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观后感>

《1942》400字观后感5篇范文五年级小作文

时间: 若滢1250 分享

  《1942》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分两条线索展开。小编为大家带来几篇《1942》观后感供大家阅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1942》观后感一

  1942年到底发生过什么?如果您不明白,不用急,电影《1942》就能告诉你1942年发生过的最悲催的一幕。

  1942年,河南大旱,蚂蚱成灾,庄稼颗粒无收,每一天都会有人饿死。老东家范老爷,因为保护自家粮食和邻村村民发生冲突,家被烧了,家里的粮食都被抢光了。他只好带着全家人和长工栓柱,还有同村的瞎鹿一家,加入了逃荒的队伍,离开了自我的老家延津,奔向陕西。用范老爷的话来说,他只是去躲灾,灾荒一过去,他还是会回来当地的东家的。原因很简单——他有做东家的智慧。逃荒路上,由于日本飞机的轰炸,他带着的许多行李都丢了,一下子从躲灾变成了逃荒。在去往陕西的路上,范老爷身边的许多人了都饿死了,瞎鹿、星星、花枝、留宝、铃铛、栓柱,还有他的孙子留成,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人世。最后到了陕西,只剩下了范老爷一个人了。范老爷承受不了失去亲人们的打击,和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结伴走回了老家延津······

  《1942》这部电影,真实的反映除了抗日时期执政当局的麻木和丑陋。为首的当然是日本鬼子,是他们,残忍地杀害了栓柱,是他们,两次轰炸那些流离失所的灾民。最可恨的是,他们竟然在灾民逃荒的线路上发放粮食,迫使许多灾民都去为日本打仗。还有那些无耻的中国军阀,他们在抢了瞎鹿的驴后,非但没有给瞎鹿一口肉吃,还残害了他的生命。国民党军官蒋鼎文,在河南省主席李培基的请求下,答应减免三千万担军粮,但却提出了两个荒诞的要求:一、让日本兵不在进攻河南。二、让自我的退出河南战场。这种条件,李培基当然没有完成。于是,在赈灾粮食发下来时,蒋鼎文又借口拿走了三万担粮食。最后,贪官也是致使灾民饿死的原因之一。他们一面贪污粮食,一应对着上层,信誓旦旦地说:能够克服,能够克服。这些致百姓于水火之中的人,难道不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吗?

  虽然1942年社会黑暗,失去光明,但是人性的光辉,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就比如说美国人白修德吧,他虽然只是一个报社记者,但他却深入灾区腹地,用相机记录下了河南的严重灾情。是他,谅解了范老爷偷他的驴;是他,把驴和饼干都送给了范老爷;也是他,为了帮忙河南人民摆脱饥饿,先找到当地政府,之后找到宋庆龄,最后找到蒋介石,亲口告诉了他河南的灾情。功劳最大的,不就是他吗?除了白修德,我们所熟悉的老东家范老爷,也是个善良的人。在瞎鹿的母亲快病死时,他好心地给了瞎鹿一些小米。到最后,他的粮食已经不多了,他还是把小女孩留下,带领她一同走回老家延津。要明白,那个时候多了一张嘴是多么艰难的事儿!这难道没有反映出他的那颗善良的心吗?

  回顾1942年苦难的岁月,我们还就应做哪些反思呢?

  《1942》观后感二

  看了冯导的《1942》,真是这些年来难得的一部国产好影片,里面有关于亲情,爱情,政府,国难,民族性等等的剖析,深刻的反映了那一段几乎被忘记了的血泪般的历史。河南饥荒有三百万人饿死,一路饿殍遍野,民众甚至易子而食。除了痛恨天灾的无情和日本鬼子对无辜百姓的轰炸,更痛恨的竖民党对民众的不顾,中国人与中国人之间的不团结。虽然该影片票房惨淡,但是精彩是不需要掌声的。看完真有那么几秒心灵的震撼与触动。特别是最后那个小女孩用河南话一声声叫“娘”的时候,有一种直击心灵的力量。可中国人现在非但是谈不了政治,连历史也只能选择性的谈,中国俨然变成了娱乐化的国度,国人都在过度的娱乐化。颇有“此间乐,不思蜀”的味道。像<泰囧>等讨喜的题材固然能让人轻松(本人不觉得该片好笑),但除了笑笑还能记住什么呢?就连<画皮2>这样俗旧题材的影片都会卖得很好,比《金陵十三钗》《1942》不知高出多少,所以你永远无法用票房去衡量一个影片的好坏,尤其是中国。导演你其实拍什么电影都可以挣钱,只要不拍文艺片,历史片,专拍脑残片就好。有人讽刺小刚导演“你有种你为什么不拍1962啊”,对这种人我只想说,你是火星来的吗?你怎么不去天安门吐口水啊?最近冯导被黑的另一部电影是《私人订制》,该片也算是文艺加讽刺类型,多了一些黑色幽默,也有对导演该拍“俗”还是该拍“雅”这一无奈处境做了自嘲,虽说与《甲方乙方》的喜剧路线有点类似,但总体是一部很不错的影片,但在豆瓣上居然一路被黑,这更让我觉得,国人非但众口难调,而且口味颇重。其实导演完全不用纠结,解决问题也很简单,只须参照岛国的AV片和游戏模式,让苍老师做主演,绝对雅俗共赏。

  《1942》观后感三

  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却又不能正视历史。我们似乎习惯了冯小刚的幽默路线,却不想他在2012年贺岁档带着我们严肃了一把。在影视剧极端娱乐化的今天,冯小刚拍这样一部超风险的电影,可见其人生态度执著。从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拍成,已过去了二十个年头,创作者的沸腾血性早已凝固成岩石一样,支撑着从未泯灭的信念。

  看完电影《一九四二》我没站起来,调整了一会儿,几乎是最后走出电影院的。当天晚上做了一宿的梦,梦见全是长满了虫的粮食,梦境清晰得很,以至早上起来,我去看了看家里粮食是否长了虫。

  我知道这是因为《一九四二》。在影视剧极端娱乐化的今天,冯小刚拍这样一部超风险的电影,可见其人生态度执著。从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拍成,已过去了二十个年头,创作者的沸腾血性早已凝固成岩石一样,支撑着从未泯灭的信念。让今天远离苦难的人们无论老中幼,亲见我那苦难民族的一场灾难,这虽与当下灯红酒绿不甚和谐,但每一个看过影片的人都会深陷于一场内心的煎熬。

  散场时,我前后左右的人都说“太惨了”,他们在影院灯光启亮的瞬间,只能简单说出内心真实感受。我们民族百年来有多少“太惨了”的历史淹没在史籍之中。我曾经看见过一组民国时期西方人拍摄的流民照片,文字解释说:逃荒的灾民毫无目的地流动,所到之处树皮全被剥光,几万人不见一个笑容。我们在《一九四二》中可以看到这种对人生麻木至极点的影像,真实震撼。我原以为中国导演不喜读史也不具史观,拍不出梅尔&middot;吉布森的《勇敢的心》、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这样具有历史凝重感的作品,冯小刚的《一九四二》让我对他肃然起敬,一个满身光环的人愣是褪去光环,闯入黑暗之中寻求,智勇可嘉。

  只要你认为你有承受力,你愿意替民族分担苦难,那你绝对应该去看《一九四二》,不要以为苦难离你会很远,一九四一年时河南也有许多人这么认为。看的时候一定要多想一步,甜蜜与苦难究竟相隔多远。

  《1942》观后感四

  《一九四二》这部影片是我在星期六上午看的,开始时我只是瞟了几眼,可是后来精彩的故事情节却深深地吸引着我,于是我越看越起劲儿......

  影片《一九四二》讲述了1942年,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于白热化阶段。

  鲜少有人注意到古老的中原河南正爆发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旱灾。老东家是典型的封建地带,可即便如此也被迫逃荒,亲眼见证自己亲人的种.种死状。面对这群人的苦难,无论是高高在上的蒋委员长,还是报道灾难真相的记者白修德,以及海内外的每一个人,如何能从这眼前的人间炼狱之景侧目。

  影片最惨烈也是让我最最痛恨小鬼子的是:百姓们在逃荒的路上,地上有官兵的抢劫,天上有可恶的日本鬼子的飞机,可恨的小鬼子们朝着手无寸铁的可怜的老百姓飞去,一颗颗致命的炸弹从天而降,炸得遍地尸体,血流成河,许多的人家破人亡,日本鬼子不仅一直侵略我们的祖国,而且他们还把中国人的头颅砍下来挂在柱子上,真不是人。可想而知小鬼子是多么的残忍,可怕,可恶啊!这主要是因为腐败的国民政府在战场上的节节败退呀!唉&hellip;&hellip;看到这里我的心是无比的痛!他们生活在一九四二年,我们生活在二零一四年,同样是人,生活命运却有着天壤之别,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呀。

  确实,“国破则家亡,国强则家富”。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好。如果没有那些威武不屈,舍生忘死的革命先烈,我们就不会有现在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从现在起要认真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1942》观后感五

  一九四二年,河南,旱灾,蝗灾,三百万人饿死。“在死三百万的同时,历史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宋美龄访美、甘地绝食、斯大林格勒血战、丘吉尔感冒。”冯小刚的电影保留了刘震云小说里的这句话,在风云突变的大时代,个人的悲惨只是你个人的大事,蒋委员长心里则另有其他,日寇步步紧逼,陕北盘踞着逐渐坐大的敌对武装,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场,战后世界格局与中国国际地位&hellip;&hellip;与这些大事相比,河南的灾情未免来得不是时候。其实蒋委员长并非不信,只是不愿相信。如同王小波笔下花剌子模的君王,他拒绝听到关于河南任何坏消息,“灾是有的,但没那么严重。”直到看到《时代》记者拍到狗吃人尸的照片,蒋委员长才不得不承认灾难的存在,才开始杯水车薪的救援。

  而几百万灾民,早已在逃荒路上奔走多时。在大灾面前,无论贫穷或富裕都无法幸免。电影里灾民这条线,主要是张国立饰演的财主和冯远征饰演的佃户逃荒的旅途。财富在这个时候毫无帮助,储存了那么多粮食架不住饥饿土匪的吃大户,逃荒路上经不起撤退士兵的哄抢,只能眼看着身边的人一一死于不同的非命,儿子在家被土匪戳死、儿媳生完孩子饿死、老婆悄无声息地饿死、小孩子最后被自己闷死,贫穷的呢,一样,病死饿死打死炸死,反正是各种死,让人想起了余华的《活着》,几百万人为了活命,往西边不停奔走,其实那边又能有什么呢,但无论如何,走下去,似乎就有活着的希望。

  九四九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其实一九四二年这场饥荒中显露出来的问题已经为他的崩溃埋下了伏笔,官僚主义严重,政府行政效能极为低下,而社会力量又被严厉管控,这一切都是七年后失败的先兆。温故一九四二,温故而知新,要知道,可以饿死三百万,也可以饿死三千万,有时候有天灾,有时候是是诬陷为天灾,有时候可以逃荒,有时候却不让出去要饿死就饿死在自己家。也许那样的饥荒不会再来,但各种混乱未必会消失,如何选择,如何决定,值得每个人深思


相关文章

1.《1942》观后感范文5篇

2.电影1942观后感500字5篇

3.1942观后感范文6篇

4.电影《1942》高中生观后感5篇

5.电影1942观后感1000字5篇

《1942》400字观后感5篇范文五年级小作文

《1942》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分两条线索展开。小编为大家带来几篇《1942》观后感供大家阅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19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03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