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7篇
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即将迎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大家感想如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一)
随着北京冬奥会顺利闭幕,冬残奥会的筹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始。环球网消息,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正式开幕,这将是历史上第13届冬残奥会。从1976年的瑞典恩舍尔兹维克到2022年的北京,越来越多的残疾运动员通过冬残奥会证明了自己,目前我国涉及的冬残奥项目已经拓展到6个大项,实现了所有项目的全覆盖。
日前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将派出由96名运动员组成的庞大代表团参赛。此次冬残奥会的项目主要有冬季两项、轮椅冰壶、冰球、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单板滑雪等项目。
随着冬残奥会日益临近,各国运动员开始到达,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训练场逐渐热闹起来,穿着各色运动服的远动员在雪道上飞驰。当被问到对这场赛事的第一印象时,大部分人都表示环境非常棒。
阿根廷残疾人高山滑雪队工作人员埃斯特法尼娅·卢卡乔感叹“这里阳光明媚,让人心情舒畅!这就是我对北京冬残奥会的第一印象。”
荷兰残疾人高山滑雪队教练员尼基表示,“冬残奥村里的设施非常便捷,这是我参加过的最棒的一届冬残奥会。”
外国友人好评如潮的背后,离不开冬残奥会赛事的细致规划和有序开展,从冬奥会闭幕到冬残奥会运动员到来,中间只有几天的时间,工作人员在短短的几天内,需要进行赛道的维护以及冬残奥村内无障碍设施的设置等工作,为了给运动员提供最好的比赛和训练环境,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全力以赴的准备。
25日清晨,在甘肃白银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中国残疾人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队结束了为期55天的集训,将出征参加北京冬残奥会,队员们从1月初到达训练基地,就一直在争分夺秒的紧张备战,即使是春节期间,也没有停下,在家门口取得好成绩,是每一个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在进入北京冬残奥会备战期间秉持的坚定信念。运动员郭雨洁表示,经过多日的训练备战,她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充分,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她会竭尽全力,希望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二)
阳光明媚,碧空如洗。3月2日下午,天坛公园里,鎏金宝顶、蓝瓦红柱的祈年殿与形似中国传统青铜礼器的冬残奥会仪式火种台交相辉映,采集自英国曼德维尔和北京、张家口共九个点位的火种在此汇集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并以“九天之火”为主题在天坛公园进行火炬传递。
接过第1棒火炬,国家轮椅冰壶队队员、北京轮椅冰壶队运动员陈建新奋力滑动着轮椅,高擎的“飞扬”火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2018年3月17日,陈建新在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决赛中掷出制胜一壶,为中国夺得了冬残奥会首枚金牌。陈建新告诉记者,火种点燃的那一刻,自己内心的那把火也被点燃了。
从陈建新手中接过火炬的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在焊工岗位奉献50多年的大国工匠艾爱国。“工匠精神就是做事情就要做到极致、做工人就要做到最好,这和残奥精神是有共通之处的,不管做什么,都要勇于拼搏、吃苦耐劳。” 艾爱国说。
据介绍,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共565名,大部分是扎根生产和工作一线的“不平凡的普通人”,还有优秀残疾人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其他行业的优秀残疾人代表,残疾人火炬手占到了火炬手总数的21%。
北京冬残奥会的火种一共9路,分别采集自残奥会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以及其他来自北京、延庆、张家口赛区的8路城市火种,涵盖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助残地标,以及历史文化地标、现代科技园区等。
记者注意到,每个地点的火种采集方式各不相同、极富特色。2日午间,在天坛圜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邰丽华手持采火棒,遵循古希腊传统的火种采集方式,使用凹面镜采集太阳光,成功引燃采火棒采集到最后一路火种——“夏奥之火”,象征着北京“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
在望京街道温馨家园,由健全采火人固定轮椅,肢残采火人用投壶推杆推动冰壶撞击采火器引燃火种。“互助之火”意在为残疾人带来如家般的温暖和力量,帮助残疾人群体自立自强,展现人生价值。从采集自中国盲文图书馆的“希望之火”,到大运河漕运码头的“源流之火”、张家口黄帝城的“文明之火”,再到张家口“创坝”园区的“氢”洁之火……不同点位的火种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科技未来的激情碰撞。
据介绍,3月3日至4日,火炬将继续在张家口市民广场、崇礼太舞滑雪场、蔚县暖泉古镇、怀来官厅水库湿地公园,以及北京世园公园、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北京冬奥组委驻地传递。其间,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还将进行闭环内火炬传递,来自国际残奥委会大家庭的火炬手们将完成自己的使命。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三)
“八达岭长城是这次冬残奥会火炬传递的最高点,这就跟我登珠峰一样。”在八达岭古长城景区点位,年逾七旬的无脚登山家夏伯渝担任第一棒火炬手。
夏伯渝在1975年登珠峰时因帮助队友,导致冻伤而双小腿被截肢。此后40多年间,他从未放弃登顶珠峰的梦想,克服无数困难,不断挑战极限,终于在2018年以69岁高龄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首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火炬传递的是一种体育精神。”夏伯渝说,这种精神就是无惧困难,永远向前。
如果说体育运动是人类与自身极限作斗争,那么残疾人体育更是其中典范。从训练、备战到参赛,残疾人运动员往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艰辛,拿出比常人更多的勇气。
在天坛公园参加完接力活动后,陈建新将直奔冬残奥村,继续备战轮椅冰壶项目。这位1992年出生的小伙子,18岁时因一场交通意外导致双腿高位截瘫。“刚因车祸致残后,我不愿意接触社会,封闭了自己,是体育给了我新的希望,让我的生命又有了温度。”陈建新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选择练习冰壶,凭借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进入国家队,最终夺得奥运冠军。
荣誉的桂冠,是由荆棘编织而成。为保证比赛状态,陈建新和队友们每天都要进行五公里的划轮椅和上百次的推杆训练。到了大赛集训期,更是一年到头都回不了家。由于长时间处在0℃以下的冰壶训练场上,陈建新和队友们都被冻伤过。因为双腿没有知觉,陈建新有时连皮肤冻裂都察觉不到。
顽强拼搏、自强不息,陈建新他们一次次突破自我,在全运会、全国锦标赛、“相约北京·昆泰”2021年世界轮椅冰壶锦标赛上频频夺冠,不但积累了宝贵的大赛经验,陈建新还实现了个人冰壶生涯的“大满贯”。
“我们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每一位中国轮椅冰壶人的坚持和付出。”陈建新说,此次在家门口再次参赛,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希望能不断挑战自我,在赛场上拼尽全力、不留遗憾。
每一次追梦都意义非凡,每一枚奖牌都是励志传奇。从左腿高位截肢却实现残奥会跳高F42级项目3连冠的侯斌,到患有先天性脑瘫却蝉联3届残奥会场地自行车1公里计时赛冠军的李樟煜,再到髋关节受伤致残却连获3届残奥会女子乒乓球比赛金牌的茅经典……广大残疾人运动员在“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感召下,不仅向世人展示了运动之美,更展示出同命运抗争,书写人生新篇章的勇气和力量。
在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标志上,“金凤凰”与“火纹”意象相映生辉。凤凰浴火重生,象征运动员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挑战生命的决心,直面人生的坚强。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四)
下午15时,取自九个点位的火种,经由优秀残疾人运动员、残联等各界人士代表手持采火棒登上火种汇集仪式的主席台,在众人见证下共同点燃火种台,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诞生了!此刻,天坛公园祈年殿外的气氛热烈非凡。“飞扬”火炬点燃,第1棒火炬手——国家轮椅冰壶队队员陈建新挥舞着手中的火炬照亮即将开启的北京2022冬残奥会之旅。
作为一名北京延庆人,陈建新表示,冬奥会开在自己家门口,心情非常激动!渴望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现在充满了信心。成为一名运动员给了他许多动力,他非常自信地对着镜头说:“体育给了我希望,冰壶给了我生命。”此外,射箭运动员、2008年北京残奥会金牌获得者高芳霞,乒乓球运动员、2012年伦敦残奥会、2020年东京残奥会金牌获得者郭兴元,优秀游泳运动员佟欣,轮椅篮球运动员张磊,借助机器人完成马拉松的邵海鹏等人也参加了火炬汇集仪式。
据了解,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共565名,来自各行各业取得杰出成绩或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代表,他们大部分是扎根生产和工作一线的“不平凡的普通人”,其中残疾人占火炬手总数的21%。冬残奥会火炬手中不仅包括优秀残疾人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其他行业的优秀残疾人代表,还有大量热心助残事业、为实现北京冬残奥会愿景贡献力量的各界人士。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五)
今天上午,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火炬传递即将在张家口市民广场、崇礼太舞滑雪场、蔚县暖泉古镇和怀来官厅水库湿地公园四个点位进行火炬接力,预计将有92名火炬手参加。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火炬传递四个点位各有特色,其中张家口市民广场是全国获得批准建设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17个冬奥文化广场之一,也是河北省6处冬奥文化广场之一。
崇礼太舞滑雪场处于世界公认的“滑雪度假黄金带”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山体朝向,海拔低、落差高,具有得天独厚的滑雪环境。
蔚县暖泉古镇是以农耕为主的典型北方古镇,现有西古堡、华严寺和老君观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较好并有独特风格的古寺庙、古民居等200余处,其中古民居宅院160余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树花”独具特色。
最后一站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张家口市怀来县,西起洋河、桑干河汇流处,东至北京市延庆区,北至怀来县环湖绿道,南至官厅水库479线,是环首都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六)
今天9时18分,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接力起跑仪式在张家口市民广场北中心区举行,随后在该广场进行火炬传递。
张家口市民广场是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传递张家口赛区的第一站,传递主题是“逐梦冬奥”,体现了“共享办奥”的核心理念。传递距离1.4公里,共有18名火炬手参与接力。参与本次传递的火炬手来自各行各业,既有健全人,也有残疾人,既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向世界传递出“更团结”的理念。他们从广场北中心区的起点出发,在欢乐的氛围中诠释冬残奥会精神,展现运动风采。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17个冬奥文化广场之一,张家口市民广场的冬奥元素随处可见,冬奥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在广场中心,矗立着两个巨大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他们以迎接八方来客的姿态,欢迎海内外人士到这里来观光体验。这里还建立了以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为创作灵感打造的冬奥主题景观,吸引众多观众拍照留念。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七)
北京奥运会已经圆满的落下了帷幕,它虽然结束了,但他给我们带来的震撼、给我们带来的惊喜还远远没有结束,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将溜给我们更多的思索。
在这次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的体育代表团的体育健儿们用他们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技术为我国争取了一枚又一枚奖牌,最后以51枚金牌的佳绩是我国的金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了以往历届奥运会金牌霸主美国队,这是中国体育健儿们的骄傲,更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我身为中国人更自豪!
本次奥运会中国健儿们创造的奥运神话使我们为之一振,这种兴奋、这种激动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世界公认的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这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是世界又一次重新认识了中国、重新审视中国,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中国体育健儿们使全世界震撼,让世界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中国,他们是我们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学习的楷模。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学习体育健儿们那种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甘愿牺牲一切,不惜用汗水、泪水铸就成功的资本。作为人民教师的一员,我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用奥运精神去鼓励学生、教育学生,让他们在自己以后的求学生涯中继续继承和发扬奥运精神。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7篇
上一篇: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心得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