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百万英镑观后感
英国的兄弟俩打赌,从银行中取出一张百万英镑的支票,由此体验它的价值。于是,身无分文的亨利·亚当斯得到了这张巨款。他带着它来到哈里士餐馆,原本想赶他走的老板得知他是百万富翁后,不但免费服务,而且还亲自送他离开饭店。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百万英镑观后感,欢迎查阅。
百万英镑观后感1
昨天语文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电影《百万英镑》,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百万英镑》主要告诉我们钱不能当饭吃,主人公亨利·亚当是一位流浪汉,他他收到了两位兄弟的信,这两位兄弟打了一个赌:如果将一百万的支票给一位穷人,他会干什么?哥哥认为这位穷人会被饿死,则弟弟认为他会过得很好。于是,亨利就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这一百万支票。他拿着这一百万支票去了饭店、衣服店,所有在场的员工一开始没有一个是瞧得起他的,但得知他手上有一张一百万元的支票时却没有一个人目空一切。最后,亨利有房有车,还有贤惠的妻子在身边照顾,享受着天伦之乐。
从这个故事中我读懂了,人们把金钱看做比世上任何事物还要重,就像《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夫妇为了钱可以连亲情都不认,如果于勒一个有钱人别人都会不停地拉拢他;而相反,而他是一个穷光蛋会被社会受到无尽的欺凌。当时的社会把钱看得太重,我觉得,人与人之间应该要公平,不管他的地位是亿万富翁,还是穷光蛋,或者是乞丐,都要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物。有的时候,钱能买到你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但是,钱不是万能的,做人最基本的道理钱是买不到的,亲情和爱情也是如此。因此,我觉得不能把钱看得太重,不然可能你会误入歧途,分不清是与非。
每个电影中都蕴含着一个人生道理,可能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给你带来的却是终身的启示,我们应该要多善于发现,这样不仅仅是你的品学提高了,可能你的道德也会有所长进。
百万英镑观后感2
美国一个穷小子——亚当斯落魄伦敦街头,四处找工作无果。伦敦两位富翁打赌,借给他一张一百万英镑的支票,他不能把支票兑换成现金,看他能否在伦敦生活一个月。一个说他会饿死街头,因为他无法向人们证明支票是他的;一个说他会活得很好,甚至还能用这张支票生出很多钱。
亚当斯首先来到一家餐馆,因为他已经饿了很久了。当他吃完一份准备再点一份的时候餐馆老板很怀疑他是否支付得起,但还是按照他的要求送了上来。当老板要亚当斯付账的时候,亚当斯迟迟不肯付,说时间还没到。这时餐馆老板百般为难,亚当斯窘态毕露。终于,当亚当斯拿出的钞票是一张百万英镑时所有人的态度都发生了180°的转变。对他卑躬屈膝,点头哈腰,甚至还不要亚当斯的钱了,他们对金钱的崇拜一显无余。
亚当斯走出饭店,手拿着支票准备还给它的主人。在路上出了一个小插曲——一阵强风把支票吹跑了。亚当斯一路追着支票,悬念丛生,观众的心弦一直紧紧绷着。当碰到一个散发传单的人,手里的传单也全部被风吹走时,情结推向了高潮,因为传单和支票一样都是那么大一张白纸,让人无法区分。终于,支票回到了亚当斯手中,观众在欢乐的氛围中也替亚当斯松了一口气。这段情结的描写虽然没有为电影讽刺拜金主义的主题作出贡献,但是却让观众为之开怀大笑,体现了喜剧片幽默的特点。
一个百万富翁穿着一件破烂的衣服实在不像样,于是就去买衣服。店员看着他这副穷酸相,就准备把他打发走。当他拿出那张支票时,店员和店主都惊讶的叫出声来。一定要给他免费做很多套礼服,尽管亚当斯一再强调他只需要一套。服装店老板问亚当斯的业余爱好是什么,亚当斯说是航海。老板说这是贵族活动,亚当斯说马术才是贵族活动。老板便说:“那就应该改为航海”。“亚当斯喜欢的活动才是贵族活动”,这就是服装店老板的逻辑,极尽讨好之能事!
当时的英国是一个疯狂的社会。那些自称为投资者、生意人的人在购买股票的时候完全不管金矿是否真有金子,百万富翁买进该金矿股票时他们就疯狂买进;当百万富翁被拿不出支票时,所有人都疯狂的抛售股票。而当支票找到时,他们的态度又即可发生转变。金钱的魔力真是无穷。
没有把支票换成现金不但没让亚当斯饿死,还让他获得了社会财富、名誉,甚至还有一位美丽的妻子。
他妻子不是因为他有钱才看上他,她觉得一个人可以没有钱,但不能没有爱心。亚当斯有钱的时候她离开了他,亚当斯没钱的时候她回到了他的身边。
这部电影通过描写主人公拥有一张百万支票,不花一分钱白吃白喝,还有无数人百般讨好他的故事,批判了人们对金钱极度崇拜。同时通过写他的爱情故事,也向人们传递了一种观念:这个世界上除了金钱,还有很多东西更重要,比如爱心、诚恳、正直。
百万英镑观后感3
马克吐温著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是一部很好的作品。通过小办事员的种.种“历险”嘲弄了金钱在资产阶级社会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作用。对“金钱就是一切”“金钱是万能的”的想法进行了讽刺,揭穿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面容。
本片拍摄于1953年,根据马克·吐温的小说《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改编。本片由去世不久的好莱坞传奇影星格里高利·派克主演。派克一生出演过六十多部影片,其中不乏多部经典电影,如《爱德华医生》、《罗马假日》、《乞力马扎罗的雪》等。派克曾四度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并凭借《杀死一只知更鸟》夺得1962年奥斯卡影帝称号,并被美国电影学院奖选为百年影史“一百个银幕英雄与坏蛋”头号银幕英雄。格里高利·派克从影几十年从未传出过任何丑闻,这在鱼龙混杂的好莱坞中更显得出淤泥而不染。派克从容高贵的气质让全世界影迷为之倾倒,成为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标志。
本文想说的是其他。
《百万英镑》的情节大家都知道,有些淡忘的倒是穷困潦倒的男主角亚当和贵族小姐的爱情故事,那是作品里唯一被歌颂的没有沾染铜臭味的美好的东西。
其他的情节在今天看来是很熟悉的,就像发生在身边的事,比如追债,势力眼,股市的骚动与疯狂,追逐利润的股东等等,这些明显是作品揭露批判鞭笞的金钱社会的丑恶现象。
思考之余我开始又困惑。
比如追债,现在看去,那些咄咄逼人唯利是图的追债的表现太正常了,难道他们倒应该象一个局外人那样无关痛痒不闻不问吗?既然五十年前批判的东西,为什么五十年后变成了正常的东西呢?是社会进步吗?如果是,那么马克吐温就不是黑色幽默文学家,而实在是一个预言家,好比五十年前的科幻作家就已经预言五十年后人类可以乘坐热气球升上天空一样,《百万英镑》原来也在预言五十年后的人类经济生活,而对应那些科学幻想作家而言,马克吐温也许应该叫经济幻想作家了。
再看势利眼。今天的社会虽然主流意识依然批判它,但是势利眼的数量没有减少。在房地产业,在保险业,在旅游业,难道不都是以贫富来判断服务对象的吗?“势利眼”不正是这些行业的职业标准吗?这很奇怪吗?势利眼并不害人,他只是用贫富来判断周围的人,这与道德伦理相违背的。拿奥运会来说,媒体总是用成败来评判运动员的,拿到金牌,就进了荣誉殿堂,留下手模,记住的人最多,走进演播室的次数最多,接拍广告的次数最多;银牌其次;铜牌差些。至于那些付出汗水和努力却没有成绩或成绩很好却时运不佳的人呢?更有那无数平凡的运动员除了训练却从未辉煌过的人,他们呢?
我不探究贫富的原因,也不是在讨论成败的根源,我想说的是判断的标准。
成王败寇,这是一个标准,无关是非黑白。
就象成绩对于运动员一样,贫富自然也是一个标准,它也无关不劳而获的继承或是剥削。古人不早就有“劳心劳力”说吗?
现在的失败者除了自责无能或运气不佳以外,谁会去质疑这样一个标准呢?原本他们心里也是准备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或别人的成败的。
回到《百万英镑》来。
57年后的今天再看1953年的电影,我不觉得这是在批判,而更像一个经济预言,于是我为马克吐温担忧,既然他的本意是揭露和批判,怎么今天却变成了预言呢?这是社会在进步时和他开的一个玩笑?还是和所有文学家开的玩笑?还是作为一个读者我的思维发生变化了?
我也为那些文学家担忧,为那些爬格子的人。
因为我也是其中之一。
百万英镑观后感4
这次,我看了一部《百万英镑》电影,它讲述的是两名英国人打赌,在英国一张百万钞票是不是万能的?
事实证明在当时的英国,有了百万英镑就能在英国人中受到盲目崇拜,阿谀奉承。而且我看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个强烈对比。亨利·亚当斯刚来到英国,由于别人看到他衣着不整,吃顿饭都受人耻笑,可当他拿出那张一百万英镑支票时,店主立马从瞧不起变成恭敬;在亨利·亚当斯定制衣服也是如此,从遭受鄙视到恭敬。从中,我可以看到当时的英国人盲目的拜金主义思想,有了钱就是最好,就是富翁,就要崇拜。之后亨利·亚当斯在住宿里丢了那张支票,舆论与媒体迅速炒作,买股票都是看亨利·亚当斯买的人迅速恼火,发现他是一个骗子,但后来找到了,人们迅速又投来尊敬的眼神,一个老太婆在亨利·亚当斯丢支票后,高呼:“你这个大骗子,毁了我的一生!”找到支票后,却又叫:“上帝会保佑你的!”我又看出20世纪英国人过于注重钱,而不注重一个人的品质,这令我十分吃惊,我不仅感受到英国当时不良好的社会风气,还为那时候穷人可怜。
相比,当时的中国还处于沦陷,根本谈不上金钱,也就是上海香港富裕城市稍微有钱。伦敦的风气和中国的富裕城市的风气极其相似,有钱就是最好,就得崇拜。可为什么呢?难道就因为有钱?而失去人的良好品格?生活中,钱不是万能的,为什么两国对钱的看法如此相同。我认为,钱虽然可以买来暂时在物质上的美好,但却永远买不来友谊等其他东西,俗话说得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和金钱一样多,可时间比金钱重要多了。当时两国人民的贫富相差观应该差不多。钱象征着地位,道德素养象征一个人的真正内涵,两者比较明显道德素养更重要,但为什么被人们看反了呢?因为人们看到了钱的好处,没看到道德素养的好处,人们看到了钱可以带来物质上的享受,道德素养却什么也没有。事实相反,道德素养在无形当中会帮助你成为一个好人,你会为社会做贡献,钱只会让你为了钱而生活,让你一味的钻到钱眼里,没有半点好处。我们不应该是这样,我们要让自身道德素养提升,品质好了后,自然而然也能赚到钱,不是一举两得吗?
看了这部电影,我真正体会到钱在有些人里是多么重要,而在有些人里却不值得一提,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我刚才说的。我在生活中,不为赚钱而赚钱,要先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学会做人,才去学其它的。如果一个人连这点都不学好,还能走正业吗?我长大后,要让自己的素养水平越来越好,努力做一个好人!
百万英镑观后感5
《百万英镑》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主人公亨利·亚当斯是一位身无分文、饥寒交迫沦落于英国街头的美国水手,他甚至要去捡路边儿童玩脏了扔下的烂梨。也就在此时,一对想要打赌兄弟看出了他的贫穷与诚实,他们放心地将一百万英镑的支票交给了他。从此,他的地位一下子从地狱升到了天堂。人们对他点头哈腰,卑躬屈膝,阿谀谄媚。首先,餐馆得知他是百万富翁之后态度骤变。接着,豪华宾馆什么时候付账都行,高级制衣没钱不付账也送货。而他也得以出没上层社会,参加豪华派对,并且被各年龄段的女士们奉为有涵养的绅士……而在宾馆女佣把他的支票藏起之后,人们的态度有从天上狠狠地跌回了地狱……
马克·吐温先生很好地运用了幽默滑稽的手法,生动有趣又入木三分地展现了金钱社会的世态炎凉,极具有讽刺意味。差不多一个世纪过去了,片中描写的种.种现象都存在于现实社会中,让人联想到当今社会中令人感慨万千的种.种现象。
比如,虽然法律严打,但事实情形是怪现象不仅屡禁不止,而且腐败之风是愈燃愈旺。“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金钱的魅力实在太大了,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了钱,什么事都好办,人们也就无限地推崇金钱。
另外,当你有钱时,亲朋好友都来靠近你,认你,跟你套近乎,都是你的“亲朋好友”;而当你穷困落魄时,那些所谓的“亲朋好友”,个个都跟缩头乌龟似的,一个比一个躲得远,生怕你连累了他。这样的时刻,甚至平时口口声声“最爱你”“永远不分离”的女友也会借口离去。
还有,貌似“有钱”、“阔”也能买到尊重似的,身着笔挺西服,头上锃光瓦亮的人到哪都享受着笑脸相迎;而仆仆素素装扮的人只能消受冷落和怠慢了。
就像,电影里面女主人公不为金钱,不在乎亨利·亚当斯的穷富,始终如一地坚持要跟他在一起一样。希望,人们把金钱看得淡一些,因为,我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高中生百万英镑观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