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看血战钢锯岭观后感5篇
党员看血战钢锯岭观后感5篇
信仰是作为大写的人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也是人类平衡物欲的工具。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血战钢锯岭》有感
昨天看了《血战钢锯岭》,直至今天,剧情及电影画面还在脑海中萦绕,忽然又有了写影评的冲动。对于战争片,我想,很难再有片子能超越《拯救大兵瑞恩》及《斯巴达300勇士》,更别提裤裆藏手榴弹、手撕鬼子的国产抗日神剧了。然而,昨天在近两小时的热血沸腾中,梅导又挽救了战争片。
观影之前,听说场面很血腥残忍,心想,希望不要看得太恶心!海报宣传“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又想,真人真事能有多传奇?充其量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片,希望不要太平淡。出乎意料的是,全片两小时二十分,除了前面半小时讲述家庭、爱情及宗教信仰之外,后面的近两小时,让你完全处于血脉喷张的状态。满屏的血肉飞溅,断腿露肠,火枪喷鬼子,鬼哭狼嚎,但是,你已无暇顾及,因为,此刻,你已是战场上的一员。就好比以前看《速度与激情5》的时候,走出电影院,启动汽车,就有将油门一脚踩到底的冲动;这次,若身边有一支枪,或许我也会顺手操起来对着屏幕上的鬼子扫射一通。梅尔吉布森的影响力就在于,他还原了战争的真实,让你身临其境。
在电影里,主角多斯各种神奇,就象开挂一样,在枪林弹雨中救了75人而毫发无损。昨天看完电影,忍不住上网搜了一下主人公事迹,结果发现真人更传奇!也许梅导不想太神化主人公了,在剧情里隐忍地打了折。纵使这样,这个传奇人物已通过一部电影已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至于主人公如何传奇,为了不剧透,暂且不提。但是,“上帝,让我再救多一个!”这句话,还是很令人动容。
这部片估计让很多观众付出了眼泪,就连我一位当过兵、平时扮成一副硬汉样子的朋友都说看得热泪盈眶。影片中最戳中泪点的是,多斯在敌人的追赶中绑上绳子跳下悬崖,最后安全着落,当战友从后面轻拍他肩膀时,他以为是敌人,激动地往后一甩手时,战友们轻声安慰他:别怕,你安全了!那一瞬,热泪夺眶!除了感动,还有那紧绷了两小时的一口气,终于缓缓地舒了出来!
感谢片方,没有将这部片制作成3D,让我脱离了沉重眼镜之苦,也方便了拭泪;感谢广电总局,只删减了不到30秒……当然,这电影也有让我不爽的地方:今天无论看谁的脸,都会想起片中那埋在地下还骨碌碌乱转的眼睛!
最后,还是中了梅导的套路,忍不住感叹一句:和平真好!
观《血战钢锯岭》有感
《血战钢锯岭》一听到这个名字,我是没有想观看这部电影的欲望的。因为一听就知道这部电影是战争片,一想到战争中血肉横飞的血腥场面,我就十分抗拒。但是我的朋友们都说这部电影十分值得一看,而且网上的评论也不错。影片讲述了一名叫戴斯蒙德.道斯的年轻人,是一位虔诚的__徒,所以他认为每一条生命都是可贵的,即使在战场中他也坚持不使用武器去战斗,而是在战场上拯救伤者,在这场太平洋战争中,他凭借自己一个的力量拯救了七十多名受伤战友的故事。
影片的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十分让人敬佩。在参军前他的信念就是不拿武器,希望能当上一名军医,在战场上拯救更多的生命。但是他没有如愿以偿分配到军医部队,在新兵训练中他因不拿武器受到军队上司霍威尔中士的嘲笑和针对。每天派戴斯蒙德去做粗重的活,而且道斯蒙德不拿武器的行为被军营里的人看为是懦夫的表现,所以军营的人也瞧不起他,经常欺负他。在这种场合,戴斯蒙德是多么的不合群,在一群想要在战争上奋战的汉子中,他却坚持不拿武器,就像当初人们始终相信地心说的时候,哥白尼却相信日心说那样,这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最终他成功说服了军队并如愿加入了医疗队。
到了战争开始,一群士兵来到了高大垂直的山崖下,在他们来的路上,他们看到了一车车运满士兵尸体的车从他们身边经过,车上的士兵一个叠一个地躺着,有的断手断脚,有的血肉模糊,他们毫无生气,只剩下残缺的肉体。着群准备上战场的士兵们也有点慌乱了,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结局。在枪击声,爆炸声中战争开始了。血液四溅,士兵们的身体被炸飞。而道斯蒙德在这激烈的战场上还要负责照顾伤员,他刚拿出一管血清,就被子弹打破,给救援增加了困难。
由于伤亡人数太多,美军觉定撤退。刚刚硝烟四起的战场,一瞬间安静的只能听到风吹的声音。那些在战场上被遗弃的伤员是多么的绝望,他们可能会被活活饿死,或者死在敌人的刺刀下,敌人是不会放过漏网之鱼的。这个时候道斯蒙德像救世主一样出现了,他小心翼翼的移动着,寻找存活的伤员。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伤员是一个满脸尘土的士兵,因为眼睛被尘土覆盖,他以为自己瞎了,当戴斯蒙德用水冲洗他的眼睛后,他说他又看到了光。是的,戴斯蒙德给伤员带来了希望之光。在敌军眼皮底下救走了一个又一个伤员,虽然他已经筋疲力尽了,但他还自言自语地说,只要再一个,还能救一个,就这样他就了几十名伤员。
当戴斯蒙德回到军营中时,军营中的人都用敬佩的眼光看着他。在病床上的人,看见他也十分激动,他给军营中的人带来了士气,迎着这股士气士兵们再次上了战场,敌军举白旗投降,这场战争终于就这样结束了。
看完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战争是多么的残酷,虽然现在世界比以前和平,但是局部地区还是动荡不安。如果每个人都能像戴斯蒙德那样珍惜每条生命,那世界是不是更和平。
《血战钢锯岭》有感
《血战钢锯岭》主线是一个小孩经历了家庭的巨变之后,完全反暴力,信教,相信杀戮是最深的罪孽。由于珍珠港事件爆发,他的爱国之情燃了起来,决定参军,但是却不愿意拿枪。这个不带枪前往战场的战士,并成为了一个传奇,一天一夜的时间救出了75个战士。他被授予美国国会荣誉勋章,同时也是首位获此荣誉的在战场上拒绝杀戮的医疗兵。
其实从炮火连天的画面出来,宗教和信仰才真正是这个电影的核心。有真正信仰的人与其他人最大的区别是,不为环境所迫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这种精神让很多观众所感动。
可人类的悲剧就是,敌我双方都深陷自己的信仰,大开杀戒。甚至种族内部一部分人的被信仰彻底洗脑,对同胞亲人也毫不留情。
善的力量在恶的屠刀下是软弱的,总不可能敌人刺刀见红的间歇时,你帮他包扎伤口吧?所以在环境不同,伦理的标准应该是不同的。
在人类没有大同之前,没有真正的普世价值被广泛接纳的时候。当敌人用武器要消灭无辜民众,实现他们理想的时候,这时以恶制恶就是善。以善制恶反而是恶。从人类发展史一路看来,和平反而是短暂的。谁也不知要经过多少年的暴力,才能让人类的野心和狂妄安静下来。
《血战钢锯岭》有感
美国片一直擅长聚焦于某个角色去阐释人性的内涵。《血战钢锯岭》虽然也是另类的"英雄主义",却着实振憾到了我。美国很少拍历史战争片,此片应该算是经典。从述事方式和节奏都控制到位,战争场景复原感强烈,拍摄角度鲜少夹入政治观点,中心思想与故事脉络十分清晰。战争场景烘托出的情感是:感动、善良、正义。弱化了对立感,虽然画面十分残酷,给人一种撕裂的疼痛与恐惧,却无法升起仇恨。只有深深的疼惜…
这些都不是我要谈的重点,我想聊聊影片中几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
第一个片段,是多斯在打闹中误伤了他哥哥时,父亲与母亲的不同反应。我们能感受到多斯望着墙上图片时深切的悔意,那是他第一次面对生命。试想,如果那个时候他父亲的鞭子真的抽打在他身上,估计我们见不到后来那个拯救生命的英雄了。真正的善能引发善,泄愤的父亲只会收获一个反抗和充满憎恨的孩子。我很敬佩母亲对待这件事的智慧,她能感受到孩子内在的忏悔,并且在那个时候不仅是安慰和抚慰,而是告诉她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在强烈的情绪下,语言便成为强大的武器,可以摧毁一个人,也能强悍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正面语言,是多么重要的一门功课!
当谈及父亲的暴力虐待,母亲的回复是:他不是憎恨我们,许多时候他是憎恨他自己。八九岁的孩子虽不懂这些话语的内涵意义,却也在他心里种下了一个叫做"理解与善意"的种子。在他后面被战友熟睡时群殴,他的反应上有看到如出一辙的对战友的理解与善意。的确,没有经历过战争,怎么能理解一个在战争中死亡线上趴出来的人?战火的创伤,比任何生命中的疼痛都更甚。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你不知道未参战前的他有多好。"多斯母亲这一句又隐含了战争的凶残,多斯父亲虽活着回来,却已经让自己的灵魂死在战场。多年来,一直生活在战争的创伤中不能自拔。
第二个镜头,是多斯在法庭上。他看着法官真诚诉说自己的信仰:"现实世界已经支离破碎,我只是想努力拼凑一些自己的完整。难道这也有错吗?"法官闻此言都有些动容。军队中最讲究执行力,违抗命令是无法被接的。如果我们用这个角度来看待他的上司,或许更能理解他为何一定要让多斯离开。而不会觉得他是个冷酷的人。的确,军队中有那么多的上帝信仰者,为什么只有你不肯拿枪?实质上,多斯内在的价值体系并非只来源于上帝的教育。多数来源于家庭的教育与母亲的爱。他的支离破碎更多来自家庭的体验,母亲的温暖善良和带着心灵创伤的父亲,一战的疼痛在这个家庭里久久不散,支离破碎。母亲的价值观被嫁接到他身上。
第三个境头,他在战火纷飞中,不顾自己生死,透支体力的拯救生命。那一个信念一直在支撑他:求求你,让我再救一个!他把所有的痛苦,都化作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不是对自己,而是对所有人。所以当他对敌方日本人施药时,听到"山上还有个神精病一直在救人,还救了两个日本人下来…"时我禁不住落泪。被这一份对生命的平等与尊重深深憾动…没有分别心,没有评判的爱。同时,升起一种羞耻感,为自己的那些小情小爱,小情绪感到羞愧。我们能为这些事烦恼,实际上是因为我们生活得太幸福,才能有时间去折腾。生命那么脆弱与无常,去爱一切生命吧!
美国片对人性的解析真的是深刻露骨,却不显生硬。人不是生而为善或恶,成长中的各种体验造就了一个人的内在世界。而外在世界,则是他原来思维模式的体现。而我们花了多少时间去了解自己呢?
专心做一件事情,专心爱一个人,都是一场修行。必须熬住那些寂寞孤独的时光,扛过各种不被理解的折磨与苦难。如同多斯的信仰……专心爱一个人需要做很多事,专心做一件事需要爱许多人。于是,我想花心一点,专心做一件事:智慧地去爱每一个人。我无法确定能否达到终点,却可以让自己一直在路上……
《血战钢锯岭》有感
最后的定格镜头加上澎湃的音乐,活脱脱一个“好莱坞主旋律”!看啊,一副担架从悬崖上吊下来,上面躺着血迹斑斑的英雄,他用手抚摸着胸口上的《圣经》,眼中充满着信仰的光泽……如果把某些元素换一换,片名改成《激战上甘岭》,简直就是一部中国的战争主旋律电影啊!
可是梅尔吉布森镜头下的“主旋律电影”确乎非同凡响,看完之后简直燃爆!十年前看过他的《启示录》,见识了这位牛导的非凡才华,不承想他摆弄这部中规中矩的主旋律电影,居然如此出手不凡!“每个人的信仰都值得尊重,这就是最真实的我们”——当故事的内核装置了信仰的灵魂,立马就让影片变得与众不同超凡脱俗。
有这样一个镜头:激战过后,战场仍险,这时有两个新兵守候在安全的悬崖下,突然他们发现,高高的悬崖上,一具具伤病员躯体被捆绑着,奇迹般地频频吊下来……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终于有一位大兵发出了情不自禁的“评论”:上面有一个神经病!这个“神经病”,就是影片的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
依照常理,一个看上去并不强壮、坚定地拒绝携带武器上战场的军医,居然能够在极其险恶的战场上,赤手空拳救下75个人的生命,简直是神话。然而,这不是虚构,而是真真实实的故事——它改编自二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他因为在冲绳岛战役中勇救75人生命而被授予美国国会荣誉勋章,同时也是首位获此荣誉的在战场上拒绝杀戮的医疗兵。
现实看上去居然比电影更虚构,一个士兵居然拒绝接触枪支武器,居然还被允许上战场,居然还奇迹般地成了英雄!按照好莱坞的虚构能力,这样的故事也是很精彩的。想不到的是,这居然不是刻意的“主题安排”,而是取自真实人生。我差点就非常庸俗地如是推理了:戴斯蒙德·道斯如此执著于“迂腐教条”(我们对信仰的庸俗解读),最后结局必然是,通过软硬兼施的故事桥段,使之幡然醒悟,终于拿起武器,最后赢得荣誉和爱情……一个士兵违拗“政治正确”和“大众意志”时,这难道不是唯一的解药?可是不,影片给了极其出人意料的答案,却令人热血沸腾。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选择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信仰,无疑更有利于生存,而一旦选择偏离主流的信仰,你就容易举步维艰,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然而“随俗”和“脱俗”的战争决定了一个民族和具体个人的命运,正是那些执著者的坚持,人类社会才会出现“超凡脱俗”的迷人景致。所以我们在戴斯蒙德·道斯有点傻傻的脸上,看到了一层圣洁的光芒,顿时穿透了我们的俗世灵魂,引发剧烈的震荡!
好久没看到如此经典范儿的电影了!我愿意承认自己是传统派,是老派,我愿意为这样的影片尽洒热泪。“信仰的力量”在这里表现得如此具体又如此具有说服力,主人公的天真和执著,全都源自其忠诚的信仰。是这份信仰,让他不知畏惧地觅到爱情;同时也是这份信仰,让他在战场上超人力地自我激励——再多救一个,再救一个,一个,一个……他的表现,已经超出了能力极限,显示出神的力量。以至于当决战来临时,大兵们希望他担当牧师的角色,用神圣的祈祷为他们助神威。
就是这样一个“神经病”,信仰赋予他神圣的意志力,他义无反顾地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前行,而这一切,居然不可思议地被接受!在集体意志非常强烈的情况下,一旦个人信仰被得到尊重,竟然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这样的精神内核,使影片远超一般的战争片,显示出哲理的意蕴,这是值得致敬的。
该片获得第88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影片提名) ,窃以为实至名归。上海影评学会创建了一个名曰“电影眼新片排行榜”的微信公众号,每周请若干知名影评人为新片打分并说明理由,作为“批评家”,我的打分向来比较严苛,通常给的分数比平均分略低。然而这次我愿意“破例”,为这部片名并不咋的《血战钢锯岭》打出破天荒的满分:10分!它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好影片,没有之一。无论是故事、画面、音效、主旨,它都是完美的,虽然是那种中规中矩的完美,但彰显出它的经典性。
最后唠叨几句“题外话”用来“释题”:经常有人矫正“神经病”和“精神病”的混用,认为大多数情况下的“神经病”一词应该替代为“精神病”。我的看法是,神经病和精神病当然是两种病,但其间也有联系,神经质性格的人,在面临心理困难时,精神上会出现强烈的不安,关于这些科学道理,咱们不必细究。要紧的是,“神经病”往往指涉过于执拗的负面人格特征,而在“文学语境”里,它是可以“反词正用”的。当一个人的坚定信仰呈现出“神经病”的“症状”时,有时可能正是“最高境界”的代名词。好吧,看官权且将之视为修辞吧,就不必“展开深入讨论”了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