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之美
还记得童年除了过年你最期待的日子吗?门道君最惦念的便是逢年过节的庙会,从没关注过那些把脸画的花花绿绿的人在唱什么,而是人声喧哗里掺杂的各种小摊摆着的玩具小吃,也不懂爷爷奶奶为什么总能等戏落幕才肯离场。长大后才明白,戏曲是老一辈人的情怀,听戏看戏是他们最欢愉的闲暇时光。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之美
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坠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
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如关门、上马、坐船、舞枪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浅谈中国传统戏曲历史起源
戏曲主要由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集“唱、念、做、打”于一体。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词的是宋刘埙,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把“戏曲”用作中国传统戏剧统称。
早在先秦时期,原始氏族部落就已产生歌舞,许多古老村庄现还留存着歌舞传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是祭神时的歌舞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歌舞逐渐从娱神变成娱人,戏曲由此萌芽。
中唐以后,文学艺术繁荣促进戏曲艺术自立门户。音乐舞蹈昌盛、教坊梨园的正规训练,使歌舞戏曲化进程加快步伐,诗歌声律和叙事诗的成熟给戏曲造成决定性影响,同时产生了一批用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剧目,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和内容都为杂剧打下了基础,也是戏剧艺术的发展。
到了元代,“杂居”成为一种新型戏剧,标志着中国戏剧进入成熟阶段。12世纪中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演出团体及反应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剧作,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等。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其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琵琶行》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
高明《琵琶行》
明朝后期的舞台,开始兴起以折子戏为主的风尚。折子戏脱颖而出是戏剧表演艺术强劲发展的结果。代表曲目有《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拜月记》中的“踏伞”“拜月”等。
汤显祖《牡丹亭》
施惠《拜月记》
明末清初作品多是写人民心中的英雄,如:穆桂英、陶三春、赵匡胤等,地方戏曲繁荣发展主要有北方梆子戏和南方皮黄。其中京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一个新高度。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间,戏曲也进行了改革。后有梅兰芳出演的《邓粗姑》《一缕麻》等宣传民主思想的时装新戏;袁雪芬主演鲁迅名著《祥林嫂》在中国戏曲中率先融合编、导、舞、音、美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体并率先开始中国戏曲艺术大写意和大写实相结合的机制。
梅兰芳出演《一缕麻》
袁雪芬出演《祥林嫂》
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历经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年繁盛不衰。
【文化】守护历史记忆 弘扬传统文化,他们这样做……
很多事物,因时代而生,也随时代而逝。时间岁月的长河淹没了很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如何将它们活化、传承,让它们适应新时代,焕发新生命,这两个乡镇园区这么做——
城南新区“唱响”民歌民谣
“一枝花关寨王独行千里,过五关斩六将又斩蔡阳;二枝花薛仁贵征东去了,玉米河来救驾救出唐王……” 近日,城南新区组织召开文化工作座谈会,邀请部分老干部、老党员和文艺骨干,“唱响”地方民歌民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民歌民谣直接表达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集中反映一个地方的风俗礼仪、生活习惯与家庭伦理等,易于传唱,情韵十足。长期以来,城南新区群众当中口口相传着许多民歌民谣,如《打夯号子》《锣鼓车唱》《才子佳人》《五句半》等,对净化民风民俗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为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城南新区专门召开座谈会,加强对地方民歌民谣的搜集整理工作,并邀请“民歌达人”师学山、金加银等现场为大家演绎。据悉,近日,城南新区文化站将组织相关人员专门搜集整理、学习传唱优秀的民歌民谣,打造地方特色文化。
近日,扬州市文明办、扬州市文广新局联合扬州市关工委主办了扬州市第二届“家乡文化我传承”少年儿童传统艺术表演大赛,由卸甲镇卸甲实验小学乡村少年宫10名小学生表演的肩担木偶戏在众多参赛项目中表现优异,荣获一等奖。
据悉
卸甲镇肩担木偶戏源于清朝乾隆时期,先后被评定为扬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江苏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填补了江苏现代戏剧非遗品种欠缺的空白。
近年来,为了提高传统文化的普及率,不断培养更多非遗项目传承人,卸甲镇卸甲实验小学从当地实际出发,将肩担木偶戏定为该校校外特色活动项目,并将其列入乡村少年宫的常规教学活动内容,不定期邀请该项目传承人多次进校园传授技艺,让广大师生熟知并喜欢上肩担木偶戏。
经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宣传和推广
目前,该校已有数十名学生参加了肩担木偶戏的学习,并有多名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舞台表演经验,其中更有多人成为了该非遗项目的第三代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