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烈酒的名字有哪些
在中国古代,酒被视为神圣的物质。古代烈酒的名字是人们好奇的,在古代诗词中,酒也有其他的别称。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古代烈酒的名字的内容,欢迎阅读!
古代烈酒的名字
1、九酝春酒
东汉建安年间(公元196年), 曹操将家乡的“九酝春酒”(即古井贡酒)以及酿造方法献给汉献帝刘协,自此“九酝春酒”(古井贡酒)成为历代贡品。
古井贡酒的商标注册却颇费周折:1960年2月26日,古井酒厂按级申请注册古井牌古井贡酒商标时,3月18日,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局却致函答复:古井酒厂申请注册的古井牌商标可以使用,但“古井贡酒”最好改为"古井酒",也就是“贡”字不能用。后经据理力争,后经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同意使用古井牌古井贡酒的注册商标和产品简介。古井贡酒1960年5月被评为安徽省名酒,1963年11月,在全国第二届评酒会上,被评为中国八大名酒第二名。从此,古井贡酒进人中国名酒行列,名字也越叫越响。
十年浩劫期间,文化界及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最严重的摧残。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最浓的“古井贡酒”也难逃劫难。1967年古井贡酒的“贡”字被戴上了“四旧”的帽子惨遭战害,数十万套“古井贡酒”商标被一举焚之,简易新商标“古井酒”以“革命”身份进人“革命者”手中。然而,文化的魁力是无法消退的。应消费者的强烈要求,古井酒厂1973年上报安徽省轻工业局请求恢复使用古井贡酒商标。1973年9月1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轻工业局下发文件,同意恢复古井贡酒名称的批复。
从此,古井贡酒这个历经政治、经济、文化沧桑的品牌才被固定下来,并为人们所钟爱。
2、鹤年贡酒
创立于明朝永乐三年的北京鹤年堂在明、清两朝就专门为皇宫配制御用养生酒、养生茶等而扬名海内外,被誉为“京城养生老字号历史悠久第一家”!现专供于中央国家机关的《1405·鹤年贡》系列养生酒系运用鹤年堂世传六百年御用养生酒酿制工艺精制而成,色泽瑰丽、口味醇香,酒性温和,营养丰富,养人养生,是中老年养生保健的上好嘉品。
鹤年堂把歧黄之术融于酒茶之道,他善长用佛手、桂花、金橘、茵陈、玫瑰等配以多种中药泡制成佳酿,制成后,酒的色泽瑰丽,红、绿、黄、紫无不晶莹剔透,花果之香浓郁,醇甜回味悠长,极投合文人雅士所追求的浪漫意境;而且具有解郁理气、保胆利肝、补气养血之功效,少饮养性,多饮微薰怡情,有酒意而无酒醉,且体无酒攻脾胃肝之害,人无酒后少德行之象,从永乐皇帝起,就把此酒列为皇宫御饮,永乐徐皇后、清朝慈安、慈禧等还以“金瑰酒”为养生养颜常用饮品。此方曾列为宫廷秘方,1927年曾按传承之方重新配制金佛酒、金橘酒、金茵酒、金瑰酒,深受京城名流雅士欢迎,甚至外宾也争相饮用。
鹤年堂重又按古方及工艺研发生产,《1405·鹤年贡》系列养生酒,一经推出,立即受到追求健康完美的人士所钟爱,成为名流聚饮、亲朋馈赠的上等嘉品,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也有人闻讯而至,未曾上市,就订购一空。
鹤年堂最负盛名的“鹤年寿酒”等功能性养生酒,更是具有传奇色彩。明嘉靖四年(1525年),当时才25岁的严嵩任南京翰林院侍读,文章书法已负盛名,来京公干时住在菜市口南边的江苏会馆,距鹤年堂很近。此时的鹤年堂已经从丁家转到浙江药商曹蒲飒的手中。当时人们称他为“曹菩萨”,口碑极好。一日严嵩偶染小恙来到鹤年堂,“曹菩萨”为他亲自开方配药,相谈甚欢,“曹菩萨”知道严嵩书法极好,就请他给药铺写个牌匾,据说严嵩当时欣然提笔写下了“鹤年堂”三个字,从此,围绕这块牌子匾,演绎了许多传说。据说此匾一挂上去,便吸引了过往的行人,人们对这三个雄浑大字赞叹不已,认为京师无二。
有一位山西的老举子,站在匾下端详许多,点点头又摇摇头,说:字是好字,有功底,有韵味,可惜笔锋转折处,时时透出一股奸气。后来严嵩果然成为权臣,当然,这只不过是后人的附会。
严嵩题匾之后,从此与鹤年堂来往我了起来。后来严嵩嘉靖十五年(1536年)入京为礼部尚书,费尽心神,攀爬仕途,终于位至首辅,由于过于功于心计,官场明争暗斗错综复杂,如履薄冰,太过劳神,刚过花甲之年,就已老态龙钟。他到鹤年堂讨教调养之方,鹤年堂幼主曹永利用结合祖先之法,以培植中气、调节气血运行的原理给他配制了“鹤年长生不老酒”,用了年余,竟然白发变黑,脸色红润。严嵩和他的家人始终都在使用鹤年堂配制的中草药,“鹤年长生不老酒”更是每日必饮,身体慢慢调养的非常健康,严嵩一生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竟然活了八十九岁(1408-1569)高龄。严嵩喝鹤年长生不老酒而神爽体健之事,后来传到了嘉庆皇帝的耳朵里,他是又喜又怒,喜的是世上竟然有此等妙方,怒的是“严嵩有此秘方,未尝呈录,可见人心是难料啊!”于是传旨命太医院到鹤年堂照方配酒,交将此方改名为“鹤年寿酒”,列为宫廷秘方,严令不得外传。此方也秘传至今,鹤年堂福、禄、寿、禧贡洒,就是用此系列配方配制,功效强,效果好,始终非常受欢迎。
3、枣集美酒
枣集镇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酒乡,是道教鼻祖老子的诞生地。其酿酒历史久远,上可追溯至春秋,盛于隋唐,产出的酒被宋真宗赵恒钦定为“宫廷贡酒”,有“天赐名酒,地赐名泉”“枣集美酒,名不虚传”之美句流传。公元前518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祖师孔子问礼拜谒于道教祖师——老子(李耳),老子奉上枣集酿造的美酒招待孔子,孔子饮后遂留下“惟酒无量不及乱”的千古名言。宋真宗赵恒于在中祥符七年来鹿邑拜老子,夜宿老君台前“明道宫”饮用枣集酒后才思大发,命笔写下“先天太后赞碑”立于太清宫门前,并下诏地方每年进贡两万斤枣集酒作为宫廷之用。
4、酃酒
又名酃酉录酒。在北魏时就成为宫廷的贡酒,而且还被历代帝王祭祀祖先作为最佳的祭酒。湖之酒最初是酃湖附近农民自制的“家作酒”,后逐步进入市场,民国24年上海版《中国实业杂志》载:清末民初,衡阳城内有酿酒作坊179家,每年产酒达32,600担。故城衡阳酒店遍及大街小巷,有“青草桥头酒百家”之赞。今衡阳四乡,每家每户都会酿制。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用湖之酒待客。湖之酒用途广泛,除作饮料酒外,还用来作烹调佐料,除腐去腥,添色添香。其酒糟加淀粉冲蛋,甜酒糟煮汤元等美味可口。
5、鸿茅酒
鸿茅酒始创于清代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生产历史。它产于内蒙古凉城县的鸿茅古镇。
独特的地域风貌,独特的气候环境,独特的原料宝藏,独特的上乘水质,独特的酿造工艺,造就了鸿茅基酒绵爽清冽,香醇宜人。
清乾隆四年,山西榆次县王家堡驰名中医王吉天行医至鸿茅古镇,见此等上乘好酒,便毅然收买了鸿茅基酒(当时叫鸿茅白酒或称鸿茅酒)酿制缸坊,将自家历代秘传的中草药秘方用该酒浸提,制成了功效卓著的鸿茅药酒。自此,王吉天便停止了此酒的销售,专用作鸿茅药酒的基酒使用,故使得此酒更加神秘,外界很少见得到。后道光年间,与鸿茅药酒一并被选为宫廷贡酒。抗战期间,贺龙元帅在凉城工作期间,常饮用此酒,以御塞外严寒。
6、羊羔美酒
羊羔美酒配方独特,用料考究,选用优质黍米、嫩羊肉、鲜水果及名贵中药材陈酿而成,酒业呈琥珀色,酒度17度,融酯香、奶香、果香、药香于一体,酸甜适度,风格独特,具有滋阴润肺,增补元气,壮腰益肾,开胃健脾,养肝明目及乌发美容之功效。
三国时诸葛亮以羊羔酒犒赏三军,在《空城计》中,当司马懿兵临城下时,诸葛亮在城楼上唱到:“大开城门将您迎,我用羊羔美酒犒赏你的三军。”唐代羊羔美酒作为贡品进入宫廷,供皇帝享用,唐玄宗李隆基给杨贵妃过二十岁生日时,从“沉香亭”贡酒中特意为杨贵妃选中了“羊羔美酒”以示祝贺,贵妃醉酒后,翩翩起舞,跳起了“霓裳羽衣舞”,玄宗酒兴排击奏乐。宋朝大文豪苏东坡在同客人畅饮羊羔美酒时,挥笔写下了“试开云梦羊羔酒,快泻钱唐药王船”的精美诗句,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名著《本草纲目》中记载:“羊羔美酒健脾胃、益腰身、大补元气”的滋补保健用品;清朝学者李汝珍在《镜花缘》中记载羊羔美酒系栾城所产,并将羊羔美酒列为当时55种名酒之量。
7、杏花村汾酒
据《北齐书》记载,杏花村汾酒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成为宫廷贡酒。唐代大诗人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千古绝唱更使杏花村和汾酒天下闻名,妇孺皆知。《唐国史补》、北宋朱翼中的《北山酒经》、窦革的《酒谱》、张能臣的《酒名记》、元朝宋伯仁的《酒小史》、明代王世贞的《酒品》、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都有关于杏花村美酒为历代名酒的记载。上世纪初的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成为我国民族工业的优秀代表。
8、五加皮酒
五加皮酒,堪称最古老的贡酒。五加皮酒是由多种中药材配制而成,关于它的配制有一段段优美的传说。
传说,东海龙王的五公主佳婢下凡到人间,与凡人致中和相爱。因生活维难五公文提出要酿造一种既健身又治病的酒,致中和感到为难。五公文让致中和按她的方法酿造,并按一定的比例投放中药。在投放中药时,五公主唱出一首歌:“一味当归补心血,去瘀化湿用妾黄。甘松醒脾能除恶,散滞和胃广木香。薄荷性凉清头目,木瓜舒络精神爽。独活山楂镇湿邪,风寒顽痹屈能张。五加树皮有奇香,滋补肝肾筋骨壮,调和诸药添甘草,桂枝玉竹不能忘。凑足地支十二数,增增减减皆妙方。”原来这歌中含有十二种中药,便是五加皮酒的配方。五公主为了避嫌,将酒取名“致中和五加皮酒”。据秦汉时期的〈申农本草经〉载,“鲁定公母单服五加皮酒,以致不死”。
9、菊花酒
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沂己载,汉高祖时,宫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据南朝梁关均撰《续齐谐记》记载,“九月九日……,饮菊酒,祸可消”。这是旧俗重九为重阳节,需饮菊花酒的开始。
溥杰先生曾为菊花白酒赋诗:“媲莲花白,蹬邻竹叶青。菊英夸寿世,药估庆延龄。醇肇新风味,方传旧禁廷。长征携作伴,跃进莫须停。”为莲花白酒题诗为:“酿美醇凝露,香幽远益精,秘方传禁苑,寿世归闻名。”
10、“同盛金”烧酒女儿红(亦称黄酒、花雕)、烧刀子、竹叶青等
竹叶青简介:以陈年汾酒(汾酒也是一种名酒),配以陈皮、砂仁、当归、零陵香、公丁香、紫檀香等十余种中药材,经蛋清、竹叶、冰糖浸泡而成。酒液金黄淡绿、晶莹透明、芳香醇厚,余味无穷。
天山雪花白,味清淡,酒气寒凉,幽香清冽,入口即化,似雪花落在掌中,取天山雪花,玉池冰泉,冬至红梅,晨曦清露酿成。
羊羔酒,用料考究,选用黍米、鲜羊奶、鲜瓜果及药材陈酿而成,酒液呈淡金色,气融酯香、奶香、果香、药香于一体,酒味酸甜
丽水五花酿,用佛手、桂花、金橘、茵陈、玫瑰等配以多种中药泡制成佳酿,制成后,酒的色泽瑰丽,红、绿、黄、紫无不晶莹剔透,花果之香浓郁,醇甜回味悠长
雪雾胭脂醉,用冬天落在梅心的第一场雪,和着荷叶上的秋露,用玫瑰、茉莉、梨花、芍药两红两白花酿成,酒淡香似女儿家胭脂,味甘甜少辛辣,回味绵长,入口幽香
青城桑落酒,由新鲜桑叶,配以百合花瓣、莲子,酿成味甘冽清淡、幽香
雨初玲珑酒,酒液清澈透明如水晶,香纯幽兰,倒入杯中沾稠挂杯,酒味醇和、浓郁,味香悠长,取初春新雨酿制而成,酒成后窖于洞内,需存放三年方可取出饮用
女儿红酒的味给人印象最深,主要是醇厚甘鲜,回味无穷。女儿红酒的味是6种味和谐地融合。这6味即是:甜味、酸味、苦味、辛味(辛辣)、鲜味、涩味、以上6味形成了女儿红酒不同寻常的“格”,一种引人入胜的,十分独特的风格……
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是指酒,而非酒名)
古代饮酒九诗
酒之情
不必金樽盛琼浆,一碗浊酒尤醇香。
但有相知诉相思,何需醉乡作故乡。
酒之味
满腹心思付杯樽,酒中滋味只三分。
琼浆玉液终是空,秫酒浊醪味最真。
酒之德
闻言尧舜酒千钟,我今以之问孔融。
若将梅花植杯中,不知可会别样红?
酒之评
清酒涨落秦淮岸,浊醪奔流黄河浪。
多少沉浮在其间,把酒向天空长叹。
饮者
酒入肠中热似血,血出颅腔烈如酒。
轻抚一曲广陵散,留与冤魂作同仇。
饮者
闲来无事读旧章,寂寞化落满纸狂。
无非佯作惊人语,常是酒后勉为难。
饮者
难辨人间清与浊,聊分杯中圣共贤。
醉卧松间人何在,情如春雨满人间。
饮者
年过七十心益壮,醉到八分格外醒。
抚看少年追风剑,犹在匣中作龙吟。
酒之名
苦露顷刻可忘忧,百花千日堪解愁。
君山红友竹叶青,女儿立爱桃花酒。
注:苦露、顷刻、忘忧、百花、千日、红友、立爱皆为古代酒名,
君山为君山酒,女儿即女儿红,桃花酒又名“美人酒”,可“好容色”。
古代诗词中酒的别称
1、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
2、般若汤:“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谢逸《闻幼盘弟归喜而有作二首其二》)”佛家禁止僧人饮酒,但有的僧人却偷饮,因避讳,就把酒称作“般若汤”。苏轼《东坡志林•道释》:“僧谓酒为般若汤。”窦革《酒谱•异域九》:“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瘦词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曾给甘肃皇台酒题词“香醇般若汤”。
3、杯中物:“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陶潜《三责子》)“忍断杯中物,眠看座右铭。”(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
4、壶中物:“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张祜《题上饶亭》)壶中物,因酒大都盛于壶中而得名。
5、忘忧物:“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犹进,杯尽壶自倾。”(晋陶潜《饮酒之七》)“劳将箸下忘忧物,寄与江下爱酒翁。”(唐白居易《钱湖洲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斗酒相次寄道无因同饮聊咏所怀》)酒能使人忘掉忧愁烦恼,故以“忘忧物”为酒的代称。
6、红友:“偶然儿子致红友,聊为桃花飞白波。”(明王世贞《三月三日屋后桃花下小酌红酒》)“留君且住,唤红友传杯,青援剪烛,伴我夜深语。”(清朱彝尊《迈陂塘•答沈融谷即送其游皖口》词)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常州宜兴县黄土村,东坡南迁北归,尝与单秀才步田至其地。地主携酒来饷曰‘此红友也’。”
7、钓诗钩、扫愁帚:“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苏轼《洞庭春色》)古时诗人借酒激发诗兴,解忧消愁,故称酒为“钓诗钩”、“扫愁帚”。
8、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杜甫《拨闷》)“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苏轼《洞庭春色》)“春”为岁之首,又喻大地生机勃勃,万物更新,从而引发人们的希望与向往。唐人好以“春”为酒的代称。《国史补》云:酒有郢之富春,乌程之若下春,萦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诗经•豳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9、黄醅:“世间好物黄醅酒,天下闲人白侍郎。”(白居易《尝黄醣新酌忆微之》)“赖有黄醅法,终年任醉醒。”(陆游《山园杂赋之二》)此以“黄醅”为酒的代称。
10、白堕:“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苏辙《次韵子瞻病中大雪》)相传晋人刘白堕善酿美酒,“饮之得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城人争相馈赠。见北魏杨衍之《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羲,以罂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曰骑驴酒。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路逢盗贼,饮之即醉,皆被擒。时人语曰,‘不畏张弓拨刀,唯畏白堕春醪’。”后因以“白堕”为酒的代称。
11、冻醪:“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 (杜牧《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冻醪,即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诗•豳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宋朱翼中《酒经》:“抱瓮冬醪,言冬月酿酒,令人抱瓮速成而味薄。”
12、流霞、霞液:“愁人坐狭邪,喜得送流霞。”(庾信《卫王赠桑落酒答奉》)“霞液朝可饮,虹艺晚堪食。”(吴筠《游仙诗》)传说项曼都好学仙道,后随仙人上天,饮流霞一杯,数日不饥。事见王充《论衡•道虚》。后以“流霞”、“霞液”指美酒。
13、壶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潜《归去来辞》)“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白居易《将至东都寄令孤留守》)壶觞,盛酒的器皿,后来用作酒的代称。
14、欢伯:“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宋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金代元好问《留月轩》)酒能消忧解愁,给人们带来欢乐,故酒有“欢伯”之别称,最早见于汉代焦延寿《易林•坎之兑》:“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15、醇酎:“醇酎中山,流湎千日。”(左思《魏都赋》)“中山冬启,醇酎秋发。”(张载《酃酒赋》)醇酎是上等酒的代称。
16、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酌,本意为斟酒、饮酒,后引申为酒的代称,如“便酌”“小酌”。
17、醑:“借别倾壶醑,临分赠鞭。”(李白《送别》)“餐菊为粮露为醑。”(杨万里《小蓬莱酌酒》)醑,本意为滤酒去滓,后用作美酒代称。
18、醍醐:“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迎我归。”(白居易《将归一绝》)醍醐,特指美酒。
19、黄封:“苦战知君便白羽,倦游怜我忆黄封。”(苏轼《与欧育等六人饮酒》)黄封,指皇帝所赐的酒,也叫宫酒。《书言故事•酒类》:“御赐酒曰黄封。”
20、青州从事、平原督邮:“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苏轼《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桓温)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齐;督邮,言在鬲上住。”“从事”、“督邮”,原为官名。后以“青州从事”作美酒的隐语。以“平原督邮”作坏酒的隐语。
21、曲生:“病来几与曲生绝,禅榻茶烟双鬓丝。”(陆游《初春怀成都》)“曲生真吾友,相伴素琴前。”(明代清雪居士的诗句)“春林剩有山和尚,旅馆难忘曲秀才。”(清代北轩主人的诗句)“故曲生频来,则骚客之金兰友。”(蒲松龄《聊斋志异•八大王》词)唐人小说中有秀才曲生化酒的故事。见郑《开天传信记•曲秀才》。后以“曲生”指代酒。
22、曲道士、曲居士:“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陆游《初夏幽居》)“万事尽还曲居士,百年常在大槐宫。”(黄庭坚《杂诗之五》)曲道士、曲居士,是对酒的戏称。
23、曲蘖:“凭谁给曲蘖,细酌老江干。”(杜甫《归来》)“曲蘖有毒,安能发性。”(苏轼《浊醪有妙理赋》)曲蘖,本意指酒母。《尚书•说命》:“著作酒醴,尔惟曲蘖。”《礼记•月令》:“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后用作酒的代称。
24、茅柴:“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茅柴,本是对劣质酒的贬称,后亦成为市沽薄酒的特称。冯时化《酒史•酒品》:“恶酒曰茅柴。”吴聿《观林诗话》:“东坡‘几思压茅柴,禁纲日夜急’,盖世号市沽为茅柴,以其易著易过。”
25、香蚁、浮蚁:“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华咏散盐。”(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韵》)香蚁、浮蚁,酒的别名。因酒味芳香,浮糟如蚁而得名。
26、绿蚁、碧蚁:“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嘉鲂聊可荐,绿蚁方独持。”(谢眺《在郡卧病呈沈尚书》)“歌丽泛碧蚁,放绣箔半钩。”(吴文英《催雪》)因酒面上浮有绿色泡沫,故以“绿蚁”、“碧蚁”为酒的代称。
27、椒浆:“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唐李嘉祐《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椒浆,即椒酒,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因酒又名浆,故称椒酒为椒浆。《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奠桂酒兮椒浆。”浆本指淡酒,后亦作为酒的代称。
28、狂药:“廉外春风正落梅,须求狂药解愁回。”(唐李群玉《索曲送酒》)因酒能乱性,饮后辄能使人狂放不羁而得名。唐房玄龄《晋书•裴楷传》:“长水校尉孙季舒尝与崇(石崇)酣宴,慢傲过度,崇欲表免之。楷闻之,谓崇曰‘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崇乃止。”
29、酒兵:“忆别悠悠岁月长,酒兵无计敌愁肠。”(唐张彦谦《无题》)因酒能解愁,就象兵能克敌一样而得名。唐李延寿《南史•陈庆之传》附《陈暄与兄子秀书》有此称谓:“故江谘议有言‘酒犹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
30、清圣、浊贤:“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赠孟浩然》/中圣,醉酒之意。)“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唐李适《罢相作》)“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陆游《溯溪》)东汉未年,曹操主政,禁酒甚严。有一次尚书郎徐邈违令在家狂饮,喝得酩酊大醉。适逢曹操派人传唤上朝议事,徐邈躲避不及,便仗着酒兴对来人说:“请回丞相话,臣正与圣人议事,不得功夫。”来人一听是“圣人”不再追问便回命了。徐邈由此躲过了惩处。后世因称白酒或浊酒为“贤人”,称清酒为“圣人”。把喝醉酒称之为“中圣人”或“中圣”。
看了古代烈酒的名字还看:
1.古代喝酒礼仪
2.有关酒的古代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