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棵泡桐影评3篇
十三棵泡桐影评1
大概因为对这部片抱太大希望了,所以看完之后颇有点失望。
首先的感觉是线索太分散了,电影和小说不一样,小说可以慢慢来,一个人物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个故事交代,但是电影,至少是打算讲故事的电影不能这样拍(别跟我提《玩偶》,人家是北野武)。就像侯孝贤《美好的时光》,第三个故事是欧阳靖,欧阳靖自己的故事是有点让人后背发凉的,但是侯孝贤把它摆在第三个讲出来,和前面两个不搭,外加失去了欧阳靖本身具有的美感。大概是侯孝贤听了之后觉得好,想拍,但是想震撼一下观众的时候观众已经知道下文了。而且没讲好,底气漏了,完蛋了。
宋小豆的演员是谁?简直该拉出去打一顿,演得那么假,说话跟巩俐演姨太太似的,卯足了劲攒下来的一点感情到她那就放没了。据说剪掉了宋小豆勾引陶陶上床的部分,真是不该啊,这样半明半灭地让观众瞎猜是很不好地,我还以为最后风子和珠珠到宋小豆那去找她的时候,总该看到陶陶衣冠不整地从里面探出个脑袋来了,结果还是没有(方才翻评论发现原来未剪辑版的有风子在老师那看到陶陶鞋子的镜头,被剪掉了,sigh,We need PG rating.)。师生恋也不是那么猥琐的事,只是宋小豆这个角色设定得禽兽了些。还有那个老哥从三十楼摔下来从而到了这个学校念书的金什么,我觉得他根本就是个没必要交代,甚至根本没必要出现的人物。电影开篇,先把每个人物的来龙去脉都讲清楚,我以为每个人都很重要都要大干一场了,结果有的根本没什么作用。
我强烈地厌恶伊娃,又矫情又虚伪,大概因为自卑感和优越感一样强,所以变得很扭曲。女人对女人——看起来比较强悍的女性面对男人总是容易失败,因为他们更倾向于寻找一个没有自己就活不下去的姑娘。风子的痛苦我很明白,在风子看来,伊娃的虚伪和做作明明那么明显,但是陶陶就是看不出来。
另外,那个叫风子去办公室的语文老师,那部分如果把他猥亵风子的镜头剪掉,那干脆把那一整段都剪掉好了,不然非常莫名其妙而且分散情节。没剪的据说是他把手在风子的小腹放了几秒钟,第二天自杀了。说到这里我觉得这老师道德感还满强的,至少他还会用自杀作为反省的方式。多么和谐啊,说明了人要有道德感,这种情节都要剪。有人说风子老爹的变化太夸张了,但是其实还算正常,我老爹早年也老暴打我,有一天就开始忽然对我特别好,好得我自己都不习惯,好得我都觉得辛酸,他讨好我的方式也是让人哭笑不得。想想风子她爹买给她的那条所谓裙子,镜头转过来的时候给人一种强烈的荒诞和不真实感,那里我觉得导演把握得还是不错的。
珠珠明显是爱风子的,但导演拍得实在太过遮遮掩掩。阿利的老爹为什么要出来溜达一圈?莫非那个演员给了赞助?结尾不用交代每个人的出路吧。这是中国人习惯的方式,结局。没结局不是更好吗?
这部片子,不知道怎么说。那时老王看了之后对我说,觉得风子像我。过了一会补充,至少风子挨打的部分像我。其实,我的高中很像风子的高中,我也是带刀子的女生,不过刀子没风子的那么华丽,正常的刀子,每天幻想着要干掉几个人。男生似乎拿钢管,打架不要命,有人勒索有人罩。算是缅怀了一下过去的生活。
你无聊,也可以看看。有些孩子,就是这么长大的。不是全部,是有些。以后他们奔赴各地建设祖国,到处都有他们的足迹。未来,他们很平常地过。也许很多年以后看见孙子书包里装着一把玩具刀,可以潇洒地甩甩头说,奶奶当年也彪悍过。
十三棵泡桐影评2
大陆前些年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基本上都是禁片,公映的《红高粱》其实也是游走在禁与不禁的边缘而已,如果不是得的有影响的大奖的话,那结果也很难说。不过有一点需要说的就是被禁的电影并不一定是都很好看,或者说是好看但是看了以后不一定会让人感到很舒服。
泡桐树中学,被学生简称为“泡中”,这里的高二•一班是一个问题班,打架、早恋、抽烟、喝酒、说大话、为消极意识所主导,反正是所有十七八岁孩子们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基本上都集中在了这个班上。仅仅这些,或许还是能够勾起一些回忆的,但是,这不是一部描绘残酷青春历程的电影,故事所要表达的东西是“泡中”这个社会的小缩影。于是更加过分的性行为、师生恋和同性取向也出现在了这里,接着出现的还有少年的犯罪。
何风,离异家庭中的女孩子,父亲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她叛逆的心理,早恋对于她来说其实就是寻找着失落的亲情,因为她需要来自对方的关爱。在学校中,何风是不受重视的,显然是因为不是好学生和性格中的叛逆,但是影片到了尾声时,何风发生了转变,除了和父亲的和解外,更重要的是来自学校的压力。学校显然在这里是强权阶级的体现,服从的学生代表着社会的主流意识,而与之对抗的结果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同化,要么出局。所以何风曾经选择了妥协,因为当时她更需要的是维持住刚刚获得的家庭温暖;但最后的离开则是因为对于学校所代表的社会彻底失望而引发的逃避。和包京生住在一起显然是因为家庭缺少温暖所致,这样家庭出身的孩子通常最容易受到温柔乡的诱惑,身体反而不是太看重的东西,所以何风的失身在这里也就比较好理解了。影片中的何风其实代表的是各种感情的集合体,班长朱珠对她存有的同性间暧昧的关系,显然应该和她中性的性格及外貌有关系。
陶陶,何风的第一任男友,班上的老大,同样出身自不太正常的家庭,父亲因为经济问题入狱,性格相对阴沉,对于胜利有些执着。所以当包京生的到来动摇了自己的地位的时候,他开始寻求新的依托,所以选择了和班主任的超常关系。好象男老师和女同学的师生恋还相对比较多见,但是出现的影片中的女老师和男学生就有些新鲜了。对于师生恋这个问题,影片表现的很含蓄,但是也并非没有渗透。排挤和嫁祸是他选择对付包京生的手段,和宁愿选择用拳头说话的落伍分子包京生比起来,陶陶显然更加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选择好写些八卦文字的眼镜瘸腿女当女友,显然的是拉拢媒体的表现,一个人在媒体报道之下产生的影响也是必须关注的,这一点,陶陶绝对比任何人都懂得。
包京生,外来的插班生,但是一来就引发了陶陶为首的一干同学的对立,因为他太高调了,不懂得怎样做一个新人,不融于主流,所以他注定要遭受排挤,相反的和他同一天转学来的金贵就聪明的太多了。请同学吃烧烤,带着何风泡吧,处处显出了这个人不合潮流,也表现出了他骨子里透出的自卑。但是他也不是完全没有手段,比如说拉拢阿利,而且还能得到何风的身体。学校对待包京生的问题处理方法显然是一种权利阶级对待叛逆的方法,打压,谁叫他不懂得融入其中呢。最后他选择的道路固然有周围的排斥因素存在,但是更多的则是因为他性格中的过于自我所造成的,所以他要报复学校和社会。
宋小豆,一个绝对混帐的女老师,虚伪,阴险,社会中人们的丑恶基本上都能够在她的身上体现,她和陶陶的关系与其说感情,还不如说就是相互利用,把这种东西带给刚刚要成年的孩子,她他妈的不是混蛋是什么?但是这样的人往往会成为主流的主导者,因为她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资源,懂得其他人需要得到的是什么,她对待包京生的态度可以说是落井下石,但是这块石头又是丢给其他同学看的,因为包京生早已经被学校打造成了反面的典型,谁叫他不入主流。还好影片最后给了她一个比较明显的揭露,得知包京生劫持阿利后没有任何行动,反而是她身后房中的陶陶飞奔了前去,也让何风和观众看清了她。
阿利和金贵,阿利是有钱人家的少爷,父亲是有头脸的社会人士,但是阿利显然是生活在父亲光环之下的,他表面上缺乏自信,需要人保护,但是他有钱,他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钱来解决,也说明了这个社会已经是一个拜金的社会,一个金钱万能的社会,所以事实上阿利反而比任何人都更有实力。金贵则是懂得寻求快速上位道路的人,他有着新人的低调,但是他也知道要寻找靠山,所以一开始就主动接触班长朱珠,显然是为了更快融入主流。而最后拼命救下阿利更是懂得把握时机的具体表现,也因此得到了他所要得到的东西。
校长和学校,校长没有在影片中正面出现过,每一次出场都是以喇叭里传出的冰冷声音出现,而传达的信息更多的是对于某某同学的宣判,甚至一年里能够多到了四百多条。校长无疑是这个权利机构的统治者,所有学生如果不臣服于他,下场自然只有和包京生一样。学校每一次出现在镜头中基本上都伴随着《男儿当自强》的音乐,徐克的《黄飞鸿》电影中表现出了一个老朽而落后的专制国度,而这里的学校何尝又不是一个独裁者统治下需要改造的地方。这种学校教育的结果只有摧毁更多的学生,引发更多的悲剧。包京生的事件其实要调查一下应该很容易水落石出,但是学校就是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这当中显然是包含着刻意的打压在其中的。
《十三棵泡桐》致力于表现的是对教育的一种彻底否定,不仅仅来自是学校的教育,还有来自家庭的教育。影片中的孩子们没有一个来自健康的家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问题,而这时应该扮演一个正面角色的学校在这里扮演的是彻底的破坏者,不但没有修补学生们受到摧残的心理,反而在伤口上再重重的洒上一把盐。因此出现在这里的青春是被借用来说事儿的青春,太消极也太自卑,反而不是应该拿来回忆的深刻。这固然是社会现实的体现,但始终有太多的愤青心态包含在里面。
电影整体的表现不太好说,再美的影像也只是为了要讲一个故事,手法只是为了让这个故事更生动,而这个故事才是电影的根本。改编自何大草原著《刀子刀子》的本片确确实实的讲了一个不太好听的故事,至于原著深刻与否,没有看过,但如果依旧去刻意描绘这种所谓的青春那么不看也可。也许对于导演来说这是他的一部得意之作。
与其简单的把事情就摆在那里只是让人们去看,就不如直接去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
十三棵泡桐影评3
一直觉得泡桐是一种很幽异的树。高大,粗厚,伸展的枝条却很柔媚。春光极好之时,满树满树花苞,一夜过后,全都开好。浅淡,幽幽,连叶子的装饰都抛开,就那么决绝地,斩钉截铁地,将自己交给明媚又带着刀伤的春风。然而在某一个雨夜,甚至是阳光灿烂的一天里,骤然陨落,悄无声息,满地残骸。青春,就这么过去了。
看《十三颗泡桐》的时候,就好像站在一颗泡桐树底下,看着泡桐花幽幽落下,带着潮湿泥泞的重量,闷闷地打在地上,发出“噗”的声响。
懒散的四川方言,夹杂着油辣的匪气,在耳边响起,迷幻了青春的印象。当普通话夹杂着书面的小说的语汇体系,在电影里渐渐失真之时,方言更让我们接近生活的实态。不知是这个泡桐树下的话语体系本身就带着难以言明的老辣和不矜,还是这群在“泡中”要经历“摔打”的孩子们有着异样的早熟,他们的对话都带着成人世界的痕迹。或许这才是真实的,在这样一个快速向前飞奔的世界里,孩子们被激素催生,变异地长大,思维上的成熟和行为上的幼稚在同一个躯体中演绎,此起彼伏。其实他们也已经不是孩子了,不过顶着学生的身份,只有以自以为老江湖的口吻,苍白地填补与年龄和阅历不符的空缺。相反在这样一群说话老道的四川口音孩子面前,成人讲的蹩脚普通话却异常幼稚虚伪可笑,学校广播里蒋校长冗长乏味的频频说话,英语老师宋小豆道貌岸然的慷慨言辞,语文老师永远只会问“……什么呢?”的单调讲课方式,只要有学生时代记忆的人们,是不是又叹又笑?悲剧看得远了,就成了喜剧。这种矛盾错置,使人在影片青春的困顿压抑氛围中,有着难以抑制的笑的冲动。然而这笑是尖刻的,凄凉的,或许还含泪。
我总是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脑袋里急速地回忆起青春时的景象。是这样吗?青春是这样吗?是谁曾经将青春歌颂得如此美好,干净得那么不真实?青春真是残酷啊!都是不懂事的人在互相伤害。这才是青春吧!哪怕我是在糖水中泡大的,但从未有一刻停止过青春在身体里成长的甜蜜又刺痛的感觉。
也许每一个有过青春期创伤的人,都有着两把刀子。风子拥有两把作为礼物的刀,一把来自于父辈,一把来自于男友。凌厉的刀锋,沉重的握力,在一个不懂危险的人看来是安全的保证,可是谁能肯定那两把刀不会刺向自己呢?结果是,父亲的战友夺走了母亲,而父亲窝囊而粗暴地活着;男友陶陶决绝地抛弃了风子,与一个残疾女同学和新来的女班主任关系暧昧。这世界是怎么了呢?风子一定会在心里问吧。和胖子包京生在一起是因为太孤单吧?那一滴留下的泪也许绝望和自暴自弃的成分更多。无论在家里,抑或学校,都面临着被踢出局的危险,能够乞求怜悯和爱情吗?没用!只有刺剌剌的短发和塞在书包里的短刀,才能证明自己坚强得像个男孩子。风子从来都不控诉,从来都不愤世嫉俗,从来不表现得自己受伤害。哪怕是被父亲打得嘴角血肉模糊,被老师鄙夷、学校惩戒,她依然尊重他们;她甚至从来就没有在心里恨过他们。风子其实太单纯了。她一直以为是自己在破坏秩序,其实是秩序躯壳下的虚伪根本就不接纳她,除非将自己变得现实,否则怎样都没有用。
陶陶和伊娃都是很成人化的一群孩子。陶陶,这个长相不仅讨女孩子欢心还讨女老师欢心的男孩子,是初生的狼崽;一方面带有普通孩子的稚气和青春期中的混沌不明,一方面又有着家庭环境影响下的成熟心思。他追求风子时热烈,进攻性极强;放弃风子时,又毅然决然,瞬息之间,一点回旋留恋的余地也没有。他和“笔头”伊娃扯不清关系,和女老师暧昧不明,他有着狼子野心,同时也在积极实践着。或许这也很难归咎于他天生的成熟性格。而是风子太傻,太单纯,太不明就里;他没有兴趣陪这个女孩子玩了。他得为自己着想;他得为自己的未来作保障——因为他父亲因受贿入狱了。他是聪明的,他摆脱了风子,也就和青春中的反叛告别了;走入成人设定好的世界,遵循他们的秩序,博取他们的欢心,也不是一件坏事。况且这个家庭很可能有问题的男孩,一定有着潜在的俄狄浦斯情结,对女老师宋小豆的爱恋,解决了他内里的对年轻女孩难以捕捉和把握的不确定感,并能够在毕业班的日子里,受到额外的照顾。他得逞了吧。他的结局是同伊娃一起考取了大学。我可以想象,长大后的他,可以是政客,也可以是商人,律师,或许都不是,但一定是一个懂得在规则里生存,并很会运用规则的现实人。那时他会西装笔挺地走在都市的街道上,忘却了在自己的青春期中,也会有这样一段叛逆热烈困顿又狡猾的时光。
正如包京生自己一开场来到“泡中”时的自我介绍:“诸位好,本人名叫包京生。今年19岁,祖上北京。从西藏拉萨转学至此地,人地两生,以后还希望各位多多包涵。”他的身上带有一股浪漫的江湖匪气。他第一眼就看上风子,开始了狂热的追求;对全班同学大讲江湖义气:“下课请吃烧烤!下课请吃烧烤!莫忘了,下课请吃烧烤!”结果却谎称忘带钱要别人掏腰包;他带风子玩,缺考,被学校开除,被逼急了拿刀挟持同学,让人对他直摇头。可没有人能够否认他的真。记得他在课间操时,穿着风子送给他的红色T恤,在清一色校服同学的整齐动作中立着不动。镜头从高处俯视,所有人都是一个深蓝色的小点蠕动,唯有他这个红点定在那里,像长在人脸上的一颗青春痘,怎么看,都有一些无可奈何的味道。很难说是他的出现造成了风子的堕落,还是和风子在一起包京生有些找不着北了,但是这两个人很相像,他们都是秩序的破坏者,青春期的大胆试验者,以及糊里糊涂想把握一些真实情感的人。所以最后他们都被踢出局了,或许区别是,一个安静地走出青春,一个永远也无法再抬头。
电影中有一个频频出现的意象:一个阿拉伯白袍男子骑着骆驼,在风子的眼前晃晃悠悠地驶过。这个意象伴着刘索拉的悠长音乐,显得摇曳多姿又迷离诡异。在故事的开始,风子提到小时候自己读的第一本书是阿拉伯故事集。这应该是一本寓言故事吧!钱钟书说过,寓言是不能给孩子读的,因为寓言里善恶分明,因果报应,而现实世界里无所谓公平。这个骑着骆驼的阿拉伯男子总是在风子遭遇困顿时的意识中出现。启蒙时,就是他为她建造了一个公平而美好的看待世界的方式;此时,他是安慰她灵魂的药引,但同这个现实世界比起来,又是那么飘渺虚无,不堪一击。当影片的最后,风子真的走向沙漠去看朋友的时候,那一头头沙漠之舟终于是真实的存在。彼时,风子已经走过了青春的创伤,真的长大了。
不知为何电影名字是十三颗泡桐。也许故事里的“泡中”种了十三颗泡桐,虽然未曾提及。抑或者数字本身就表明了一种态度:十三,西方人不喜欢的数字;奇数,未完满,代表着叛逆与不和谐。也许根本什么都不是,只是在大脑中疏忽而过的一个存在,随着青春过去,泡桐花“噗噗”落地,演奏出最后一丝未完成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