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卑斯交响曲鉴赏
《阿尔卑斯交响曲》(Eine Alpensinfonie op. 64)是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最后一首交响诗,这首交响诗是献给当时的德累斯顿国家乐团。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阿尔卑斯交响曲》鉴赏的相关信息吧!
《阿尔卑斯交响曲》的乐曲鉴赏
作品力求通过自身卓越的管弦乐情感色彩,使得听众很容易就能领会到各个段落的含义。作曲家的原意是,听众犹如看到一幅幅音画,通过这些音画听众可以感受到阿尔卑斯山那种种瑰丽的景色和作曲家的心情。作品的确做到了,靠的是细腻的配器和丰富的音色。而那些道具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作曲家将作品称为交响曲是很恰当的。就是单凭乐曲那庞大的感情容量就足以成为交响曲。有一些登山时的主题或是动机在下山时会再现。作品出现之时,就已被认为是19世纪下半叶的交响诗这种音乐形式的终结和巅峰之作。
《阿尔卑斯交响曲》的作曲过程
《阿尔卑斯交响曲》创作于1911年到1915年间,时值作曲家搬到南德阿尔卑斯山麓别墅,相比起其他交响诗,用时最长,其间作曲家还创作了芭蕾舞“约瑟夫传奇”。该别墅景致一流,被拥于阿尔卑斯山壮逸的环境中,有可能正由于此,让作曲家立起了写作该交响诗的念头。
第一稿其实早于1911年便完成了,而在1914年施特劳斯则集中精力去进行修改。100天后即1915年2月8日完稿。首演于1915年10月28日在柏林,由作曲家亲自指挥德累斯顿国家乐团。
《阿尔卑斯交响曲》乐曲的编制
木管乐器:2短笛(兼任第3和4长笛)、2长笛、2双簧管、英国管(兼任第3双簧管)、赫格管(现代乐团可以低音双簧管代替)、高音单簧管、3单簧管(第1、2为B♭调;第3为C调,亦兼任低音单簧管)、3巴松管、低音巴松管(兼任第4巴松管)
铜管乐器:8圆号(第5至8圆号兼任B♭调和F调次中音号)、4小号、4长号、2大号
敲击乐器(共5名):2定音鼓、大鼓、小鼓、三角铁、钹、锣、牛铃、钟琴、风音器、雷鸣器
键盘乐器:钢片琴、管风琴
弦乐器:第1小提琴、第2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2竖琴
另外,在“险境”段落,台后亦须安排一组铜管乐队:
12圆号(其中四支由乐队中的第5-8圆号担任,须预先走进后台)、2小号、2长号
由于作曲家要求管乐手需吹奏长时值的连音(如维持超过十个小节或以上),为了方便乐手和保持音色的统一性,因此在总谱上标明管乐手应使用萨穆尔气鸣器(Samuels Aerophone)。这是一个脚踏式的装备,原理有如簧风琴,其中一边套在乐器上,当乐器发声后,可透过脚踏来维持乐器发声。
整个演出需要超过一百人参加。而作曲家甚至说,在特定的段落,某些乐器最好倍增,再加上在舞台后的乐手。他认为,150人是比较理想的编制。
《阿尔卑斯交响曲》所需的演奏时间为大约50分钟。
猜你感兴趣:
1.快与慢的议论文
3.春风优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