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财务部的工作总结
政府财务报告在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架起一座重要的信息沟通桥梁,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科学构建对于提高财政透明度,强化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建设民主财政具有重要意义。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政府财务部的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府财务部的工作总结范文一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财政厅的精心指导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强大动力,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围绕市委、市政府“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的发展战略,自我加压,奋力进取,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挖潜堵漏,增收节支,不断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财政收支规模、财政管理水平再上新的台阶,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进位赶超、跨越发展。
(一)认真组织收入,收入规模不断壮大。
针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坚持以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为重点,狠抓组织收入。一是做好收入预测分析。结合我市税源现状和特点,按季度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各地重点税源进行调查,对财政收入增减因素进行分析,对下阶段财政收入情况进行预测,摸清重点税源,抓住薄弱环节,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二是及时分解目标任务。及时将20**年市本级财政部门收入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局内相关科室和有关单位,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确保市本级财政部门收入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同时加强对各县(市、区)财政部门组织收入工作的指导。三是加强财政收入调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财税调度会和财税库横向联席会,认真分析经济财政形势,加大对重点税源的监控,提高财政收入征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挖潜增收的对策和建议。得益于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项目建设的大力推进,全市财政收入一直保持高位运行、强劲增长的良好态势。收入规模突破100亿元大关。1-11月,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完成1099462万元,增长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21935万元,增长37.7%;全市税收收入完成851156万元,增长32%。增幅保持高位运行。1-11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增幅达到36.0%,列全省各设区市第4位,比全省平均增幅高出2个百分点。而且连续7个月的累计增幅保持在40%以上,为历年增幅之最。县级赶超势头强劲。从增幅看,1-11月,各县(市、区)财政总收入增幅均在30%以上,XX区、XX县、XX县的增幅均在40%以上,最高的XX区高达49.3%。从总量看,有十个县超过了5亿元,其中XX县、XX县、XX县突破10亿元大关,分别达到12.58亿、10.34亿和10.22亿元。
(二)发挥杠杆作用,支持发展力度加大。
紧紧围绕发展大局,综合运用政策工具手段,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是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利用财政杠杆效应,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延伸产业链,促进持续快速发展。争取上级财政6795万元资金,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工业企业发展奖补和企业技改贷款贴息补助。筹措安排资金4647万元,支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利用财政信用担保平台,为24家中小企业提供2.9亿元贷款担保。落实惠企减负政策,仅市财政为再生资源企业办理增值税退税达9299万元。二是支持工业园区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井开区财政管理体制,对井开区内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的各项税费收入,以及县(市、区)在井开区内异地办厂企业的各项税费实行“属地管理”,统一由井开区征管。
安排专项资金,鼓励外贸企业扩大出口;落实招商引资企业“两免三减半”、出口创汇贴息补贴等政策,支持各地工业园区做大做强。三是保障中心城区重点城建项目资金需求。克服金融危机对市域经济影响,坚持以中心城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为服务重点,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打造政银企合作平台,年内共筹集建设资金10亿元,其中后河改造二期项目贷款3亿元、电池厂地块农民安置房7亿元。同时,践行“不唯减、不唯增、只唯实”的政府投资评审理念,充分运用专业技术手段,为政府投资重点工程项目概算、预(结)算、决算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审减了不合理资金,保障了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截止到11月底,共审核重点工程项目890批次,审核资金23.72亿元,为财政节资4.13亿元,审减率达到17.4%。四是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积极争取和安排8亿多财政资金,支持商贸流通和生猪、粮食生产;争取和安排资金158347万元,支持水利、交通、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省财政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2.3亿元,加快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
(三)优化支出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11月,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641140万元,增长28%。一是确保法定支出增长。今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教育支出7306.4万元,同比增长39.4%;科技支出20xx.7万元,同比增长60.8%;支农支出7931.4万元,同比增长24.7%,均达到了法定增长的要求。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确保民生工程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全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就业再就业、城乡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低保、移民扶贫、义务教育等民生工程支出达11251.1万元,增长35.5%。三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增加教育投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予以优先保障。20xx年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教育经费7306.4万元,比上年预算新增2065.2万元,增长39.4%,比一般预算支出增幅高10.9个百分点。四是确保机构正常运转。考虑从20xx年起已执行新的差旅费、会议费标准,以及水电费、燃油费价格上涨,今年市级适当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标准,确保了行政事业机关高效运转。五是确保阳光津贴提标政策落实到位。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xx年7月1日起增加公务员津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为此,我局认真制定津补贴提标方案,按市本级600元/人、月的提标标准积极筹措资金,现在已经基本到位。同时,指导各县(市、区)做好此项工作。
(四)夯实“三农”基础,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创新财政支农机制,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是加大财政支农投入。20xx年汇总全市各级人大批准通过的财政安排支农支出预算达 112545.1 万元,增长20 %,确保了年初预算超过法定增长。此外,还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年内共争取上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10.3亿元,增长20.2%。优秀市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优秀市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二是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市共发放农资综合直补58774万元、石油价格改革补贴14811万元、良种补贴15239万元、农机购置补贴7095万元、退耕还林粮食折现补贴4726.9万元、家电下乡补贴9126万元、汽车下乡补贴5625.55万元、汽车以旧换新补贴2319万元。此外,还争取上级财政3.5 亿元资金,认真落实财政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惠农政策。三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争取14个中央财政现代农业项目,项目数占全省的13%,资金总额达4310万元,支持我市水稻、水产、油茶、井冈蜜柚四大产业发展。此外,市本级预算安排1100万元扶持“一大四小”造林建设。四是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新增遂川、万安纳入试点县,试点县增加到10个。全年共整合各类资金7645万元,在380个行政村开展村级公益事业试点,财政奖补项目达624个,完工项目382个,受益群众达46.45万人。
(五)深化各项改革,提升科学理财水平。
一是推进部门预算编制改革。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内容,完善定员定额标准,应用预算编制软件,提高部门预算编制效率。同时在13个县(市、区)及井开区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并全部实现了使用专业软件进行编制。二是全面实施市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第五次扩面工作于年底全面铺开,将市直党委机关、市政府直管单位及其他应纳未纳入的全额拨款单位全部纳入改革范围,顺利实现了“改革单位横向到边”的工作目标,扩面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单位由原来的105个增加到183个。在各县(市、区)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核算相结合的国库支付改革。此外,在XX县成功试点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从20xx年1月1日起在全市所有乡镇推行。三是推进收支完全脱钩改革。将执收执罚部门收支完全脱钩改革在各县(市、区)全面推开,有效遏制了乱收费、乱罚款的行为。四是“金财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集中12月份一个月的时间,建设财政系统应用支撑大平台,从20xx年1月1日起实现市、县(区)、乡镇全部上线正式运行,届时财政内部、预算单位、上下级财政信息资源将实现共享和有效融合。五是完善惠农补贴“一卡通”支付改革机制。通过加强部门沟通,完善基础台账,坚持月报制度,强化督促检查,进一步完善财政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机制。全年通过“一卡通”发放的涉农资金达17亿元,资金发放率和项目发放率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六是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大力推广电子化政府采购,拓宽政府采购范围,采购范围从起的货物类扩大到货物、工程和服务类。同时将民政救灾、医疗卫生、义务教育、三农、园林绿化、装饰修缮工程等政府投资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预计全年全市政府采购预算达4.1亿元,实际采购金额达3.6亿元,节约资金4961万元,节约率达12.1%。
(六)强化资金监管,推进绩效财政建设。树立大财政监督的理念,推进监督关口前移,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建立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促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一是健全财政资金安全制度。以市政府办的名义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市本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从制度上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杜绝财政资金安全隐患。二是开展财政资金核查。开展内部监督检查XX县(市、区)交叉检查,对民生资金的账实相符、拨付依据和审批程序等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大力清理整顿财政专户。撤销、归并无效账户和相同性质账户,共撤并财政专户555个,保留财政专户1407个。三是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对教育及科技口九个单位及三所中专学校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利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平台,将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征管情况及国家助学金管理使用情况一并纳入,实行综合检查。全年共查出发现违规问题金额2024.09万元,处理处罚单位61户,其中:责令调帐1581万元,收缴财政专户62.4万元,罚款9.18万元。四是实行财政绩效管理。选择公共卫生、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小农水、社会保障、小额贷款、劳动就业培训等一些政策覆盖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资金规模大,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并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下年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五是强化财政内部管理。加强财政内控机制建设,强化对银行账户、拨款印鉴和重要票据的管理,严格财政资金拨付审核程序,做好会计核算与对账,不定期对全市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自查,确保了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安全。六是开展“小金库”治理。巩固去年治理成果,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进行全面复查,复查面达到100%。全年共发现“小金库”3个,金额达29万元。此外,还不断加强收费基金、土地收入管理,加强彩票市场监督和资金管理。今年市中心城区共招拍挂34宗地,土地出让金收入缴库15.95亿元。
(七)加强队伍建设,效率效能大幅提升。将政风行风建设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来抓。一是认真开展“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主题教育活动。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广泛宣传动员。集中学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三次党代会、市委三届一次全会精神,组织观看杨善洲先进事迹,撰写和心得体会,派员参加市直机关的主题演讲。同时,查摆问题,剖析根源,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约束,解决一批当前掣肘财政发展的突出矛盾,解除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政策,切实转变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二是扎实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推行层级效能承诺,采取科长向局党组承诺、科员向科长承诺的形式,实行最严格的效能过错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深化机关效能,不断创优发展环境,努力建设发“五型”财政。
同时,认真做好由财政部门牵头的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工作,通过完善集组织协调机制、项目实施机制、资金管理机制、监督检查机制、服务效能考核机制,集中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66件实事,进一步提升了机关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三是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开展以“为民理财创先进,服务大局争先锋”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拓展“三民”活动内涵,在全市财政系统形成了崇尚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四是精心培育财政文化。组队参加全市红歌廉歌合唱大赛,获得二等奖。积极参与省厅举办的庆祝建党94周年文艺汇演,并获得较好成绩。在全系统广泛开展廉政演讲比赛,举行庆“七一”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五型”财政征文比赛,组织团员青年参加献血等各种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在丰富干部职工业余生活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队伍素质大大提高,机关作风明显转变,效率效能大幅提升。局机关被评为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连续五届获得江西省第十二届文明单位称号。在市效能办每季度对全市优化发展环境情况的监测中,我局一直名列市直单位前茅。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运行中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财政“蛋糕”有待进一步做大;财政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财政收入质量仍处在下游水平;收支矛盾还十分突出;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十分紧迫;加强资金监管的任务依然艰巨,等等。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完善机制来加以改进。
20xx年是我市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面对极其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们将认真贯彻市第三次党代会和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电话销售工作总结)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提高依法理财水平,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是抓收入,提质量。积极培植财源,加强征管,密切关注收入增长变化情况,加大对主体税种、重点行业税源监控力度,应收尽收,切实提高收入质量。
二是调结构,保民生。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重点保障民生支出需要,科学合理调度资金,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努力提高支出的均衡性和时效性。
三是重绩效,增效益。逐步建立财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信息系统,研究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有机结合的奖惩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是严监管,保安全。建立健全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加强重点民生支出、预算执行和重大财税政策执行的监督检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五是抓效能,树形象。认真开展创先争优和发展提升年活动,抓好各项效能制度的落实,不断优化机关效能,提高办事水平,塑造“效率·温馨”的财政机关形象。
政府财务部的工作总结范文二
做实财政“蛋糕”,壮大实力,始终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省厅及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今年,我局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始终坚持“依法理财,优质服务,以人为本,创新争先”的工作方针,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切实强化监督稽查,财政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积极培植财源,做实财政“蛋糕”,着力打造发展财政
我局上下主动应对经济和财税形势变化,牢固确立责任意识和目标必成意识,在继续培植壮大地方财源的同时,切实抓好收入征管工作,努力保持财政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在培植财源方面,做到了“四突出”:突出服务发展大局。
紧紧围绕全市“重大项目年”活动,千方百计调度资金支持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经济重大战略决策的顺利实施。突出财税政策落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一区四园”和骨干企业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切实做好《企业所得税法》、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残疾人就业等重大政策调整的宣传工作,主动把企业急需的政策信息送上门,帮助企业向上争取项目和政策扶持,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财政贡献率高的企业加快发展。突出财政资金扶持。综合并灵活运用预算、贴息、转移支付、奖励、补助等政策工具,整合财源建设资金,集中财力支持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税收增长。突出财政体制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对经济开发区发展的目标要求,根据部分乡镇区划调整后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完善经济开发区财政体制,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切实增强其快速发展动力,努力打造地方财源积蓄区,不断提高开发区对财政的贡献份额。在培植财源的同时,我局在收入征管方面做到了“四注重”:注重完善征管机制。
加强与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联合协作,坚持每月定期例会制度,强化纳税网上申报、纳税评估和税收稽查工作,定期清理税收优惠政策,严格福利企业退税管理,严格控制税收减免行为,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注重财政收入结构。坚持税费并举,抓大不放小,严格依率计征,既保证税收收入足额征收,也保证非税收入征足征齐,既抓好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共享税种的征管,更注重抓好营业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契税等地方税种的入库,不断优化收入结构,努力提高收入质量。注重税源调查。围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对全市经济财政的影响,进行广泛调查,认真分析情况,健全税源台账,加强对新办企业、餐饮服务业、高收入群体、销售不动产及房屋租赁业管理,堵塞税收流失漏洞。注重考核奖惩。建立健全增收奖励机制,修订完善专项考核办法,加大力度,按月考核,季度兑现,落实了“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工作措施。
二、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支出管理,着力打造和谐财政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政府财力的进一步增强,今年,我市不断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一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三个高于”的原则,今年累计拨付资金17796万元,支持高效规模农业发展,支持“金桥工程”、农村危桥、小型水利等重点工程建设,支持泰黄清水输水二期工程建设,支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继续支持农村“五件实事”工程,拨付资金2630万元,推进新农村试点村和先行村建设,建设农村公路200公里,新建改建农村桥梁200座,疏浚河道1026条,建设农村户用沼气2100户,改造户厕15000座,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二是支持社会事业发展。拨付资金50710万元,大力支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支持职教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多方筹措资金,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促进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拨付社会保障专项资金4213万元,扩大了保障范围,提高了保障水平,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重度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进重点优抚对象医保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居民“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拨付300万元配套资金,加强农村卫生机构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三是支持城市开发建设。积极筹集资金,重点支持北城区改造、新区道路、污水收集管网铺设、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努力打造生态环境,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步伐。
三、加大民生投入,发展公共财政,着力打造民生财政
今年,我局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妥善安排财力,进一步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十七大提出的“五有”目标。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切实做到“学有所教”。积极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提高了各级各类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认真执行国家“两免一补”和助学金资助政策,扩大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覆盖面,提高了补助标准。二是大力促进就业,努力实现“劳有所得”。认真贯彻《就业促进法》,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就业再就业税费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职业培训补贴等财税政策,拨付资金250万元,重点帮助解决好双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和被征地农民等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三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保障“病有所医”。坚持公共卫生公益性质,按照人均不低于8元和10元的标准建立农村和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保证居民免费享受政策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继续实施大病救助制度,拨付资金200多万元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参合农民实际补偿比例超40%。四是实施养老保险,加快推进“老有所养”。拨付资金1500万元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同时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加大老年福利院、老年公寓、老年康复院等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力度,全市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68%。五是重视廉租房建设,着力推进“住有所居”。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积极实施安居工程,“低保”家庭和低收入困难群众住房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深化财政改革,创新管理机制,着力打造透明财政
一是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巩固扩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成果,完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和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开前门堵后门”。进一步细化政府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强化滚动管理,建立责任制度,硬化预算约束。全面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将部门所有收支逐步纳入部门预算,实现预算内外资金、单位自有资金、政府性基金的真正统筹管理。二是深化财政集中支付改革。继续推行并完善公务卡结算方式,今年新增公务卡结算单位17家,新办个人公务卡425份,到目前为止,全市所有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均实行公务卡结算,共安装单位财务转账pos机196台,发放单位公务卡202张,发放个人公务卡6881张,累计支付金额1.81亿元。三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完善了协议供货制度,建立供货商廉政准入制度和定期考核制度,实行优胜劣汰,聘请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为政府采购行风监督员,确保政府采购质量优、价格低、服务好。四是深化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要求,完善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体系,目前已有213家单位实行了“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全新征收模式,累计发入《江苏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428420份,缴入财政专户资金达26573万元。五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新机制,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泰兴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试行)》、《泰兴市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房屋出租管理细则》等三个规范性文件,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五、加强监督检查,坚持依法理财,着力打造法治财政
一方面初步建立动态监督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实现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动态查询和监控。另一方面突出财政监督重点,抓住财政管理中的难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对《企业所得税法》、耕地占用税、个人所得税等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重点行业税收征管质量、重要非税收入缴纳情况,“三农”、社保、教育、卫生、生态保护等关系民生的重大支出情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信息质量以及政府工程项目、财政供养人员、项目补助、规范津补贴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建立了举报制度,加大了处罚力度。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运行和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矛盾和不足:一是受收入结构、财政体制和激励政策等因素影响,市本级可支配财力与财政收入不能同步长,而公共财政支出刚性增强,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二是社会保障的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标准不断提高,财政保障的能力还很脆弱,难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三是部分乡镇财政还比较困难,化解历史债务的压力较大,防范财政风险的责任重大;四是财政管理改革仍需继续深化;五是财政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扎实做好学习、培训工作及财政文化建设。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认真研究解决的措施,确保财政健康平稳运行,为全市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页还有更多政府财务部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