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幽灵党观后感
007幽灵党观后感
《007:幽灵党》(Spectre)是一部由萨姆·门德斯执导,丹尼尔·克雷格、克里斯托弗·沃尔兹、拉尔夫·费因斯、娜奥米·哈里等主演的电影,是第24部邦德电影。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007幽灵党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007幽灵党观后感篇一
由萨姆·门德斯执导,丹尼尔·克雷格主演的第24部《007》系列电影《幽灵党》在大陆上线后,就像京城这几天的天气,雨雪交加,毁誉参半。批评者大都以故事太弱,情结拖沓,丹尼尔·克雷格老矣等为由来评价这部我个人认为相当不错的影片。
首先这部《幽灵党》在很好的秉承了《007》系列电影紧张、刺激、火爆、浪漫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入了展示人物内心的情感戏,使片中多元化的人物形象更加有血有肉,更加丰满的展现在观影者的眼前。
《幽灵党》场面宏大。飞车追逐、车(飞)机大战的激烈场景从地面到空中,再从空中到水下无处不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伴随着逼真的音效,令《007》迷们大呼过瘾。可往往当观影者沉寂在令人窒息的场景中时,一些叫人意想不到的幽默桥段又会使观影者忍俊不禁,立马轻松下来(例如邦德从坍塌的楼房中坠落,正好坐在楼下的沙发中;在邦德驾驶阿斯顿·马丁准备炮击追逐者时,系统却提示:没装炮弹等等)。观影者正是在这种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的场景中,在紧张、轻松,再紧张、再轻松的氛围中度过的。
最后再来谈谈有关丹尼尔·克雷格老矣的话题。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丹尼尔·克雷格如今虽已年近5旬,但身手依然矫健,不减当年。其饰演的詹姆斯·邦德依旧是闪转腾挪、蹿房越脊、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我最看重的不是其武戏,而是其文戏。十年中四次饰演詹姆斯·邦德,丹尼尔·克雷格的演技越加纯熟,趋于化境。丹尼尔·克雷格在《幽灵党》中将一位浑身是胆,足智多谋,风流倜傥、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间谍演绎得淋漓尽致。剧中詹姆斯·邦德的碧眼中始终闪烁着坚韧、刚毅的眼神,但在这坚韧、刚毅的眼神后,会时而闪过一丝狡黠,时而闪过一丝温柔的目光,观影者很容易就可从詹姆斯·邦德的眼中了解到邦德的内心世界,这就是“老”丹尼尔·克雷格的成功之处。
007幽灵党观后感篇二
影片一开始长达几分的长镜头深深吸引了我。不得不赞扬本片的摄影师,无论是各个取景都堪称完美,美到了极致。正是因为太美了,美得寂静,美得空洞,美到几乎所有场景都协调。无论是墨西哥的亡灵节,还是奥地利的雪地,意大利的飙车戏,还是摩洛哥的火车大战,导演又带我们环游了一遍世界,不断的奔波,让观众的审美愈发的疲劳;炫酷的跑车,蛇蝎般的女人,电影里的烂俗也全都用上了,观众也无法再为飙车感到热血沸腾,在轰鸣的马达声中昏昏欲睡。
莫名其妙的沙漠基地,最后莫名其妙的被个手表搞炸了,也许针扎的场景会让强迫症患者抓狂,但是终究还是烂俗。之前爆出莫妮卡·贝鲁奇演邦女郎,蕾雅·塞杜是反派,到最后却大跌眼镜。前者出镜也就十分钟,后者和邦德一路坎坷走到最后。炸弹爆炸之前的宣传也只是索尼打的烟雾弹。跟《皇家赌场》里邦德跟伊娃·格林饰演的薇丝朋在水中牢笼里上演的生离死别撕心裂肺相差太多。也许是导演心软,渴望给邦德一个新的女人,不会再死了。然而观众也厌倦了皆大欢喜的结局,无新意无特点。
英国人有英国人的绅士风格,杀人也如绅士般优雅。然而却跟去年《王牌特工》里的相差太远,无论是情节还是创新,观众喜欢去看新东西,接触新事物,而邦德从一个老牌特工模式硬要走上好莱坞大片模式,在大片模式里去怀旧、怀念经典。影片的核心“幽灵党”致敬早期的007电影,奥地利的雪地和摩洛哥的场景,联想起1987年的《光天化日》。片尾邦德的白色礼服致敬《金手指》里的肖恩康纳利的经典造型。一直在致敬经典。可是又有多少观众会注意这些细节,大片卖的就是爆米花,那些你侬我侬的小情侣,懵懵懂懂的学生,谁会有七八十年代的情怀,谁又会记得九十年代多少邦德的经典荧屏形象,又有谁会读邦德的原版小说那老掉牙的特工故事,又有谁了解邦德系列作者伊恩·弗莱明创作邦德的初衷以及历史背景。没有,只是少数。
上一任邦德的扮演者皮尔斯布鲁斯南就对这一部很失望。从1995年的《黄金眼》到2002年的《择日而亡》,他对于邦德这一角色有独到深刻的理解,虽然他肯定了丹尼尔·克雷格的表演,但他认为这一部中“邦德”陷入了身份危机,“邦德变得不伦不类,既不像邦德,也不像伯恩,看的时候我都在怀疑这是一部邦德电影吗?”是啊,观众也想问,这还是一部邦德的电影么?
“I'm bond James Bond”“ Martini shaken,not stirred”邦德那些经典台词,依然脍炙人口。在上一部《天幕杀机》里,坐在跑车里的M对邦德说“我们去哪”邦德说“回到过去,我们最风光的时候。”也许最风光的时候回不去了,就像《幽灵党》中说:,00X计划已经过时了,这世界不需要这样的特工了。
现在的邦德仅仅是一个卖座的噱头。他披着邦德的外壳,用礼服、领带伪装自己,过于追求戏剧却忘了根基的现实,不知道邦德还能再火多久,就好比超级英雄系列和青少年系列的电影终会慢慢消褪。一个时代造就了一个时代的电影,电影的模式也在不断发展技术也在改革创新,特色也在不断变化。不得不承认邦德是老了。
007幽灵党观后感篇三
纵横银幕五十多年的詹姆斯邦德007系列,在《007:幽灵党》中却没能再呈现一部险象环生的精彩谍战,相反不合时宜的文艺塑造,冗长拖沓的节奏,若同一盘散沙般的剧情,使电影当真是若同如幽灵般没有了灵魂,这次的007并没能再现一个昔日的邦德。
导演萨姆·门德斯过于浓厚的文艺匠气实质并不能契合007系列的惊险动作需求,这一点从之前的《天幕杀机》已然渐露端倪,《幽灵党》诚然在萨姆·门德斯文艺化的导向后,在镜头语境上变的复古富有诗意,这虽然彰显了其作为奥斯卡最佳导演的艺术格调,但这些元素并不能契合观众对詹姆斯邦德剧情出彩的需求,从剧情内在上看新作只是新瓶旧酒,复刻了诸多昔日007系列的经典桥段,却并未尝有锻造自身的内在纵深,这使得电影在一层唯美的外衣下是令人难耐的苍白。
对于007系列,大众的认知无非是用不尽的豪车,炫酷的高科技,香艳的邦女郎,最后再来场力挽狂澜,萨姆·门德斯的执导实则是想转化这种固定的模版套路,赋予电影以新的内在,但他所做的功夫都是表现化的,对比近日的《女间谍》《碟中谍5》《王牌特工》等同类型的作品,007这个老牌的特工形象并未能老树开新花,表现的功夫却未能填充较为合理的电影逻辑,羸弱不堪的反派,冗长的尴尬,如同催眠曲的台词,从整体来看,电影近乎四分之三的时长并未能令人有何般兴致,节奏把控的失衡使如此的007虽然依旧乍看秀色可餐,但实则以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已经是丹尼尔·克雷格主演的第四部007作品了,从《大战皇家赌场》到如今的《幽灵党》,虽然在角色驾驭上了已然轻车熟路,但在人物上性格的感知上已经变的力不从心,越发阴暗忧郁的人物形象,尤其是经历了《天幕杀机》悲剧的洗礼后,詹姆斯邦德已经偏离了这一风流韵事间孤胆英雄的人物,他的角色界定在萨姆·门德斯渴望的转型中变的越发模糊,不接地气高冷晦涩的人物形象令他镜头下的邦德迷失了原有的本态。
没有灵魂的《幽灵党》,电影的颓势是多角度的,他既有导演掌控的失衡,亦也有着演员自身的力不从心,如何带动观众的情绪,引人入胜是这个人尽皆知的经典系列急需破解的命题。
007幽灵党观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