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试卷辽宁(吉林、黑龙江)卷
从历年高考情况来看,地理选择题的得分差异明显要大于地理综合题。那么关于2024年高考地理试卷辽宁(吉林、黑龙江)卷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2024年高考地理试卷辽宁(吉林、黑龙江)卷,仅供参考。
2024年高考地理试卷辽宁(吉林、黑龙江)卷
高考地理各大题型答题模板
一、“原因、措施类”设问
原因类设问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常见的设问形式有“说明__形成的原因”“试分析__地理现象发生的(自然或人为)原因”“简述__地区发展__的理由”等。
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
(1)要清楚重要地理事象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2)明确要分析的原因类型。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
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等方面来分析;
人为原因一般从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市场、政策、科技等方面来分析。
措施类设问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
常见的呈现形式有“具体措施有哪些”“可采取哪些主要举措”“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等。
该类设问最基本的解答思路是根据问题的特点和产生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要有的放矢。
对于措施类设问,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进行考查,在解答时也应该先找出问题产生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再针对原因,提出合理的措施。
答题时应注意:
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
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一般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分析、评价类”设问
分析、评价类设问往往结合社会热点,以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或区域可持续发展、大型工程建设(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为切入点,要求分析或评价某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优劣,工农业生产、城市形成与发展、交通运输建设的区位条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大型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常见的设问形式有“分析某地发展__工(农)业的区位条件(优势)”“从__角度评价__区位条件”“结合__因素评价__的发展条件”“简要评价__对__的影响”“与__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或“从__方面进行分析”等。
在解答该类试题时:
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明确是评价利还是评价弊,是对比分析还是没有限定,该从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等;
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①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
②要从多角度分析,如可以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
③注意限定条件,只能从所要求的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
除此之外,解答分析、评价类设问时,要充分利用题目材料信息,合理迁移相关地理原理、规律,组织答案时一定要突出“关键词”,因为“关键词”就是得分点。
三、“影响类”设问
影响类设问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结合重大工程建设、产业活动、人口迁移、城市化等,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命题,常见设问形式有“带来的影响有哪些”“产生什么影响”“试分析__对__的影响”“分析说明__对__的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等。
影响类设问一般要从多角度分析,如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对本地区(事物)的影响和对其他地区(事物)的影响,现在的影响和将来的可能影响,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影响等。
注意:如果设问给出限定条件,只能从所要求的方面进行分析。如“分析说明__对__的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对于这类设问,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知道从哪个方面进行分析。
四、“特征类”设问
高考试题中特征类设问的命题形式一般有“描述”某国的地理位置特征、“简述”图中某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甲地与乙地地理位置的异同点、“描述”图中城市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比较”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某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等。
解答特征类设问的一般思路:
首先,看题目是否需要进行区域定位。如果不需要,则从图文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如果需要,则结合经纬网和区域特征进行定位,确定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其次,结合图文信息进行区域的时空特征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植被、自然资源等要素的基本特征;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
若题目要求比较两种地理事物的特点,则应注意审题:
第一步,审比较对象;
第二步,审比较要求,即审清题目是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是异同点都找;
第三步,审比较考点,如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其比较的考点是气候特征;
第四步,审比较角度,审清题目要求从什么角度去比较,避免漏掉答题的要点。
若题目要求分析地理事物的特征,则应注意两点:一是抓住地理事物的特征(图文材料体现的特征和设问涉及的特征),二是分析特征形成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最后,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尽量使用地理术语,使答案简洁、准确。
五、“意义类”设问
地理意义是指某事物所产生的地理方面的影响,其实质是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影响,多为人类活动的积极作用、正面影响。
该类题命制的基本形式是针对某一地理事物进行设问,设问形式一般是“说明__在__方面的意义”“运用__知识(原理),分析__对__的意义”等。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开放性意义类设问有增加的趋势。
解答意义类试题,要注意两个方面:
(1)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要结合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城市、交通、产业等)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不必生搬硬套。
(2)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应该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来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进行深入分析。
六、“探究类”设问
探究类设问即地理开放性试题,具有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过程体现探究性、知识呈现体现综合性、思维方式体现发散性等特征。
其设问形式一般有“你是否赞同某地发展__?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某地对__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选择你支持的一种看法,并为其提供论据”等。
解答探究类设问的一般思路:
首先读题干,审问题;其次读图文信息,获取论据;最后亮明观点,说明理由。理由必须全面(如既包括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包括地理事象的优缺点对比)、充分。
高考地理答题万能公式
万能公式、答题模板一、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万能公式、答题模板二、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万能公式、答题模板三、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万能公式、答题模板四、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万能公式、答题模板五、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4.空气密度
万能公式、答题模板六、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万能公式、答题模板七、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
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4.资源条件
万能公式、答题模板八、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社会)
1.交通条件2.政治因素3.军事因素4.宗教因素5.科技因素6.旅游因素
万能公式、答题模板九、商业中心形成的区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