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国学知识 > 传统文化 >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论文(2)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论文(2)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论文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论文篇二

  浅议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摘要: 本文从烹调准则、文化特征、饮食对象、用餐方式和用餐礼仪等五个方面阐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增进中西方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交流。

  关键词: 饮食差异 烹调准则 文化特征 饮食对象 用餐方式 用餐礼仪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分析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规范”与“随意”的烹调准则不同

  (一)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谱的使用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表面上看,菜谱似乎是科学的,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但相比中国烹调,它是一个非常机械的东西,在复杂的具体情况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而这种一致性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当人们身处异地想品尝当地美食时,肯定是不会有人会选择肯德基之类食品的。因为肯德基的炸鸡不仅需要按照配方配料,就连油的温度、炸鸡的时间,也都要严格依规范行事,所以全世界的肯德基味道都是一样的。另外,规范化的烹调要求配料的准备、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使得烹调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工作,毫无创造性。牛排、炸鸡、色拉,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个花样,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有如自动化装配线上的一名工人,甚至可由一机器人来代行其职。而且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都是同一味道,毫无变化。即使是高档的宴席,也不过是餐具更考究,布置更华贵而已,菜仍旧一个样。

  (二)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

  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国烹调不仅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的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却没有具体的标准。中国烹调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有时候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可能也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口味、要求,加以调整。甚至还会因自己临场情绪的变化即兴发挥。同样是一道“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所用的调料肯定是不同的。又比如红烧鱼,冬天的颜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则色和味均应清淡些;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红烧鱼的调味中可加糖,如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可见如果离开了随意性,变化多端的中国菜肴就会失去其独特魅力。

  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性无限扩大了中国菜谱。原料的多样,刀工的多样,调料的多样,烹调方法的多样,交叉组合后使得一种原料便可做成数种以至十数种、数十种菜肴。新疆的“全羊席”,广东的“全鱼席”,北京的“全鸭席”就是最好的证明。最常用的原料――鸡,到了粤菜大厨师手中,便做出数十道以至上百道菜式。也就是这样的随意性创造出了中国烹饪中琳琅满目的菜式。

  二、“分别”与“和合”的文化特征不同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的序言中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影响了各自的饮食文化。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

  (一)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别与个性

  西菜中除少数汤菜,如俄式红菜汤(罗宋汤)是把多种荤素原料集中在一锅里熬制而成之外,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如,“法式羊排”,一边靠着羊排放土豆泥,另一边配煮青豆,加两片番茄、三片生菜即可。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各是各的味。即使是调味的佐料,如番茄酱、芥末糊、柠檬汁、辣酱油,也都是现吃现加。即使有所搭配,也是像“1+1=2”一样简单明了。以上种种都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

  (二)向往和谐的中国人重和合与整体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就反映为“五味调和”。就是说,烹制食物时需要在保留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这一调和,调和既要合乎时序,又要注意时令,才能达到“美味可口”的烹调目标。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即使是家常菜,一般也是荤素搭配来调和烹制的,如韭黄炒肉丝、菠萝咕噜肉、番茄炒蛋、排骨冬瓜汤。

  中国人把做菜称之为“烹调”,意味着将烹与调合为一体,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里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协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因此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而是“1+1”等于“3”甚至更多。

  三、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以植物为主菜,也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肩部宽大、肌肉发达,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体质较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四、用餐方式及餐具

  在用餐方式上,在中国,无论什么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美味佳肴放在桌子中间,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对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在餐桌上,中国人都喜欢互相劝酒、夹菜,举杯共欢,非常和睦生趣。而西方就不同了,当他们聚在一起吃饭或请客时,劝酒、夹菜并没有中国人那么热情,并且客人与主人之间也没有那么客气。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吃各的,没有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趣。中餐上桌的菜讲究丰盛多样,一般是8或10碟、12碟,品种多样,从冷碟到主菜,到汤,到甜品,到水果,次序也讲究。而西方人宴客则是以牛、羊、猪排等为主食,品种较少,且多为一次端上,不讲究次序。

  在餐具方面差异就更甚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用碗盛;而西方人呢,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五、用餐礼仪

  在礼仪方面,中西之间更显不同。在中国古代的用餐过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放饭,……毋固获,毋扬饭,……卒食,客自前跪,撒饭齐以授相者,主人辞于客,然后客坐。”这段话大意主要是: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就不再劝人家吃,也不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不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人交谈。

  综上,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日益增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促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互补与兼容。饮食文化的交流正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的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3).

  [4]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论文相关文章:

1.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2.中美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

3.中西方餐饮文化礼仪的差异

4.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毕业论文

5.浅析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文化

6.中国美国饮食文化差异的英语作文

7.中西方用餐礼仪

2439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