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观后感 >

《星际探索》观后感作文7篇

时间: 邱妹21268 分享

  电影《星际探索》也是这样讲述孤独探索外星人的科学家的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七篇《星际探索》观后感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星际探索》观后感作文1

  简单来说就是一部讲皮特违抗命令从月球和火星转机到海王星,穿越小半个宇宙找爸爸的电影。

  电影片头自渐变融合的红黄蓝三原色而起,表现出影片基调中的极简主义。男主Roy在四个不同色调星球上的经历一点点加深着自己与父亲Clifford二人间的情感铺垫。影片中地球和海王星都呈华丽的蓝色,月球呈白色,而承载着故事转折点的火星呈红色和黄色。导演细腻的用色使电影在视觉效果和感官的享受上都延续着近几年来一年一部的高逼格太空电影的美学水准。再加上本片的摄影师与2014年《星际穿越》都是霍伊特·凡·霍伊特马,所以影片在描绘太空的冷寂宏大与令人敬畏和角色的渺小孤独上也有震撼人心的对比效果。

  Roy的父亲Clifford作为寻找外星生命的利玛项目先驱者,对未知生物体无边的痴迷导致他忽略了其他的一切,Clifford对此的执念太深了,过去和现实在他面前全都不值一提,他看不到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只着眼于很可能并不存在的未来的东西,甚至妻子和儿子也全然不比自己对外星生命的追寻更重要。这种半生都只执着于一件事的念头在无形中也影响到了Roy。

  这也是Roy在火星登上飞往海王星的火箭后所明确感受到的。他不希望成为像父亲一样执着到入魔,但是他自童年起就根植在潜意识中的对父亲的追随,让他不惜一切代价地想要找到父亲和获知利玛项目的真相。不论是与共同飞向海王星的船员发生不可逆转的冲突,还是放弃无法对接母舰的救生船舱,他都毫不犹豫。在影片中我们能看到Roy每次收到与父亲相关的视频或者文件的时候,导演都将父子间的回忆闪回作为交叉剪辑出现,来逐渐加深Roy对父亲层层递进的心理变化历程。

  由于片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表现Roy一个人的情绪动作,所以推动剧情的重担几乎完全压在布拉德·皮特一人的肩上。但他的演技完全没有让观众失望。Roy这个角色与皮特以往的充满过多魅力的角色有很大的不同,这是一个沉默的,内敛的,具有极强科学专业素养的角色。最值得一提的即是片中的两段哭戏,这两段哭戏在发生之前的台词铺垫都极少,完全是靠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和代入程度表现出来的。皮特在出演这两段时,将角色长时间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压抑,孤独,与对父亲的崇敬和思念透过多个角度的特写镜头呈现在观众眼前,无疑是令人惊艳的。

  最后,导演对剧情节奏的把控虽然堪称完美,但片中对亲情与爱超越尘世的诠释却非常地个性和私人化。这样的设定导致了一部分观众实在难以对Roy的经历产生共鸣,所以这注定不是一部给所有人看的电影。爱的人自然有自己的理解,不爱的人也不可谓无知,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罢了。

  《星际探索》观后感作文2

  居然大惊喜!没想到是硬科幻!很符合我的胃口啊!一开始看威尼斯影展的反馈以为是催眠电影,但不知是我咖啡喝多了还是我晚上看片就是精神,看得津津有味!影片节奏其实不慢,而且时长有惊喜和恐怖元素,只是因为在太空,部分情节非常安静,加上布拉德·皮特轻声细语的解说,部分观众睡着是可以理解的。LOL

  我一直喜欢科幻片,但凡充满新奇想象力的必然是我菜。本片在创意上没让人失望,未来月球、火星已经被地球人征服和改造后的样子相当有趣。而且很棒的是,它不会让未来的科幻场景看起来过于花哨、夸张,反而相当低调且出其不意出现在人眼前。在片中很多角色已经习以为常的事,在我们眼中其实是第一次见证。比如男主角来到月球,我们以为会是一片荒凉,没想到月球上的交通站就像一般的地球火车站一样人来人往,系数平常,居然还有DHL!我纳闷从地球往月球寄东西得多少钱。片尾的蓝色星球也相当美,令人神往。

  本片给人的感觉其实不像一部太空电影,更像就是《银翼杀手》那样的科幻片,随着主人公的一次行动,介绍给大家一个未来世界。片中出现的多个场景都充满神秘感,总让人觉得马上就要有不平凡的事要发生。有几次确实是如此,但也有几次令人希望落空,但总体来说,影片从一开头就牵引着我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悬念十足。

  娱乐性上绝对比不上《地心引力》或《火星救援》,但想象力上却远远强于这两部。因为这两部都是以现实为基础的灾难片,而本片则是以未来为基础的科幻片。我并不觉得这部电影有冲奥潜力,但绝对是一部令人大开眼界的尝试。布拉德·皮特并没有太多机会展示演技,大部分时候都一张海报脸,但颜值足够吸引你一直跟随着他。

  总结:无论是布拉德皮特的脸还是片中太空中发生的各种奇特事,都具有吸引力。但千万别在很累很困的时候看,不然你会发现布拉德·皮特的声音很催眠。

  提醒的是,开头十分钟视觉效果惊艳,不应错过

  星际探索观后感,电影星际探索有感

  《星际探索》观后感作文3

  简单说一下观后感吧,很压抑、沉重,全片的每一颗镜头都让人想起地心引力,可惜差太远了,主人公在外太空那种孤独感虽然很真实,使人恐惧,但是却又让人昏昏欲睡吧。

  皮特还是那样成熟魅力,可惜这次的表演没有什么太多亮点,尤其这样的独角戏,其他配角更是被塑造的毫无作用,结尾方面,个人认为很糟糕,前半部分有些高潮,后面简直让人失望。

  整片最糟糕的还是台词,将近两个小时时长,看到最后,没有一句台词是能令人印象深刻,甚至重要的讯息完全没有呈现出来,导演只是在镜头设计和影片色调上面花了一些心里,故事方面看起来依旧拿捏的不太理想。

  这片不能算是爆米花电影,如果把它当作灾难片看,估计要失望了。

  《星际探索》观后感作文4

  有外星人么?

  相信有好奇心的人类一直有这样的疑问。至于科学家们更是孜孜以求。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了寻找地外生物,而付出的一往无前的艰辛,足以感动世人。

  电影《星际探索》也是这样讲述孤独探索外星人的科学家的故事。20年前,一对由科学家克莱福德率领的探索队飞往了远在30亿公里外的海王星附近,然后失去音讯。20年后,克莱福德的儿子罗伊踏上了寻找真相的漫漫星际之旅。

  这样的背景设计,其实和1997年的科幻恐怖电影《黑洞表面》大致相同。同样的太空探索计划,海王星附近失联,开始新的寻找真相的计划。不过,《黑洞表面》就是赤裸裸的商业电影,惊悚恐怖的元素堪称惊世骇俗。特别是脑洞大开的打开类似地狱的设计,以及异世界恶魔的出现,让这部电影成为很多人的梦魇。当然,电影本身也就成为一部简单宣泄的商业电影。

  而《星际探索》就有意思多了。这是一部打着硬科幻旗号、和披着文艺外衣,但本质上还是商业思维随大流的跟风电影。科幻艺术方式的包装,是师从《湮灭》、《降临》。硬科幻的方法,师从《地心引力》、《火星救援》等影片。而《星际探索》自身品质上又没有达到上述影片的高度,在制作层面上再次沦为创作者迸发脑洞的肆意妄为的想象。

  父子两代人的太空探索,寻找外星人注定是一种没有结果的路程。何况是远离地球30亿公里的遥远的海王星附近。注定孤寂的旅程,依然孤身向前。这样的背景设计,很容易将观众带入一种孤胆英雄戏的氛围,以及类似于《2001太空奥德赛》式的关于生命和哲学的思考。特别是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罗伊,一脸苦大仇深、轻度抑郁的脸,在内心独白、自我剖析种,更是将这种氛围渲染的无以复加。

  然而,这种貌似高大上的太空哲学设计,在皮特梦呓般的叨逼叨、以及毫无结果的印证中,被证明不过是毫无意义的台词,只是为了让影片显得深邃,实则毫无意义。甚至在剧情的设计上,根本和这些虚无的台词毫无关系。

  唯一有意义的一点是,找了半天外星人,还不如身边的亲人重要。

  这种强加给自己一个冠冕堂皇高大上的噱头,让《星际探索》这部电影在骨子里就是孱弱无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说的极为准确。

  然后在剧情层面,同样趋同于典型的商业电影,而合《湮灭》、《降临》等科幻文艺这种近年来的电影类型相去甚远,肆意妄为的程度也让硬科幻这个外衣蒙羞。

  未来的时代,人类已经在外太空的近地球轨道建立起了堪比城市的外太空空间站。皮特饰演的罗伊在太空行走进行站外维护时,遇到了太空雷暴。皮特就从近百公里的外太空仅凭借太空服就直接降落到地球表面。

  这一点情节设计,除了引出太空雷暴之外,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太空直降这点为将来埋下伏笔。虽然塑造了皮特的冷静、技能高超,也埋下了伏线千里的剧情,貌似用心,其实也开始暴露了影片最大的问题——无视逻辑和常识的肆意妄为,而和硬科幻开始背道而驰。

  人类自由落体最高高度是2014年57岁的谷歌副总裁阿兰·尤斯塔斯完成的,他乘坐高空氦气球达到地球大气层平流层的边缘,在41419米(41公里)高度一跃而下,成功落地。 而在电影《星际探索》中,罗伊本身在百公里高度太空空间上工作进行太空行走,当时是在和空间站同时在太空高速飞行,这样就不能快速摆脱高速,向地球坠落。而会想很多失去动力被地球捕获的太空垃圾一样,缓慢的降低轨道,直到和大气层摩擦而烧毁。初点位置的运行状态,和一直在地球引力圈(氦气球升空抵达平流层)的谷歌总裁的运行情况,这两点有很大的不同。

  接下来的剧情,为了塑造《星际探索》的孤独感更是肆意妄为,十足的刻意。赶往月球基地后,让太空司令部安排在罗伊身边的老爷子在月球海盗的袭击中受伤而退,这还是尊老。接下来,在赶往火星的旅程中,更是让飞船船长受到狂暴的大猩猩袭击领了便当。 在这里,除了让营造罗伊独自上路的悲剧色彩外,当然也要体现出罗伊的冷静、人性,特别是为接下来罗伊能够独自驾驶飞船做下铺垫。

  罗伊这么能干,但到达火星之后,被太空司令部以心理评估不合格为由,拒绝其继续进行接下来的赶往海王星的计划。裤子都脱了,任你千百个理由也要蹭蹭吧?在火星女同事的帮助下,罗伊终于在最后一刻蹭进了飞船。在升空加速摆脱火星引力的飞船中,船员们开始了脑子进水的作死行为,想制服蹭进来的罗伊,结果被飞船摆脱引力时的强大推力而直接处死。

  就是这样,假借月球海盗、和路人的主动作死,罗伊终于以孤家寡人的名义,悲壮的踏上了独自30亿公里的找亲爹的星际之旅。

  结果见到亲爹之后,并没有费什么唇舌,就安抚了亲爹。准备回到自己飞船的时候,亲爹一心求死,飘荡于星空之中。这时候罗伊再次上演超能之举,扛着一扇门板,穿越小行星带,飞回自己飞船。并且凭借炸毁老爹飞船的爆炸力,回到了30亿公里外的地球。

  电影《星际探索》在影片情节结构上非常简单,最大的问题还是对基本常识和逻辑的无视。很多人会说,这只是电影而已。是的,这不是纪录片,不是普及知识,但既然打着硬科幻的外衣,那起码在最简单的情节上不要做出跳脱的设计吧。那除非除掉硬科幻的外衣。

  相对比,《地心引力》、《月球》,就做的有情有理,不会在常识和逻辑上犯下明显的错误。

  以及,步《湮灭》《降临》的后尘,电影《星际探索》同样失于无效、虚无而毫无意义的文本层面。

  《星际探索》观后感作文5

  这是我2019年在院线最佳的观影体验,影片无论从摄影,色彩,音乐,外加表演都让我十分震撼。视听享受之后,我便进入了沉思,于是将我与友人的思考整理出来。

  虚无主义与存在主义

  人类个体,到人类工业发展的极致-航天器,乃至整个人类文明,放置于星辰之中, 于宇宙之中,是无比的渺小。整个人类文明也许都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存在。我想这是影片想表达的虚无主义的哲学,所以多次出现在浩瀚的星河里发着微光的飞船和渺小的宇航员的画面。主角的父亲奋斗一生的追求,甚至不惜为此杀人,到头来不过是一场虚无。而从另一个角度,存在主义哲学在接受了虚无主义之后,认为去追寻存在的意义其本身就是意义。于是影片中的儿子在目睹了父亲选择流浪和死亡之后,问了自己,我在做什么,而后努力回到地球,选择用爱来为自己的存在做注脚。也许将存在的意义的答案打包成“爱”,于我而言有些单薄, 但是我确实找不到更容易被接受的答案。而我依然觉得虚无是永恒的,存在只是一种妥协的接受。当然,影片只是给出一个哲学的探讨,并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回答。

  父亲和儿子,上帝和信徒

  男权社会下的父子关系里,总是少不了权力的影子。一个英雄的父亲,成为了儿子永恒的阴影。影片无论是从儿子在生活上对工作的投入和抛弃妻子想要有所成就,还是从剧情上儿子无论如何也要找到父亲的角度,父亲都成了儿子一直追寻的目标。而随着父亲的伟大形象一点点被解构和崩塌,儿子的情绪也从完全的非人一般的冷静渐渐的走向情绪化和更加具有人情味。如此看来,父亲的形象成了压迫儿子本我的影子。只有当这个影子被打破,儿子才真正自由。从另外一个角度,创造者的身份,或者是上帝与他的信徒之间也存在这种权力的支配。被创造者想要完成自我的彻底解放,就必须要摆脱来自创造者的压迫,这不免让人联想起古希腊戏剧中的弑父情节。影片中父与子相见时的对话,父亲站在高点俯视,儿子站在低处仰视,(父亲的胡须难免让人联想到宗教),这个角度,就像是对着神祷告的信徒一样。而当父亲说出“我根本不爱你”之后,儿子选择走上前来与父亲平视。这个安排仿佛是在将上帝对其信徒(父亲对儿子)的爱解构为权力。当被爱包装的权力压迫被释放后,才会有真的自由和自我。

  三色,白,红,蓝

  人类艺术史中最重要的三个颜色,白,红,蓝,分别出现在月球,火星和海王星的场景。这三个星球勾勒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轨迹。而这三色,又恰恰是法国国旗的三色,象征着自由,平等,博爱,也许是对那部法兰西三部曲《蓝》,《白》,《红》的致敬,也许只是单纯的勾勒出文明的颜色,无论如何,其视觉感受在IMAX屏幕上带给我的震撼是难以超越的,上一次有这样的感受还是《银翼杀手2049》。此外影片多次出现没有尽头的隧道,像是对生命的起源和终结的暗示,你不知自己如何来到这世上,也不知自己将走向哪里;挂着绳索的宇航员悬挂在星空中,像是通过脐带与宇宙相连的婴儿,暗示着人类文明的年轻和幼稚。

  我一直比较反对对影片的过度解读,但是我希望通过这篇影评把我的思考总结并记录。总而言之,我认为这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时间会证明它的。

  《星际探索》观后感作文6

  《星际探索》无疑是今年最重磅的科幻大片,也是我期待已久的科幻作品。

  聊《星际探索》之前,我想先让大家知道,《星际探索》还入围了今年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

  影片能入围充满文艺气息的老派欧洲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这说明《星际探索》不会像主流科幻动作片一样,成为面对所有观众需求那种爆米花爽片,甚至可能还会有些意识流,也就是所谓的文艺范。

  《星际探索》是一部太空歌剧类型的电影。

  这里容我解释一下“太空歌剧”的概念,“太空歌剧”是上世纪40年代发明出来的科幻流派,指的是对于庞大纷繁的宇宙,故事不必太过于拘谨物理常识,以传奇冒险为主要目的,并从中能给观众启发性。

  《2001太空漫游》就是太空歌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此外还有《银翼杀手》,《普罗米修斯》等都泛属太空歌剧框架内。

  所以很多人在琢磨《星际探索》中不科学的设计逻辑,去研究他们太空过那么久吃什么等,这些都没必要较真,因为《星际探索》就不是硬科幻。

  相比较于主流动作科幻大片,《星际探索》更多的时间放在了主角的精神世界研究上,从而削弱了剧情本身的戏剧冲突的力量。

  也正因为如此,影片评价存在着两极,这么说好了,如果你带着去看《地心引力》,《火星救援》,《星际穿越》这样的感觉去看《星际探索》,影片八成会让你失望尤其是后半段。

  但如果你从角色研究,从思考对话角度去审视这部作品,或许你能发现影片很多有趣的折射。

  总的来说,我喜欢这部电影,哪怕影片确实存在着一些绕不开的质疑。

  《星际探索》观后感作文7

  电影《星际探索》的时间背景发生在未来,太空探索科技发展出了月球和火星基地。布拉德皮特饰演的罗伊是一名有些自闭症的宇航员,他的父亲20年前参与寻找外星生命计划,飞船一直航行到了海王星,是人类载人到达最远的距离。但遗憾的是,外星生命计划多年前就已经失联,宣告失败,罗伊父亲被誉为太空先驱英雄,罗伊也正是因为父亲的原因,成了宇航员。

  故事开始由太空发出的诡异电涌辐射展开,电涌波所到之处,都会造成电路损坏和电源骤停,危害是全球性的。而发出电涌的位置,被查明是罗伊父亲飞船所在的海王星位置,为了找到真相,罗伊被派遣秘密任务,从地球出发,到月球发射基地,再前往火星基地想办法联系他的父亲。

  在这过程中,罗伊渐渐也找到了父亲失联的真相,他决定前往冥王星,亲自找回自己父亲。罗伊在火星试图联络父亲后,秘密得知官方其实是要找到他父亲的确切坐标,然后派载着核弹的飞船前去炸毁目标。因为官方早就知道罗伊父亲已经叛变,为了找到外星生命,罗伊父亲不惜处死那些想要返回地球的同事,然后罗伊父亲切断了通讯,之后电涌辐射就发生了。

  于是罗伊突破阻碍独自前往海王星,找到了自己父亲。原来电涌辐射只是罗伊父亲和同事争斗时的一场意外事故,罗伊父亲一直试着修好这电涌辐射发射器,但始终未果。而罗伊父亲切断联系的原因,是从始至终寻找外星生命的计划,根本没有找到外星生命,罗伊父亲无法面对这个现实,选择要一直找下去,直到找到为止,而他也承认,从来没有关心和爱过自己的家庭。

  《星际探索》的结局,既没有主角生死存亡关键时刻,也没有史诗级别的酷炫动作大戏,有的只是父子俩多年关系的救赎,主角心结的释怀。

  这也是很多人觉得《星际探索》“虎头蛇尾”的原因,毕竟影片前面故事背景的建构,还有剧情的铺垫和冒险,都比结局来得更具力量,而结局却最后落到了一个小格局上。

  结局确实让我意外。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最后罗伊明白父亲抛弃家庭的原因,是太过于执迷于自己的太空事业,太痴狂想让找到外星生命。最后罗伊对父亲说,“你情愿寻找陌生的新事物,也不会关心身边所爱的人”。这句话正是影片的主题。

  如果说《星际探索》在前半段用商业片模式在运作,那么后半段则是强烈作者表达风格,后半段影片有很多让人思考的独白和对话,还有宇宙虚无缥缈和主角记忆的碎片交织在一起。

  这是一部会让人探索自己内心的作品,我们追随主角,离地球越远,就越能探索到人们虚空的精神深渊,但探索,不一定能找到答案,盯着深邃的宇宙太久,是否会让人丧失探索的真相。

  主角终其一生想要成为父亲希望成为的人,但几乎缺席主角一生的父亲,又是儿子心目中理想的灯塔吗。

  这部电影表面虽然放在无限瀚海的宇宙苍穹,但探索的却是缺少亲情和爱的陪伴带来的恐惧,如同寂静的宇宙包括着渺小的人类,无声且强大。

  人类真的是宇宙孤独的智慧生物吗,是不幸还是万幸。亲情陪伴真的是完整人生的重要拼图吗,是外因还是主因。这些《星际探索》都没给出真正的答案,而是像宇宙一样暂时没有给人任何回响,这或许是影片让我着迷的地方。

22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