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国学知识 > 国学大师 > 关于走进国学大师作文800字

关于走进国学大师作文800字

时间: 嘉洛1198 分享

关于走进国学大师作文800字

  何谓国学?何谓大师?何谓境界?一国之学乃国学,大家之师乃大师,无境之界方乃最高的境界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大师(一)

  何谓国学?何谓大师?何谓境界?一国之学乃国学,大家之师乃大师,无境之界方乃最高的境界也。一个人文化精神境界的深度决定的人生的最终高度,也只有这种追求境界的人才能扎根国学,看似无形却有形地影响着世界,成为大家之师。

  曾看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和尚在得道前劈柴、挑水、念经,得道后还是劈柴、挑水、念经。于是就有人不解,问和尚:“你这有什么区别吗,何为得道呢?”和尚说;“得道前我劈材时想着挑水,挑水时又想着念经,一样也做不好;现在我劈柴时就只想把柴劈好,挑水时就只想把水挑好,念经时就一心一意念经,所以不同的是心情。”正是多了这一份心情,和尚得道了。真正的大师追求的是境界,是内心的一种素养,由里及表。虚伪的大师追求的是形式,是外在的一种华丽,有表却无里。

  百家讲坛上那一位位自称国学大师的人物在讲坛上讲得口沫横飞,生怕国人不知其平生所学,狠不得把中国五千年光辉岁月重头再讲。其实他们算不上真正的国学大师,他们只是对中国历史研究透彻一些罢了,没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没有资格自称大师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人生三境界: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是一个非经不可的过程,但此三境界并不代表最终的境界,因为境界没有最终,只有在追求中不断完善。

  大道至简,宁静致远,生活中的身边小事简单平凡,但内心可以在宁静之中悟出人生真谛,丰富自己的呐内心世界。炯炯目光,透过千年尘封,看到事物最真实的本质。平庸的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虚伪的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真正的智者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唯一的区别是:心情不同,境界不同。这是一种内在的修行,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伯牙绝弦谢知音正是因为钟子期无需言却能洞穿伯牙的内心,达到一种共同的境界,达成共鸣,高山流水宛如天成。

  文人的精神境界是高深莫测,至高无上的,活在自己的精神境界却净化着世界的污浊。梭罗在瓦尔登湖边搭起一座木屋,过起自耕自食的生活。“我生在何处,我为何而活”是他所思考的问题,他的思想就像湖水般纯洁透明,像山林般茂密深邃。这才是大师所应追求的境界,没有工业社会带来的污染,有的是大自然给人的澄清空气。

  国学大师(二)

  境界无止境,立足国学之根本,永远追求才是大师之风范。

  国学大师钱穆,不仅学问渊博,而且一生著述丰厚,但颇令人遗憾的是,却没留下一本有关中国文学史的专著。好在他的学生叶龙将钱穆生前讲述文学史的笔记,一直珍藏至今,并整理出闪耀着钱穆智慧光华的《中国文学史》力作。同为江浙人的叶龙,熟悉钱穆的无锡国语,又学过速记,加之在听钱穆课时,所做笔记极为认真详实,总是力求不遗漏一个字。这为校订和整理钱穆的讲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49年,钱穆流落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人一起创办了新亚书院,目的是要“替中国文化讲些公平的话”。“在新亚书院,钱先生开过两次《中国文学史》课程,从中国文学的起源,一直讲到清末章回小说,自成一套完成的体系。”但因乱世流离加之校务冗忙,讲稿并未能整理成书。值得庆幸的是,叶龙保存了当时所记的笔记,书中保留了钱穆先生授课中最鲜活的口语表达,也留存了许多神来之笔。全书31章,从诗经一直讲至明清章回小说,贯穿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脉络。和其他文学史更注重严谨不同,钱穆评价名家往往是个性十足,有着他独到的见解。比如,他评价孔子,既精准到位,又幽默风趣,赞誉他为“一间百货公司,货真而价实”。他点评历代文人,也往往把文人墨客的个性与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在一起,比如,他评述说陶渊明性格如虎,其诗更为可爱。王维是居士,杜甫是读书人,李白则是喜欢讲神仙、武侠的江湖术士,属于下层社会。不仅如此,钱穆还把“知人论世”作为评价中国文学史的重要标准,认为作者为人的价值比作品更重要。对唐代韩愈的赞誉,钱穆的见解同样令人耳目一新。他说:“退之之文变化无穷。”他认为,韩愈所创的“赠序”散文,显然是以诗为文,其文章可称为散文诗,是纯文学的,文中的情味,非议论,亦非奏议、碑志,是无韵的散文诗,是韩愈独创的诗体散文,是抒情文。钱穆由此分析说,散文在中国纯文学中地位崇高,其功当首推韩愈。钱穆对于《红楼梦》的评价,则大胆而新奇,显示出他独特的治学思考。首先,他充分肯定了曹雪芹在行文落笔时“描写十分细腻”,但对他苦心孤诣状态下创作出来的《红楼梦》,却表示了质疑。钱穆认为《红楼梦》“仅描写当时满洲人家庭之腐败堕落,有感慨,无寄托。”据此,钱穆亮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他认为,《红楼梦》“是闭门写作的”“是规规矩矩的”“事情少,是文胜于事”,并认为其成就不如《水浒传》。谈及鲁迅,钱穆的看法,更令人称奇。他说:“鲁迅骂人的文章,对青年人的影响很大……其《呐喊》集中的小说写得很好,中国近数十年来一直搞纯文学的,可说只有鲁迅一人。”即便是对《呐喊》的赞许,钱穆的着眼点也颇与众不同,他认为鲁迅最好的文章是他的小品。“像他的《呐喊》之类,和西方小说不同,还是中国小品文传统。”《中国文学史》烙上了钱穆鲜明的人文个性,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说:“在我看来,每个从事文学研究的好的学者,都应该在心中或口头有一部自己的文学史。”他不欣赏思想上大一统或追求发行量的通用教材,而更喜欢钱穆这样“自作主张”的文学史。在学界看来,该书并不是理想的“文学史”,并没有严谨到可用作教科书,但好处恰恰在于它活泼、亲切,可以作为导读、助读,点燃许多人对中国文学的兴趣。

  国学大师(三)

  1925年,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研究院的宗旨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人才。当时的清华是个留美预备学校,留美预备学校来办国学院,这本身就是要吸收西学来建设自己的文化。

  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来的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三位导师性格各异,但都大名鼎鼎。而四大导师中最晚到校的陈寅恪,在当时并不出名。

  陈寅恪出任研究院的导师,一说是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所推荐,他因为了解陈寅恪的博学而推崇备至;还有一说是梁启超提名的,据说梁启超为了推荐陈寅恪,还曾与清华校长有过一番舌战。校长说,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梁启超说:“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梁启超还说:“这样的人如果不请回来就被外国的大学请去了。”清华的校长最终怎么做出决定的,无从考证。但事实是,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接到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刚刚年满36岁。

  一年后,陈寅恪的身影出现在清华园里。他很幽默。因为四大导师中的梁启超是“南海圣人”康有为的弟子,王国维是末代皇帝的读书顾问,于是陈寅恪就给学生们送了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

  令师生们惊叹的是陈寅恪的博学。他在课堂上讲授的学问贯通中西,他在课余分析各国文字的演变,竟把葡萄酒原产何地,流传何处的脉络,给学生讲述得一清二楚。他上课时,连清华的教授们也常来听。有人称他为“活字典”,也有人称他是“教授的教授”。

  当时,冯友兰先生是大学者,名气比陈寅恪响亮得多,但冯友兰在陈寅恪面前也是毕恭毕敬、以学生自居,这连当时的学生们都能感觉到。

  当年的华北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是本国培养的学者,另一派是有留学经历的。本土派认为,洋派不懂国情,你的学问再高,也是隔靴搔痒,解决不了中国问题。留洋派就觉得本土派太迂腐,眼光太狭,不掌握现代化的工具,因而两派互相瞧不起。但不管是哪一派,谁都不敢瞧不起陈寅恪,这在学术界堪称传奇。

400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