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昆虫记心得体会

时间: 新华0 分享

昆虫记心得体会篇1

孰真孰假,孰是孰非?

——题记

夏日的蝉鸣,枯燥而乏味,为炎热的夏天更添一分热度,直烧得人心头火四窜。

我是讨厌蝉的,向来讨厌的,常常拿起家中晾衣的竹竿对蝉赶尽杀绝,或是带上父亲和兄长,在不那么炎热的傍晚,到林间捕蝉,捕到后放在盒子里,或是摇晃或是用手去戳,极尽残忍。

后来会认点字了,就更讨厌,可不是么,“如果你夏季唱歌,冬季便去跳舞吧。”书中便是如此说的,它大肆赞扬蚂蚁的勤劳,贬低蝉的好逸恶劳和贪得无厌。

上了初中便搬家了,新家周围少树,自然少蝉,身居高层,听不见蝉鸣,只有车辆的鸣笛声和喇叭声。一时间,竟无比地怀念,怀念那聒噪又贪婪的家伙。

偶然路过一棵树,树下草丛中突然发出锐利的鸣叫,后劲不足似的转瞬即逝。被好奇心指引着,蹲下身扒开草丛,却被眼前景象吓得一抖——一只尚有半丝气息的蝉,嘶嘶哀鸣着,周围围了一群蚂蚁,它们井然有序地搬运着蝉的残骸。算不得有多血腥,毕竟只有肢干而并无血迹,但蝉的哀鸣却听得人心底一阵发凉,那是绝望的歌声,是哀乐。

后来再去看时,蝉早已被蚂蚁肢解运走了。树还是原来的树,泥土还是原来的泥土,好像没什么不同,又好像什么都不同了,于是无奈地感慨一声,再走远,

在长大些,便放弃了幼稚的动画,拾起纪录片,以上帝视角观看动物世界,也着实有趣。影响最深的一次约摸也只是讲蝉的那一集。它说,蝉在土下被掩埋数年之久,只为了几个月的真情演唱和自由地翱翔。大约也是在那时,对蝉起了真正意义上的心态转变。

这是蝉,真实的,鲜活的。它在地下阴暗的角落里被遗忘,然后在盛夏阳光的照耀下,毅然爬出地穴,在痛苦的蜕皮后于阳光之下晒干它的羽翅,骄矜地扑向蓝天,接着开始放声歌唱,嘹亮而真实。那是为了歌颂生命,为了歌颂爱情,歌颂阳光的火热和月光的清冷,歌颂日出的温暖和黄昏的幽寂。

直到看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当时老师说看出要做批注,那么我在蝉的篇章中所写的批注怕是最多的了。

蝉,它骄傲又不自满,它歌唱,不论旁人如何猜忌,它大口喝它的琼浆玉露,也不管旁人腆着脸上前求一口水喝。人们说,蝉冻死于冬天的厚雪里,可最终,却是死在了乞求水喝的蚂蚁手上。它们踏着整齐的步伐,唱着我们听不见的歌,回它们的洞穴里。

人世又何尝不是如此?孰真孰假,孰是孰非?真相往往藏在腐烂的尸首背后,但在烈日的照耀下,尸骨会化为灰烬,唯真相永存。

昆虫记心得体会篇2

法布尔是一位法国的科学家,科普作家。今天,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读法布尔所写的一部著作——《昆虫记》。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其毕生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法布尔刻苦钻研,牺牲了自己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昆虫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迅速走向了现代文明。

法布尔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是容易。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贫困,靠自学先后取得多个学位。他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选择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不断获得新成果。法布尔一生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他正因为热爱真理所以撰写《昆虫记》。

我多么渴望像法布尔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学的世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奥秘,为人类造福啊!然而同法布尔相比,我真感到羞愧万分。法布尔能在困苦的环境下研究昆虫,平时我连做事都不认真,不刻苦,就不想动脑筋,有时还乱发脾气。

读过《昆虫记》作者的生平和《昆虫记》,我感受很深,《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昆虫记心得体会篇3

昆虫,在房屋的每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悄无声息的忙碌着,但我们对它又了解几分呢

周末,我怀着读科普书的心情翻开了昆虫记,按照从前的习惯,我翻开书做的第一件事是找内容简介。“它融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看到这里,我觉得它已经不再是一本科普书了,于是,我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继续阅读。

现在有多少人对昆虫避之不及,恨不得昆虫直接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但为什么法布尔可以十年如一日的观察者某些人认为面目可憎的昆虫呢

渐渐地,我发现这本书已经不仅仅是在讲昆虫了。在这当中,人与虫之间似乎有一条无形的链条将他们紧紧联系起来。从昆虫们带有人的思想感情可以看出作者对昆虫抱有深厚亲切的感情,字里行间似乎都是在写一个人,一群人,而不是一只又一只小昆虫。

法布尔把昆虫们当成人,当成自己的孩子,在他看来,昆虫与人有相同之处,昆虫是生灵,虽然在大多数人眼中他们是低级的但他们有时是特别聪明的。在书中,昆虫的一举一动都被记录了下来:他们的聪明乖巧,凶狠残忍。但有一点没有变,他们都是广阔天地中的小小的生灵,是人类的朋友。

在某些昆虫擅长的领域中,比如蜜蜂酿蜜,我们自认做不到。但密封门日复一日为我们提供鲜美的蜂蜜,我们却还在憎恶着昆虫。

昆虫就算再渺小,也有一些用处,不能因为他们中的一些面目可憎,作恶多端,就直接否定它们存在的意义,哪怕只是小小的一只蚂蚁。

并不是所有的昆虫都对人类百害而无一益,昆虫不应该遭到这样的排斥与厌恶。

昆虫记心得体会篇4

我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书迷,最近我看了一本让我如痴如醉的书,它就是一个文学史上的奇迹——《昆虫记》它的作者法布尔是法国的一位着名的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他再在这三样上面,样样都是出类拔萃。他还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我被法布尔深深征服。

这本书讲了大自然中非常有趣的一种生物——昆虫。他通过细致的观察分别描写了绿色蝈蝈、神秘池塘里的生物、爱好昆虫的孩子、被管虫、黄蜂等。描写了生物的生命过程。

这是一本让我记忆深刻的一本书。它让我明白了自然昆虫界的太多太多。我不知不觉对我之前瞧不起的昆虫的肃然起敬。从他的字间我了解到建筑师:蜘蛛,编织家:被管虫,预测天气的大师:松毛虫……我了解到他对昆虫们的热爱,让我也被这奇妙的昆虫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非常佩服法布尔,他是这样的顽强在身体十分虚弱的情况下还能依然坚持着出《昆虫记》这样的在科学、文学都堪称精品的好书。他拥有对观察的热心、热情、细致、用心,使我佩服。我认为这是一种天才般的观察。他的辛苦没有白费,在四十年后,他用他的观察和昆虫一起努力终于铺成了一本精品《昆虫记》。我非常敬佩他为了自己喜欢的昆虫世界而不惜自己的生命时间也要创作的精神。法布尔这种对科学的向往,把他引进了科学这个奇妙的世界。这一点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果我们平时学习也像法布尔这样努力、坚持不懈的话,那我们的成绩一定会大大地提升了。

法布尔的让我了解了昆虫世界,而他的着作《昆虫记》则令我永远记住了法布尔这位伟大的人。

昆虫记心得体会篇5

夏日的午后,烈日炎炎,窗外的蝉鸣声又给夏天增添了一份燥热。我躲在家里,听着响亮地蝉鸣,阅读着法布尔的《昆虫记》。在《昆虫记》里,我读到了蝉的故事。

关于蝉,有一个古老的寓言是这样写的:冬天,蚂蚁在家门口晾晒粮食,这时,出现了一位不速之客——蝉。它向蚂蚁乞求,求蚂蚁给它一些粮食。蚂蚁冷冷地嘲笑道:“你曾在夏天唱歌,那你就在冬天跳舞吧。”

在这个故事里,蚂蚁是勤劳的好昆虫,蝉是可耻的乞讨者。在我们脑海里,蝉除了在阳光下唱歌,什么也不用做。读了《昆虫记》我才明白我们的想法是错误的,其实真正可耻的是蚂蚁。

《昆虫记》让我了解了蝉的一生,了解到其实蝉也是伟大的建筑师。蝉的幼虫要在地下待四年左右。四年里,他们不断地在地下钻洞,用自我分泌的液体与泥土混合成泥浆,涂在自我的洞壁上,让洞壁变得更加坚固平滑。经过四年的辛苦劳作,蝉的幼虫最终能够爬出地面,蜕变成了真正的蝉。在蜕变的时候,它要寻找一个适宜的地方,经过数小时才能完成蜕变。

在炎热的夏天,蝉爬出地面,爬上枝头,它最终能够欢乐地在树上吸食树汁,欢快地唱歌了。可是一大批想趁机解渴的昆虫却不让蝉享受这完美的时刻。其中最放肆的就是要数蚂蚁了。它会挠蝉的触须,咬蝉的腿脚,有的还会爬到蝉的身上。最终,蝉被逼得受不了它们,无奈地飞走了。可蚂蚁却不在乎它们犯下的罪行,在那里抢完了又去抢劫另外的蝉。并且,爬出地面的蝉只能存活三四个星期。它们用四年的辛苦劳作,只换来一个月左右阳光下的歌唱,到底谁才是可耻的乞讨者呢?法布尔经过细致的观察为蝉“翻案”了。

这时窗外又传来了蝉的叫声。我突然感觉那蝉鸣是多么悦耳,令人陶醉。大概仅有了解蝉的艰辛的人才能听懂这歌声吧。

昆虫记心得体会篇6

今天,我匆匆忙忙地跑进书店,高兴地买到了我盼望已久的《昆虫记》。我拿着它爱不释手,小心翼翼地打开,立刻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

《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整本书所写的昆虫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极,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个。”“为首的那条松毛虫一面探测,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测定土的性质”。又如“这小筒的外貌,有点像丝织品,白里略秀一点红,小筒的上面叠着一层层鳞片,就跟屋顶上的瓦片似的”“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瓢虫,鞘翅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做用,可以吓退天敌”等,这些细致描写,使整本书写得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胜。看着看着,这些虫子们渐渐地清晰起来,我思考着:如果我们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这些虫子是不是还会在呢?现在的环境恶化,又是不是在以后还会有呢?

当我继续阅读《昆虫记》时,我仿佛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不顾危险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过程与数据,一步一步推断萤的捕食过程、孔雀蛾的远距离联络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我不禁叹服他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和勤勉的作风。

合上《昆虫记》,细细“咀嚼”。我明白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我体会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

《昆虫记》让我开阔了眼界,小小的昆虫蕴含着大学问。我要向法布尔学习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了解万物的奇妙!将来当个科学家!

昆虫记心得体会篇7

这本书已经收到一段时间,因为近期较忙,所以我有时会看看书,一时也在时续时断的感觉。对于昆虫记,我老早就有耳闻,感觉是一套非常棒的书,群里有也有妈妈在推荐它们,所以一看到网站上有试读,马上就申请试读。

拿到手,书也包装得不错,相当的仔细,本套书一共10册,分别是:《蝉》、《胡蜂》、《蟋蟀》、《螳螂》、《蝗虫》、《蝎子》、《花金龟》、《神天牛》、《圣甲虫》、《蜘蛛》,我拿到是《天牛》。真是有意思,小时候我们也会经常看到这种昆虫,现在反而越来越少见了。

对于城里的孩子们,高高的高楼建筑,很少的草地,只有到公园里才能寻得小昆虫的芳踪。在我们小的时候,这种小动物也是很多的,对于小动物我也是凭自己的喜好,有时见到某些小动物们很害怕。对于动物的生活习性可能更不了解,只知道玩乐。现在童年已过,但是对于读书学习,永远不晚,我们只有通过自己努力学习,可以在孩子问我们知识时不至于答不上来,也让孩子在自然中与动物和谐相处,了解小生物的点滴生活。打开书一看,看看天牛的样子,原来天牛有这么多好玩有趣的故事。

本书从天牛的成长,从幼虫、住宿、生活习性、成长过程,每一个过程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语言非常生动,而且写得非常有意思,把看似强大的天牛从幼虫到成虫的过程写得很清楚。天牛小时候住在橡树上,每天都吃着木屑子生活,它们在橡树上打洞,破坏能力很强,天敌有着鸟类等。每天天牛的幼虫都在木头上打洞,为它们的成虫做准备,过上另一种生活。当它们渡过了一个冬季,终于安然成了另一幅模样,有着长长两节的触角,像极了会唱京戏的.,然后可以振翅高飞,过上新的一种生活。

本书写法语言特别流畅,以第一人称所写,没有深奥的文字,让人一读下来就觉得轻松,而且写法以拟人的角度出发,描述动物时维妙维肖,以及很多彩色照片,而且都非常清楚。让孩子能够明白小天牛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我相信孩子一定会很喜欢,从认识昆虫入手,对它们的生活习性的了解,以及它们生长的环境,比我们那时所知道的要全面的多。让孩子多读书,就有如插上一对翅膀,让孩子热爱书,学会观察生物,热爱自然!

昆虫记心得体会篇8

《昆虫记》的作者是一位名叫享利·卡西米尔·法布尔的,一位法国作家。

这本书是有关于生物学的,其中有很多生活中不起眼的小动物,比如食蚕、蜣螂、蝉、螳螂等。他们在作者的笔下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个性。把那些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写得活灵活现,生动有趣,让人读来回味无穷。

书中主要写了昆虫们的繁衍生活,习性劳作,狩猎死亡等等。还有作者实验的亲身经历,这些仿佛都让我身临其境一般。

在一行行的文字间都透露了作者的情感,把那些昆虫们写的无所不能,生动有趣,独一无二。松毛虫,那个天气的预报家;那位真正的闲游家——萤;蜣螂善于合作,但其实却是一个用狡猾的手段来行骗的盗贼;在别人眼里看似温柔的螳螂,却是一个毫无人性的伪装者;和蝉一样有名气的蟋蟀,一向是很乐观、积极向上的,他对于自己拥有的房子,以及它的那把简单的小提琴都相当的满足和欣慰,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蟋蟀是个地道的哲学家,他似乎看清了世间万物的虚无缥缈,并且能够感受到那种躲避开盲目地、疯狂地追求快乐的人的扰乱的好处;孔雀蛾是一位用生命诠释什么叫做爱情的浪漫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有趣,使我沉浸在昆虫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我似乎成为了一位旁观者,成为了一只昆虫,感受着只属于昆虫世界神秘与奇妙,感受着大自然美好,感受着世间万物的生灵。一切似乎都浮现在了我的眼前,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

大自然有许许多多稀奇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昆虫多么渺小的生物啊,可就是昆虫让大自然显得多么和谐。万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一个物种消失,迎来的便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崩塌。尊重渺小,是我们应该做的。

感谢《昆虫记》,它让我懂得了昆虫的奥秘;感谢荒石园,他是昆虫记的来源;感谢法布尔,一切都是他亲手创造出来的。

2129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