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观后感 > 倾城之恋影评

倾城之恋影评

时间: 乐平653 分享

倾城之恋影评

  《倾城之恋》由许鞍华执导,周润发饰演风流倜傥的范柳原,漂亮的选择。可惜的是,流苏却让缪赛人演绎地有些不伦不类。下面是有倾城之恋影评,欢迎参阅。

  倾城之恋影评篇一:

  “黑暗幽光”,对这四个字我并没有十分推敲,只觉得或许能这么形容白流苏。

  “黑暗”,旧时代的种种不平等之处,几乎到了这么“暗无天日”的“黑暗”时刻,而白流苏一个寡妇,更是生活在无边“黑暗”之中。“幽光”,其实不然,白流苏要远远超过“幽光”,但时代之“黑暗”太强盛,因而勉强以“幽光”。

  传奇——《倾城之恋》中说:“传奇里的倾城倾国的人大抵如此。”那么白流苏大抵也算是“传奇”了。

  白流苏是个怎样的女人?

  勇敢?不甘?聪明?倾城?或许是可怜。

  她是个在冷漠而又残酷的炎凉社会的欺辱下,重生的“妖女”。她在与范柳原相遇、相识、相知,甚至相爱后都保持着相当的冷静理性,只有偶尔的失了方寸。这些大部分女人都无法做到,而她几乎做到了极致,冷静的策划如何得到一个男人,一个不简单的男人。

  然而这样的白流苏,是逼出来的。她带着对家人对死去的丈夫对这个炎凉的社会的报复和恨意,凭着自己的美貌与心计做了范太太。

  她说:“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可谁知道呢,历史的缘故太复杂,却又太简单,女人不过是棋子,况且又根本不是因为她。然而最终在她与范柳原精神的对峙里,她赢了;在与社会的反抗里,她赢了;在生命的赌局里,她也赢了。赢得了范柳原心中家人的地位,赢得了社会上人人对她道一声“范太太”的尊重,赢得了生命的转折与重生!

  可以说她是旧时代里,成功改写自己命运的一位女性。然而并未像祥林嫂那样凄凉一世,流落街头,死于荒野。

  她说:“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的。怅惘什么呢,也许“范太太”并未真正得到他的心,聪明如白流苏又怎会不知。

  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火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

  我只不过看了一遍《倾城之恋》,也未曾读过大家的文评,只是对《倾城之恋》对白流苏有些小感罢了。或许评论之处漏洞百出,更有甚者误解了张爱玲的小说精魂。然而我又自慰,大概——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此,罢了。

  倾城之恋影评篇二:

  为了写论文,从网上下了《倾城之恋》。许鞍华执导,周润发饰演风流倜傥的范柳原,漂亮的选择。可惜的是,流苏却让缪赛人演绎地有些不伦不类。缪赛人身上有一种近乎泥土气息的纯朴,适合《一碗茶》里青涩羞赧的乡下新娘,却不适合旧上海没落背景中有些哀婉有些矜持有些现实有些妩媚的流苏。

  “你的雨衣好像一个药瓶。” 柳原在码头嘻笑着对流苏说。流苏此刻正为自己这样被动到了香港心底暗自懊恼无措,听了这话脸色立刻变了——她想柳原是在嘲笑她了,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谁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你就是医我的药。”果然是范柳原,这么有杀伤力的一句话,立时把流苏收服了——流苏绯红的脸颊藏不住那隐隐的笑意。原来,女人就是这样容易满足的。何尝不知道不过是对方耍的手腕,却也就心甘情愿地弃械投降。

  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药。张爱玲真是想得出,形容地出。看到这里,不由你不衷心佩服张爱玲的绝妙,和周润发演技的出色,他那种半是嬉笑半是认真的表情,配上纨绔子弟的轻浮又不羁的动作姿态,堪称完美。

  片子里,这一对男女各怀心思,不动声色地几番交手,心下自是明如镜:哪个先动了真情,便是输了城池输了领地也输了自己。柳原抢了先机,说出“我爱你”,却立刻又冷静沉着指出“可是流苏你不爱我”,相较之下,流苏恼恨地摔了电话,伏在被上,实实是落了下风了。胜负已分,看似乱世中的翩翩佳公子的柳原,也不过是个在风月场中挥洒自如的浪荡子,一经得手立刻撤兵,用一栋房子,抚慰了流苏也禁锢了流苏,却换来了自己的自由。流苏能做的,也只有恨恨然在新房子的墙壁上印下自己的手印。那个看起来任性的手印实在有些触目惊心,仿佛是流苏抵卖了自己后半生的契约上的印证。

  谁知,上天仿佛格外眷顾这个俗世中的平凡女子。“为了成全她,一个大城市陷落了。而流苏并不觉得自己在历史中有什么特别之处。”香港陷落,柳原没能走成,只有留下与流苏共患难。真正一起面对了死亡的残酷,文化的坍塌,世界的崩坏,这平凡的两个人自然而然对彼此,萌生出了些许真情。而这些许真情,便足够他们一起过十年八年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日子了。

  看这个片子,看得人不禁为人情冷暖俗世悲欢时而莞尔时而轻叹。也确实有心底一动的瞬间。其一便是那“药”的说法。姑且不论真心或假意,这的确是一句动人的情话。为情所困的男女,若果能得到心上人的青睐,哪怕只是一个微笑,也是一服熨平心伤的良药。可是,“是药三分毒”。更可怕的是,有些药吃多了会上瘾。所谓“凡事不可太尽”想必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真的对一份感情对一个人执著到执迷不悟的地步,怕是该想想怎么戒药了,毕竟,人最好的状态就是,什么药都不需要吃。

  其二便是张爱玲借了柳原的口,说出她对爱情对人生的感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最悲哀的诗,人是那么渺小,却奢望能够控制生死离别。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呢?却固执地说,我要和你在一起,永远。永远,是个最空洞最不现实的概念,可是,人却偏偏喜欢用它来许下自以为铭心刻骨的诺言。一个诺言若有了“永远”在里面,便多少让人开始有些惴惴不安, 有些质疑,继而有些感到悲哀了。

  忽然想起了“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流苏并不是倾国的佳人,却机缘巧合拥有了一份倾城的感情。福兮?祸兮?也许,历史中真的有这样一个流苏,也许,张爱玲不过是在乱世中讲了一个凡人的传奇故事。说故事的她,洞彻一切后安然微笑;看故事的我们,却往往纠缠于凡尘俗世中的种种际遇,总也无法堪破。

  倾城之恋影评篇三:

  这个学期要看的几部电影里面,只有这一部《倾城之恋》是看过原著的,但是就是因为看过原著,于是整部电影看起来就总是觉得这个地方差一点,那个地方也差一点。下了课以后和同学说起电影里的情节的时候,同学瓮声瓮气地说,这部电影也太不给力了。

  于我来说,比起男主角是周润发来说更吃一惊的是导演是许鞍华,之前女人四十、我要成名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都断断续续地看过,不算太久以前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声名鹊起的时候又是看到她的专访一本杂志一本杂志地上,所以连着张爱玲的名字在一起难免期望过分地大了一点。片头的游园惊梦确实吃惊,就以为接下来是有大幅改动的手笔,心里抓紧了要仔细看下去的念头,却在白公馆有些挤的小房间里铺开一屋子的逼仄里慢慢放松下来。缪骞人一身银线镶花的月牙白旗袍扮作白流苏坐在屋子的一角,背脊僵硬,捏了根针不紧不慢地钉手上一双绣鞋,三爷油光满面地喊起来:“老四你猜怎么着……”。想起来看到这里的时候自己脸上一定是掩饰不住的失落,一是因为这个白公馆不是自己想象中的白公馆,“白家是大户人家,虽说已经破落,但规矩还是很多的,其中的一条规矩就是一般情况下到了晚上不出外访客,也没有什么客人来访”,总觉得白公馆应该更大一点、更亮一点、更潦草一点;而白流苏也不是自己想象里的白流苏,张爱玲描述的白流苏是这样的:“她那一类的娇小的身躯是最不显老的一种,永远是纤瘦的腰,孩子似的萌芽的乳。她的脸,从前是白得像磁,现在由磁变为玉──半透明的轻青的玉。上颔起初是圆的,近年来渐渐的尖了,越显得那小小的脸,小得可爱。脸庞原是相当的窄,可是眉心很宽。一双娇滴滴,滴滴娇的清水眼”,想象里的白流苏会更凛冽一些、更娇媚一些、更美一些。

  而后基本上是一边看一边想起来从前看过的小说文本来,竟是分文不差——这真的是要命的地方,本来,如果电影改得面目全非,一旦看精彩了,心里也还要叹一口气,怎么就改得我都看不出是张爱玲的手笔了;而要是按了《倾城》的下笔像古天乐李若彤的《神雕侠侣》那样照瓢画葫地复刻了一遍,纵使是心里看踏实了,嘴上也饶不了它,更何况本来就是个影像簿坯子的《倾城之恋》,若是如此,不知道要落多少人的口舌。

  偏偏也就是有这么多不满意的地方。电影基本上把书里所有的有些名气的句子都用上了,哪怕是旁白似的警句,也要搬出来指派一个人来说出来——这也自然有它的好处,但是于我来说,还是感觉一块硬壳卡在中间,没有揉平,于是整部电影看的时候颇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生怕又从谁的嘴里溜出来一句话。事后想想也觉得自己可笑。

  读小说的时候心里也曾给自己放过小电影,中间被放大的是流苏和柳原第一次的见面,他和她在舞厅里跳了一支舞,又跳了一支舞。电影这部分却像小说里那样被四太太两言三语地带过去了,看的时候心里有说不出的失落,本来觉得流苏已经在选角方面输了一层,却还当当地把这个让角色立起来的机会放掉了,虽然不能算大错,但心里还是希望这一幕哪怕是占些时间也好。流苏是精明的,上海的小女人,骨子里应该还透着一股压抑的风骚和无依傍的单薄,只在少数时候放下端了几十年地架子像个卸了装的戏子。柳原也应该是被她身上的这种不自知的美吸引,他是留洋回来的,看到流苏的时候也像是洋人看京戏那样,不知所以然地爱上了,却是用洋人的眼光和方式。缪骞人也有她自己漂亮的地方,肢体笑靥却是硬的,没有流苏这个名字里娇媚的感觉。

  但是觉得周润发就是范柳原。找资料的时候知道,原来周润发认为自己对这个角色的处理是失败的,演绎方法也是错误的。周润发认为自己是个不喜欢读书的人,不适合扮演知识分子角色,因为很多东西不是即时学来的。但是于我看来范柳原却难有第二人之想,柳原的风流倜傥、圆滑世故,待流苏的若即若离——想起来似乎也只有他能够轻而易举地让人信服。

  这点说起来也可笑,当初看张的小说的时候,心里一直惦念着什么时候看看电影的版本——再不济,电视剧的版本也是要瞧上一眼的。但是到了电影一出来,心里又百般挑剔,恨不得自己替导演编了剧本去。其实平心而论,这部电影在看的时候也没有特别难受的地方,有些刻板,但好歹舒舒服服的一路看下来了。电影里流苏在送走柳原以后一个人站在房子里,扶着肩,墙底的一片粉绿色像八教二楼的走廊。流苏用手指弹了一下墙壁,继而伸出整个手掌摁上去,然后半痴半醉地摁亮了灯,撑了身子往楼上晃荡过去,最后劈头倒在床上。门未关,脚步声由远及近慢腾腾地沿了梯子把灯关上。

  许鞍华回忆在筹拍《倾城之恋》的时候,说是为了跟张爱玲谈版权,她联系到张爱玲在香港的挚友宋祺。拍片前,宋祺还请过许鞍华和周润发到他家吃春卷,跟他们讲那个时候男人应该怎么坐、怎么站。宋祺建议周润发演得轻一点,不要太情深款款。许鞍华还向宋祺问过拍片的建议,她后来说,“我很后悔没有听他的。他说《倾城之恋》,应该像是一个男女斗争斗智的喜剧,像一个四十年代的喜剧。”

  从前老师说过,她不喜欢张爱玲的原因是她明明是历经了那个混乱动荡的年代的,但是从她的文章里一点都看不出那个年代的特征,这次的《倾城》也是这样,电影最后结尾的时候时局动荡的烽火还是像蜻蜓点水一般一笔带过。

  结尾的字幕的确有点多余,但是没了这个字幕,就更不知道要怎么收尾了。

  看过“倾城之恋影评”的人还看了:

1.浅谈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改编论文

2.比较励志的好文章赏析3篇

3.画皮观后感3篇

7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