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唱歌>乐理知识>

音乐理论学习

时间: 付玲990 分享

  对于学乐器的孩子来说,音乐理论知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比如钢琴,只要弹琴,就会弹出和声。有了和声学知识,那些同时鸣响的声音就不再是零散的、陌生的、无序的,在懂得和声知识的大脑中,这些音符排列得很清晰、整齐、有序,懂得了和声语言的规律,就能把和声弹奏得更有逻辑性,更有说服力,便于记忆,有利于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介绍音乐理论的学习,仅供参考.

  音乐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大量的教学经验证明,当你能够掌握运用充分得乐理知识去弹奏乐曲时,会发现有很多原本很困难的问题很快就能引刃而解。许多小朋友在学习乐器前就学习过音乐理论知识的都反映,觉得老师所教的弹奏曲子会容易上手,容易理解,完成作品的时间要比无音乐基础的快很多,这也就是一个年龄段得孩子,有些学三年钢琴可以达到6级的演奏水平,而有些则只停留在初级阶段,为什么有些孩子越练越有兴趣,而有些却经常出现畏难情绪,最终无法理解,坚持,不得不放弃~

  其实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的过程还会掌握到曲式学、音乐欣赏、触键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就好比小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不仅仅要认识课文中的字(认识音高),还要知道文章分为几段(划分乐段),什么是一个句子(划分乐句),有哪些好词好句(关键的节奏型和旋律音型),以及文章是谁写的,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音乐史),文章表达了什么感情(音乐表现)等等,即便是再简单的的小曲也可以进行诸如此类的分析,久而久之,孩子的音乐知识就会积累得日趋深厚,对音乐的理解、欣赏、表现等能力也会增强,形成真正的音乐兴趣,它适用于各种乐器专业的学习,并且这笔财富即便日后孩子不是走专业道路,也会让孩子受用一生,为孩子得生活增添许多乐趣!

  最后就是现实的讲法,学习音乐理论知识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节省家长一大笔得学费,因为任何乐器的学习都会运用到乐理,这是无法避免的,比如节奏的稳定性,识谱速度的提供,乐曲的调性分析,音乐术语的意义,以及到高级别时讲究的各个音乐家的特点,各个时期的作品风格等等,连最基本的音阶弹奏都离不开乐理,但如果孩子在这方面缺乏系统的认知训练,那老师不得不占用部分上课时间来讲授,有时可能讲解一节课也不见得能完全掌握,这从经济角度分析无疑是不划算的,而且孩子也还只是一知半解,换到其他曲子时还是不太会运用,结果就变成周而复始得重复同样的问题白白浪费了许多的时间跟精力。

  综上所述,普通模式的艺术教育课弊端在于(效率低,时间长。)

  1 专业课不一定每一节都能完全领悟,经常出现两到三周,三到四周重复的授课内容。而课下家长方面的配合辅导又不能百分百正确,所以造成孩子学习效率降低。

  2 通常大部分的时间在于识谱、打节奏,曲目的成熟的周期过长。导致同一时间内曲目量不够。影响孩子的兴趣度。

  3 孩子艺术教育成熟期太长。

  所以,音乐理论学习是理解乐谱的前提,在孩子学乐器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使乐器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得效果~

  音乐理论学习的误区

  Q1:音乐理论枯燥无聊,要不是考试要考我才不学!

  A1:对于音乐理论专业的同学,学习音乐理论是你的使命,不学这个,你还学什么,还考什么?对于表演专业的同学,学习音乐理论可以帮助你更全面,更深层的理解音乐作品,从而使你可以更完美的诠释音乐作品,让你真真正正的演奏音乐,而不是音符。

  Q2:音乐理论大家学的都一样,可以上几十人的大课,大家一起听课效果不错!

  A2:所有的音乐理论大家的确学的都一样,但是如果你认为音乐理论仅仅靠听课就能学好那就大错特错了。学习音乐理论的重中之重在于改题,只有通过改题才能暴露出你的问题所在,根据你所出的问题,老师提出专门针对你自己的修改意见,这样你才能够有明显进步。试想一下:十几人,甚至几十人去学习和声、曲式、乐理、视唱练耳等课,老师如何做到每个人都顾及得很周全?

  Q3:和声、曲式考研复试才考,到考试之前可以突击搞定!

  A3:和声、曲式这两门学科各自都有着非常严谨完善的知识系统,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一环扣一环,扎实学好每一个章节,这两个学科在短期内都是无法系统学习的,更谈不上有怎样的提高。换句话说,靠考前突击可以帮助你通过考试,但是无法使你得到高分。

  Q4:考研和声、曲式成绩占总分结构分比例不大,可以不用在乎是否得到高分!

  A4:考研择优录取,分数可以排到小数点后两位,如此说来,0.01分就可以把你拒之门外。这个时候,容不得任何科目的成绩拖后腿,要确保每一门,每一个0.01分。

  Q5:视唱练耳是可以死记硬背的,可以通过突击来提高!

  A5:首先,“听音”的训练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积累与训练,听不出来,就是听不出来,没法通过死记硬背造假,而且“听音”的训练还可以让人很容易分辨各种乐器的音色,无形中对音乐理解变得更容易了。其次,“视唱”对于识谱、调性、固定音高、和弦等能力提高非常快,会对专业的学习起到很大帮助。

  Q6:音乐史是纯记忆性的,考前突击背诵就能搞定!

  A6:中西方音乐史确实需要背,但是不能死记硬背。因为这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要理解着背,有框架的背才行。再来说,在有限的时间里突击背诵的效果也是不尽人意的,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看,人脑在较短的时间内记忆大量的东西,遗忘率是很高的,这样的背诵效果非常不好。所以对于中西方音乐史,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在理解着背,有框架背的前提下,尽可能拉长战线,日积月累,这样才能掌握的更牢固。

  音乐理论学习的唱歌器官

  1、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即“源”动力,是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脏以及胸腔、膈肌(又称横膈膜)、腹肌等组成。气息从鼻、口吸入,经过咽、喉、气管、支气管,分布到左右肺叶的肺气泡之中(肺中由两个叶状的海绵组织的风箱构成,它包含了许许多多装气的小气泡);然后经过相反的方向,从肺的出口处分支的气管(支气管)将气息汇集到左右主支气管,最后形成一个气管,再经过咽喉从口、鼻呼出。 与呼吸系统相关的各肌肉群,他们的运动也关系到呼吸的能力,是歌唱“源”的动力和能量的保证。

  我们日常的呼吸比较平静,比较浅,用不着使用全部的肺活量,但歌唱时的呼吸运动就不同了,吸气动作很快,呼气动作很慢。如果遇上较长的乐句,气息就必须坚持住。而一首歌曲的高、低、强、弱、顿挫、抑扬变化,也全靠吸气、呼气肌肉群的坚强和灵活的运动才能完成。

  2、发声器官

  发声器官,即发出声音的器官。它包括喉头、声带。

  喉头是一个精巧的小室,位于颈前正中部,由软骨、韧带等肌肉组成。

  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性质非常坚实。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声带是靠喉头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

  吸气时两声带分离,声门开启,吸入气息;发声时,两声带靠拢闭合发生声音。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放松并张开的,以便使气息顺利通过。声带发声,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部分是依靠声带周边的肌肉群协助进行发声运动。

  我们在声乐训练的时候,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肌肉群的功能作用,合理地运用它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在不正确的发声习惯下唱坏了嗓子。

  还有喉咙的上部与舌根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软骨,叫会厌。

  会厌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起到声门的保护作用,当我们吞咽食物和饮水的时候,它本能地自动盖住气管,让食物通过时避免进入气管,我们往往有时不小心喝水“呛”了气,就是会厌动作不协调所致。第二个作用是歌唱的时候,会厌竖起,形成通道让声音流畅地输出。

  3、共鸣器官

  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头腔三大共鸣腔体。胸腔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

  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

  头腔包括鼻腔、上颌窦、额窦、蝶窦等。

  在歌唱中,由于音高的不同,使用这些共鸣腔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来说,唱低音时,胸腔共鸣发挥最大,唱中音时口腔共鸣应用较多,而唱高音时主要是靠头腔鸣发挥作用了。如果我们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好这些共鸣腔体,并相互协调配合好,那就能获得圆润、悦耳、丰满、动听的歌声。

  4、咬字器官

  咬字吐字器官(即语言器官)包括唇、舌、牙齿和上腭等。这些器官活动时的位置和不同的着力部位,形成了辅音和元音(即语言)。

  发声歌唱时,咬字、吐字器官各组成部分的动作比平时说话要更加敏捷而夸张。敏捷是为了使咬字准确清晰,夸张是为了使美化的元音或韵母通畅地引长发挥。所以语言器官是我们在吐字咬字时的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学习吐字咬字时出声、引长和归韵的重要器官。

  声音是歌唱的基础,要训练好声音进行歌唱,首先要了解所参与发声器官的构造和作用。歌唱运动的感觉远不如看得见、摸得着的如钢琴、小提琴训练那样的肌体运动来得容易,这就要求们每个歌唱者要有敏锐的自我感觉,并在专业声乐教师的指导下反复训练,以形成条件反射去断定自己的声音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声器官运动的基本规律。

  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上述各部分器官及它们的运动形式是歌唱的生理学为基础,而这些器官的协调活动,则是在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支配下完成的。

2465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