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观后感 >

精选《登陆之日》影评观后感

时间: 温凤1188 分享

  《登陆之日》这部电影的中文翻译名有两个:《登陆之日》和《我的征途》。第一个译名是剧透,第二个译名则是充满恶意的讽刺。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精选《登陆之日》影评观后感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登陆之日》影评

  这部电影的中文翻译名有两个:《登陆之日》和《我的征途》。第一个译名是剧透(暗示影片最高潮是在诺曼底那里),第二个译名则是充满恶意的讽刺(对本片男主角来说,这算哪门子‘征途’啊?整个一‘囚途’)。所以,如果要我自己来选择的话,我还是选头一个译名《登陆之日》好了。

  本片上映于2012年7月,并且没能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所以国内电影爱好者观看本片大部分只能通过下载或买碟的方式。平心而论,对于这样一部高成本大制作且视觉效果非常出色的商业大片来说,不能坐在电影院里观赏是一种遗憾。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很简单,而且是改编自真人真事,就是讲述了殖民地朝鲜的一个青年马拉松运动员(张东健扮演的俊植)被日军强征入伍以后,先后被苏军、德军俘虏,辗转于二战时期的各大战场,几次想要逃亡而不得,最后被盟军打死在诺曼底的故事。

  和历史原型相比,《登陆之日》这部电影最大的虚构点在于添加了由小田切让扮演的辰雄这一角色。辰雄是俊植的幼驯染,从小一起在朝鲜半岛长大,而且他们互为对方最强的的马拉松竞争对手。俊植被日军强征入伍后没多久,辰雄就出于报效天皇的“责任感”也参加了日本关东军,成了一名上尉。在同苏军的交战中,辰雄和俊植一起被苏联人俘虏,在战俘营度过了漫长的一年后又和俊植一道成为苏军的先锋炮灰,在诺门坎战役之后,两人逃出了军队,但是在前往德国的路上,却又分别被德军抓住,再次沦为“壮丁”,三年后,二人在诺曼底相逢,还没来得及从前线逃走,由美军发动的登陆战就开始了。在这场战役中,俊植被美军打死,死前和辰雄交换了身份牌,结果辰雄以朝鲜人的身份成功被美军“解救”而活了下来,从此后便以“金俊植”的姓名活在世界上,并实现了多年前的参加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梦想。赛场上,辰雄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和自己一起比赛的俊植的身影。。。。。。

  不管看我这篇文章的人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笔者始终都认为上面这两段剧情介绍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它将让你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到:《登陆之日》是一部什么性质的电影。

  就如同前面的剧情介绍一样,《登陆之日》是一部“反战片”,影片故事的重中之重都放在展现战争给最普通的人的命运所带来的影响上,但是在有些地方上用错了力。下面来重点分析:

  (1)在这部电影的演员表里,除了张东健、小田切让以外,还有一位重磅级的巨星:范冰冰。她在影片中所扮演的是一位来自中国的狙击手,对日军充满仇恨。但是这个角色最后的退场方式却有些匪夷所思:她为了掩护俊植这个被迫加入日军的朝鲜人,跟苏军的战斗机同归于尽了。。。。。。

  之所以请范冰冰来演这样一个角色,一来是考虑到她在整个亚洲都具有的票房号召力,二是以这个角色为典型,展现二战中华夏民族的坚强和不屈。可是,为了让第一主角能够顺利活到剧终,我们可爱的范冰冰同志不得不承担起临时保镖的重任,在一滩狗血剧情过后,顺利领到便当跟工资,然后闪人。。。。。。

  (2)《登陆之日》讴歌了俊植与辰雄之间跨越民族、身份与地位的友情,但是这种友情的展现在影片中其实是缺乏铺垫的。尽管这俩人小时候关系很要好,但是自从辰雄的爷爷(日本陆军军官)被朝鲜人的炸弹炸死之后,两个人的友情就已经结束了,多年后再见更是“分外眼红”。等到辰雄加入军队,当上上尉,他已经成了被洗脑地十分严重的军国主义狂热分子,此时的两人,一个是地位低贱的“朝鲜兵”,另一个是“皇军上尉”,辰雄对待俊植和其他朝鲜人只有歧视跟虐待,即使后来大家一起做了苏军的俘虏,这种相互之间的“敌对关系”却非但没有消弭,反而日趋白热化,俊植和辰雄两人都不止一次差点弄死对方。。。

  结果在诺门坎战役过后,辰雄突然就变得怕死了,突然就变得对同样侥幸逃生的俊植“依靠”起来了,等到三年后两人在诺曼底重逢,就已经完全是一幅老朋友多年不见的感觉。。。对于如此巨大的转变,剧本是这样处理的:先是安排辰雄在混乱的战场上一边往后方逃跑一边亲眼目睹苏军政委枪毙后撤的兵士,看着政委就像看到了当初的自己(至于是不是在黑苏联,暂且按住不表);然后还安排俊植在混乱的诺门坎战场上救了辰雄一命,在前往德国的过程中又多番照顾受了伤的辰雄。编剧试图以这两段情节作出发点,引出后期辰雄身上发生的各种转变,但是不得不说,即使安排了这样两段剧情,辰雄后期的转变也依然看起来太突兀,多年的仇恨、偏见以及敌对立场还有长达数十年的疯狂洗脑,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够被化解得了的呢?

  影片叙事上、逻辑上最大的缺陷,就是我在上面说的那么好几大段文字了。作为一部时长将近两个半小时的大片,剧本本应该做得更完善一些,这里确实显得有些可惜了。

  下面来说说优点:本片最大的优点毫无疑问是战争场面,而且最令人震撼(震惊)的是:韩国电影人不仅拍了诺门坎,更是连诺曼底登陆战都拍出来了!而且视觉效果几乎可以与好莱坞媲美!!!仅凭这一条,本片就有足够的理由收藏了。而且!!这部电影的投资换算成人民币总共就只有1.6亿元!!!!如此有限的资金,能够将中国东北、诺门坎以及诺曼底的战争场景都近乎逼真地还原出来,这该需要何等的技术与功力啊!?虽然诺门坎一役有山寨《兵临城下》之嫌,诺曼底又明显是在向《拯救大兵瑞恩》致敬,但对于一部韩国电影来说,做到这样的效果,真心没得挑刺了。

  此外,虽然《登陆之日》这部电影在逻辑跟叙事上有着难以弥补的缺憾,但是它难能可贵的是:从头到尾都牢牢把握住了“反战”这一基调,旨在刻画战争的恐怖以及对普通人造成的伤害。在这部电影里,俊植和辰雄都不是战斗英雄,从开始到结束都与“英雄”二字无缘,俊植自不必说,被强行抓去为别国的军队效力,而且还离祖国越来越遥远,能真心出力就见鬼了;即使是辰雄,在成为苏联的先锋炮灰之后,也彻底看清了战争的真面孔(虽然这转变很突兀),将那一套武士道忠君报国的东东统统扔到了脑后。在一场接着一场与自己完全没有一点关系的战争中,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本片对苏联军队的描写基本秉承了《兵临城下》开头的那一段,这种意识形态上的隔阂必然造成偏见与误解,短时间内肯定无解。不喜欢这一段的同学,直接喷出来没事的,只要能辩证地看待问题就行了。

  这部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网站上可以说是“恶评如潮”,众人纷纷惊讶于“韩棒子”的“YY”跟“无耻”,对影片中以及作为历史原型的“四姓家奴”充斥着鄙夷,进而上升到对整个朝鲜民族的不屑一顾,面对棒子有着十分不可一世的优越感。其实啊,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势嘲笑别人的人总以为自己是风,只不过在事实上你跟他们一样,就是一棵草而已。

  和电影本身相比,背后的历史原型明显更具传奇性,《登陆之日》中的俊植最后死在了诺曼底,而在历史上,却有相当一部分数量的朝鲜人不仅在诺曼底活了下来,而且还加入了美军,参加了朝鲜战争并再一次神奇般地存活。。。。。。但是,这些人真正的悲剧之处不在于接二连三地被不同国家、阵营的人拿来当枪使,而在于,即使他们最后终于回国了,成功与战争、战场彻底绝缘了,在当时的韩国国内,也依然无法避免沦为政客的虚假的宣传品的命运,他们那悲惨的人生经历,被无良政治家们吹成了“伟大功勋”,并被一些人恬不知耻地拿来大书特书。。。这才是真正的不幸,这些小人物身上的悲哀,充满了辛酸与泪水。

  相比之下,影片最后俊植的死去,反而是上天对他最仁慈的施舍,生逢乱世,唯有死,方可获得真正的解脱。

  以上,就是这样。

  以下是PS:

  对于一些依然认为本片是“意淫”之作的同学,我想我有必要再提及一个基本事实:二战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些朝鲜苦命人,他们被日军强征入伍去对付苏联和中国,一部分人被苏联俘虏后成了苏联人的炮灰,帮他们对付德国,这些人中又有另外一部分人成了德军的“战利品”并且被兵源不足的德国国防军编入了“东方营”,驻守在诺曼底,最后沦为美军的阶下囚,而且这些阶下囚里,还有一部分人被迫参加了朝鲜战争,最后做了志愿军的俘虏。。。。。。

  不要觉得这段历史很好笑,这些人等于是大半生都活在地狱当中,每当他们从一场浩劫里侥幸存活下来,都会立刻发现:新的战争炼狱就在眼前,而且根本由不得他们自己做主!他们人生中的大好年华全部都被战争糟蹋了,直到真正从前线退下来、彻底脱下军装之前,这些朝鲜人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还有没有命活着见到第二天的太阳?他们是不是会永远这样下去,永生永世地活在战争的恐怖之中?

  对于这部电影,国内网站上纲上线的已经够多的了,100个评分者/评价者里,至少有90个人不会拿正眼去瞧它。说真的,我不希望在这里,也有人给《登陆之日》扣上一顶“YY”的大帽子。

396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