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唱指挥的理论常识
一些关于合唱指挥的理论常识问题,在专业指挥那里不成其问题。但在业余指挥爱好者那里,是非常需要有个答案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
一、合唱的形式与发展
合唱是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形式,它起源于欧洲,至今一千多年的历史。它的“摇篮”是当时有巨大势力的宗教--罗马天主教。远在公元四五百年时,罗马的许多僧侣们都从事音乐的创作和研究,他们创建了圣咏活动,随着欧洲音乐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声学的不断完善,使歌唱从单声部向多声部发展,形成、产生了一种大家最熟悉的艺术门类---合唱。
二、合唱传入我国的历史
合唱传入我国的历史只有将近一百年,它是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门户”的开放,由传教士带到中国的。教堂里开始有了歌唱--圣咏;另一个方面的来源是“新学”的创建和发展,一些从国外留洋归来的知识分子,把他们在国外学到的音乐知识,传给了学生,从此,中国有了学堂乐歌,开始了合唱发展的路程。
因为时代背景的特殊,中国的合唱活动是在中国人民的反殖民、反压迫的呐喊声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炮火中成长起来的,这独特的历史条件,使我国的合唱发展留下了独特的脚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合唱活动在工厂企业、机关团体纷纷地开展起来,中央和许多省也成立了专业的合唱团。但那时候的对外交流、学习,主要是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也有了更迫切的要求,我国的合唱艺术活动,就在这种形势下,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对外的交流也更加全面深入地开展起来,中国的合唱事业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合唱指挥的意义
指挥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之一;是合唱艺术实践的实施者;是创造、演绎合唱艺术的灵魂。那种由指挥排好合唱,演出时领导上台胡乱比划的奇怪现象,是愚昧的,是对合唱艺术的践踏,已经成为历史。 德国指挥教授彼得说过被全世界指挥公认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水平低的合唱团,只有水平低的合唱指挥。”由此可见,指挥在合唱团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指挥者是对合唱艺术关注最多的人,他用毕生精力学习、实践合唱指挥艺术,有责任把合唱艺术的知识传播给喜欢它的人们;更要积极努力地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合唱团,并带领合唱团把古今中外的优秀合唱作品演绎出来,把合唱艺术带给大众。合唱艺术的创造者们要在不断的探索中,精益求精,让合唱艺术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指挥在合唱艺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合唱指挥的品德与修养
一个优秀的,受人尊敬的合唱指挥,首先应具备优秀的个人品质,极好的思想修养和超群的人格魅力。他应真正热爱指挥艺术,而不是把指挥当作实现个人名利欲望的阶梯。
好的指挥,应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广博的音乐知识、充沛的精力、非凡的感召力,待人真诚、友善,有与大家和睦相处的合作精神。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合唱团的灵魂。合唱指挥要尊重合唱团员,把他们视为共同创造合唱艺术的同事、伙伴和朋友;要对合唱团怀有最淳朴、诚挚的爱和敬意;要经常对合唱团付出的辛勤劳动、艺术的进步予以肯定和鼓励。做为一个好的合唱指挥,从不放过亲自到合唱团里唱合唱的机会。能经常在合唱团里,进行创造和谐声音的实践,是成为优秀合唱指挥的最佳途径。这与从未演唱过合唱的合唱指挥,有着天壤之别。好的指挥必须有:严格的时间观念、宽阔的胸怀,善于听取大家意见和对合唱艺术的不同见解;要有忘我的工作精神、战胜自我的勇气和坚强的信念。完美的合唱艺术效果,取决于合唱指挥和合唱团员的认真程度和坚定的意志;而指挥的信心,只能建立在他对合唱知识、合唱指挥技艺扎扎实实掌握的基础上。寄希望于耍小聪明,侥幸成功的人,是永远都不能成为好合唱指挥的。指挥应有:很好的品质和性格,健康的心理状态。不守信用、不以身作则、不严格要求、自由散漫、不求甚解、心胸狭窄、优柔寡断、孤僻冷漠、结怨记仇、傲慢暴躁、任性虚荣、搞小团体的人,即使他的指挥技艺很高,也永远不能成为优秀的合唱指挥。合唱指挥在排练时,要严格而不能严厉,指责或出言不逊是极不可取的。合唱指挥一定要做到两点:第一,对合唱团的成长进步能够耐心等待,切忌急功近利;第二,以自己出色的工作,带领合唱团不断进步、提高。一个卓越指挥的背后,都有令人敬佩的人格魅力和一部天才加勤奋的奋斗史。
三、合唱指挥的天赋才能
指挥家鲍克纳曾经说过:“有那么一天,当你踏上了指挥台,就能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应付一切,这便证明了你天生具备了指挥能力。但若无法胜任,那就注定了一辈子都学不会。”指挥者除了具有深厚的学识、掌握各项指挥的技能外,还必须具有先天赋予的才气。所谓天赋的能力,是指不需专门练习,就已具备的能力,并非后天的学习可以完全得到的。没有天赋才能者,在学习指挥方面将受到一定限制;学到某一阶段,再提高就困难了。因此,指挥者所需具备的先天才能是很重要的。
合唱指挥所具备的天赋才能大至包括:
1、良好而敏锐的听觉
所谓听觉,是指对乐音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的听辨能力。一个指挥者只有具备听辨音的高低是否准确,音的长短有无瑕疵等,才能胜任指挥工作。
2、超常的暗示能力
所谓暗示能力,就是不用语言、声音,而用眼神、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思想和意志的能力。在演唱中,指挥者必须用无声的语言与演唱者交流,以引领合唱团的演唱。指挥者如无强而有力的暗示能力,合唱团则无法明确理解他的意图,也就不可能有杰出的演出表现,甚至无法正常演绎合唱作品,他就无法胜任指挥工作。优秀的指挥,对于合唱作品速度的转换、呼吸的深浅、声部的进出及作曲家所要求的表情记号、合唱作品的内在情感等等,都可轻而易举地暗示出来。
3、领导及组织能力
所谓领导、组织能力,是指对合唱团的驾驭能力。指挥者必须具有领袖的个性,要善于领导合唱团进行艺术活动,并和大家相处融洽,才能获得合唱团的信任和尊重,从而成为创造合唱艺术的灵魂。合唱团平时的训练单调而枯燥,指挥者要以非凡的组织能力、杰出的工作保持合唱团员的兴趣,带领合唱团不断提高。面对由几十个个性不同的人组成的合唱团,指挥者应如何驾驭,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4、极强的自制能力
面对成百上千的听众,指挥者必须具备稳如泰山的气质,临危不惧的自制力。每次演唱时,都难免有些瑕疵。当合唱团的演唱偶有错误时,指挥者必须从容不迫地继续指挥演出。如果指挥稍有慌乱,必将影响合唱团员的演唱自信,从而导致演唱的混乱,以至演出失常。
5、非凡的感染力
指挥者将自己对合唱艺术的深刻理解化为一种力量,来牵动合唱团和听众的心灵,使之融入合唱作品的情感中,并为之感动和震撼,这需要指挥者具有非凡的感染力。这种能力绝非后天培养可轻易获得的。
6、精确的记忆力
超强而精确的记忆力,也是指挥者必备的先天条件之一。不具备这种能力,也就不能把纷繁复杂的合唱声部旋律、和声织体、节奏特点、声部进出、速度力度、情感的抑扬、歌词的意义、伴奏与合唱的关系、领唱与合唱的关系等等,准确地熟记于心。指挥者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自如地演绎合唱作品。先天具有的记忆能力加上后天的培养训练,可使指挥者达到很高的境地。
7、高度的音乐鉴赏力
作曲家的作品,不能像绘画、文学、舞蹈等艺术一样,具体而直接的呈现在欣赏者眼前。它必须通过演唱、演奏者来发表。尤其合唱作品,它是要靠指挥者和合唱团的共同努力,创造出符合作曲家创作意图的音响来,并担负着介绍作品的工作。因此,指挥者是合唱作品的诠释者,他主宰着作品的命运,能赋予原作品以新的生命;反之,也能使作品失去光彩。诸如:合唱的音响效果、速度的快慢、情感的表现等,全靠指挥者卓越而深刻的音乐鉴赏能力、合唱艺术的创造能力,才能使合唱作品大放异彩。
8、纯洁而丰富的情感
合唱艺术的精华是合唱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指挥者具有孩子般纯洁而丰富的情感,才能自然、客观而富于感情地创造合唱作品。只有指挥者被合唱作品的情感深深地感动,他才能诠释出感动听众,富有情感的合唱音响。这种情感并非经过后天的学习可以完全获得。
9、敏锐的节奏感
节奏感是指挥者最基本而重要的先天条件之一。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在音乐节奏、旋律、和声的三大要素中,节奏是最重要的,它是最原始的音乐素材,可以离开旋律独立存在。对节奏的感觉可由后天训练获得,但天生节奏感较差的人,训练起来非常困难,不易成为优秀指挥者。
10、极大的耐心
一次成功的演出,是经过无数次的改正错误得来的。若指挥者没有极大的耐心,训练中必然心浮气燥,难免对团员出言不逊,而这样的结果也必然伤及团员的自尊心,影响合唱团员对合唱的兴趣。所以,指挥者面对困难仍需有极大的耐心,去慢慢寻找发生错误的原因,并拿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指挥者必须具有平和的心态、宽广的胸怀及持久的耐心,才能使合唱团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不断成长、进步。
天赋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则必不可少,只有具备天赋,后天又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不懈追求者,才有希望成为成功的合唱指挥。 四、合唱指挥的后天修养
Eberhard Schwicherath是对德国合唱教育有很大贡献的指挥家。他说:“每一位指挥家必须是一位好的音乐家,好的歌唱家,而且是一位好的语言学家。”可见,合唱指挥者后天要学的东西很多。
合唱指挥的后天修养大至如下:
1、接受严格的听音训练
受过严格视唱、练耳训练的合唱指挥,能够很好的解决合唱团的音准、各声部中,不稳定音程、不协和音程的解决等十分重要的问题,使合唱的音响更自然、和谐。因此,视唱、练耳是合唱指挥的必修课。
2、学习钢琴演奏
一个曾经接受过钢琴教育,并达到一定高度的指挥者,可以在合唱团排练之前,在钢琴上获得合唱音响。当他再去训练合唱时也就轻而易举了,也会更好的处理合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因此,学习弹奏钢琴是合唱指挥的重要课程。
3、学习作曲知识
合唱指挥要有一定的作曲理论知识和作曲能力,在合唱的艺术实践中,常常需要合唱指挥创作歌曲作品,或为一个单旋律的作品编写合唱。具有一定的作曲能力是合唱指挥所必备的。
4、学习管弦乐知识
一个优秀的合唱指挥,应掌握一定的乐器学和配器法的知识,会读乐队总谱,并能够进行乐队的排练,才能指挥由乐队伴奏的合唱作品。有时则需要合唱指挥为乐队配器。
5、学习音乐理论
学习必要的音乐基础理论,是合唱指挥不可缺少的课程。如:乐理、和声学、对位法、曲式学、乐器学、作曲法、配器法等。
6、学习声乐知识
合唱指挥必须具备正确的声乐知识、声乐的演唱方法,要深入研究呼吸、发声、共鸣等知识并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才能胜任合唱团的声音塑造工作。
7、学习语言
研究正确发音,断句、正确表达词意,学习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等。
8、学习合唱指挥技巧。
合唱指挥的知识、技巧,都应合理、正确的学习,使之达到较高的指挥境界。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做为一个合唱指挥,在具备了一定的天赋条件下还要学习很多的知识,掌握很多技能,但绝不是说所,有知识和技能都掌握了以后,才可以进行指挥的实践。实际上,所有的指挥者都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指挥家也不例外。只有理论的指挥者永远不会走上指挥台,只有实践的指挥者永远不能成为优秀的合唱指挥。做为业余指挥爱好者,一、是勇于实践,二、是不断学习。音乐理论研究,指挥法、演唱法、总谱读法、钢琴演奏法、配器法、作曲法、排练法等等的训练,利用一切机会的观摩,都是合唱指挥必不可少的学习途径。
五、指挥的工具
1、指挥棒:指挥棒可由多种材料制成,多为木制。指挥棒的长度,应依据指挥者的身高、臂长和习惯而定。我赞成根据自己肘尖到中指尖的距离,来确定指挥棒长度的做法。 使不使用指挥棒?什么时候使用?是指挥棒自1820年诞生以来,大家一直争论的问题,各自持有不同看法。现在,大家基本的共识是:乐队指挥多用指挥棒,而合唱指挥多徒手。常看到,一些业余指挥爱好者,上台演出喜欢用指挥棒,有的还有意选择可以伸缩的金属棒,不可取的。大家平时看到的指挥,多半是乐队指挥,指挥手中的指挥棒,便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一些业余合唱指挥认为:指挥棒是指挥的象征,演出拿指挥棒是理所当然的。其实,合唱指挥有别于乐队指挥;好的合唱指挥一般是徒手的。合唱指挥的双手,有着丰富的合唱音乐语言,拿指挥棒就限制了合唱指挥双手的艺术表现力。所以,合唱指挥一般不用指挥棒。只有当合唱团的人数超过一百人,并有较大乐队伴奏时,合唱指挥才使用指挥棒。
2、音 叉:选择一支 440/秒的音叉备用,是必要的。当外出演出,在没有钢琴的临时排练场地排练时合唱准确音高的来源,只有来自音叉。
3、节拍器:拥有一台节拍器,能使指挥更准确地把握合唱作品的速度。
4、谱 包 : 选择一个适当的总谱包,来保护总谱、音叉、指挥棒,是必要的。
5、谱 台: 谱台有大小、轻重、高低、材料的不同。选择谱台可依指挥者的习惯而定。我喜欢用支架厚重、台面为平板式的谱台。谱台的高低,以不影响指挥动作看谱高度适宜为佳。
6、指挥台 : 指挥台的大小、高低无统一规格,依合唱团的规模 指挥习惯的活动范围、搬运的方便而定。
六、合唱指挥的舞台礼仪
很多指挥爱好者,出于礼貌,一走上舞台,少不了先向观众敬个礼。我认为,这个礼是大可不必的,是没有道理的。合唱指挥上台后,只需面向观众片刻,使观众看清楚你的形象后,便可以进行指挥活动了。当一首合唱歌曲唱完后,观众被合唱艺术所感动,用掌声向指挥和合唱团表示尊重和赞赏时,指挥才代表合唱团,向观众真诚的行礼,表示对观众的谢意。如果,你是著名指挥,观众又非常喜欢你的指挥艺术,当你一走上舞台,观众便报以热烈掌声表示欢迎时,合唱指挥是要行礼的。
总之,指挥在舞台上行礼的意义,是对观众的掌声表示回应和感谢的。上台就行礼,是一些业余指挥不明礼仪、缺乏自信的表现。
七、合唱指挥的内在修养
指挥者面对合唱团时,要让团员感到亲切。指挥前,应该使自己的面部表情从容、亲切、坚定、自信。指挥时,除了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含有歌词内容、作品的情感表情外,还需暗示音高、强弱、速度的快慢等。因此,指挥者的动作不只是外表的形体姿势,更需要具有内在的修养。这才能使指挥的每一个动作,都具有正确的节奏与优美的音乐性。
八、合唱指挥动作的原则
我国著名合唱指挥家秋里先生,总结了指挥动作“省”、“准”、“美”的三字原则。精辟而深刻。很多指挥爱好者,甚至一些很有造诣的业余合唱指挥,出于对“省”、“准”、“美”指挥动作原则认识上的偏差,出于表现自己的目的,或多或少的存在指挥动作过大、用力过猛的不良现象,是需要克服和改正的。
1、省:是指指挥动作要节省。
指挥应根据合唱作品的需要,设计自己的指挥动作。动作的大小要适度。既不能过分夸张,用力过猛;也不能软弱无力,无表现力。指挥动作要与合唱作品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线条的起浮、合唱情绪的抑扬完美统一,不要过份表现自己。
2、准:是指指挥动作的准确。 指挥动作的主要意义在于:准确预示合唱将要发生的事情。即对合唱的呼吸、起唱、收声、各声部的进出、合唱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情绪的抑扬等,干净、准确的预示。奥籍的伟大指挥家温加德纳〔1830—1894〕说:“要以一个指挥家对于受他指挥的合唱团的暗示能力如何,来衡量他的价值。
3、美:是指指挥活动的完美。指挥活动的美,不仅仅是指挥本身在形体、动作、表演艺术上的美观大方;还包括:指挥动作在观众视觉上与合唱音响在观众听觉上的完美统一,指挥内在情感与外在表现的完美统一等。对于美的理解每个指挥者都有自己标准和自己的表达方法,关键是能否被合唱团和观众接受与认可。
业余合唱舞台上,以下几种常见现象影响指挥动作的美观。
1、精神过于紧张,导致身体各部位僵硬,动作不自然。如:肩部高耸、手臂高抬、动作过大、目光呆滞、缺少交流。
2、生活中下意识的姿势、动作。如:挺胸、凸腹、驼背,双膝、头部有节奏地弯曲、摆动等。
3、故意追求姿势的“华丽”。如:左顾右盼、摇头甩发、手舞足蹈、扭怩作态、自我陶醉等。
九、指挥动作的范围
具体地说,指挥双手的高低范围大至是:高至眉,低至腰。除非很强的力度,指挥的双手一般不超过头;左右的范围大至是:双手最近不交叉,最远不超过120度。指挥双手范围的大小、力度的强弱,是与合唱作品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旋律线条的起伏、合唱情绪的抑扬密切相关的,是需要指挥精心设计的。
十、指挥与钢琴伴奏、领唱
指挥家与钢琴家、歌唱家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指挥家要与钢琴家、歌唱家共同合作,而不是领导他们。当指挥单独面对钢琴伴奏者的前奏或间奏、单独的领唱段落时,还用力指挥钢琴伴奏或领唱是不妥的,有凌驾于钢琴伴奏、领唱之上之嫌,看上去滑稽而可笑。这时指挥只需提示一下他们的进入即可,而无须指挥钢琴伴奏或领唱。如果有合唱的参与,指挥者也只需提示合唱的进出,指挥合唱的演唱部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