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箫的气息控制
关于箫的气息控制
乐曲的强弱快慢通过气息加以控制。对于管乐吹奏者来说,能否恰如其分地表现乐曲的强弱快慢,直接体现在气息控制得好坏及熟练程度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箫的气息控制,欢迎阅读。
箫的气息控制
这里有一个上下配合的问题,上:指口风、风门与口劲。下:指腹部、腰部与丹田。
气息的量由横隔肌控制,包括气息量吸入的多少和根据乐曲需要适量将气呼出,而气的出口正是由风门控制,这个“门”的开关、留出缝隙的大小完全出自于口劲,这就是上与下的相互关系。
吹奏中音区时,要求风门大小适宜,口风自然适中,给气时不急不缓,平稳流畅;吹奏低音区时,要求风门比中音区稍大,口风较缓,气流粗而有力,低音宽阔饱满;吹奏高音区时,要求风门比中音区略小,口风较急,使气流细而集中,音色明亮圆润。风门和口风在三个音区的变化中要做到自然流畅,没有痕迹,随着音乐作品的需要而变化,这就需要通过练习长音和各种音阶组合使之达到这一要求。
气震音
气震音又称腹震音或气颤音,它是依靠腹肌和横隔肌的自然控制,使气流呈一种均匀而规则的波动所取得的音乐效果。
气震音是使发音产生美感的重要手段,它与弦乐器的揉弦效果和声乐演员歌唱时所产生的颤吟效果(指极微细的音高波动)具有同样的作用,是吹箫者必不可少的气息技术。
气震音经常在一些较缓慢舒展的节奏和悠长抒情的旋律中使用,它可使音乐得到一种自然、松弛及悠扬的歌唱性。它不仅和情感的抒发有紧密的联系,而且使乐器的音质产生一种圆润、丰满的美感。练习气震音时,应首先避免故意地、大幅度地去颤动气流,更忌讳用胸式呼吸或用喉头结去抖动气流,使音乐产生一种非哭非笑的效果。正确的方法是用腹式呼吸,使气流自然平和地呼出,取得舒展的美声效果。
颤音
颤音,又称“打点”,或称“擞音”,效果与弦乐器上的颤指相似。
颤音的效果与弦乐器上的颤指相似,练习时要使每个手指都能独立打颤,颤音的快慢要根据乐曲的感情和速度而定。
颤音的奏法是:先将本音发出,紧接着均匀、迅速开闭本音上方二度音孔,使本音与其上方二度音快速,均匀的交替出现。颤音用“tr”来标记。
二度颤音:开闭本音的上方二度音孔。除了常用的二度颤音外,还有三度颤音、四度颤音(不常用)等。三度颤音就是开闭本音的上方三度音孔。
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中,如内蒙古、西藏等民间音乐中常用三度指颤音。
颤音的快慢(手指运动的频率)要根据乐曲的感情和速度而定。
颤音是一种常用技巧,在练习颤音时要使每个手指都能独立打颤,三度颤音是两个手指同时动作,要求迅速而均匀,不得忽快忽慢。颤音的练习要求一次能达到十五秒钟之久,相当于慢板的八拍左右。
在实际演奏中,颤音有由慢渐快的,也有由慢渐快再渐慢回到本位音不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