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感动中国的观后感5篇
有关感动中国的观后感5篇
《感动中国》是一个不一样的节目,它能让我们知道那些英雄故事,每一篇故事都催人泪下,触动着我们的心灵,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有关感动中国的观后感
今年55岁的陈玉蓉,是湖北武汉一位平凡的母亲,她的儿子叶海滨13岁那年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无法医治,最终可能导致死亡。前不久,叶海滨的病情恶化住进医院,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生手术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
然而,就在手术前常规检查中,叶海斌被查出丙肝,必须全部切除,需要母亲切1/2甚至更多的肝脏给儿子。可是,母亲患有重度脂肪肝,1/2的肝脏不足以支撑其自身的代谢。无奈,捐肝救子的手术被取消。
陈玉蓉从医院出院后,当天晚上就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每天走十公里。在随后的7个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有时夹块肉送到嘴边,又塞回碗里去。
陈玉蓉说自己有时太饿了,控制不住吃两块饼干,吃完了就会很自责。7个多月来,她的鞋子走破了四双,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刮,刮了又长,而几条裤子的腰围紧了又紧。
当她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奇迹出现了。脂肪肝细胞所占小于1%,脂肪肝没有了。就连医生都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医生说“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毅力,肯定做不到!”2009年11月3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
有关感动中国的观后感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煤矿71岁的退休工人,40多年前迎娶朋友的遗孀,并将朋友的两个儿子养大;20多年前因骨折病退,照顾同时因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儿三人。
宋文骢——壮志凌云
宋文骢,飞机总体设计专家,歼10飞机总设计师。原籍云南省大理。
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型号总设计师、自然科学研究员。世纪60年代初,宋文骢就和同志们一道首创了我国飞机设计第一个气动布局专业组并担任组长,开始了对飞机新式气动布局的深入研究。80年代中后期,上级发文提出要研制一种适合我国空军2000年以后作战环境的歼击机,并列为国家重大专项,代号为“十号工程”。56岁的宋文骢,被国防科工委正式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
今年,歼—10在国庆节阅兵中大显身手,让世界瞩目。这是我国自行研制,具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战斗机。随着歼—10 飞机的研制定型和装备x队,我国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设计技术。
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盛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上午11时11分,由空军151架飞机组成的空中梯队准时飞越广场上空,由我国自行研制,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的"歼—10"战斗机编队惊艳亮相,成为万众注目的焦点。
有关感动中国的观后感
生活中有太多的浮华与诱惑,当物欲的膨胀让人迷失,当金钱与权力占据你的心灵,当你人生的坐标发生了倾斜…那你不妨坐下来看一看《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用心来聆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的生命热忱会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如果说人的生命就像浩瀚星海那一颗凡星,那你就不该甘于躲在云层之后,而是应该用你的光亮与璀璨去照亮别人乃至整个世界。
我是擦着眼泪陪孩子看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的,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如果说学雷锋离你太过遥远,那你不妨学学他们。放下内心的浮沉与躁动,去感受这些和你我一样的平凡人而却不平凡的事迹。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个世界才变得不再冰冷。其实我们无需伟大,我们只需付出一点责任之心、一点关爱之心、一点感恩之心,来回报社会,回报家人就足够了。其实人生命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内涵,在于你走过的过程。正如歌手汪峰唱的那首“怒放的生命”一样,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朋友!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超越自我,让自己活得精彩而有意义!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我们不平凡的力量吧!从此让我们的人生光荣绽放!
有关感动中国的观后感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斌强。
陈斌强,是一位平凡的初中老师,平时教学工作比较忙。五年前,他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不但生活不能自理,而且会因为乱走而丢失。做为儿子的他,没有因为这样而嫌弃妈妈,也没有因为这样而放弃照顾妈妈。为了更好的照顾妈妈,他五年如一日,“绑着妈妈”去上课。每天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喂饭,擦身、带着妈妈晒太阳……,做到工作和照顾妈妈两不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孝子”的真正内涵。
古话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比路长,子女对父母的爱只有筷子长。但是陈斌强老师对母亲的爱,有天空那么大,那么长。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陈斌强老师的孝行感动了全中国。陈斌强,做到了。
孝是儿女向善向上的动力,是成功的阶梯。我被陈斌强老师的事迹深深感动!他做了应该做的事,平凡而稀有,不愧为老师!身教胜于言教!看了他的视频我感动的流泪了,感动的不仅是他对母亲的一时关爱,而是他对母亲的坚持,这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这就是一种信念,一种使命感。有了这种使命感,虽然辛苦,但他内心是幸福的!快乐的!
有关感动中国的观后感
昨晚我们一家观看了央视一套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每看一位人物介绍,我和老公都忍不住也流下了眼泪,老公又不时的给儿子讲解,时不时地教育儿子。我真的感觉看完之后是对人精神的洗礼,灵魂的净化。我感到在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物面前,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他们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无怨无悔的做着平凡而伟大的工作,他们从来都没想到要得到什么。他们做什么都无怨无悔,从来就没有想到要得到什么。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0年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护胡培兰老人,都98岁高龄,退休后,她一直坚持坐诊。胡佩兰生活节俭,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但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她的颁奖词是“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主持人采访她的时候她说:“对于病人,开药要以有效为原则,在有效的原则上,要以便宜为原则”这句话我记得非常深刻,如果我们的社会多一点像胡老这样的医生,那我们的社会又多一点和谐,少一点矛盾。当主持人又问她最怕的是什么,她说:“最怕的是躺在床上,什么都叫人做,叫人烦。”我听到下面有一些善意的笑声,真的是一句大实话,最让感动的是那么大岁数心中装的全是病人,真的叫我们这些年轻人汗颜。
还有两位老师,一位是悬崖边上的护梦人格桑德吉还有一位老将军夫人龚全珍。同为老师的我深深地为他们所感动,感染。格桑德吉是一位藏族姑娘,师范毕业后放弃城里优厚的工作依然回到自己的家乡当起了向村老师,每到周末护送孩子回家,孩子回家的路上都是悬崖,下面是滚滚江水,如果不小心掉下去我估计就尸首都找不见,看着都惊心动魄。培养学生是事业,关爱学生是本能。一切为了学生,这是老师永恒的追求,格桑德吉就是这样做的。不是远大的抱负,只是广阔的胸襟;不是华丽的说辞,只是纯净的灵魂。她是无私的边疆少数民族教师。我真的感到震撼,我作为教师自认为很有爱心,但在这位老师面前显得真的太渺小了,很格桑德吉这位少数民族的老师我能理解她做的一切都无所求,无所回报,她对孩子对家乡的爱是出于一种本能,而我有时很多的是有一种功利心,做什么都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在这位老师面前我真的感到特别羞愧。还有龚全珍,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随将军一起回乡务农,当起了小学老师。当主持问她:说最美老师张莉丽想问她做一时的好人难,但做一世的好人就那么不容易了,问她是怎么做到的。“龚老师说:”其实一点都不难,我每天晚上都在想自己白天做了什么,看看是不是“好逸恶劳了”。我听着真的特别感动,真的是发自肺腑,她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我不知道那些打着为慈善名义作秀的人看到这位本可以“高官厚禄的古稀”老人会不会脸红。读她,我懂得了什么是理想主义,而理想主义者可以如何无私。读她,可以让今天的领导干部们净化一次灵魂。只有心中盛满人间的真情、头脑装满天下的道理,才能通达真理的意义。一位忠于爱情、深明大义的老人,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才是伟大的人生。
真的,看着这些“动天地,泣鬼神”的人物,我的灵魂真的得到了一种净化,我们真的应该向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学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