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学乐器 > 学提琴 > 安装小提琴琴弦的方法

安装小提琴琴弦的方法

时间: 永强1221 分享

安装小提琴琴弦的方法

  小提琴的正确安装方法,是学习小提琴的必备技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提琴琴弦的安装方法,欢迎阅读。

  如何安装拆小提琴琴弦

  小提琴琴马在面板上应有它固定的位置和高度,琴马的位置与低音梁、音柱、指板、琴颈突起高度、弦板、琴弦的张力等有密切关系,是调音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更换或安装的时候要确保音柱已经安装到准确的位置,指板的高度没有发生变化,如果是自己更换琴马,也要确保指板顶端距离面板的投射高度,一般情况下小提琴为27-27.5之间,与音孔的豁口是否平行,琴马的顶端弧度一定要掌握好,这个需要根据自己的演奏习惯来调准琴马的顶端弧度。

  琴马下边的音柱和低音梁

  1.马脚(也就是与面板连接的部位)与低音梁之间的相对位置对小提琴音质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低音侧的马脚必须跨在低音梁上,而且马脚的外侧边缘离低音梁外侧边缘的距离要适中,小提琴是在低音梁边缘之外2-1.5毫米,中提琴是1.5-2毫米,大提琴是3-5毫米。高音侧马脚的位置与音柱相关。实际上低音梁和音柱在马脚下的位置是一样的,只是反了一个方向。

  琴马的位置图

  2.为小提琴配新琴马时可调整马脚的宽度,以匹配马脚与低音梁之间的相对距离。小提琴的马脚处宽度是39-41.5毫米,常用尺寸是41毫米。中提琴大型的是50-52毫米,中型48-50毫米,小型46-48毫米。大提琴是87-94毫米,由于大提琴弦的张力大,马子受到弦的压力后马脚会沿着弧度的弧形张开,故匹配时要用特制的扩张器,预先把马腿撑开需要的距离。

  小提琴琴马垂直度和音孔豁口位置

  3.琴马的背面也就是髓束成长条形的那面,必须与面板的表面和马脚的底面垂直。由于琴马的正面是斜的,所以从琴的侧面看,好像马向弦总方向倾斜。马脚的横向中心线,必须与音孔内侧豁口处两尖角的联线对准,这是比较标准的位置。

  琴马变形状态

  4.定期检查琴马的位置和角度,如果琴马的背面不与面板垂直,琴马长期受到琴弦弦的压力后上部容易压弯。琴马变弯后会使琴的音质变差,后果与音柱移离马脚相似。弯曲的琴马可用局部烘烤的方法,使它恢复挺直。具体做法是在琴马凹下的那面沾点水,湿的一面朝下放在平的木片上。用热的灯泡烘烤马的表面。烤几秒钟后再把琴马弄湿,之后再烤。如此重复这样的过程,直到把马弄直为止。

  角度图

  5.以马为中心平分琴弦跨在马两侧的角度,以第二根弦为标准,这个角度小提琴是158度,即每侧各占79度。大提琴是153度,每侧各占76.5度。该角度变小会提高弦的张力,变大则降低张力。角度的变动与多方面因素相关。

  如果琴颈突出高度偏低,想要达到要求的指板投射高度,必然要使指板更加上翘,其结果是琴马靠指板侧琴弦的角度变小,琴弦的张力提高,当然小提琴的音量也随之增大,不过对琴马的压力也加大。有的制作者为提高琴的音量,特意把琴颈突出高度做低些。但此高度不宜太低,否则演奏高把位时,面板顶部会妨碍左手的动作。

  小提琴尾枕

  6.尾枕的高度会影响马靠弦板处弦的角度,同样也会影响到琴弦的张力。琴马两侧琴弦的角度偏大或偏小,或者不相等,从理论上来讲都是不合适的。不过在应用实践中也非尽然,如果各部分的尺寸和调整都恰当的话,琴弦的角度也会令人满意的,不必作严格的测量,有经验的制作者会加以灵活应用。

  从琴马到弦板横梁的弦长是谐振弦长的六分之一。达到这个长度时,弦板的末端应刚好与尾枕后缘对齐,可通过调整尾根的长度达到这一要求。不过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这个长度,如弦板的长度、琴体长度、加了调音的微调器,以及琴弦的特点等。

  琴马的弧度和高度

  7.根据小提琴的类型和面板弧度的丰满或陡峭程度,以及对音色和音量的要求,调整琴马的高度。根据运弓习惯确定琴马顶面的曲率半径,定位2弦和3弦的高度,必要时还需要调整指板的曲率半径。

  先安装1弦和4弦

  8.装琴弦之前必须先把音柱安装好,装弦时先装4弦和1弦,再装2弦和3弦。拧紧琴弦时要各条弦轮流地一点点收紧、不要单独一条弦先收紧。随时注意琴马的倾斜度,使马的背面始终与面板底面保持垂直。此时对琴马顶面曲线的形状和马高度作最后的调整。曲线的形状牵涉到运弓的习惯,琴马高度与琴弦底面离指板末端的间隙有关,影响到演奏者手指对琴弦张力的感觉。

  小提琴开音的方法​

  1、空弦起步。 所谓空弦起步,就是以空弦的声音作为基点,开始声音培养的漫长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足下”不是别的,就是刚刚买到手的新琴所能发出的原始声音。新琴的木料材质声学品质选择不同,制作工艺技术水平不同,声音的优劣当然也就有所不同。材质的优劣决定其振动性能的大小,制作的优劣决定其材质振动性能的发挥,而开音成效的快慢决定前两者能否物尽其用并将提琴的价值有所提升幅度的大小。

  一把小提琴基本成型之后,很多程序都是从空弦开始判断和调整的。配件的安装、琴弦的架设、音准的调整工作完毕之后,就可以基本得知整个琴体的振动是否充分(用以判断音量),是否有序(用以判断音质),是否和谐(用以判断音效),以及振动是否达到模式化的程度(用以判断音色)。根据以上验证的结果,制琴师就可以对其面板进行声音测定与必要调整,接着的是调琴师(很多时候制琴师与调琴师即为同一个人)配件的安装与调试(琴码和音柱等)。选购提琴的时候,首先要通过弹拨和拉奏听一听空弦的声音。关于这个问题,我在拙作《新琴不妨也听音》一文中已有过翔实阐释,这里不再赘述。

  新琴开音为什么要从空弦起步?因为空弦的有效距离最远,振动幅度最大,共鸣效果最好,余音回响最长,其所出来的声音与其它音位特别是高把位相比,应当是最佳状态。倘若连空弦的声音都不堪入耳,可见该琴的质量档次是何等低下,在选购中惨遭首轮淘汰的琴,对其开音的话更无从谈起,即使心血来潮强行开音也根本无法补救。

  学习小提琴,大都是从拉空弦开始的。拉好空弦,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特别是对右手运弓的基本训练来说尤为重要。其实,拉空弦,也可以作为开音工程的起点。有意识地多多拉奏(或者弹拨)空弦,能够促使每一条弦最低频率的振动逐步走上正轨。经过相当长时间的锻炼,空弦的声音会变得更响亮,更结实,更宽厚,更悠长。从得以巩固的低频振动出发,以后越来越高频率的声音才能逐次地被开发培养出来,就像盖楼房打好地基一样的道理。实现空弦振动的充分性、有序性、和谐性、模式化是提琴声音培养的最低目标。实现琴体所有部件一起完成更有广度和深度的共振,才是标志提琴声音达到最佳状态的最高培养目标。确立了这样的观念,我们就不会忽视拉空弦的长远意义或感到枯燥无味了。记得有位朋友曾经这样描述过:选购提琴的时候,如果发现某琴空弦的声音极其响亮和动听,立即决定买下,那么真该祝贺他拥有了一把好琴。鉴赏提琴的时候,如果发现某琴空弦的声音铿锵有力轰然作响,清澈通透柔美舒展,那么真该祝贺他有幸亲眼得见一把上好的提琴。

  2、单兵教练。 所谓“单兵教练”,就是针对某一条弦上某一个最薄弱的音,经常拉,反复拉,使用各种方式(强弱疾缓轻重快慢)拉,经过一定时间的从量变到质变——振动、磨合、锻炼、引导、发掘过程,肯定会有起色,慢慢接近稳定。对自己新琴通过拉奏所有音阶,经过反复比较,我发现每一条弦特别是低把位上,总有一个经常使用但最不理想的音位,例如G弦上的b,D弦上的f或升f ,A弦上的f或升f ,E弦上的c ,都是第一把位中最薄弱的。拉过二胡的人都知道,新琴的蟒皮比较紧,往往会有噪音、干硬发涩的感觉。特别是外弦的高音区尤为明显。每一条琴弦中,总有一个音最响亮,同时也总会有一个音最薄弱。究其原因,就是由于蟒皮、琴筒与琴杆等部位尚未实现充分振动与和谐振动同步以及进而反射共鸣的形成。如果制作上不存在大问题,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经常拉,反复拉,做到“攻其一点,不计其余”,三个月的时间足以见效。与二胡同理,小提琴上的某个音位发声薄弱,往往病原不在琴弦本身,而就在面板与背板的振动尚未进入良好状态。小提琴的面板作用相当于二胡的蟒皮,具有对音源进行过滤、传导、扩大、发散的功能,主要解决音质是否纯净、音量是否响亮、音效是否均衡问题;小提琴的背板作用相当于二胡的琴筒,具有对面板振动所发出的声音进行接收、反射、压缩、共鸣、播送输出的功能,主要解决的是传远穿透力与情感表现力是否理想的问题。

  总之,声音就是小提琴的生命,生命在于运动,振动就是硬道理,让小提琴的振动达到最佳状态,就是开音所要达到和所能达到的目的。“单兵教练”虽然只是针对某一固定频率的振动,但它是最基本的开音操作,如果每一个音频的振动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还怕整个琴音不响吗?需要说明的是,“单兵教练”是开音而不是演奏,经常反复拉奏或弹拨一个音,会显得枯燥单调乏味令人厌烦,有必要躲开别人找一个偏僻寂静无人的所在。现在,我可以高兴地告诉大家,原来比较薄弱的几个音位,已经有了明显改善,其音量音色明显增大变厚。

  3、一条道跑到黑。 所谓“一条道跑到黑”,就是针对四条琴弦中最差的一条,或者自己感到不理想不满意的一条,常拉多拉反复拉用力拉,使其声音早日与其他琴弦相平衡。新琴二棕的G、D两弦效果相当好,有如低音炮,例如拉《花儿与少年》3/4低音段落时令所有听众刮目相看。A弦音量尚可,E弦相比之下差得很多,声音弱小不亮丽,发音尖细不轻松,好像张力较大显得紧张,振动起来感到困难吃力,运弓稍一加力往往打滑或哨叫。棋烟琴酒朋友说过,小提琴是高音乐器,特别是用E弦拉奏高音的使用机会最多,例如拉《梁祝》的时候,如果没有E弦简直难以想象。仔细观察得知,这把琴的低音梁相对较长,音柱相对较粗,GD两弦振动的状态相对较好,几乎能达到共振的程度,而拉奏E弦时琴板的振动状态则相去甚远相形见绌。根据上述情况,我首先将音柱磨细,直径从6.5mm减到了6mm以下,再把琴码两侧的孔洞少许加大,然后就是加力经常拉E弦了。原来能用其它弦拉奏的乐曲,尽量转到E弦上用高八度或十六度拉奏。半年之后,E弦发音明显改善,微弱逐渐变得有些响亮,尖细的逐渐变得有些宽厚,紧张的逐渐变得有些轻松,迟钝的逐渐变得有些灵敏了,有几个音似乎能够产生共振,声音大了许多。有时间就在E弦上拉音阶,从空弦一直到指板末端,从所能拉到的最高把位一直到最低把位,E弦越来越听话越来越可人了。看来,收拾高音比收拾低音要相对容易一些,倘若低音是这个毛病,医治起来就难了。

  4、一帮一,一对红。所谓“一帮一,一对红”,就是针对一条琴弦上的某些薄弱音位,找到与其左右相邻另外一条弦上的某些强势音位,最好是能将形成三度、五度、八度和弦的音包括泛音,双弦同时拉奏。拉和弦,是小提琴开音最容易见效的办法。因为小提琴拉奏双音和弦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频率同时振动,面板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部位同时振动,声音最响亮,音量扩大三倍。这样,有助于整个琴体所有部件振动尽快走向和谐

  为了及早接近或达到实现共振的目标,小提琴所有部件(面板首当其冲)的振动强度越大越好,振动面积越广越好,传导声音的速度越快越好,频率转换的反应越灵敏越好,空气共鸣与传远的效果越显著越好。有意识地尽量让两个以上的音位同时发生振动,可以收到“一箭双雕一石两鸟”的成效。“一帮一,一对红”,意思是指强音可以提携弱音,优秀者带动相对落后者一道前行;如果两个音都作为强音,那么就是“强强联合,互利双赢”。

  “简易开音操作法”之所以号称简易,也就是上面四种方法了。简易法虽然简易,却是基础的、初步的、反复使用的、目标专一的、时间相对漫长的、最容易短期见效的基本方法。即使再高级的开音法,也是由这四种基本方法组成的,只不过交替变换使用罢了。在运用四种办法的过程中,也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适当改变一些具体手法。例如,某个音格外刺耳难听,就不妨“以毒攻毒”,专注地加大气力多拉一拉;某个音特别生硬干涩,就不妨“以柔克刚”,耐心地轻柔地用慢弓长弓拉一拉;某个音过分瘦弱单薄,就不妨“以刚克柔”,叫她坚持锻炼提高体质;如此等等。

  “简易开音”过程中还应该遵循“用进废退”的规律(就像人的手,经常用手拿东西,手指变得越来越灵巧;脚只用于走路而不拿东西,脚趾头越来越笨拙),坚持“四季常青”不能一暴十寒,实行定期轮换不能偏执一端,最好及早动手趁热打铁衡常运作一气呵成,“不怕慢,就怕站”,中途停顿时间过久容易回生前功尽弃,如此等等。

  最后顺便提到“复杂开音操作法”,虽然比简易法高级得多,但说到底也就四个字:“全面覆盖”。其中涵义有两点:一是从音域方面对所有音区中的每一个音位全面涉及,二是从演奏方面对所有的弓法指法综合运用。一位小提琴演奏家频繁拉奏高难度的独奏曲,大概就是“复杂开音”了,可惜绝大多数的业余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不易做到,而且这样的问题已远远超出笔者的能力范畴,于是本文到此匆匆打住。

2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