务。全国自下而上逐级汇总核算上报,有会计司统一进行勾考。会计司是我国政府机构首次以会计命名,也是会计作为独立部门存在的第一次尝试。

  宋代的会计账簿的设置已有“草帐”、流水日记账、总账之分。草帐是一种按时间登记各类经济事项的底本;流水日记账,则是分类按时间登记各类财务收支情况的账簿,反映某一方面的经济业务;总账是在各流水日记账的基础上,按国家规定的收支项目归类汇总的账簿。

  4 衰弱

  元代承袭旧制,在会计方面无大发展。

  至明代,政府重会计报表,要求按旧管、新收、开除和实在四柱编报,报表逐级汇总上报,国家对报表有统一的编报格式和上报日期。明代代表性会计著作是《万历会计录》,按旧额、见额、岁入、岁出汇录了人户、田粮、军饷、俸禄及各种税收和交通运输等统计资料,突出了财政收支项目的对比关系,便于分析研究。

  明末清初之际,中国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记账法――“龙门账法”。此帐法是山西人傅山根据唐宋以来“四柱结算法”原理设计出的一种适合于民间商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其要点是将全部账目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进”指全部收入,“缴”指全部支出,“存”指资产并包括债权,“该”指负债并包括业主投资,四者的关系是:该十进=存十缴,或进一缴=存一该。也就是说,结帐时“进”大于“缴”或“存”大于“该”即为赢利。这种双轨计算盈亏,并检查账目平衡关系的会计方法被形象地称为“合龙门”,“龙门账”因此而得名。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式簿记由单式记帐向复式记账的转变。清代在“龙门帐”的基础上设计发明了“四脚账法”。四脚账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复式记账方法,其特点是:注重经济业务的收方和付方的账务处理,不论现金收付事项或非现金收付事项都在账簿上记录两笔,即记入“来账”,又记入“去账”,而且来账和去账所记金额必须相等,否则说明有误。这种账法的基本原理已与西式复式记账法相同。

  清末,随着西式会计的引入,中式会计趋于衰落。

  
看了“古代历史制度论文”的人还看了:

1.关于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反思论文

2.有关中国政治制度论文

3.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概述论文

4.有关企业制度建设论文范文

5.民主制度论文

267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