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动态清零体现尊重科学心得及启迪
2022动态清零体现尊重科学心得及启迪范文
坚决执行动态清零。建议全国医护人员各省对调,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将可能发生的疫情扼杀在摇篮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动态清零体现尊重科学心得及启迪,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动态清零体现尊重科学心得及启迪1
中国内地昨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为46,其中45例为境外输入。首例境外输入病患向境内人士传染病例,打破了持续数日境内零增长的“好日子”。
疫情发展一波三折,全球疫情急剧爆发,都让“零增长”被中断显得很正常。毕竟,对于新冠疫情病毒的致病机理,直到目前全世界都还没有认识清楚。境外输入压力与日俱增、无症状感染者以及治愈者复阳病例,都成了疫情防控难点。
这两天,某记者所写“我最难忘的一天”流传较广,该文称武汉多处出现新增以及复阳病例均被“瞒报”了,盖因政府要死守“零增长”。 今天,“武汉发布”对此逐一予以澄清。尽管是虚惊一场,但是普遍关注背后的焦虑却是真实的。会不会有些地方为了“零增长”、为了复工复产,甚至为了所谓“政治正确”,而瞒报疫情?这是全国人民十分关心的问题。
百姓有疑虑可以理解,但应看到这样的事实:经过方方面面特别是医护人员艰苦卓绝的努力以及武汉人民“闷”家近2个月的代价,现存确诊病例从高峰时的5万多例减到3月21日的5143例。目前,当地医疗资源已经盈余,病人才会往高水平医院转移。当此之际,公然在病例数字上做手脚的可能性极小。一来,湖北曾严肃处理并立案调查咸宁缓报瞒报官员,有前车之鉴,谁敢铤而走险?二来,疫情风吹草动万众瞩目,想瞒也瞒不住,谁敢冒被钉在历史耻辱柱的风险?
政府公信力的失去很容易,重建则艰辛而漫长。但是,再难,也要坚持公开透明,实事求是,如同新任湖北省委书记应勇的明确要求:对已确诊病例不允许核减,已经核减的必须全部加回,对相关责任人要查清事实,严肃问责。
只要不打折扣,实事求是,疑虑终将散去,信任终将重建。
当前,疫情趋缓势头没有变。“零增长”是百姓期待,也是政府关切。而且越来越多的地方,也确实长时间保持了“零增长”。但“零增长”不能成为生产生活走向正常的最大心理障碍,更不能为了“零增长”就过度紧张,甚至瞒报缓报,消解群众安全感,影响复工复产大局。境内新增病例零星反复,符合疫情发展特点,各级政府要科学看待,绝不能在“零增长”问题上搞所谓“一票否决”,否则必然催生新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甚至假大空现象。只要尊重科学,及时处置,及时做细做严流行病学调查,就向公众明示了疫情防控“安全阀”。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是一场持久战。树立政府公信力,是凝聚战“疫”力量的重中之重。即便“零增长”被零星突破,只要公开透明,就能够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无碍于政府公信力。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兹事体大,轻慢不得。
动态清零体现尊重科学心得及启迪2
4日一早,在上海杨浦区浣纱小区,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与当地基层干部、社区志愿者一起投入核酸筛查工作。“我们3月28日就派出核酸采样医疗队支援上海了,这次还来了54人的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援沪方舱医疗队,目前在上海的医护人员有306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一名医疗队员告诉记者。
4日凌晨,江苏省多家医院选派约1900名核酸采样队员乘大巴开赴上海,早上8点抵达后立即分赴各社区开展核酸采样。自3月31日以来,江苏省已累计派出援沪医疗方舱队、采样队员等达1.3万余人。
据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要求,目前已有15个省份派出380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上海。其中,9个省份派出11000多名医务人员,承担方舱医院医疗队的任务;4个省份派出核酸采样医务人员23200多人;12个省份派出近4000人的实验室核酸检测队伍。
上海市4日开展全市范围内的核酸检测。为此,国家卫健委从8个省份调派了108万管/天的核酸检测力量支援上海,并协调了上海周边4个省份,可承接130万管/天的核酸检测样本。
3日,军队抽调卫勤力量2000余人,来自陆军、海军、联勤保障部队所属7个医疗单位,抵沪后已迅速开展医疗救治、核酸检测等工作。
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介绍,本次疫情以来,上海陆续启用后备定点医院,改建一批方舱医院。现有定点医院、后备定点医院、方舱医院10余家,同时改建了一些大型公共设施,努力实现感染者应收尽收。
目前,上海正周密组织开展全员核酸筛查,抓紧摸清疫情本底,快速将感染者转运收治到方舱医院和定点医院,实现感染者应收尽收,及时开展流调排查,追踪管控风险人员,完成日清日结、严防疫情外泄等任务。上海市政府发言人4日表示,向来自全国各地支援上海的逆行英雄表达由衷的敬意和谢意,“来自兄弟省份的温暖和深情,上海不会忘记!”
动态清零体现尊重科学心得及启迪3
越是困难挑战来临的时候,越是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时候。市金融工作党委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对关键领域的金融支持,提升金融服务的温度、广度和深度,彰显为民初心,体现金融担当。
精准投放,把金融资源投向抗疫关键领域。市金融工作党委推动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市民餐桌保供、核酸检测等关键领域倾斜,助力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上海银行加大对生鲜电商平台叮咚买菜的中小供应商金融支持力度,一周内放款近5亿元,助力上海“菜篮子”“米袋子”持续稳定。上海农商银行“网格化”排摸资金需求,开启绿色支农金融服务通道。农行上海分行累计为保障社区防疫网格化管理某通信公司投放外币贷款3500万美元。交行上海市分行采用随到随审模式,建立特急绿色通道,主动给予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企业1000万元授信额度。中信银行上海分行通过“科创e贷”产品,15分钟内为某“专精特新”口罩原材料企业发放贷款450万元。光大银行上海分行3个工作日内完成沪上某大型食品集团30亿SCP债券的项目发行,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精准输血,担起金融行业社会责任。市金融工作党委推动金融行业通过优化服务、减免费用等方式,切实让利实体经济,输血中小微企业,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3月17日起免收注册地在多个地区的存量及新增上市公司、挂牌公司、债券发行人2022年登记结算费用。中国银联携手多家银行和电商推出“同心助爱、外卖到家”关爱活动,将暖心福利和温情关爱送进千家万户。中国人寿上海市分公司向疫情防控志愿者免费赠送“守护志愿者”特定保险,为“逆行者”保驾护航。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启动“疫情期间客户关爱计划”,为因疫情隔离的客户提供应急物资支援,向2万余名客户提供“新冠责任赠险”。
精准防范,牢牢守住金融“安全线”。市金融工作党委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紧密沟通相关部门,主动协调,动态排查,推动重点个案风险事件处置有序实施。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妥善处理房地产企业相关风险。线上办理日常信访工作,推动重复信访重点个案持续缓解、化解。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守护上海金融的安全、有序、活力。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市金融工作党委表示,将一如既往纪律严明,切实增强金融系统抓防控工作落实的穿透力、执行力,把市委、市政府各项部署要求不折不扣执行到位、落实到位。强化防疫主体责任,逐级传导,层层压实,督促指导金融系统各单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带好自己的队伍,管好自己的人。将一如既往冲锋在前,充分发挥金融大口党委统筹协调的优势,千方百计调动金融系统一切能调动的资源,全力以赴,尽锐出战,支援基层一线防疫工作,做到哪里有困难挑战,哪里就有党旗飘扬和金融人的身影。将一如既往勇于担当,坚定必胜信念,凝聚强大合力,推动金融行业全力做好支持疫情防控和服务实体经济工作,保障百姓民生,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为战“疫”守“沪”贡献金融力量!
“相信坚持与坚守,终将得到回报,疫霾一定会驱散,春和景明就在前方!”严旭动情地说。
动态清零体现尊重科学心得及启迪4
上海正面临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截至4月6日,上海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感染者已突破10万例。
上海进入抗疫“最关键、最吃劲”阶段,奥密克戎变异株给这座人口超过2500万的超大城市带来严重冲击;用最短时间遏制疫情扩散,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这是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必须要全力以赴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这是一场艰难的战役,既要与传播速度快却又看不见的病毒厮杀,又要确保城市核心功能运转,既要“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隔尽隔、应治尽治”,又要确保全市2500多万人的吃饭、就医,难度之大,压力之巨,可想而知。
落实中央要求,实现人民期盼,在于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在于强化担当,坚定信心,以坚持就是胜利的必胜信念,凝聚起全社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中国有信心打赢这场攻坚战。三年来,一场场大仗硬仗,中国都打过来了。出色的抗疫斗争,是中国应对危机卓越能力的生动缩影。
要打赢这场仗,必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这是三年来面对抗疫大考中国不断交出优异答卷的重要经验。“动态清零”,需要时间,更需要坚决果断的态度、迅速有力的行动,必须咬紧牙关、持续攻坚,不折不扣落实已部署的各项疫情防控举措,全力守护市民群众安康。
这场大仗,同时也是一场群众路线的大考。党员、干部在抗疫斗争中更需强化使命担当,敢于挺身而出,承担险重任务,化解突出问题;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全面压实四方责任,从严从紧织牢疫情安全防护网,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
战胜疫魔,不光是物质的对垒,更是精神的较量。疫情面前,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警醒,杜绝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需要正确看待当前和长远、个人与全局、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认真履行疫情防控要求,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工作,在同舟共济中共克时艰,在众志成城中赢得胜利。
上海抗击疫情过程中,很多基层一线干部和工作人员昼夜工作、奋斗不息。众多居委会干部舍小家、为大家,持续坚守在第一线。
在阻击疫情的艰难时刻,只要人人齐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继续攻坚克难、顽强奋战,这座城市一定能够迎来胜利的曙光。
动态清零体现尊重科学心得及启迪5
连日来,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数万名医护人员快速抵达上海,立即投入紧张忙碌的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有的在方舱医院救治病患,有的在社区街道核酸检测……“哪里需要就去哪里!”记者从国家卫健委获悉,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份共计3.8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上海。
“铁流滚滚”,他们来了!
当前,上海的疫情还在高位运行,形势极其严峻。4月4日,上海单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突破1万例,总数达到了13354例。3月以来的这波疫情,上海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超过7.3万例。
一方有难,八方驰援!这两天的上海虹桥火车站“铁流滚滚”,十余趟高铁列车将来自于武汉、天津、山东、南昌等地的数千名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运抵上海。仅3日至4日,华东空管局就保障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接收来自7个省市和部队援沪医疗队包机航班26架次。
武汉金银潭医院南区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程芳说:“接到医院通知要支援上海,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当年,上海也是第一批支援我们的。”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滕涛说:“我们医院来的28名医护人员中,有的支援过武汉抗疫,有的支援过青岛抗疫,都是最有经验的精锐力量。”
“2020年,我在湖北奋战了58天,当时对病毒还有很多未知和不确定。”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副主任护师高鸿翼对记者说,“随着我们对病毒认识的深入,对控制传染方面的体系不断完善,我有信心一定可以打赢变异病毒。”
助力2500万人做核酸
4月4日,上海最大规模核酸检测启动,覆盖全市2500万人,检测现场就有不少来自各地的援沪医疗队。
4日凌晨2时许,浙江省援沪医疗队队员章月桃和同事们就准备从浙江启程。根据统一部署,台州市中心医院的援沪队员必须在4日12点之前,完成松江区泗泾镇9个村居民、共计31120人次的核酸样本采集。4日11时许,31120例标本采样工作顺利完成。
一位老家杭州的上海市民看到了来自杭州的医疗队在社区里做核酸,忍不住激动落泪。一位来自武汉的医护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做核酸,老人双手合十连声感谢,“这么大老远跑来帮助我们,真的谢谢!”
并肩战斗,同心守“沪”
4日清晨,位于崇明区的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开舱,接收首批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这一方舱医院共分4个区域,有2700多张床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医疗队和安徽省援沪医疗队联合入驻。
收治前,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疗队员朱明华现场安排患者收治工作,明确收治流程。“必须要注意所有患者可能出现的情绪。”开舱后,一辆辆大巴将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运送至舱门口,人员下车后进行信息登记并入住,医护人员一对一确认有无基础疾病和症状、是否有疫苗注射史等信息,再采取下一步的救治和护理措施。
“我们的目标就是把上海的病人治疗、照顾好,还要把我们的队员一个不落地带回家。”安徽援沪医疗队队员周翠梅说。
在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之前,上海已将闵行体育馆、嘉定体育馆、世博展览中心、新国际博览中心等多个体育场馆或会展中心改建成方舱医院并投入使用。其中,新国际博览中心是迄今上海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设计床位超15000张。来自天津、湖北和江西的医疗队近日将入驻并参与收治工作。
并肩战斗,同心守“沪”。记者留意到,不少山东援沪医疗队队员的背包上挂着红色中国结,格外醒目。“这个中国结是我们出发前的约定,我们齐心协力击退病毒,也将好运带给上海!”