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国学经典>

浅谈国学智慧经典优秀论文示例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更是先辈们的智慧结晶,有很多的论文都对国学智慧经典作出了深刻的描写。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国学智慧经典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国学智慧经典论文篇一

  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民族文化

  摘要:“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幼儿园阶段诵读优秀国学经典,学习前人在修身养性,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可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幼儿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关键词:国学 经典 传承 文化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169

  同志在中央党校的一段讲话中说道:“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但是在各种文化交融贯通的现代社会,我们大多数人逐渐摒弃了汇集中国很多思想精粹和美德的国学文化,片面地认为我们的“国学文化”是落后的、带有封建残余的文化,而去追求所谓先进的西方文化。

  事实上对于各国文化,如果我们用辩证的眼光来看的话,在其积淀传承的过程中都会有精华也有糟粕,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都是不可取的。

  我们的“国学文化” 有很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东西,比如:提倡修身齐家、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等,我们如果将国学中的精华挖掘出来,在幼儿园里,从儿童时期对孩子进行熏陶、浸润,就能达到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的教育效果。

  据调查发现,在中国,由于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四二一”式的家庭模式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着普遍的社会性问题: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蛮横,自私,合作与分享能力差。

  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如果我们在幼儿园适当导入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在培养儿童品德、修行等方面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事实上成年人的很多行为习惯、人格思想在7岁以前就已经形成并影响伴随我们的一生。因此,笔者认为在幼儿园阶段开设国学经典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幼儿园开设“国学”经典教育,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文章为教材基础,通过诵读原文、模仿动作、再现情境等教学手段有效地将“国学文化”传递给儿童。

  那么,怎样在幼儿园有效地开展国学文化教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呢?

  1 通过多种手段与途径,培养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只是枯燥的读书,时间一长难免失去兴趣。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合理运用多种手段来辅助经典诵读,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刺激来激发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1 讲述故事

  讲故事是幼儿十分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将国学经典中的小典故,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幼儿听,揭示传统文化经典中的道理,幼儿感兴趣,容易听得进去,学得也轻松。

  1.2 图画法

  古诗文经典比较难记,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图画、动画等形式,可以使古诗文经典更加容易理解,同时还能有助于记忆。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在引导他们背诵一些文字艰深的古诗文经典时,如果能利用Flash动画将枯燥艰涩的文字转化成图像,不但能加深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古诗文经典的学习兴趣。在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基础上,还可以组织幼儿自己给文字配上图画,不断加深幼儿的理解。

  1.3 趣味游戏法

  将诵读的内容融入到幼儿最感兴趣的锻炼与游戏中,是增加儿童学习兴趣的好办法。伴随经典的唱诵,孩子们做着创编的扇操、拉手操、武术操、椅子操,气势磅礴,直击儿童心灵。在孩子们户外的器械活动中,把孩子们熟记的《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编成橡皮筋、长绳、“跳房子”的新跳法,让孩子玩起来不念就不行,快乐地念唱巩固;在“翻胶线”、猜拳、手指戏等小游戏中,经典诗词的念诵也成了完成游戏的规则背景。将“经典”教育巧妙移植到多种活动中,使活动富有“趣味性”。

  1.4 多种感官训练法

  在指导幼儿开展诵读的过程中,还可以借鉴多种艺术手段,如组织开展吟咏、朗诵、唱歌、跳舞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对古诗文经典的感受力。

  1.5 情境表演法

  大多数国学经典都是比较深奥难懂的,是幼儿难以理解的。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适当的情境,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把深奥难懂的经典变为直观形象的表演,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以致用,让孩子做到“知行合一”。

  1.6 比赛竞争法

  幼儿园还可以组织举办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汇演和各种比赛,形式包括朗诵、吟唱、讲故事、背诵比赛、合唱、相声小品、游戏等,以此检验诵读活动的成效,激发幼儿更大的兴趣。

  2 家园互动,合力培养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重在“合力”。我们力求实现“双边互动”,用参与性最强、最生动的方式让家长始终“和孩子一起”。比如在班级中建立了“流动麦克风”制度,让小小的录音笔在每个儿童的家庭中流动,录下亲子共同诵读的章节,在全班播放并领诵,每月评比“金话筒”;以“经典长廊”为载体让家园同行,我们在幼儿园长廊以“活动夹”悬挂可自由取放的国学经典诵读卡,家长每天都可以与孩子一道取一张卡片回家,根据内容或与孩子共同诵读,或讲述给孩子听,或朗读给孩子欣赏。每天,要求家长安排5-10分钟与孩子共同诵读此内容,并由孩子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和对家长参与的评价。

  “滴水能穿石”、“积少能成多”,国学教育贵在坚持。努力把握好长时期“一滴水”的份量,始终保持孩子们“乐学”的状态是国学教育的根本。滴水会累积起穿石的力量,滴水能汇集成江河的丰富,从孩童开始,从小蓄积起来的民族的美德与智慧终将厚积薄发。

  幼儿园的国学文化教育旨在让孩子常常耳濡目染于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孩子纯洁无暇的心灵里,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我们相信,“国学文化”的价值将会伴随儿童一生,传统文化的精髓滋润将扶持他们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扬帆启航。

  国学智慧经典论文篇二

  领悟国学经典,培植人文素养

  摘 要:鉴于国学经典在提升人文素养中的教育价值,未来幼儿人文素养教育的岗位需求。针对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人文素养以及国学经典学习现状,分析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凭借国学经典提升人文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国学经典;人文素养;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9--02

  国学经典教育已普及到幼儿教育中,成为幼儿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人文素养教育效果取决于幼儿教师的国学知识及人文素养水平。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幼儿教师的后备力量,更要凭借国学经典学习培植人文素养。

  一、现状调查

  为掌握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国学经典学习现状,我们对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通过调查有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认识。

  1、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

  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文素养缺失。

  在被问及对人文素养是否了解时,超过80%的学生“一般”了解,只有15%的学生“有所”了解,还有5%的学生“不”了解。

  问及人生价值体现在那些方面时,选择“金钱、权利、地位、享受”占到了35%。

  针对目前社会讨论比较多的“中国式过马路”和“旅游文明”的热点话题, 45%的学生在社会公德和文明素养方面欠缺。

  50%的学生表示有社会责任感,但在生活中往往会妥协。

  问到对集体的义务劳动的态度,超过40%的学生表示有时间就参加。

  超过45%的学生对国内、国外时事新闻不感兴趣。50%的学生上网时无目的地浏览网页。

  2、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国学经典学习现状

  调查显示,超过80%的学生对国学不感兴趣。

  喜欢积累一些传统的名人名言或诗句的学生只有20%,经常购买或关注国学方面书籍的学生也只有20%,

  对国学知识的获得,60%的学生认为主要从学校获得,能够朗诵的诗词仅限于教材。

  当被问及你不了解国学的原因时,50%的学生选择了苦涩难懂,太过于深奥,另有50%的学生认为身边没有学习国学的氛围。

  问到有无学习国学的必要,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不必强迫,有兴趣的人自己学习即可。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自我的价值取向不明确,责任意识薄弱,理想信念淡薄,价值观念庸俗,使命感不强。对国学经典的作用认识不足,国学知识比较欠缺,学习方式过于狭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二、现状分析

  对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功利性影响

  全球经济一体化,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 高的同时意识形态逐步产生了功利性。面对社会的多样性,加重了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的功利心理,在责任意识、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方面逐渐缺失。这样的功利心理会转化成学习的功利性,国学经典中的人文精神就难以被接受,人文素养提升受到阻碍。

  2、重视实用性

  在教学中,更多地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侧重字词句主题的讲解,专业技能的提高,轻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知识水平的高低不能够等同于人文素养的高低。学习国学经典不能是简单的知识学习,更多的是反复咀嚼,深刻体会精神内涵。

  3、忽视自主性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认知自己的知识、能力上有缺陷,难以根据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等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注重课上学习轻视课下学习,对国学经典里的人文精神不愿深入思考。

  4、缺少实践性

  学习国学经典必须有足够的积累,这是不容忽视的规律。有积累就必须会运用,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在实践中,重视知识转化成教学能力培养,忽视了人文精神培养。我们在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的同时,也要在实践中将人文精神积淀内化,这是提升人文素养最佳路径。

  三、提升策略

  国学经典蕴含着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和文化资源。如果说掌握科学知识是立世之本,那么国学经典学习就是处世之根。如何认识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采取何种策略是提升人文素养的关键所在。

  1、继承优良、与时俱进

  教学中加大对国学经典活态学习,吟诵是传统的诵读方式,是高效的学习方法。在文化传承中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要给学生提供诵读的机会,把无声的文字转化成有声的语言,掌握吟诵的方法和技巧,在反复吟诵中发挥想象,唤醒内心情感,接受人文的熏陶,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当今学习的空间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的形式不再局限于上课,学习的途径不再局限于讲授,全方位立体式学习的时代已经到来。从最早运用于学习的录音机到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使学习不再是面对书本的文字,而是视觉听觉带来的丰富。网络更是以便捷、高效和灵活成为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

  2013年6月16日,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唐代诗词故事108部系列微电影”项目在沪启动。众多知名导演和演员利用电影艺术的高雅性和通俗性,将国学经典用艺术情感作直接的表达和诠释。国学经典学习不再苦涩难懂,毫无兴趣,这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2、注重效率、强化自主

  课堂教学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再加上自身学习存在惰性,自主学习的动力不足,国学经典发挥的效率较低。

  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教材因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倡导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并运用反思性教学,提升教学情境的适用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深入挖掘语言中的人文内涵,指导学生扩展学习空间。   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具有年龄偏小,自我约束能力差,学习习惯尚未养成等特点。教学中要避免功利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自主学习、发挥想象、发散思维,在学习中才能找到属于自我的国学经典。在自悟自醒中不断吸收圣贤名家文化智慧,加深文化底蕴,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3、学科融合、综合欣赏

  国学经典不能独立学习,学科之间相互融合,齐头并进。将国学经典学习渗透到各学科,培养学生综合欣赏能力是我们探索的方向。

  如,很多学生从周杰伦的《东风破》中领略古典诗词的意境美,而音乐课是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技能课,那就在音乐课中倾听国学经典;在舞蹈课中诠释国学经典;在美术课中展现国学经典;在书法课中体现韵味;在历史课中探索厚重的中华文化;在英语课中培养海纳百川的胸怀兼具民族精神等等。

  人的全面发展是各种知识和经验的综合性结果,探寻把各种课程综合模式和课程形式最佳结合起来,避免学科单一化,实现学习自主性,将实践理论结合,使学习形式更加丰富,汲取国学经典精髓,才能不断提升人文素养。

  4、形式多样、加强实践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巩固学习成果。

  如,唱红歌、读经典活动;国学经典演讲比赛、舞蹈比赛、书画比赛;在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等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定期开展国学经典专题讲座;进行实践调查等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国学经典的魅力和蕴藏的人文内涵。教师在实践指导中,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渗透,从而将人文素养和学前教育职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活动建立国学经典学习氛围,通过氛围带动兴趣,通过兴趣增强意识。从而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立足于学前教育的需求,注意教学中的价值,着眼于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凭借国学经典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才能把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幼儿教师。

  国学智慧经典论文篇三

  上学期学习了周易文化,领悟到了国学的博大精深。对此,还流连忘返,所以今学期继续选了老师的《国学经典和养生智慧》选修课程。课程尽管只有16个课时,但我每次都有去听课,每一次去听课的内容都不相同,每一次的领会也大不相同。在课堂上,跟着老师,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或者以前觉得很深奥的东西,也慢慢地被吸引起来了。

  学习中国古代养生学基本理论,我得出了以下几点重要内容:

  (1)适应自然规律

  人与天地相应,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人的思想活动都是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人体自身具有与自然变化规律基本上相适应的能力,自身有一个能量场,可以感应到自然界的能量,如果人能掌握其规律,主动地采取各种养生措施适应其变化,就能避邪防病,保健延衰,增长寿命。例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即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这种原则就是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节律进行养生,从而使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界变化的周期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

  (2)重视精神调养

  其一,是要尽量地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人体的影响。因为,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围等,有利于精神的调养。因而,要积极创建这种环境和氛围,尽量避免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因素等方面的不良刺激。

  其二,要积极地治疗躯体性疾患,防止其内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躯体疾患既可给患者造成痛苦等不良刺激,重病或久病常易形成患者的精神负担,其内源性刺激还可产生异常的情志变化,加重病情,影响康复,遂致早衰。

  (3)注意形体锻炼

  形体的锻炼,不仅可以促进气血的流畅,使人体筋骨劲强,肌肉发达结实,脏腑功能健旺,增强体质,调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因而,运动养生是养生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对于形体的锻炼,一般要求运动量要适度,做到“形劳而不倦”。并且要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方能收到动形以养生的功效。

  (4)谨和五味

  平衡膳食。含有多种丰富营养的饮食物可以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可以推迟衰老的发生,可以减少因衰老而招致的多种疾病,因而,要求食养中膳食的调配要尽可能地全面、合理、互补,即平衡膳食的原则。例如:《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记述的“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已经包涵着在食养中饮食调配要求营养全面、合理的认识。

  二、从《论语》、《道德经》、《六祖坛经》、《黄帝内经》、《庄子》等国学经典中选择与养生有关的某些片段,或某些文句,谈谈你的理解与体会

  《黄帝内经》里的上古天真论篇片段,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译文为,歧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办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水浆,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行房,因恣情纵欲,而使阴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该片段主要讲述了一个很重要的养生技巧,那就是合理饮食,房事有节和规律生活。

  合理的养生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不能暴饮暴食,要多吃蔬菜,少吃肉食,三餐的时间有规律,不能吃得太过量,尽量六七成包就好。男女两性的性生活是先天赋予的本能,是人类种族延续所必须的,而且男女从青春发育期开始就自然地产生性行为的欲望,这是肾中精气充盈的表现。性生活适当,不但有利于个人的健康,同时对民族的繁衍昌盛,社会和家庭的安定和睦都有重要意义,所以历代医家未有不重视性生活者。

  性生活是必须的,是顺应自然的。如果成年之后,没有适当的性生活,不但生理上得不到满足,日久易酿成疾病;而且在心理上由于所欲不遂,易形成气机郁滞之证。古代医籍中每有论及寡妇、鳏夫之病者,认为肝失疏泄者居多,其缘故即在于此。

  但是由于性生活要消耗肾精,因此必须节制。肾中精气是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全身阴阳之根本,过于消耗,必致亏虚,往往导致性机能减退,全身虚弱,甚至早衰,故肾精不可不惜,所以必须要有规律地行房事,不应该醉酒行房,因恣情纵欲,而使阴精竭绝。

  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事都要有规律,这才是很好的养生技巧,注重养生技巧的人,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

  三、从小到大,从民间或别的渠道,你或多或少都会得了解一些养生方法。请向大家推荐几种你认为比较好的养生方法,并写出你的推荐理由

  从小生活在娴静的小村庄里面,多与村里的老人接触,在他们身上,我也学会到不少养生技巧和方式。可以看得出,悠闲的长寿老人的生活都具备下列这些方式,现在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养生方法,希望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养生方式。

  (一)休闲养生

  休闲养生的方式很多,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音乐养生

  在村间的小道,或者些文化场所里面,经常可以看见很多老人坐在一起听着优美的音乐。音乐,以其艺术形象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表达着人们的感情。它不仅可以供人欣赏,还可以促进人的健康,陶醉人的情趣,还可以丰富人的生活。养生的音乐选择一定要选那些优美,清闲的音乐,而不可以选那些很高音或者很刺激的音乐。

  (2)棋奕养生

  下棋,不仅是紧张激烈的智力竞赛,更是有利于身心、延年益寿的娱乐活动。因为下棋可以养身怡性,可以锻炼思维,还可以舒畅身心等等,总之下棋可以延年益寿,有利于健康,是一个很好的养生方式。

  (3)书画人生

  自古以来,书画家大多数都是长寿的。与书画结下不解之缘,可以使他们保持良好的经常状态,这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书画可以从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去影响一个人。

  这些悠闲的养生方式在村里面都是很常见的,它们都是那些长寿的老人们每天必修的功课。这很值得我推荐出来给人们欣赏的,希望更多的人理解这些悠闲的方式,并很好的掌握养生方法。

  (二)饮食养生

  中国有句古话: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可见饮食对一个人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饮用的食物,要正常生长出来的,尽量不吃违反生长规律,用激素催样出来的动植物,这些对人体有危害的。健康的老人一般都喜欢吃蔬菜类的,喜欢吃肉的很少,所以建议大家养生的人们多吃一点蔬菜,少出一点肉类。当然,我们不能偏食,各类的食物都要均衡的吃一点。还有饮食要有节,不能太过量,特别是晚饭不要吃得太饱。

  (三)睡眠养生

  良好的睡眠是降低脉率,提高免疫力的有效保健方法。所谓的睡眠养生,就是根据阴阳变化的规律,采用合理的睡眠方法和措施,从而保证充足和适当的睡眠时间,以尽快消除机体的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从而达到防病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健康的老人的睡眠质量都很好,很合理的运用了睡眠养生。他们晚上都会比较早就睡觉,不会熬夜,熬夜对睡眠是很不好的。还有他们老人中午都会睡午觉的,哪怕是半个小时也对身体很有益的。

  (四)运动养生

  村里的公园每天都有老人在锻炼身体,慢跑、伸手伸脚、弯弯腰或者打打太极等运动对身体都是很有利益的。那些剧烈的运动,如长跑篮球足球等就不是很适合养生的人群了。所以缓慢的运动对养生的老人一定很有作用,很值得想打大家推荐的养生方式。

  希望懂得很好的养生方式的人们可以一起更多的交流、学习,共同促进人们的健康生活,延年益寿,活到人类应该会活的年龄极限。


看了“国学智慧经典论文”的人还看了:

1.学习国学智慧心得800字

2.国学经典诵读的论文

3.诵读国学经典论文

4.国学蒙学经典学习心得

5.国学经典名言五十句

259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