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论语心得
论语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中的瑰宝,是民族的国学经典,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国学经典诵读论语心得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国学经典诵读论语心得篇一
有一本书,如林间清风般拂醒人的善念;有一本书,似山涧泉水般不断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它,告诉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它,对我们诠释无数做人的道理。这本书便是国文经典——《论语》。
品读《论语》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提升,那小小书上的每一个字都是孔子以及他的弟子用心去篆刻上去的,里面凝结了他们一生的心血,带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宁静。
《论语》一共短短二十篇,寥寥数万字,却出现了一百多遍“君子”。孔子不也正是这样的人么?他对学生们以身作则,不由半点虚假,游说列国。《论语》中还特别利用季氏之类的小人来衬托出“君子”的高大。于是,“君子”成了《论语》中的主角。到底怎样才算“君子”,这是《论语》中主要探究的问题。古人将“梅、兰、竹、菊”代表君子,这表示“君子”需要有坚韧不屈的精神以及傲视万物的气魄,这也是《论语》中主要推扬的精神。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也可以理解为君子。正如上面所说,“君子要有坚韧不屈的精神。”君子不能不坚强刚毅,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不能只对眼前的小小成功沾沾自喜,人生的道路还很远,责任还很重。但是将“仁义”作为自己的责任,会感到无比快乐。“君子”正是如此,往往将仁义作为自己的原则,一直向前,不论路途多么艰难,丝毫不退缩。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说明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就是他们所选择的路不同。“君子”为了道义而奋斗,小人却只贪图个人利益,甚至不惜私下用一些阴谋诡计来夺取自己想要的,根本不在乎别人;而君子则为天下众生着想,用正义服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一些“小人行径”,在“不知不觉”的财富中塞满了自己的腰包,却还说自己“为官清廉”,这是精神上的不道德。
子曰:“君子先行起言而后从之。”君子在没有做成事情前,不会夸夸其谈,而在做了之后也不一定会向世人说是自己做的,“君子”不会向大家夸耀自己的成功,而想着继续努力,这不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吗?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君子不是从光鲜的外表和花言巧语来分辨的,而是应该看他的行动。他认为:“君子应呐于言而敏于行。”君子把自己所想所说付诸行动,用行动来证实。语言不重要,毕竟行动才是语言的火花!
“君子”是《论语》中的主角,而我们应该立志成为君子,将这个主角在我们生活中延续下去!
国学经典诵读论语心得篇二
读书虽然很枯燥无味,但是能从书中的内容与含意知道一些古人的事迹和名言,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读书对于我来说是困难的,每当我一拿起书就会头痛。自从我读了《论语》,读了这篇诗文后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看到了诗文就想读。学习也渐渐提高,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学习的知识也容易理解和表达。在一个深夜里,我躺在床上睡不着,窗外的柔风轻轻的吹,树枝轻轻的摇。哇!好安静呀!我不禁在身旁的桌子上随手拿了一本书看起来。翻开泛黄的书页,第一篇就是《论语》,我看到古代著名的孔子之名,就想了解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人们这么尊敬他,以他为榜样。他是怎样取得民心的呢?
于是带着疑惑的我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读了一遍不了解,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才大概的了解,在论语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去复习它,这样不也快乐吗?在学习上我们也是这样,只要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牢牢记在心中,等到考试就轻而易举,不用紧张过度答不了。不也是感到快乐的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温和的说;此句有利于那些想成为老师的格言,为鼓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
孔子还说要学思结合,不然就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说做人要谦虚要好学,“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还说。。。。。。。孔子,孔子,孔子真是当之无愧啊!他领导着我们的思想,为我们现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让我们思想统一,走向统一。让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富有,绚丽多彩。此时我一人坐在床上,感受着幽静的夜晚。看着窗外的树子在摆动着自己的腰身,明朗的月光照进窗里,自己坐在房间里。透过窗子,望着沉静的夜色,思绪万千的我,此时联想到古时的人,要是没有他们,我们就不存在,要是没有他们的勤奋,我们就不会有美好幸福的生活等。
读书百遍奇迹自现,敏而好学,学而不厌,不耻下问。这些都是我们应有的态度与习惯。只有读书,学习来丰富我们,我们才会成长,才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国学经典诵读论语心得篇三
古人云:“人非贤圣,孰能无过?”父母犯错是很平常的事,子女如何对待犯错的父母是一门不平常的学问,从小处说,它是家庭的教育问题,从大处看,它直接影响到了一个民族的存亡问题,孔子就像一盏明灯为我指出正确的方向,子曰:“事父母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它的意思是父母有错,要好言相劝,听不进时,要尊重他们,要任劳任怨。”看到了这句话,我思续万千,于是暑假里的那一幕霎时间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那是一个炎热的早上,妈妈带我到外婆家去,由于眼睛被蚊子叮了一个大包,奇痒无比,一路上不断地揉着眼睛,眼睛又红又肿,可恶的眼睛过敏疹又发作了,一进家门,外公见到我着副尊容大发雷霆,二话不说就朝妈妈嚷嚷:“你怎么把他的眼睛打成这样,你还配做母亲吗?”妈妈见了外公那怒气冲冲欲言又止,她轻轻地把我拉到卫生间给我冲洗眼睛并上了药,这时我疑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平常您批评我时,总是那么严厉,可这次外公错怪了你,你都那么地温顺,这是为什么呢?”妈妈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她指了指窗外,我乍一看,只见有一些工人在为小树在修剪枝丫,还又一些工人在为一棵为我们这风挡雨的,倾斜的大树支撑并加固,这时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就是那棵小树,我就是那些工人,你外公就是那棵老树。”“我懂了,我懂了,你对我严厉是想要我成才,而你对外公温顺是报答他对你的养育之恩,尽到孝的责任!”我抢过妈妈的话茬说道,“对,对你说得很对,”妈妈点了点头, “你一定要好好记住这句话
‘百事孝为先’”这时,我恍然大悟,于是飞奔回大厅对正在生气的外公说:“外公啊外公,你错怪了妈妈,我眼睛肿不是妈妈打的,是蚊子咬的!”外公不好意
思地对妈妈说:“你怎么不早说,你看现在多不好意思啊!”“没关系,没关系,”
妈妈淡淡一笑地说,“给你骂几句有算得了什么?”家庭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想到这里我终于悟到了孔子这段话的真正含意,妈妈的言行是劳无怨的写照。
孔学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中的瑰宝,是民族思想的精华,几千年来,它教育大家,要尊循“忠.孝.仁.义”,准则行事。这句话告诉我们,为人子女,一定要报答上一辈的养育之恩,对父母要奉行孝道,在父母犯错的时侯,子女受到委屈,在怨和累情绪的干扰下,容易失去孝心,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忍辱负重的精神,宽容的态度,存有孝心,才能做到子曰:“事父母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我还悟到了其实孔子的这段话还有另一层的教育意义。首先要培养自己对父母有孝心——报恩之心,拓展自己的心胸,日后才有能力以博大胸怀,用报恩之心对待社会,对待大自然,对待祖国,用坦荡,乐观的精神,接受撮折接受挑战,无怨无悔为社会为人类,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建设一个和谐安定的中,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国学经典诵读论语心得相关文章:
4.读国学诵经典有感
5.亲子读论语心得
国学经典诵读论语心得
上一篇:国学经典诵读老子心得
下一篇:国学经典诵读论语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