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国学书籍>

论语十二则赏析作文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儒家的经典之作《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其中也有少量孔门弟子的言行记录。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论语十二则赏析作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论语十二则赏析作文篇一

  记得第一次接触到《论语》,是在初一第一个学期学《论语十则》。刚开始,觉得这不是一般的无聊。一个现代人,为什么要去读这种“远古时代”的教诲呢?很不以为然。可在我静下心来细细琢磨这些极富哲理的话,竟也从这里面读到一些现代人要做到的为人的素质,是那么的一针见血。我有点喜欢《论语》了。

  后来,又阅读到于丹老师的《<论语>感悟》,在于丹老师的通俗而经典、朴素而温暖地诠释下,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因为《论语》总是在用最简短的语录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心灵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人生之道等等无不给我深刻的思想震撼。我也真正感受到了《论语》的意义,那就是像于丹老师总结的那样:用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总结出一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道理。读罢此书,有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舒畅与愉悦。不禁发出感叹:《论语》真是人生路上的指明灯。

  掩卷思书,耳畔仍响着孔子的话语,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说得多好呀。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又何必不懂装懂呢?有一次,老师讲问题。有一道挺难的,虽说老师讲得够透彻了,可我还是搞得稀里糊涂的,脑子里一团乱麻。老师在上头亲切地问道:“这道题还有谁不懂的请举手。”我本想举手,可环顾四周,同学们都老态龙钟地坐在那里,我就把刚要举起的手轻轻放下了。怎么办?到底该不该举手呢?可他们好像都懂了,如果我一个人举了手,那该多丢脸呀。可这道题我确实不懂呀。两个小人在脑子里打起了架。耳边传来了浑厚的男中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孔老夫子!《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再现于脑海中,不,不能不懂装懂,这只能害自己。我下定了决心。

  一片死一般的寂静中,老师的目光还在探寻着,一只手高高地举了起来,举得没有任何怯懦,光明正大地举了起来,我心里好自豪。老师又讲了一遍,我终于听懂了。我会心地笑了。心底里说:“孔夫子,谢谢您!。”

  是《论语》,让我战胜了自我。对于这曾不正眼看过的《论语》我倍感珍惜。它传承了孔子的言行,这正是所有人学习的典范。《论语》,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我相信它也会照亮更多更多的人前行的路。在它的灯光下,我们会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论语十二则赏析作文篇二

  最近,我读了不得一本《论语》。刚开始,我觉得没意思,就没在意。下午,闲着没事,我随手翻了翻,觉得有点趣,就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了几篇。我是越来越喜欢这本书了,其中第一篇给我的印象最深,文章这样写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意思是说“学习以后,能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感到很高兴吗?”这正是我学习上应该做到的。

  在学校,老师每天都会给我们讲授很多知识。我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时间一长,就会忘记许多。如果经常翻开书温习一遍,就能牢牢地记住。记得有一次听《超强记忆学习法》电视讲座,那位老师这样教我们:一堂课下来,下课时用三十秒回忆本堂课学习的重点;一天下来,花三分钟回顾这一天学习的重点;一周下来,花十分钟回忆本周学习的重点;一个月下来利用一小时回忆本月学习的重点。他所说的正是“学而时习之”的道理,学习的乐趣正是因为记住很多知识而得到快乐,也就“不亦说乎?”了。

  我爱读书,更爱读《论语》这样的好书。它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哲理

  论语十二则赏析作文篇三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论语十二则赏析作文相关文章:

1.作文论语十二章读后感

2.高中《论语十则》赏析作文

3.论语读书笔记摘抄赏析

4.论语八佾篇赏析作文

5.论语的经典名句赏析

6.论语心得君子之道作文

论语十二则赏析作文

儒家的经典之作《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其中也有少量孔门弟子的言行记录。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论语十二则赏析作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论语十二则赏析作文篇一 记得第一次接触到《论语》,是在初一第一个学期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401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