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观后感>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范文

时间: 忠文943 分享

  冯小刚说他前半生都在为票房打工,现在想拍一部老了不会后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篇一

  经书友会杨老师的推荐,晚上去看了“我不是潘金莲”,范冰冰主演,冯小刚导演,电影中范冰冰一改往日的华丽霸气,饰演的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简直可以说是绝望主妇,甚至后来有点儿执着的犯二,不断地折腾着自己和各级领导的神经。

  李雪莲的案子要从计划生育说起,当时国家并不允许生二胎,特别是李雪莲丈夫秦玉河还是茶厂职工,也算是国企员工,在企事业单位中二胎超生几乎等同于直接开除,所以夫妇两人为了二胎想出来这么一个馊点子,就是办假离婚,给两个孩子都落户以后再复婚,这当然不能堂而皇之地示人,只能借口说是为了多领一套房子,结果计算失误,中间环节出了差错,秦玉河因为李雪莲结婚时不是处女,所以假戏真做,跟别的女人结了婚。这个桥段有点儿像电影中老领导夫妻金婚五十年的秘诀一样:忍,一忍再忍,只不过秦玉河觉得自己抓住了机会,无需再忍,但是李雪莲事件闹得满城风雨,最后他和后来的妻子也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中,这可能是他后来出事的一个原因。

  李雪莲开始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假离婚,结果法院判决她程序上是真离婚,她去找前夫秦玉河讨说法,没想到秦玉河当着许多酒友的面儿,东拉西扯扯出了她婚前的事儿,很多事就是这样,夫妻吵架也是这样,总是从一件事扯出来另一件看似不相干的事儿来,不断循环强化,结果闹得小事变大,最后无法收场。李雪莲从恨前夫变成了恨法院院长、县长和市长,她的一辈子被前夫毁了,前夫活着的时候她不断地告状,把告状职业化,而前夫死了以后,她一下子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其实离婚对于李雪莲而言,早就是天塌了,只不过她一直以为自己就是一片天而已。

  李雪莲一头雾水的跑起了告状官司,想还自己一个清白,没想到十几年折腾下来,一无所获,不但自己的生活被严重干扰,也成了上访专业户,成为市里和县里的重点管控对象,享受着四人看护监守的待遇,简直是被软禁了。每年一到春天,就成为关注焦点,各级领导为此都操碎了心,但是大家都不得要领,按着自己的思路来处理这件事,他们想不通这个普通的妇女每年上访告状是为了什么,他们只能治标不治本的在自己权限范围内把这件事儿压下来,但是李雪莲在与他们的斗智斗勇中变得越来越难于控制,这时候李雪莲已经成为小白菜、潘金莲、窦娥和白娘子的四合一化身。

  后来的马市长一直从哲学上思考李雪莲事件的起因和解决之道,他开始以为这是一件小事,认为是下属办事不力导致小事变大,结果自己在与李雪莲几次交锋之后也为了这事儿百思不得其解,他都亲自下厨了,还是搞不定这个妇女。在这个故事中,每个人都心力交瘁,每个人都是被冤枉的,都很委屈,不明白自己错在何处?特别是开始的法院院长、县长和市长,他们几乎是与主人公李雪莲毫无交集,甚至在不是特别了解案情的情况下就被一撸到底,他们的悲惨经历成为后来继任者的梦魇,大家于公于私都对李雪莲格外的上心。在片尾的时候,之前被撸的史县长去了李雪莲在北京开的小饭馆吃饭,认出了李雪莲,而这个时候李雪莲已经经历了自杀未遂,和表弟重新创业并站稳脚跟,相逢一笑泯恩仇,他们谈到往事,李雪莲才吐出真言,史县长才了解了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但是他已经在野了,对这事也只能感慨一番而已,如果早一点儿了解到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也许他还是风光无限的当着县长,但是凡事是没有如果的。

  片中讲述的信访困境在许多地方都存在着,很多事开始的时候其实是很小的事,但是由于没有被妥善的处置和深入细致的做工作,最后从一粒芝麻变成了西瓜,变成了解不开的疙瘩和无解难题,甚至有一点儿皮肤病的感觉,不管吃什么药它就是好不了,它从一个人的心病变成了一个群体的心病,每个人在其中苦苦挣扎,得不到解脱,没有元凶而又都是受害者,这个困境是以秦玉河的意外事故身亡来破解的,秦玉河死了,状子告不下去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李雪莲大病了一场,悄悄的去寻死觅活,但是范伟饰演的果农告诉她: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最好能换棵树,耽误不了自己多少功夫,也不要给别人带害,要带害,也给自己的对手带害。而赵大头说的也很有道理:人到底是要跟自己爱的人在一起,还是要跟自己的仇人在一起?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道理,全看你怎么解读了。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篇二

  冯小刚说他前半生都在为票房打工,现在想拍一部老了不会后悔的电影。昨天,我去电影院看了《我不是潘金莲》。

  电影情节靠一条很荒诞的点推动的:告状,李雪莲从县里告到市里,又告到省里,然后告到北京,而且是连续告了十年。告状背后的原因更荒诞:李雪莲和丈夫秦玉河为了分房子假离婚,结果弄假成真,秦不仅没有复婚,还娶了新老婆(电影最后,李雪莲说其实假离婚后,发现自己怀了孩子,当时没办法流产了,这也是一方面原因)。李雪莲一气之下,就去告状了。

  其实,我看到这一幕觉得很不可思议,有这个必要吗?

  也许你也会有这样的疑问,但继续看,我明白了,有两点促成了这一结果:

  第一,人言可畏,李的声誉受损。秦公开说李和自己结婚的时候不是处女,说她是潘金莲,这在小县城传开了,这对李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第二,李雪莲是一个“偏执的人”。她要让秦给他一句真话,她要讨回一个公道,她要告状,没错,“老娘就是要告!告!告!”

  在李雪莲告到第十年的时候,县长,市长想尽办法做思想工作,说不要再告了,然而李雪莲最后还是要去告!!在赵大头(李的同学,暗恋李多年)的帮助下,李逃过了县长的监视,继续北上告状。

  在最后的这次征程中,出现了三股让李雪莲停止告状的力量。

  在旅途中,赵大头睡了李,对她说:“你到底是想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还是想和恨的人在一起?” 赵大头很会做思想工作,这句话极其真诚,又有说服力。李回答:那还用说,当然是想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了。然后,他们就去黄山旅游了。

  李陷入爱恋,幸福不已,给杨买毛衣,心中完全没有了告状这码事。其实,告状在这个时候,已经变成了李活下去的一种推动力,她已经习惯了,她也很累,但就像一各漂流在小河上的船只,她停不下来,因为没有人可以让她靠岸。当大头的爱出现时,她幸福地停了下来。这是成功阻止李告状的第一股力量。然而,回到宾馆后,听到大头在和县城里的副院长贾聪明勾结,为了“搞定自己不去告状”而做的这一切。她瞬间怒火中烧,二话没说,离开继续告状!其实,杨有自私的成分,但他对李的感情也是真的。只是,李是个偏执的人,她容忍不了这一切!

  李来到了北京,在向自己的表弟借钱时,被县长和法院院长的埋伏所抓,李奋起反抗,此时,县长对李说:你的前夫,秦玉河死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李身子软掉了,在众人的搀扶下慢慢倒在地上,她一边哭一遍骂:狗日的秦玉河,死了也不打声招呼,害的我不能告状了。之后,李决定去上吊自杀,因为她觉着或者没劲!

  秦的死是阻止李继续告状的第二股力量。

  李来到一片果园,绳子都系好了。结果被一位大爷拦下,大爷说:“如果你非要死不可,帮我个忙,去对面果园”。因为,果园是供人们来采摘的,死了人,影响生意。李望着大爷,表情茫然。后来,李没有自杀,而是在北京开了下小饭馆。我猜,或许是她想明白了一件事情:没人关心你的死活,大家只是关心自己的利益。同样的,在整个告状过程中,没人关心她的对错,大家也只是关心自己的利益。

  接下来,再对这三股力量作一下个人解读:

  第一,赵大头的爱。此前,李的内心一直被一种情绪或者说欲望控制:要一个说法,我咽不下这口气,我恨恨恨!

  我们都在被各种各样的欲望的控制中执着地生活,而且我们还不知道。(欲望的第一层状况:意识不到被控制)

  但是不要担心,当你遇到爱的时候,这些执念带来的痛苦就会自然而然的消失不见了,但是,要是真爱。

  第二,秦玉河的死。与其说秦的死让李停止了告状,不如说,秦的死让李认识到:原来苦难和折磨她的欲念是她生活的动力。这个动力,没有了,生活也就“没劲了”。她选择死,为什么呢?我想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没办法忘记痛苦,没办法洗清自己。但死亡是最容易的方法,不是吗?

  我们会意识到欲望带给我们的痛苦,我们决定要断舍离,我们试图通过控制自己,控制欲望,控制生活。(欲望的第二层状况:意识到了,想去控制,想去消灭欲望。)

  第三,大爷的话。大爷的话彻底改变了李,让她豁然开朗。她意识到了自己曾经断送了别人的前程(前任县长因李告状事件而被撤职),她开始去思考自己这十年多的告状的对与错了。

  最后,在那个小餐馆里,告了十年的李雪莲热情的招待着县长。那一刻,阳光明媚。画面如此平静,让人感受到一种慈悲,那么真诚和自然。(欲望的第三层状况:至善。)

  电影在播放过程中,大荧幕上的镜头由园镜头,变成了小矩形,最后填充满整个荧幕。不知道导演是不是有意在告诉我们,当你和自己的欲望相处的越来越好的时候,你也会像这电影里的镜头一般,越来越开阔···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篇三

  《我不是潘金莲》是冯老炮儿——年过半百的老人任性的结果。他把一定程度上得罪观众的题材和表现形式搬上荧屏,在习惯了漫威的荷尔蒙系列的年轻人面前呈上一杯苦茶。

  用影像记录中国现状,记录时代里普通人的悲喜生活,是冯小刚一直想做的事。

  他在不止一次采访中说过,如果不是《一地鸡毛》、《我不是你爸爸》这些反映现实的片都折了,他就直接奔着《我不是潘金莲》去了。不会有中间《甲方乙方》那些贺岁片。“那些贺岁片都是假象”。

  题材不够热门,圆画幅国内没人玩过,合作伙伴反对,都阻挡不了他想拍的心,他的底线是“大不了你们不投资,我自己投资。”在过去那么多年的妥协中,他积攒起一份任性的资格。而能说出这话,除了因为有钱和地位,恐怕也需要有一点坚持和初心吧。所谓,烈士暮年,壮心未已。

  李雪莲是个聪明的农村妇女,她想出假离婚的法子,也知道如何才能让当官的关注到自己。她一根筋的认死理,他认为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为什么假离婚成了真离婚,法院的人还说这就是真离婚。

  她相信她的牛,商议假离婚时只有牛在场,牛点头她就去告状,牛摇头她就不告了。听一头牛的话,这荒.唐的说法,把市长气的拂袖而去。

  李雪莲从公安局出来后,曾一度想放弃告状,但是她要秦玉河一句话,这婚到底是真离还是假离。没成想,秦玉河却羞辱她在新婚之夜前就不是处女了,说她是潘金莲。李雪莲是愤怒的,在她心里,婚后出轨并谋害亲夫的潘金莲和她是有本质区别的。

  但是在和大头一夜情之后,李雪莲却觉得自己就是潘金莲了。因为她的意识里,这婚就是假离婚。所以当她听到秦玉河意外身亡的消息时,哭的呼天抢地——再也没法把话说明白了,我不是潘金莲啊!

  一部荒诞的闹剧因为当事人的去世而终结,一个靠告状而活着的人自此失去了活着的动力。官员该如何做,李雪莲该如何做,李雪莲身边的男人该如何做,电影想表达的太多,一时半会儿我摘不清了。

  昨天看了南方周末对范小姐的采访,她说,最后结尾餐馆的戏是她要求加的。可是这段戏也导致了烂尾——扯出来两个全片从未提及过的孩子,然后强行升华角色包装母爱,一瞬间就让李雪莲这个角色的塑造变得十分失败。既然她大儿子在前夫那,那她为何从头到尾不曾提及一句?这样一个母亲对流产的孩子却又有那么强的执念?

  我倒是觉得范小姐和郭敬明拍完爵迹,沾染了郭敬明不少仙气。

  反观其他配角,人物饱满——遇事儿先摘自己的大鹏,不愿意给领导添麻烦的张译,去对头那儿上吊的范伟。倒是范小姐一出场我就觉得隐隐的尴尬。

  圆形画幅的形式运用的很好,有类似聂隐娘的美感,也像富家小姐手里的山水画扇子。

  另,我最喜欢的还是冯导的《一声叹息》。

21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