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的由来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国学经典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对于国学经典的由来是人们好奇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国学经典的由来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学经典的由来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国学经典名句出处及意思

  言忠信,行笃敬。 选自:《论语》

  意思: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厚道严肃。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选自《礼记》

  意思:有时紧张,有时松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处理政事的办法。现在多指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劳逸结合。

  一树百获者,人也。选自《管子•••权修》

  意思: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获的,是培养人才。培育人才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收获很大。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选自《三国志》

  意思: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选自《左传》

  意思: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这句话鼓励大家趁情绪高涨时一口气将事情做下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

  意思: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万物之中,以人为贵。出处:范晔《后汉书•周举传》

  意思:在天下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出处:《老子》

  意思: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出处:《礼记》

  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出处:桓宽《盐铁论》

  意思: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

  不迁怒,不贰过。出处:《论语》

  意思:不拿别人发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出处:葛洪《抱朴子》

  意思: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出处:《旧唐书》

  意思:(一个人)不敬重别人,实际上是不敬重自己。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出处:《论语》

  意思:时间在不断过去,我们要珍惜时间。

  内不自诬,外不诬人。出处:《韩诗外传》

  意思:做人做事既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意思:学好像登山一样艰难,学坏如山崩一样容易。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处:《晏子春秋》

  意思:坚持不懈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意思: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经过实践的。

  孩子进行国学教育分阶段

  对孩子进行国学教育可分三个阶段走:

  (一)从孩童四五岁识字并诵读和背诵〈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等浅显易懂的内容。

  (二)八岁入小学开始诵读〈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三)读完《四书》并积累了一定量的汉字后,读《史》和《子》部及古典名著。

  国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结合“儿童成长发育四大阶段”的科学研究成果,可将国学教育分四阶段进行:

  (一)儿童三岁以前,正值智慧孕育的时期,也是性格奠基时期。此时主要进行听、看两大感官的教育,可多播放积极性的古典音乐及经典诵读,同时辅以汉字图案以培养视角能力;

  (二)三岁至六岁,此时期的儿童智力开始发育,需要不断利用知识充实自己。该时期内的儿童,就需要变被动主主动,开始培育读说能力及记忆能力,则应当常读诸家经典;

  (三)七岁至十二岁,在既定的性格,及对知识的初步记忆基础之上,需要大人用言行对儿童进行引导,因为儿童已经进入认识世界的阶段,而不再只是记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已经开始了模仿学习,因此,除言行引导外,还需要更多地通过实践,如社会生活等,让儿童对前期记忆下来的知识进行充分的消化,理解;

  (四)十三岁以後的儿童,对外界的认识,不再只是认识、模仿,更多的是探索,研究。此时期之後,儿童已经步入青年阶段,应当开始对诸家经典进行研究,并发展。


看了国学经典的由来还看:

1.传承国学经典的意义

2.读国学经典的意义

3.十则关于人生道理的国学经典故事

4.关于国学经典的句子

5.有关国学经典的故事

229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