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事迹报告会张忠德观后感范文五篇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事迹报告会张忠德观后感范文五篇
张忠德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20年获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在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他分享自己的抗疫故事。天小编整理了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张忠德观后感范文五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张忠德观后感1
广东省中医医疗队队长张忠德,17年前,他冲锋在抗击非典的一线,在救治重症患者时不幸感染,从生死线上走过一回。如今,56岁的张忠德又一次站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仔细询问,认真观察。张忠德查房时一再叮嘱医护人员要关注细节。42床的患者刚入院时病情严重,无论是气喘还是肺部影像都不乐观。张忠德团队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一周之内患者的情况就出现了明显改观,现在已经可以正常下床活动和交流了。
从1月24日除夕当天离开广州,张忠德和团队在武汉已经奋战了40多天。他带领广东省中医医疗队接管了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雷神山医院三个病区的187张床位,全力救治病患。由于和患者走得近,大家也更喜欢叫他“德叔”。他还会努力模仿湖北口音,逗患者开心。
中西医协同治疗是张忠德诊治时的法宝之一,除了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他总会充分吸纳西医的现代医学手段。
在张忠德和同事们的细心照顾下,越来越多的患者情况好转并且治愈出院,目前他们病区出院人数已超过180人。
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张忠德观后感2
身在武汉抗疫一线的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已在武汉抗疫一线工作20多天了。56岁的他,是第二支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有网友看到身在武汉前线、瘦了一大圈的他接受央视访问,不由感叹“短短10来天就瘦成这样了,看着真让人心疼”。
张忠德是桂林阳朔人。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新冠疫情发生后,张忠德带领广东中医医疗队驰援武汉。
在2月13日的央视特别节目中,张忠德详细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疫情所采用的诊疗方法和取得的效果。
他说,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尤其是让中医药介入抗击新冠疫情的方案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接下来还会对现有的治疗方案不断完善,并结合专家意见和临床经验,形成更好更接近实战的治疗方案,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服务更多患者。
张忠德教授是甄氏医学的继承、发展者,同时是国医大师晁恩祥的弟子。他把诸家医学理论和经验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因为张忠德医术高明,又待人亲切,与他接触的病人、朋友都尊称他为“德叔”。
17年前的“非典”时期,张忠德是备受关注的“抗非”英雄。当时,张忠德在排查患者时被感染,并很快进入呼吸衰竭状态。所幸,通过及时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第19天,病情突然发生转机。这一次,他希望通过中医人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早日共同打赢这场战役。
记者了解到,张忠德的父母已经八十多岁了,他年前回阳朔老家准备过年。次日就接到组织来的电话,他立即启程武汉,但没敢告诉父母。他父母一直被蒙在鼓里。
张忠德目前非常忙,很难抽出时间与家人通电话和视频。家人已经通过他姐姐,想慢慢让老人家知道这件事。
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张忠德观后感3
“苁蓉当归”是德叔带领的广东中医医疗队的网名,寄望从容胜利、平安而归。从1月29日医疗队陆续接管患者以来,这支医疗队兵分三路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汉口医院、雷神山医院和几个方舱医院进行相应的医疗救治。
2月中旬以后则重点对重症、危重症患者进行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救治,并逐步固定治疗原则、方案等。目前方舱医院都已休舱,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病区也已全部关闭。医疗队目前只负责雷神山医院、汉口医院的部分患者。
3月24日晚,当笔者采访张忠德时,他刚结束当天的第三个会议,一个是湖北疫情的阶段性总结,一个是危重病人的讨论会,还有一个是科研进展研讨。
“没有之前节奏那么紧张,现在一方面是进行回顾总结,另一方面要组织队员有序回家。”当谈起3月20日泪洒高铁站的视频时,德叔挥挥手笑着说:“丑照,丑死了。”他坦言,那一刻自己如释重负,大队伍平安返回,剩下的都是清扫工作。
2月初,还有一张德叔的“丑照”在网上热传,这张对比图左边是出征前精神抖擞的德叔,右边是从隔离病房出来满脸压痕和憔悴的德叔,两者反差极大。
“拍那照片时德叔瘦了八到九斤,其实艰难的时候他每天掉1斤,最多时瘦了十几斤。”队员王军飞平时负责摄影工作,他镜头下的德叔,都是一脸清瘦。
这种高强度工作,德叔并非第一次遇到。17年前抗非典,17年后战新冠,不同的是,当年他还未过不惑之年,头上都是青丝,如今已56岁了,白发掩盖不住年龄。但相比当年为救一名病人高危插管,最后染上非典差点丢了性命,如今的德叔,多了经验和从容,也更多了一份责任。
有人问:“你忘了当年感染的经历了吗,你还来?”德叔回答:“一个士兵不能因为一次作战受了伤,之后就再也不上战场。我是一个医生,来武汉支援当地医疗工作,和我以前得过病没有关系。现在患者需要我,我就来。作为一名非典危重症患者,在积极治疗下,我全面康复了,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我可以把亲身经历告诉新冠疫情患者;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急诊科医生和重症科医生,我来到这里,能够更好地应对疾病。虽然我的年纪比较大了,但我还是可以来!当然,也没有那么‘高大上’,哪有这么多英雄,我就是一个医生!”
队员们陆续返回,德叔吊着的心逐渐放了下来,他开始有时间回顾整个战役,就像复盘一个棘手案例一样,他对这次新冠也会有得失总结。
这次最让他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年轻一代的医务人员接上班了,不少“90后”“00后”不仅仅是会喊口号、写战书,在临床上冲在一线,专业有智慧,担当又懂自我保护,这一点让他感到骄傲,觉得中医药事业后继有人。
同时,他觉得这次疫情还是暴露出中医相对缺乏自己的阵地,“我们既没有中医、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基地,各地中医药部门、大型中医药临床和科研机构也没有按照传染病要求建立起自己的阵地,更不用说中医药的P3实验室。所以,接下来我非常期待能够建立起可以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临床救治基地、实验室、人才应急队伍等,并形成相应机制。”张忠德最后表示。
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张忠德观后感4
孤身抵汉
“德叔”称呼的由来,连张忠德自己也想不太起来了。广东省中医院院本部位于广州老城区大德路,街坊邻里来看病,熟络的病人会以“德叔”称呼,既表尊重又不显生分,医院老老少少也喜欢称这位没什么架子的大专家“德叔”。后来连他自己也索性在报纸和医院微信公众号上开了栏目“德叔医古”,普及健康知识,还经常主动给挂不到号的市民送加号福利。“德叔”也逐渐走出医院,成了广州人甚至整个中医界的网红称呼。
中医讲求“菩萨心肠,霹雳手段”。对待患者亲切如邻家大叔的张忠德,在大事面前却动如疾风。
1月24日,除夕。张忠德从医院赶回家扒了一碗午饭,拿了几件衣服交代两句话,便孤身赶往广州南站。仅仅4天前,钟南山院士接受央视《新闻1+1》栏目采访还特别强调: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
此时的武汉刚刚封城一天,处于危险旋涡的中心。G1128次列车2号车厢里,只有张忠德一人。列车疾驰在细雨中,他想到17年前的非典,想到和他并肩的战友叶欣护士长那句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相比当年,心里更有些底,没有想太多,一路都在仔细研读新冠疫情诊疗方案。”其实,在出发武汉前的1月19日,张忠德就接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通知赴北京开会,根据武汉传来的临床数据和资料与在京院士、国医大师、知名中医药专家一起研讨,制定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一版)》。德叔记得,面对这个未知的疾病,中医诊疗框架仅用一个上午搭成,但随后的论证却用了一天多,“21日的讨论持续到第二天凌晨3点多,大家都很慎重,到22日才形成最终方案。”
高铁上的德叔虽然气定神闲,但到了武汉后他还是吓了一跳。这是他第一次到武汉,此前经常在古诗词中领略到楚地的文化和历史,曾经充满许多美好想象,眼前却是一片冷清,除了接车的两个同行,九省通衢、高铁网络高度发达的武汉站竟空无一人。
外面下着小雨,街上空荡荡,德叔知道这一仗不好打。
作为先锋,张忠德是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的身份来到武汉的,抵达第二天正是大年初一,他起了个大早。
“德叔”的第一站选在武汉金银潭医院,作为武汉传染病专科医院,这里收治的全部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患者,他要对这里的病例进行细致分析,包括流行病学史、发病演变过程、用药治疗方案、治疗后胸片及体征的改变,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点,5个小时的查房滴水不漏。
第一次接触就诊查了26个病人,德叔有了初步印象:这些病人传染性都很强,而且肺部症状很严重,病情演变极快,还伴有胃肠道症状,多数病人表现疲倦、乏力、厌食。
病例采集,就是要在迷雾中抽丝剥茧,慢慢寻找这种未知疾病的客观规律。
年初二他选择来到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这些确诊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又是3个小时如同侦探般的细查。当天下午和工作组的其他专家会同讨论,“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当晚就出了中医药第二版诊疗方案。”
接触过大量病例后,张忠德给尚无多少经验的广东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在武汉查房过程中发现,有些患者并没有出现任何发烧和呼吸道症状,医务人员在接诊时一定要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排查好该类病人。
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张忠德观后感5
身在武汉抗疫一线的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已在武汉抗疫一线工作20多天了。56岁的他,是第二支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有网友看到身在武汉前线、瘦了一大圈的他接受央视访问,不由感叹“短短10来天就瘦成这样了,看着真让人心疼”。
张忠德是桂林阳朔人。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新冠疫情发生后,张忠德带领广东中医医疗队驰援武汉。
在2月13日的央视特别节目中,张忠德详细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疫情所采用的诊疗方法和取得的效果。
他说,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尤其是让中医药介入抗击新冠疫情的方案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接下来还会对现有的治疗方案不断完善,并结合专家意见和临床经验,形成更好更接近实战的治疗方案,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服务更多患者。
张忠德教授是甄氏医学的继承、发展者,同时是国医大师晁恩祥的弟子。他把诸家医学理论和经验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因为张忠德医术高明,又待人亲切,与他接触的病人、朋友都尊称他为“德叔”。
17年前的“非典”时期,张忠德是备受关注的“抗非”英雄。当时,张忠德在排查患者时被感染,并很快进入呼吸衰竭状态。所幸,通过及时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第19天,病情突然发生转机。这一次,他希望通过中医人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早日共同打赢这场战役。
记者了解到,张忠德的父母已经八十多岁了,他年前回阳朔老家准备过年。次日就接到组织来的电话,他立即启程武汉,但没敢告诉父母。他父母一直被蒙在鼓里。
张忠德目前非常忙,很难抽出时间与家人通电话和视频。家人已经通过他姐姐,想慢慢让老人家知道这件事。
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