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个人写作>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的评价方式

学生的评价方式

时间: 巧萍1053 分享

学生的评价方式

  通过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应注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的转变与发展,为 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应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学生的评价方式的范文,欢迎阅读!

  学生的评价方式篇一

  新课程指出:评价的目的在于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但要促进学业上的进步,而且要推动人的潜能的开发;评价的功能不仅是甄别和选拔,而是要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教育、改进和提高,增强自信;评价的主体不再只是教师,还要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深切认识到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建立新型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因此,我们在立足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的评价机制。

  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是指在评价活动中所体现的特定的价值观,它支配或决定着评价的具体模式和操作取向,是对评价本质的集中概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长期以来,学生评价主要以“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为根本目的,即“选拔适合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学生”作为评价活动的最高宗旨。为此,学生被迫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校则违背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只教升学考试必考科目,加班加点,死记硬背,非考试科目不教不学;社会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尺度是升学率,对人才评价以学历为标准。这种“应试教育”评价目的观,将有限的资源与精力用于选拔与培养英才,日益造成学生分化与人格分裂,日益使得教育无法适应现代化大生产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起到了“反教育、反发展、反公平、反效益”的破坏作用。新课程发展性学生评价思想,它是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评价的根本目的。它依据新课程提出的培养目标,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系统分析,及时反馈,对学生的现实与未来发展状况作出价值判断,从而实现评价对象“增值”的目的。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评价,不仅要注重评价对象的过去与现实的表现,更重视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不仅要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 更要对学习能力、科学探究精神、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目前,学生评价主要是教师对学生、教育外部对内部的评价,主要是发挥评价的鉴定甄别、选拔淘汰的功能。所谓鉴定甄别,是指对评价对象与评价指标的适应程度作出区分和 认定。其实质是一种目标参照评价或绝对评价,如期末考试、毕业会考等。

  首先,这种评价回避了教育的价值问题,即评价目标确立的依据没有回答。

  其次,这种评价只重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者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却漠不关心。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就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就不可能促使学生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反而易于形成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和习惯,不利于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限制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第三,教育活动是复杂的,有预期结果的出现,也有非预期结果的出现,甚至出现事 与愿违的负效应,这些非预期结果并没有评价。

  第四,现代社会重视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而这种评价用统一的标准去判定教育效果, 这从根本上是不能为现代教育所接受的。

  所谓选拔淘汰,是指在一个团体内,以自己所处地位与他人所处地位相比较,从而为选拔优秀者、淘汰不合格者提供依据。其实质是常模参照评价或相对评价。历史上,评价的这种选拔性功能确实使一些人改变了社会地位。时至今日,学生评价仍保留着选拔性功能,这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所决定的。这种评价仅仅提供一个等第参数,难以提供学生实际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对于诊断、改进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几乎无能为力。另外,如果长时间采用这种评价方式,必将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使其部分差者丧失学习的信心,甚至丧失生活的勇气,容易滋生出与教师不合作的态度,从而降低评价工作的信度和效度。因此,新课程提出了评价应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诊断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发现学生的特长,展示学生的才华,从而发挥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因此,学生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明确是非,区分工作的优劣程度,更重要的是分析问题,找出原因,作出选择,对教育实践活动予以指 导,加以控制和调整,寻找改善教学行为的途径,从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在学生评价中没有单一、固定的方法,随着学生评价的功能、标准、目标、主体等的变革,评价方法也向多元化发展,因此,新课程要求多样化学生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在评价学生时,不仅关注结果,更应该注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的转变与发展。为 了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我们应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

  “谈心式”评价方法

  我们都知道:当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和忧虑;当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和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和感激。教师评语历来被视为学生最具权威、最有价值的评价方式,家长和社会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而学生对此却一直持漠然的态度,分析其中原因,我们以为其一是学生不满意自己被置于完全被动的被评价的客体地位,主体意识得不到尊重;其二是教师以明显的评价主体出现,给予学生以评判性诊断,忽视了评价的激励作 用。所以在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探索中,特别强调教师在《学生素质教育评价手册》中所写评语风格的改变。

  这种方法是采用测试、观察、自评、互评等多元评价形式,根据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元评价内容,通过作业本、测试卷、书信、学生跟踪观察记录卡等多种评价途径,以“谈心”的呈现方式,重在体现师生心灵间情感的沟通,适时给学生以鼓 、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延时式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是指学生在某一次考试或考查中没有得到满意的成绩,教师可暂不评价,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或做出了相应的努力以后,经个人申请老师可以给予重新评价,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从而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进一步学习的 信心,同时督促学生主动学习。

  “弥补式”评价方法

  这种评价方法是指学生的某一次作业或考试有缺陷,教师已给予了一定的评价,经学生弥补后,教师在原有评价基础上,给予补充性评价,可进行二次评价、三次评价。 随堂评价方法

  建立“随堂评价机制”,对学生随堂表现予以评价。在这种方法的使用上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像低年级学生可以这样去评价:认为自己读熟了课文就在课题旁画一颗红星;背过了一首诗就画上一张笑脸;自己对课堂表现满意就在班级设置的评价墙的苹果树上涂上1个红苹果,不太满意涂一个黄苹果,不满意就不涂,到一定阶段进行累计,找出不足,制定前进的目标。中、高年级可以设立“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表”,内容包括:提问题、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合作交流等。每天拿出五分钟的时间采取自评与小组评的形式对以上内容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以 “星”的形式呈现,每周进行一次小结,每月累计一次,由教师给出描述性评语,反馈给家长,使学生的闪光点都得到正面强化,将外部鼓励转化为内在动力,形成自 信。

  单项评价方法

  改变过去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少年”等综合性评价方式,采取单项评价的形式,实行“单星少年”评比方法,让每位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把对学生日常表现的评价归纳为“德育

  星、智慧星、安全星、爱物星、体美星”等项评比,由学生自己申报,然后经过老师、同伴、

  家长等多方面的综合考察,根据学生实际表现,给每个学生以准确的评价。 特长展示评价方法

  学校每年都举办文艺活动,让学生的美术和书法作品、文艺特长等均在全体师生展示, 通过命名一批“特长星”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短信评价方法

  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随时对每个学生进行的即时评价,现在我校开通了移动“校讯通”业务,老师们通过信息的形式就可以将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反馈给家长。家长就会随时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能及时对学生的进步给予鼓励,对学生的不良倾向给 予纠正指导。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成长状态,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运行。

  学生的评价方式篇二

  一、评价的目的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反映学生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学习。

  2、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3、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

  4、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形成对学习知识的积极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二、评价的内容

  教师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再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确定出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如对学生的计算情况进行评价,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是否达到课标要求。

  2、 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是否达到课标要求。

  3、 计算的方法是否体现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4、 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了发展。

  对学生的阅读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阅读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

  2、 阅读的数量是否达到课程表标准要求。

  又如在某一教学内容学完后或完成某项作业后,根据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目标,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对学生做出评价:

  1、学习习惯:学生听讲或做作业时是否认真;回答问题是否积极;是否会独立思考问题;是否敢于提出问题;是否认真倾听别人得意见,是否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等 。

  2、学习态度:学生对学习是否感性趣;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心;能否积极、主动、有效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等。

  3、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动手参加实践活动;是否主动的进行探索;是否积极主动的进行合作交流。

  4、基础知识: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口语交际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程度怎么样。

  5、基本能力:主要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做事是否有计划性。

  6、综合实践活动:主要考察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及课外学习等情况。 根据以上评价,判断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再根据学生的基础,指出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优势和不足,并对学生的学习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三、评价的方式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要多样化,评价时应结合评价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加以选择,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即可以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也可以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实践活动、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形式,还可以采用多种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如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时可采用课堂观察的方式比较好,如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采用纸笔测验进行评价比较恰当,如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评价时可采用观察、访谈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等等。

  四、评价的时间和次数

  评价的时间和次数,可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比如采用周周评、月月评、学期评的办法进行评价,并在周末、月末、学期末对学生的评价情况进行汇总。经过汇总可看出学生在某周、某月、某学期的进步情况,又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生存在的问题,便于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健康成长。

  五、评价的主体和方法

  提倡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对学生的评价变为各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提倡对学生实行多主体评价,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内容都要进行多主体评价,对不同的评价主体来说,其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及评价的方法应该是有区别的。例如:(1)学生自评时的内容可以是学习中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等。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自评的方法,刚开始进行评价时,要单独拿出时间教学生怎样评价,可以每节也可以每天评价一次。随着时间的推移,评价时间和评价密度可灵活确定。(2)学生互评主要是评价在学校中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互评时首先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指定或自由组合分组,并指定或推选组长。(3)教师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可采取周评、月月评,或者每单元进行一次评价的方法,在进行评价时,要争取得到其他各科教师的配合,这样有利于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4)家长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态度和方法等内容,低年级可采取家校联系卡的形式,高年级可采取家校联系本的形式。

  因为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较差,建议一年级以教师和家长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互评为辅,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辨别是非的能力逐渐增强,到中高年级以后评价逐步变为以自评、互评为主,教师、家长评价为辅。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评价内容和形式可以由学生自行设计,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各种能力的提高,也是符合课标理念要求的。

  六、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

  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应以定性和量性相结合,以定性描述为主的方式。定量评价可采用等级制的形式,如,可采用甲、乙、丙、丁等形式;定性描述可以采用评语的形式,如,要更多关注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等,也可根据评价内容采用模糊评价的形式,如对学习习惯的评价也可采用积极、一般、不积极或认真、一般、不认真等进行评价。

  在呈现评价结果时,低年级应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中高年级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以定性描述为主的方式。

  七、评价时应注意的事项

  1、加强宣传,让家长社会了解评价改革的精神,并协助学校做好评价工作。

  2、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以往只是以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劣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评价标准,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造成学校、教师和学生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应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更注重学生发展进程,重点放在纵向评价,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重于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3、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遵循《标准》的基本理念,以该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序。应当强调的是,学段目标是该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

  4、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问题;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是否养成反思自己解决问题过程的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给予定性评价。

  5、测试命题,必须依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避免出现偏题怪题和死记硬背的题目;题目的内容要注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要注意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具有开放性的探索性。

  6、给学生多次测试的机会。如果学生对自己某次测试结果不满意,老师可鼓励学生提出申请第二次、第三次测试,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第二次、第三次答卷重新评价。

  八、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①刚开始评价时,学生负担、教师负担相对过重,尤其各科同时开始,这种情况怎么办? 建议:是否从一科或两科开始进行评价。

  ②教两个班数学的老师反映课堂教学观摩记录工作很难做好怎么办?

  建议:教师可以对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分批、分时进行评价。

  ③有的反映学校领导给教师规定评价的时间和次数,并把对学生的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评价过程,增加教师的工作和心理负担怎么办?

  建议:评价的时间和次数应让实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评价的结果只能作为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自己教学的依据,领导不应过多干预。

  ④个别校长反映,由于印制表格太多,学校经济负担加重,能否想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是否统一印制几种通用的记录表格,供老师们选用?

  建议:可以考虑。

  ⑤各科教师都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负担过重,另外,还有些农村孩子是由爷爷奶奶带的,由于不识字,不会填写评价意见,很难与老师沟通交流怎么办?

  建议:班主任教师与其他各科教师加强协调,把各科教师想要了解的情况一同与家长联系,以减轻家长的负担。家长实在难操作的地方,可以尽量减少家长在学生评价中书面的评价内容,适当增加口头评价的次数。

  学生的评价方式篇三

  我们知道,新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突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即体现了评价体系的改变,从传统教学评价中过分偏重知识与技能,发展为一要评价知识与技能,二要评价过程与方法,三要评价情感与态度。

  那么,在这种新的背景下,如何把握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可根据教学目标及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和技能形成的情况,以及课堂练习情况,给学生以及时的反馈评价。如对学生阅读、板演、讨论发言、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的评价及对学生作业的评价等。这种评价是形成性与总结性相结合的评价,它既可以使老师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新的技能的形成情况,又能让学生得到评价反馈,验证自己得出的信息和结果是否准确。

  二、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如数学教学中的口算,不单要说出结果,还要说出怎样想;应用题教学及计算教学中不但要看结果是否正确,而且要看学生计算和思维的过程是否合理有序,是否有创新性的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方法是否科学简便。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积极性。

  三、对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这是传统教学中最不受重视的一项评价。对学生学习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没有积极的情感就很难谈到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没有端正的态度也不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关注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1、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是发展性的评价。教师用赏识的评语给学生以反馈,会诱发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不断激活思维的细胞,使学生在幸福快乐的心境下学习,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2、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可采取描述性评价,也可采取会意性评价。描述性评价即是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性的语言描述,如用激励性的语言,赏识性的语言,既肯定成绩又指出发展方向的语言等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会意性评价即是教师用表情、眼神或某种表示赞许肯定的动作,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表现表示肯定的评价形式。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用点头,伸拇指等动作来表示对学生回答的回应等。

  在课堂教学中,描述性评价用的较多。但从听有些公开课来看,有些教师为了力求体现课堂教学中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花费好大精力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给人一种无病呻吟之感。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中的描述性评价应适时,适量,不能过频。

  总之,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从各种角度给学生以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相信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课堂教学的评价形式和方法会不断发展,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看过“学生的评价方式”的人还看了:

1.对学生评价的方式有哪些

2.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评议表怎么填

3.对学生评价表格评语

4.对于学生的评语

5.学生学习表现评语

313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