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观后感 >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个人感悟5篇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个人感悟5篇

时间: 炳卓0 分享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个人感悟5篇

  从一定意义上讲,重大灾难也会成为伟大精神孕育的契机,在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中孕育并诞生的“抗疫精神”,是全体抗疫人员众志成城、无私奉献熔铸而成的精神丰碑。下面小编整理《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欢迎阅读。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个人感悟5篇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1

  湖北和武汉是这次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习近平考察湖北武汉的第一站,就是前往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火神山医院,听取医院建设运行、患者收治、医务人员防护保障、科研攻关等情况介绍。他高度评价和称赞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英雄事迹和战斗精神。习近平深入基层社区防控疫情的最前线,强调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靠社区。他同社区工作者、基层民警、卫生服务站医生、下沉干部、志愿者等亲切交流。称赞他们作出的重要贡献,颂扬他们展现了武汉党员、干部不怕牺牲、勇于担当、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精神。

  从两个阵地到湖北武汉,我们见证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武汉人民和湖北人民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展现了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和家国情怀。习近平强调,英雄之城、英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为你们而感动、而赞叹!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在这三个感叹号后面,包含着丰富内涵和深刻意蕴,我们更加注重弘扬人民英雄群体展现的英雄品格、英勇气概和精神风貌。

  在这场严峻斗争中,我们看到湖北和武汉抗疫斗争第一线涌现出一批英雄群像: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和驰援医疗队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广大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广大人民群众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他们身上彰显了武汉人民的英雄本色。例如,冲锋在前、英勇奋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闻令即动、勇挑重担,不惧风雨、坚守一线,众志成城、踊跃参与,不畏艰险、顽强不屈,坚韧不拔、高风亮节,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等崇高精神。

  我们是举国体制全民抗疫,在全国一盘棋的统筹安排之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湖北武汉人民奋战在主战场,但是他们并没有孤军作战,全中国14亿人民积极参与和共同行动,成为武汉的坚强后盾,这是一场全国范围内打赢战胜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正是经过全民奋斗,倾举国之力,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因此,我们不仅赞美了湖北人民、武汉人民的英雄之举,而且同时也赞美了全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打赢抗疫斗争人民战争的英雄壮举和精神品格,赞美了广大海内外华人华侨支援祖国抗疫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次抗疫斗争,我们在总体上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和爱国豪情。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2

  在抗疫斗争中,我们举全国之力组织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等调派330多支医疗队、41600多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武汉。广大医务工作者毫无畏惧投入防控救治工作,日夜奋战,舍生忘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武汉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包括军队在内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抗疫斗争中发挥了“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真正做到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在抗疫斗争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最辛苦,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许多同志脸上和手上被磨出了血,不少人饱受丧失亲友的悲痛依然奋战在第一线,有3000多名医务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广大医务工作者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最大的功臣”。在世人心目中,抗疫“天使”、“英雄”、“功臣”、“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不仅包括湖北武汉当地和全国驰援的医务人员,而且包括全国各地为抗疫斗争作出重大贡献的全体医务人员;不仅包括从事西医方式抗病毒的医务人员,而且也包括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式抗病毒的医务人员,他们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是相通的。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精神的伟大民族,崇尚英雄才能产生英雄,尊重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从“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身上,我们最看重的是可贵的英雄主义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展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冲锋在前、英勇奋战,用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展现了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面貌等。这些伟大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3

  现在,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初步实现稳定局势扭转局面的目标。但是,在抗疫斗争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还有许多严峻挑战和考验,我们必须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坚决依靠人民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

  在抗疫斗争中,究竟谁是被感谢的对象?谁是需要被感恩的主体?这里有一个带有根本性的立场、观点、方法问题。我们歌颂和感谢人民,体现了人民创造历史、人民英雄观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和核心观点。唯物史观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在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就是执政为民、造福于民。在抗疫斗争中,我们应该礼赞人民英雄、歌颂人民群众、感谢和感恩人民主体。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从抗疫斗争中涌现的千千万万凡人小事,可以看出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创造伟力。一切历史都是由人民书写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对抗疫英雄的致敬,就是对英雄的中国人民的致敬。

  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中,曾经把中国人民比作“上帝”,只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诚意依靠人民群众,就能感动人民这个“上帝”,最终领导和依靠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毛泽东还形象化地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当人民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时,毛泽东当即就回呼“人民万岁”。把人民比作衣食父母,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合法权益,主动放手让人民群众来监督党和政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

  在党与人民的关系方面,人们喜欢引吭高歌:“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表达了党离不开人民,党依靠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走向强大和取得成功的客观规律。邓小平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把人民当作父母敬重,永远效忠于祖国和人民。这些都是唯物史观的朴实道理。相比之下,有些干部官位不大,架子不小,口气很大,开口闭口就说,“我是你们的父母官,我为你们做主”,作了一点小事就要群众感恩自己,这是一种相形见绌、本末倒置的错误言行。当前,亟需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的教育。

  习近平歌颂人民、感谢人民,是坚守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坚持唯物史观的体现。新冠疫情发生以后,习近平一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要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他指出,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中央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虑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的根本立场,“为人民服务”是我们该担当的责任。打赢战胜疫情的人民战争,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决胜小康社会阶段性奋斗目标,就是要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至于人民群众在特殊时期、特定条件下、遇到特别困难时,发点牢骚、提点意见,是很正常的事情,关键是要正确对待、泰然处之。习近平说:“群众在家隔离时间长了,发几句牢骚是可以理解的,谁愿意老闷在家里啊!要看到我们取得这场斗争胜利要靠人民群众,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对群众出现的一些情绪宣泄,我们要多理解、多宽容、多包容,更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包括心理疏导、解决实际困难。”这就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优良传统和生动体现。

  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依靠人民、发动群众,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要紧紧依靠人民,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党是人民群众的领导力量,也是人民群众的坚强后盾。只要我们在带领人民战胜疫情的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就能坚决打赢湖北武汉保卫战,就能在大考中交出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4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明代杨慎这首著名的《临江仙》,前些年还曾伴以谱曲在亿万电视观众耳边回荡。过去几千年来,我们古老的神州历经灾祸,却是多难兴邦,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出现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地挺起脊梁,并有了今天在世界上的再次崛起,当然是整个民族百折不挠勤恳实干的结果。但不得不说,历史上各个时期那些舍生取义、以身许国的贤臣良将、豪杰义士以及今朝的奋斗先锋们,也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这一直是时代的要求。回想1949年9月30日,新中国开国大典前一天北京举行的最重要仪式,就是在天安门对面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那些为民族解放、祖国崛起而永垂不朽的英雄们,从共和国建立起就成为全国人民崇敬的楷模。

  不同的时代又会出现不同的英雄典范,在战争年代突出表现为舍生忘死地冲锋在前,和平时代又体现为勤奋劳动或像雷锋那样以平凡而又伟大的精神为人民服务。近段时间的疫情防控,又相当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解放军和公安干警、社区干部和其他相关人员,又续写出了新的群英谱。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5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追求进取的国家,都有崇尚英雄的情结,并将其作为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血脉。中华文化所推崇的英雄,自古以来是注重忠义和有家国情怀者,强调为民族大义和保国抗敌不惜献身。虽说华夏过去的英雄观存在忽视个体、强调集中意志的偏向,其主流还是有着积极作用的文化精华。由于长期以追求多娇江山为一统,能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华天下虽有分合,毕竟是统一时间远远大于分裂期。这一传统传承到现代,再同世界先进思想相结合,又出现了可贵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奋斗作风。

  想当年“两弹”事业刚起步时,在美冲破阻力返国的钱学森就预言,我国的发展速度肯定会超过美国,就是因为有制度优势。这种优势,恰恰是以英雄们带头奋斗来保证,如冒着受核辐射危险到第一线检查未爆原子弹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榜样。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的抗疫斗争,开始也受到西方一些人嘲讽,但事实却证明靠着我们体制的统筹组织能力以及奋斗精神的优势,短期内就取得重大成效,这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和其他许多国家的政要肯定。

  纵观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各自的英雄崇拜,如西方文化发源的古希腊就出现过神话英雄史诗。不过出于其特定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塑造的英雄重视个体生命,颂扬自身权益高于一切而很少讲国家民族观念。古希腊虽生发出早期民主和人权思想,却是长期城邦林立无法统一,最终短盛而长衰。现代大众文化中被认为充分体现着西方价值观的好莱坞大片,颂扬的也多是“超人”式英雄,讲究个人至上并为此奋斗,导致的社会观念常是尊强蔑弱。如今让中国人非常反感的那种美式自傲,往往也是由此而来。

  笔者长期研究中外军事史,看到欧美军队有中华文化观难以接受的一种现象,即在战斗条令中规定若战局绝望为保命可以投降,赢得胜利是靠物质和科技优势而不提倡奋斗牺牲,前些年美军甚至提出追求自己打仗“零伤亡”。无情的现实却证明,纵然有高科技装备(包括医疗设备),如果操纵者畏缩怯懦或者缺乏敬业精神,再强大的物质和科技优势有时都难以起到决定性作用。二次大战后,美军参加局部战争时屡屡在装备很差的对手面前受挫,某种程度上就证明了这一点。

  当年,中国革命军队的装备长期同对手相差极为悬殊,经常陷入九死一生的险境,若按西方战争规则早就没法打仗了。但正是靠“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那种“为有牺牲多壮志”的精神,英雄军民才能在精神上压倒敌人,最终转化为物质力量并由弱变强,才取得了日月换新天的辉煌胜利。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大发展时也出现了社会思想多元化,有些人盲目崇拜西方观念,文化界也有功利化、低俗化趋势。有人甚至贬低或否定英雄,搞历史虚无主义。如果让这种舆论导向在社会上充斥,过去英烈的奋斗初心和现实的制度优势将被根本否定,而且对年轻一代危害尤甚。如今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务就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也是新时代进行英雄主义教育的方向。根据培养这种价值观的要求,就应大力歌颂英雄、弘扬正气,当前抗疫斗争的英模就是很好的现实教材。

  宣传英模并倡导向他们学习,并不是提倡冒险蛮干,例如现在对医务人员注重人性化、专业化的关心,把奋斗精神与科学态度相结合,才是正确的态度。现在国家有一批面对灾难勇于前行的无畏者,恰恰又在社会树立起良好的风气,最终会展示出“遍地英雄下夕烟”的美好图景。

4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