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国学书籍>

论语六则赏析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别人不理解自己,孔子为什么不恼恨?他在《论语·学而》中讲:“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论语六则赏析,欢迎阅读!!!!

  论语六则赏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在现代汉语中,“学习”已经聚合成了一个概念,而这里的“学”和“习”是两个概念。“学”相当于初学,解决的是会的问题;“习”相当于练习,解决的是好和精的问题。“学”是“师傅领进门”,“习”是“修行在个人”。“时”解释为“经常,按时”。学习是一个同遗忘斗争的过程,需要时时温习。学习也是一个由知识向技能转化提高的过程,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运用自如。“时习”就是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时”还可以理解成“及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孔子很可能在学习实践中早就认识到了遗忘的规律,所以利用及时复习来提高学习效率。

  孔子为什么说好朋友来了是件很高兴的事?儒家著作《学记》中也有近似的观点,如“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古代人们相互交流很不方便,为了避免在学问上闭门造车,古人有游学的传统,好朋友来了可以在学习上互相切磋砥砺。原来孔子是为此而高兴呀。我们由此可以认识到合作交流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用“说”和“乐”来谈学习的感受,显然,孔子认为学习是快乐的事。他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的总统林肯说:“好学的人必成大器。”更不用说是乐学者了。要想学得更轻松,更有效,最好的途径就是以学习为乐。

  别人不理解自己,孔子为什么不恼恨?他在《论语·学而》中讲:“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里仁》:“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人不知而不愠”体现了孔子待人宽责己严的道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态度,学习要能耐得住寂寞,要能静下心来。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是提高自身素养的为己之学,而不是增加我们向别人炫耀资本的为人之学。“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真正的学者,即使自己的才学不为世人所知,也丝毫不会放缓求知的脚步。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而知新”听起来很简单,孔子为什么说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呢?其实细想一下,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读过《狗熊掰棒子》的寓言,在学习上要想不像狗熊掰棒子那样掰一个丢一个,就得经常温习旧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做到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而不是止步不前,故步自封。我们每天学习一个汉字,掌握一个英语单词,每月读一本有益的书,这样做并不困难,如果能长期坚持,不忘旧知,学习新知,几十年后必然博学多才。这体现了孔子“学而不厌”的教育主张,也符合当前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则谈的是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光学习不思考,就会成为书呆子,我们称这种人为“长腿的书橱”。以色列有句谚语,形容这种人是“驮着书袋的驴”。孟子很沉痛地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也是对这种人而言的。光思考不学习也同样不成。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荀子在《劝学》中说:“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这正如人摄取食物一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食而不化,难以吸收,所学知识无法转化为对自身有益的营养。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学和思就像人的两条腿,缺了哪一条都行不快走不远。学与思相结合,是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一则反映了孔子提倡虚心好学的精神。聪明而又虚心好学的人一定会卓然有成,人不能因为自己聪明而不努力学习。句中的“不耻下问”容易被学生误解,我认为这是提倡谦虚好问的精神,孔子并非不主张“上问”,尚且不以“下问”为耻,“上问”自然就不必说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当然应该尽可能“上问”,不要怕贻笑大方。俗话说“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名师出高徒”,光靠“下问”是做不出什么高明的学问的。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而识之”,我们可以参照《论语·学而》中的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和《论语·里仁》中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来理解。孔子主张少说多做,多观察,勤记录,做生活的有心人,所谓“事事留心皆学问”。但我们不能误以为孔子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被称为“孔门四科”,其中以言语见长的孔门弟子有宰我和子贡,只不过相比较而言孔子更重视德行,这是非常正确的。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很早就有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例如起源于夏商时期的“六艺”教育,就是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孔子无疑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

  “何有于我哉”,教材通常注为:“对于我来说,我具备什么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这种理解是欠妥当的。我认为孔子是奉行中庸之道的忠厚长者,通达而不油滑,谦虚却不过谦。“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些品质,孔子都曾承认过。《论语·公冶长》:“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述而》中讲孔子描述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孟子·公孙丑上》也引述了孔子的话:“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显然不是反复无常之人,他不会对自己的优秀品质忽而承认,忽而否认。“何有于我哉”还出现在《论语·子罕》中,孔子说:“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这两处的“何有于我哉”都应理解为“除了这些,我还有什么呢?”意思是“我亦无他”,经过努力人人都可以做到。孔子是在鼓励学生超越他,不要把他看得高不可攀。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则与《论语·里仁》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卫灵公》中的“当仁不让于师”,讲的都是求师问学的正确态度——虚心求教,有选择,不盲从。韩愈《师说》中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也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处。亚里斯多德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这不正是“其不善者而改之”吗?其实不仅可以以人为师,天地万物都可以为师。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也就是通过观察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从中学到知识。陶行知言志联:“以宇宙为教室;奉自然作宗师。”广泛地学习,尊师而不盲从,有继承有创新,这是古今中外智者学人为我们指出的求师治学的正确道路。

2126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