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杀慕尼黑》观后感精选影评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精选影评
《绝杀慕尼黑》是由导演 安东·梅格尔季切夫执导的运动类电影,希望以下影评对你有所帮助!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一
后悔没有在济南的时候去看这部电影,总觉得时间还久,考完试再去,写完论文再去,结果就错过了世茂最后的档期。
这部电影有太多可以分析和回味的地方,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都承载着观影者最真实的感受以及这部电影优秀的制作。
都说反民族主义是豆瓣思潮的标签,那么这部电影倒是真的符合当下熟悉的思想潮流:抛弃了民族成见回去找自己兄弟的队长,俄罗斯电影对于苏联的自黑,还有更衣室里那一句把大家逗笑的“我们是为了祖国而战”。从我自己的观影感受而言,这一切都来的顺理成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在球场上可以都是为了赢球,但在场下,各自都有各自的目标。每个人都是真实的,存在过的人,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篮球运动员,但也是属于他们的个体。
但是时代是不会给予他们宽容的,尤其是他们的诉求,大多都与时代和命运背道而驰:面临孩子手术和国家压力的主教练,因为命不久矣的恐惧而推开心爱之人的球员以及被他推开的恋人,还有经不起失败风险的领队和众人。
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斗争,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理解。在这里就可以看到那个俄罗斯女孩的勇气,她对男友的信任和那句“假如你只剩下三分钟你会干什么”的质问,生生抽离了男友自以为是的深爱,让他直面赤裸裸的内心。而领队最后一刻顶着滚出篮协开除党籍的威胁,用自己的勇气回击了他和他队员们的宿命。还有故事里最重要的,那个始终顶着各方压力的主教练,如队医所说“是个扛着一切的好人”,戴着属于他的镣铐,跳完了每一支属于生活的舞。
但是他们被理解了,每个人都是。
有着心脏病的萨沙因为教练的善良而获得治疗,在球场上面对恋人的深情和理解,终于懂得了“只要活着一切就有可能”的道理;而队员们对比赛的执着,也被领队所理解,他说自己哪怕回老家当乡村教师,也不能埋没球员们要去比赛的命运;就包括最后被所有人理解的教练,获得了给孩子治病的机会,和球队每一名球员的信任。
他们有这样的彼此,有这样的信任,何其有幸,何其珍贵。
本来只是篮球场上的一次奇迹再现,但被改编成了人性最真实的矛盾和交织。我想这部从一开始就能知道结尾的电影,打动人的,绝不仅仅是逼真的场景对抗和转化攻击欲望的篮球拼搏场面。
是的,时代没有给予他们宽容与怜悯,但每个活生生的人,都在与命运相搏的过程中,向我们展示了彼此信任,彼此理解的力量。
能有这样的队友,是他们一生,无上的荣光。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二
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绝杀慕尼黑》呢?
我对俄罗斯一点也不反感,其实是挺喜欢的。但是我也很清楚,把“苏联”和“俄罗斯”划上等号的行为,或者说俄罗斯人自己认为自己是“唯一的苏联正统”的态度绝对是不正确的。
曾经的苏联很辉煌,但这种辉煌不是独属于俄罗斯的辉煌,而是曾经的十五个加盟国和这些加盟国的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我相信,他们曾经都很努力,不存在谁比谁更高贵。不信你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一个乌克兰人;著名的苏联音乐家恰恰图良,是一个亚美尼亚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加加林,是一个白俄罗斯人;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是一个格鲁吉亚人…
而在这部影片里,俄罗斯的球员、格鲁吉亚的球员、立陶宛的球员、白俄罗斯的球员…每一个都被塑造出了鲜明的个性;而且他们最后通过团结,通过那种兄弟一般亲厚和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通过苏联人特有的那种精神力量,击败了在此之前连胜36年的、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美国球队,这就恰恰体现了这一点——苏联的辉煌不是俄罗斯一个加盟国的辉煌,是各加盟国共同的努力。
所以,我在这样一部俄罗斯的电影里看到的并不是俄罗斯,而是苏联。这就够了。
影片里给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个细节——那几个美国黑人小哥看球赛的时候指着苏联队员说真神奇,他们这个像印第安人,那个像西班牙人,可他们居然都是俄国人。我当时立刻就想起阿列克谢耶维奇在《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当中写的这样一句话:“不论是俄罗斯人,还是白俄罗斯人;是乌克兰人,还是塔吉克人,但说到底,他们都是同一种人,叫做苏联人。”
对啊,在很久很久以前,他们都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理想,用辛勤的汗水创造出举世瞩目的非凡的成就,会说同一种语言,会唱同一首歌……虽然好像有的时候日子穷了点苦了点,可他们依旧会在深夜排队买诗集,用精神上的富足填补上物质上的短缺;虽然美国强敌当前,可是他们却是团结友爱的——至少那时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没有拼得你死我活,格鲁吉亚和乌克兰没和俄罗斯撕破脸;于是就没有那么多骨肉分离、亲人反目和家破人亡。
可是后来呀。
这个家散了,五十多年前被埋在时空胶囊里的问题:“十革一百周年时的苏联怎么样啦?”,也再也再也得不到答案了。
“苏联人”,还是如阿列克谢耶维奇所言,“这样一类人,我想是永远不会再有了,他们自己也都明白”。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三
在此之前,慕尼黑奥运会留给我的印象,那就是针对以色列人的恐怖袭击。真心没有想到,原来那一年,还有苏联篮球队最后三秒钟绝杀在此之前完全没有败绩的美国篮球队的故事。这真心是,又一次弥补了我知识的一个短板。
这一类的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其实火候很难把握,拍得太真实,会趋于平淡,改编过狠,又会显得那么假。《绝杀慕尼黑》其实有很多可以出彩的点,却真心是没有用好。1972年苏联,那种笼罩在国民心目中的阴影是足以让人动容的,影片中偶尔有些表现,却又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相信很多对那段历史不了解的人,是完全不知道如此隐晦的镜头下,究竟有些什么样的真相的。而且,当时苏联的那种体制完全是在泯灭人的个性发挥的,这其实会让个性球员和主教练都会产生一些难以承受的压力,也都没有表现出来。
影片的整个故事上,有些没有明显表现出来的东西。譬如,教练是怎么能够让球员具备打败美国队的实力的。不可能仅仅是去美国跟大学生队伍打过几场球,被美国的街头小混混打败,转眼就能打败世界第一强队,这里面的内容的欠缺颇为遗憾。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四
真不知道这么高的分是谁给的,首先从叙事层面来讲,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历史真实事件,可无论是决赛前的剧情叙述,该是决赛的比赛进程演绎,都超级垃圾俗套,前面的剧情看得人找不着头脑,就像是一锅大杂烩,啥都说一嘴,又啥都没讲出彩,最后的决赛更是毫无波澜,就最后重赛三次,击败美国队夺得冠军,球员也没有什么人物的升华感,感觉跟赢了一场街头比赛差不多。
比这好的篮球片一抓一大把,这电影真配不上8分以上的评分,给三星都是给面子了,看完一点也没有励志的感觉,不能因为叙述了一个历史事件又是篮球题材我就给他高分,烂就是烂,这种电影都能叫好的是在体育电影领域有多孤陋寡闻,真的浪费了两个小时看这个,很失望。
希望空中大灌篮2不要让我再失望了。
《绝杀慕尼黑》观后感五
1
1966年国际奥委会罗马全会上,当时的西德在苏联及其带领的东欧国家支持下,如愿以偿拿到了1972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
这是冷战背景下意欲举办奥运会彰显实力的苏联为突破铁幕之外的西方世界阻挠,与西德暗自达成的协议
——我助你拿下此届,你在下届为我投出资本主义阵营一票。
那个时候的国际竞争,是超越实力与拳头之外更丰富的立体博弈。
奥运举办权也只是其中之一。
1946年的温斯顿.丘吉尔说得好
“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得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
这场持续了几十年的军备竞赛、太空竞赛、外交竞争之外,直到70年代演变成一种软实力竞争的冷战,仍在继续。
“美国队早晚有一天会被打败,我觉得最好是输给我们。美国败在苏联手里不丢人。”
这也是为什么带领出征72年奥运会的苏联篮球队教练在首次记者见面会上说了这么一句噱头十足的话。
当然,大国竞争,从来不是抛噱头而已。
即便美国在国际篮球场上保持着36年的全胜纪录。而已经连续四次在奥运会决赛中输给美国的苏联国家篮球队,却最终在国际政治战场施压之外,实现了体育竞赛战场中连续三次改判,不到最后不知道结果的反转胜利,真正在最后三秒中创造下出乎意料的“绝杀慕尼黑”。
2
一部题材狭窄、前15分钟叙事相当枯燥的篮球竞技电影,却能够拿下俄罗斯影史票房冠军和中国市场俄罗斯电影票房冠军,仔细想想出乎意料却也不难理解。
抱着中国电影市场上的《战狼2》大获全胜的心态去理解战斗民族对自身国家力量的自豪感,你会发现他能拿下本土票房也是有原因的。
这是一个缔造传奇和体育神话的故事,也是一场捍卫民族士气的“战斗”影片。
而作为一部能在中国市场上备受好评的外语片,我认为绝大部分原因取决于影片后半段通过比赛的高度还原去传递出体育精神内核,从而实现战胜了不可战胜的“燃且爆”的心灵撼动体验。
这一效果,跟音乐题材《波西米亚狂想曲》后半段演唱会还原的路子,如出一辙。
竞技电影的内核,从来都是冲突与克服,放弃与追求。
只不过政治高压与民族历史背景加持下,这种内核被赋予了题材之外的厚重感。
3
拿到奥运举办权的西德喜出望外,为一扫1936柏林奥运会举办时法西斯恶臭氛围的阴影,在此次慕尼黑奥运会中,下定决心主打欢乐风。
这种欢快轻松的会场调性也催化导致了安保工作的纰漏。
在那个年代,冷战这块铁锤之外,还有巴以冲突是贯穿在国际局势中的深锥。
9月5日凌晨,5名 巴勒斯坦“黑九月”分子突袭奥运村,抓住9名以色列运动员和2名以色列保安人员,把他们作为人质,要挟以色列当局释放正在关押的256名 巴勒斯坦人。德国警方全力营救,未能成功,11名人质尽数被杀。(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历史题材电影《慕尼黑》直面这一暴力事件,对此事感兴趣可观影了解。)
这哪是奥运会,这就是战争!赤裸裸的战争!电影中的一句台词如此形容。
影片中,这一插曲发生在美苏篮球赛前夕,用艺术化的手法叙述3名苏联篮球运动员在去探望以色列国家队时一并失踪,得到人质被杀害的消息时,国际为这一惨案感到震惊。
同时为比赛前一直不看好球队的苏联体育局提供借口,勒令以此次恶性事件为由直接退赛。
在新闻发布会上,当负责人顶住腐败的苏联体制当局的政治高压宣布,苏联要继续比赛时,所有记者为他们欢呼。
没有什么比体育赛事的内核更纯洁!
无论是同行的队医带着监听设备随时窃听队员,还是教练那躺在轮椅上的孩子缺乏资金和出国治疗的许可,一直被扣留在国内。是有外籍身份的球员随时都面临被当局抓走的危险而联系本国人在奥运会前夕打算潜逃,还是得了心脏病在美国治疗都得不到支持的年轻球员在赛场上以命搏球。
织毛衣的苏联体育当局在当时都表现得令人心寒。
而正因如此,在内外压力双重打击时刻下,教练依旧带领着球队在血汗挥洒的篮球场上实现了最后的逆转胜利,在当时一片叫衰中砥砺前行的举动硬生生刺激出了观影者的民族自豪感。
4
当然,燃爆的民族感之外,热血的青春与激情构成了影片的温情部分。
比赛前一天和女友吻别约定回来后在民政局见面的年轻球员,不知所措登上电车朝着人群大喊,
“在哪里见面”
“民政局!”
“在哪个民政局啊”
回来后却得知自己命不久矣而选择分手。同为篮球运动员的女友冲进浴室问道
“如果生命只剩下三秒钟,那你会做什么”
如果生命只剩下三秒钟,你在第一时间下意识想要拥抱的,是自己最初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渴望。即便是短暂的一瞬,也坚决不要妥协不要放弃。
也是这群不抛弃不放弃的苏联年轻人,用极具青春和热血的姿态为这个国家乌云笼罩的时刻点亮了灯火。
缔造个人得分传奇的最出色球员谢尔盖,总是一个人默默背着包随时随地练习。
明星球员之所以是明星,告诉我们是因为有看不见的努力在付出。
做了走私打算潜逃的外籍球员一直以来对教练抱有偏见,却不知在背后一直受到教练关照和担保,才使得他在政治斗争中得以存活。
也正因为此,曾一度满脑子都想着潜逃的人在上了车还未出奥运村之前,就下定了决心要回到赛场。
“你难道要放弃你的朋友们吗”同行的人喊道
“不放弃,他们也是我的朋友”
“他们什么时候成了你的朋友”
“一直都是,只是我才意识到”
一支球队要想成功,往往是多种因素加成。但缺少团结的球队,却如何也不可能成功。
在比赛胜利的激情与兴奋之后,一群人将得到的奖金信封默不作声推给教练时,一贯铁硬冷血的男人坐在一群年轻人围着的长凳上泪水不断。
到此刻,你才发现。
政治的黑暗也好,历史的纠缠也罢,所有的大格局、大场面都被赛场的欢呼覆盖,而所有的热血和戳中泪点的瞬间,也都由这群年轻人组成的球队打拼得来。
5
竞技电影的起点格局可以很小,比如《摔跤吧爸爸》,走的就是父女亲情路线,一个家庭讲完一个女孩的成长故事,终点格局却可以很大,折射出一代女性的地位与平权之争。
竞技电影的起点格局也可以很大,比如《绝杀慕尼黑》,国际格局下的国家荣誉的对决与竞争。终点格局却能实现回归,无非是一场年轻人打的刺激、充满悬念,让人看了酣畅淋漓的篮球比赛。
无论你懂不懂球,好看都是唯一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